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為何姐姐卻比妹妹高了一個品級呢?

raoyaoting


令妃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是魏清泰之女,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皇后。



令妃的皇后是她去世後,在她兒子嘉親王永琰被乾隆確定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為皇后的。在世時,依次為魏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

令妃為乾隆生育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皇十四子永璐(幼殤)、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皇十六子無名(幼殤)、皇十七子永璘(慶僖親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其中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比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高一個品級。兩位公主出生時分別是乾隆二十一年、乾隆二十三年,此時其母品級還是令妃;冊封時分別是乾隆三十五年、乾隆三十六年,此時其母品級為皇貴妃。

清朝規定:皇后所生之女冊封“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養女冊封“和碩公主”。令妃此時品級是皇貴妃,按照規定的兩個女兒都應該封為“和碩公主”,然事實上其長女被冊封為皇后之女才能擁有的“固倫公主”稱呼。


其實,清朝皇帝在冊封公主時候也不一定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公主冊封也會受到皇帝的寵愛程度以及夫家的地位影響。

七公主在正月被冊封為“固倫公主”,七月就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明顯受到夫家地位影響。拉旺多爾濟是喀爾喀賽音諾顏部超勇親王策凌之孫、札薩克和碩親王成袞札布第七子。喀爾喀賽音諾顏部作為外蒙古部落,祖孫三代擔任定邊將軍,節制漠北數千裡,威望極高,乾隆稱“二百年未之有也”。七公主下嫁到蒙古親王家中,乾隆額外冊封為最高一級的“固倫公主”封號。


九公主在乾隆三十六年按照規定被冊封為“和碩公主”,第二年下嫁烏雅氏札蘭泰。札蘭泰其父為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此時扎蘭泰襲父爵為一等武毅謀勇公,被授散秩大臣,其地位僅僅是滿族正黃旗的貴族之後,與蒙古親王家族不可同日而語。


安定郡潛夫


乾隆朝,令皇貴妃魏佳氏為乾隆帝生育了兩個女兒,皇七女和靜與皇九女和恪。然而最終和靜公主得以晉封固倫公主,而和恪公主仍舊是庶出品階的和碩公主。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兩人所嫁的額駙地位懸殊,與其本身並沒有太多關係。

清朝,只有正宮皇后所生的嫡出公主能夠冊封固倫公主,地位與親王相同;妃嬪所生的庶出公主都是冊封和碩公主,地位同郡王。

令皇貴妃魏佳氏得寵,一生為乾隆皇帝生育眾多,可是其死後得以被追封孝儀純皇后,但其生前終究是妃嬪,她所生育的女兒按道理來說也只能是和碩公主。

一開始,皇七女和靜公主並沒有正式封號,然而乾隆三十五年,14歲的和靜公主奉命遠嫁蒙古,嫁給蒙古王公貴族拉旺多爾濟。遠嫁之前,乾隆帝晉封其為固倫公主。拉旺多爾濟乃是蒙古科爾沁部貴胄,成吉思汗的嫡脈後裔,其父輩為清朝平定準噶爾立下汗馬功勞,非常受乾隆帝重視。

和靜公主遠嫁拉旺多爾濟,地位自然也要相應提升,畢竟皇家之女,也是為了寬慰博爾濟吉特氏一族。

後來的皇九女和恪公主,最終嫁給了烏雅氏札蘭泰,得以冊封和碩公主。相對來說,雖然札蘭泰的父親兆惠,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功勳卓越地位尊貴,但是與博爾濟吉特氏家族還是相差甚遠。當時的札蘭泰承襲父爵一等公,僅授散秩大臣,地位與拉旺多爾濟差得多。


風襲楚歌


一種偏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