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駐防將軍位高權重,為何感覺到了晚清風頭全被督撫給搶了?你怎麼看?

陳皮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八旗子弟驍勇善戰,才能夠打敗明朝,進入關中。這個時候的駐防將軍是有很大權利的,擔任這一職務的人,也都是滿人,而且是皇帝的親信。後來隨著國內逐漸安定下來,開始實行“以文治武”的策略,駐防將軍的權力開始受到鉗制,並且。因為長期穩定,八旗子弟安於享樂,早已不復當時的英勇善戰。甚至不如地方上的綠營兵。而總督是地方上的最高長官,下轄地域十分廣闊,通常是數個省。並且也有一些軍權,在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朝廷又給地方了一部分財政大權。所以這時候的總督有地有兵還有錢。都是一方諸侯,自然比駐防將軍厲害多了。


辰風起月落無聲


想掌天下權,無非兵與財。後期八旗將軍兩者中一個都沒有,自然也就出不了“風頭”了。

清朝官員任命,也非常的有特色——以文治武,以漢治漢,以滿治漢。總結下來就是互相鉗制,誰也做大不了。


在地方上,最大的四個官:駐防將軍、總督、巡撫、提督。他們之間的隸屬關係,可以充分的說明這一點。

提督是最倒黴的,雖然掌握著一省的綠營兵,但是無論是駐防將軍、總督、巡撫都能節制領導他。前面兩個官比他大也就算了,關鍵是巡撫。不加銜兵部侍郎的巡撫,品級還沒有提督大(加了也只是平級)。但是巡撫依然把提督吃的死死的。

巡撫的品級比總督低,這點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總督加銜,一般是兵部尚書或者是督察院右都御史,而巡撫只能加個兵部侍郎。差距還是有的。

總督和駐防將軍可以說是平級吧,但是駐防將軍比總督大。

官場是一個論資排輩的地方,明明是平級,憑什麼將軍比總督大?

因為駐防將軍一般是滿清宗室,滿漢八旗的人,身份都不低。而且,在清朝早中期,八旗的戰鬥力遠遠領先於綠營。而他本身,也承擔著以滿治漢的職責(監視)。

那為什麼後期出不了“風頭”呢?

因為地方上,其他的權利(除了軍權),都掌握在總督、巡撫手裡(最多在加個布政使)。要說軍權,總督其實也有,只是沒有駐防將軍大而已。

尤其在太平天國以後,駐防將軍基本就是廢了。

因為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為了方便平叛,把各省的財權也還了回去。這下還了得?

總督和巡撫(後期有的地方的巡撫權利比總督大)不但有了兵權,還有了財權,在地方上,完全可以說是自成一體,國中之國。

與此同時,八旗軍的戰鬥力卻越來越弱,甚至已經到了不如綠營的地步。沒有財權,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如人家。還想出“風頭”?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我認為想知道為什麼晚清是為什麼八旗駐防將軍為什麼不如督撫了,就要弄清楚他們各種的體系。

駐防將軍、督撫,這兩個職位的產生時間,各有不同,督撫是在清朝之前就已經產生職位,屬於封疆大吏一類。清朝建立後,沿襲了這一職位。而駐防將軍卻是清朝的特色。因為它是清朝駐守在各地的八旗兵長官。從大範圍的看,這兩個職位都有承擔軍務的職權。

因為督撫是地方上最高長官在軍務管理的管理上是本地區的軍隊調動、糧草分配。就等於說,地方軍隊的事務,基本都要交給督撫處理。駐防將軍則管理的是八旗兵。而八旗兵這支軍隊跟其他軍隊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是一支民兵結合的軍隊。士兵在平時可能就是一個農民,或者從事其他職業。他們只需要照常參加訓練。等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再重新回到編制,參加戰鬥即可。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與其說八旗駐防將軍與督撫誰的權利更大,不如說他們手中的底牌誰更強,八旗軍成立的目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監視綠營。他們是跟綠營駐紮在同一地方,但數量較少。到了晚晴時期,八旗兵的腐化簡直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本來數量就遠遠少於綠營兵,現在居然連質量都不如了,紙老虎的八旗兵自然也就造就了紙老虎一樣的八旗駐防將軍。

這就是我的觀點,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不妨在評論區暢所欲言,讓大家看到更豐富的答案。


一條長河五千年


為什麼八旗將軍晚晴沒有風頭了,很簡單,因為八旗沒有戰鬥力了唄,一支沒有戰鬥力的軍隊,哪來的什麼風頭?!


早在康熙時代,八旗的戰鬥力就江河日下了,平定三藩之亂這樣的戰爭,八旗的表現已經遠遠不如綠營兵了。


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些重要戰爭,如柴達木之戰、平定大小和卓之戰、大小金川之戰中,不僅參戰的八旗官兵數量有限,而且一些號稱精銳的八旗部隊的表現卻不如綠營兵,昔日敢打敢衝的作風已不復存在。


乾隆晚期,八旗軍隊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1799年清軍在鎮壓白蓮教大起義時,曾一度把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銳營和火器營派往前線,結果因軍紀敗壞,不聽約束,未及投入戰鬥就被迫撤軍回京。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禁旅遭遇重創;鎮壓捻軍戰爭中,僧格林沁的滿蒙鐵騎全軍覆滅,從此之後,八旗軍隊已經不存在了。


清政府在晚期對內對外戰爭中,完全依賴地方督撫的軍隊。


在朝堂之中,誰更有用,誰就能獲得更大的資源和關注。晚晴的湘軍、淮軍比綠營、八旗更能打仗,更有用,自然地位更高。


象眼觀天下


清朝,從時間段上來說是距離我們當下較近的一個王朝,也是我們比較熟知的一個王朝。而“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在清朝初期,“八旗兵”也是清朝征戰的中堅力量,在清朝入中原之後,以八旗兵分駐各省要地,稱為“駐防”。而首領的稱謂便是“駐防將軍”,也是駐防所在之地八旗兵的最高長官,可以說是深得清朝統治者的信任,並且位高權重。但是,為什麼在晚清時期,會有“駐防將軍”的風頭被“督撫”給搶了的感覺呢?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先從“督撫”說起,“督撫”指的是“總督”和“巡撫”,這兩個都是清朝時的地方官職,總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總管一省或多省,一般都在一省以上,而且總督依例大多都有兼銜,權力較大;巡撫也是地方軍政大員,但是巡撫只是主管一省,權力上比總督要小。

而駐防將軍呢,為所駐防之地旗兵的最高長官,位高權重。而且如果駐防將軍與總督同省,那麼“會同奏事,以將軍領銜”,就是說,在遇到事情要一同向朝廷上奏時,以“駐防將軍”領銜。可以說,駐防將軍在一省的實權上雖不及總督,但地位高於總督。

而這麼“位高權重”的駐防將軍,為什麼在晚清時,感覺風頭不及“督撫”呢?

這是因為,駐防將軍雖然位高權重,可也只是主管著駐地的“旗兵”,一省政務之類還是“督撫”這樣的地方官員在管。而且,在晚清時期,局勢動盪,一些大事件與“駐防將軍”的關係相比來說不大,如“洋務運動”的相關人員,像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人,都擔任著“總督”這一官職,從這點來看,晚清時期“駐防將軍”的風頭確實不及“督撫”一級的官員。


說與山鬼聽


主要八旗沒戰鬥力。

真是自保都難。

能保證滿城不被屠,就算厲害了。

滿人衰落也沒辦法的事,金元比滿還快。

清也不單單是亡在外夷,道光年間還能在新疆平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