如何評價信陵君?他是位合格的小舅子嗎?

用戶68708500


信陵君原名魏無忌,是魏國公子,與春申君、孟嘗君、平原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是戰國魏安釐王的弟弟。因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魏國在戰國初年,因為李悝變法有所發展,後來又逐漸衰弱。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還因救趙得罪了魏王而不敢回國。前243年,魏無忌因傷於酒色而死。

那信陵君究竟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小舅子呢?

我覺得他當的還是不錯的。在趙國被秦國圍攻危在旦夕時,他姐夫孟嘗君派人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當時就向魏王請求發兵,在被魏王拒絕之後,他就帶上自己的賓客,準備去跟秦軍拼命了。在他的江湖朋友侯贏的指導下,他盜了他哥哥魏王的兵符,殺了他哥哥的大將,帶著他哥哥的大軍,把秦軍打敗了,趙國得到保全。他也就救了他姐夫。





歷史漫談君


魏國自武侯之後就沒出過正經有政治才能的人,武侯過後就後繼無人了(看虎狼秦國的子孫!),梁惠王還被孟軻評為“望之不似人君”。我看戰國列國爭霸,時間跨度之長令人眼花,最後得出結論,這簡直就是生兒子PK。兒子們生得好,一代強過一代,代代累積而有秦國一統天下(秦武王可能政治才能不足,但是人家很快就死了,贏柱可能平庸,可是人家也很快就死了,要不說人秦國國運也好呢)。魏國恰恰就是反面教材,真如九斤老太說的“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政務繁忙耽於酒色的同時,要認識到教育下一代才是重中之重啊。。。哈哈,跑題了,雖說魏國子孫沒出過有政治才能的人,要麼庸庸碌碌、要麼志大才疏瞎折騰、要麼連志也沒有,就是瞎折騰,但也有例外,魏無忌要算一個。

他老子魏昭王沒有選他當接班人,選了個魏安釐王,也是魏國氣數已盡。倘若魏無忌能在位二十年左右,秦國能否統一天下都有可能要打問號啊,老魏國的家底可不薄。

好評:

所謂真正的政治才能說白了也很簡單,(權謀 + 識人用人)而已。魏無忌是真正的公子哥兒,卻能非常不一樣地禮賢下士、真正做到識人用人。相比較用雞鳴狗盜之輩(雖然也是用,但是大小卻不一樣),你看看魏無忌用的都是什麼人,牛逼啊。後來去趙國又發生一件事,趙勝嘲諷他為了酒鬼和賭徒而費心,說魏無忌都結交的什麼人啊。結果呼啦一下,自己帳下門客少了一半,都跑魏無忌那裡去了。說明無論用人識人還是講政治人心,趙勝都沒有脫離自己出身的世俗框架,而魏無忌勝過很多。區區一個“公子”(想來他爹應該生了很多他這樣的公子),兩敗秦國大軍;蒙鶩戰敗,秦封閉函谷關。要知道這時候,六國可以說其實已經到了風吹燭滅的末世,信陵君能有這樣的戰績,可以說是力挽狂瀾的人。

戰國四公子,黃歇有點意思真是自己費了力爬上來的,但要數牛逼,魏無忌當得第一。田文和趙勝跟他比起來,無論內在能力還是外在業績,都差很多。

差評:

缺點呢,侯贏已經用行動表明了。侯贏擔心他雖然聽取了建議,但是臨陣時仍然捨不得殺晉鄙,猶豫不決婦人之仁,所以跟他說,你到軍中,我北向自殺以送君。信陵君這就沒辦法了,捨不得殺晉鄙也得殺。再者,當時以信陵君在諸侯國和魏國國內的號召力,不謀求對魏安釐王“取而代之”,而是安安分分做個養門客的公子,對魏國和列祖列宗來說不一定是個正確選擇。所謂政治,往核心和往虛裡說,就是人心而已。以信陵君當時的地位和聲譽,取而代之不但可以做,而且應該很容易做。婦人之仁,留他異母弟弟在上面。王位之上,一個平庸而缺乏才能的人能做的,就是猜忌和打壓比自己強的人,僅此而已。

對了,魏無忌還有個狂熱粉絲,漢高祖劉邦。年輕時劉邦遊手好閒,得不到鄉里的“正確評價”,於是跑去大梁追星,想要投靠信陵君門下(那時候沒有微信朋友圈,也沒有今日頭條,他不知道信陵君早已經死了,沒辦法,又多方打聽,聽說張耳得信陵君衣缽真傳,於是投張耳門下);一直到後來當上皇帝了,對信陵君陵墓還恭恭敬敬,掃墓,派人守墓,“不忘初心”,也算一段佳話。



歷史摘要


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也是後世評價最高的一位。也是戰國末期寥寥可數的曾打敗過秦軍的人。但正所謂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一樣,信陵君的才和諸侯間的聲望就是他最大的罪!!!

信陵君是魏昭王之子,魏安嫠王異母弟。在當時信陵君禮賢下士的作風和急人之困的行為聞名於世。正因為如此他得以食客三千,其中不乏侯贏,朱亥這樣的得人才。因信陵君之故“諸侯不敢加兵謀魏數十年”。

他人生最光輝的一個行為就是“竊符救趙”。在這次事件中,他看到了唇亡齒寒,看到了非合縱無以存列國。在魏王畏懼秦國不敢出兵時,信陵君則“欲以客赴秦軍”。這種精神就算是自不量力也令人讚賞。關鍵時刻門客朱亥在軍營中錘殺大將晉鄙奪得兵權。信陵君才得以統軍出戰,並大勝秦軍,這一戰信陵君不敢回魏國,在趙國客居十餘年。依然賓客不絕。

太史公在史記中對其評價甚高,在魏公子列傳中有100多處稱“公子”。另外三個公子列傳是沒有的。古往今來許多名人對魏無忌的評價都很高。如李白有首詩:“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收復外蒙古的徐世昌曾評價曰“六國君王不足乎一救弱趙,隻身公子能二退強秦”。

最後信陵君的一生是被推崇和猜忌的一生,推崇因為有才,猜忌也因為有才。因為被君王猜忌,所以縱然名聞天下,卻半生不得志。或許如果他是一個庸人,過的或會更暢快一些。因為有才,有聲望,有理想所以一生是憋屈的。

他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是一把手!!!


大拿陳


魏無忌,即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首。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同夫異母的兄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他進行評價:

第一,交友廣闊。信陵君的朋友圈,上到平原君趙勝這樣的王公貴胄,下到看門的候贏、屠夫朱亥這樣的販夫走卒,甚至如姬(魏王的小妾)都有往來。

第二,禮賢下士。生為魏國的貴公子,他能恭恭敬敬地為看門的老大爺侯贏駕車,他能與賭徒毛公、賣漿的薛公一起把酒言歡,真可謂求賢若渴!

第三,寬厚仗義。他不懼強秦,排除萬難竊符存弱趙,他不顧安危,聯五國之兵退秦軍。

第四,才高遭忌。由於他的存在給秦國帶來巨大的威脅,秦王只能花重金離間他們的君臣關係,以至於他遭到排擠。


樂優夢然


一,從親情的角度講,信陵君何止是一位合格的小舅子!大愛無疆,也遠遠不是親情這麼簡單。

二,要評價信陵君,竊符救趙是其一生的標誌事件,應為最佳樣本。明人唐順之著有《信陵君救趙論》,從六國救亡的角度,首先肯定信陵君竊符救趙無罪有功。從歷史的結果看,救趙的成功使得秦國吞併六國的時間推遲了四十年,竊符救趙,有功於六國,斷無非議。但是,該文先抑後揚,轉而從君臣論的角度,指責信陵君無視魏王權力,乃背公賣恩。以明代君主的專制之道,衡量戰國時代的君臣關係,唐文此論差矣。如錢穆先生所言,此乃“時代意見”而非“歷史意見”,實不足論。

作為信陵君的同時代人,大思想家荀子著有《臣道》一文,他稱信陵君是社稷之臣,是明君所尊厚的拂臣。拂臣抗拒君主的命令,糾正君主的錯誤,安定國家於危難之時,最終大利於國家社稷。

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行雖拂逆了君主的權力和意志,卻安定了國家社稷,可謂是從道不從君。功成之後,遣軍歸還魏王,自己選擇客居趙國,乃明智之舉,也終得善終。

信陵君通於臣道之極限,俠客之巔峰。無怪乎漢高祖劉邦歸心低首,成為信陵君終生的粉絲!餘深以為然。


查文軍—書劍走江湖


信陵君無忌當初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救趙的,準備帶領自己的一百多位門客遠赴邯鄲,如飛蛾撲火投入虎狼之秦。戰國四公子也僅有信陵君能夠如此這般壯懷激烈(作為小舅子,無忌不是很看得起與他齊名的姐夫平原君趙勝)。

70多歲的候贏和他的朋友屠者朱亥樂於為信陵君犧牲並且幫助無忌矯殺晉鄙奪取兵符,最終救趙成功。從道義原則和親情角度,信陵君無忌都是戰國時代最牛逼的小舅子。


陳夫子讀史


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在歷史上也是評價最高的一位,用朱亥殺晉鄙,統軍救下趙國,為東方六國贏取了一定的緩衝時間,戰國後期,能讓秦軍頭疼的人,也就剩李牧和信陵君了,後來秦國散佈謠言,離間魏王和信陵君的關係,信陵君備受猜忌,為躲避禍害,縱情酒色,不久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