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美國不參戰,蘇聯是德國的對手嗎?

NL沒良心


德軍閃電戰,重創蘇軍。蘇軍大撒退,讓德軍撲了空。不過,蘇軍也喪失大量的軍事資源,也大大影響蘇軍戰鬥力。蘇軍退在莫斯科,拿什麼和德軍決戰?蘇軍在德軍強大攻勢下,必敗無疑。蘇軍沒有美英兩國援助,就不能打敗德軍。有美國參戰,讓蘇軍堅定了信心,有了決心和力量,並藉助美英大力援助,才成功打敗德軍,從而贏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偉大勝利。可以說,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拯救了歐洲,蘇聯,甚至世界。蘇軍沒有美國參戰和援助,是很難,甚至不可能戰勝打敗德軍。總之,反世界法西斯德國,日本,意大利,不是某一個國家的事,而是整個協約國家的事。協約國空前大團結大勝利,軸心國大分裂大失敗。總之,蘇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會,也才能打敗,重創,消滅德軍的。總之,邪惡,罪惡必敗,人民,正義,和平萬歲必勝,是世界千百萬年上億年永不變的偉大真理。重慶市忠縣金雞鎮人黃常成,寫於廣東東莞東城。


中國美6220


這個網絡社會似乎有點非正常,說真話說大實話,會被噴得體無完膚,說一些偉光正永遠正確事實上做不到的話,卻如微笑的通行證,似乎到處受歡迎。

實話實說,一戰美國拯救了歐洲,所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就是歐戰,沒有亞非拉等什麼鳥事;二戰又是美國拯球了全人類,美國曾經對世界的貢獻是板上釘釘的。

二戰時期,不要說美國不參戰,即便美國不援助蘇聯,蘇聯早就被德國滅了,關於這點,擔任駐烏克蘭的蘇軍西南方面軍政治委員赫魯曉夫中將深有體會,在其原版《赫魯曉夫回憶錄》中寫道:“沒有美國大量的軍備援助,蘇軍不可能組織任何一次大會戰。單單卡車就接受了140萬輛,沒有這些,很難想象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調動大量的軍隊。”

其中,斯圖貝克US6卡車這些80馬力的怪物,成為了蘇軍炮兵的運輸主力,從牽引榴彈炮再到充當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盤,它們幾乎無所不能,對此,朱可夫元帥也曾說:如果沒有斯圖貝克卡車,那我們的大炮將很難運送。

1941年3月,《租借法案》生效,英國獲得500億美元外援中的40%,蘇聯獲得了35%的援助。

來自英美兩國的物資開始從伊朗、北極航線和太平洋這三個方向,源源不斷的輸入蘇聯,最先抵達的是多達20萬噸的小麥、雞蛋、牛奶等食品。

當時,蘇軍正處於飢寒交迫之中,很多士兵都在靠著摻雜木屑、茶葉的少量列巴與鹹魚鹹肉度日,這些物資的抵達毫無疑問的解決了蘇軍的燃眉之急。

後來擔任蘇共總書記的赫魯曉夫曾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美國的SPAM(午餐肉)罐頭,我們真的不知道用什麼去養活蘇聯紅軍。”

蘇德戰爭初期,面對德軍空地閃擊戰,蘇軍一潰千里,節節敗退,可謂兵敗如山倒,僅半年時間,蘇軍戰死300萬,被俘虜達數百萬之眾,17900架飛機戰損,20500輛坦克與自行火炮被摧毀。

直到1943年2月初,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才開始逐漸實施戰略反擊,最終和美軍在易北河會師。

歷史教科書中,是蘇聯擊敗了德國,說得確實沒錯,但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美英兩國給予了蘇聯你想象不到的大力援助,從戰機、坦克、吉普、火炮、槍械、彈藥等戰爭物資,一直到香菸、咖啡、牛奶、白糖、麵包、麵粉、牛肉罐頭、水果罐頭等蘇聯軍民急需的生活生存物資等,倘若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軍民不可能捱過1942年的嚴冬。

截止1945年9月,美國向蘇聯提供了戰機1.5萬架、坦克8000餘輛、吉普車和卡車100餘萬輛、摩托車3.5萬輛、拖拉機8000餘輛,火炮10000餘門、反潛護衛艦105艘。

此外,還有機槍131633挺、炸藥345735噸、火車頭1981輛、火車11115節、貨船90艘、艦船發動機7784臺,有色金屬802000噸、油料:2670000噸、化學品:842000噸、棉花:106893000噸、皮革製品:49869噸、輪胎:3786000個、軍靴:15417001雙、無線電臺:40000臺、電子管:10000000根、機械設備:1078965000美元等。

為了讓蘇聯拖住德國,英國也給予了蘇聯非常多的軍用物資和技術援助,美國不僅給予了軍用和民用物資,還包括其他一些技術援助等。

本文似乎引用資料過多了,就是為了讓看不到這些資料的讀者,能夠更詳細看到美國對蘇聯的援助真是大手筆,對蘇聯軍民熬過嚴冬的巨大支撐作用,對蘇聯最終戰勝德國的巨大貢獻。

作為軍迷個人非常感慨,倘若這些援助物資能給予中國,我們的軍隊也能將日軍按在地上摩擦,徹底戰勝小日本,打得拿三八大蓋、擲彈筒和步兵炮的日軍找不到北,分不清東和西。

綜上,在蘇聯軍民最艱難困苦的歲月,是美英的軍援和生活物資援助,才得以支撐蘇聯軍民抵抗到底的意志和決心,美英也知道蘇聯不能滅,蘇聯滅了那是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給予了蘇聯大量援助,幫助蘇聯最終戰勝了德國法西斯。

不是美國是否參戰的問題,問題是倘若美國不給予蘇聯援助,蘇聯是擋不住德國進攻的,用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的話來說,蘇聯軍民熬不過嚴冬,實話實說,是美國的援助給了蘇聯軍民以抵抗的意志以生的希望。


國平軍史


1941年6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10月1日英、美特使與蘇簽訂協議,規定41年10月—42年6月英美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以及其他武器軍用物資等。11月7日美國宣佈租借法案擴大到蘇聯。

41年底前,美國向蘇聯提供飛機251架。12月5日蘇軍即開始莫斯科大反攻,至42年4月,蘇軍消滅德軍過50萬,擊退德軍100-250公里。莫斯科戰役的失敗使德國速勝論破產,裡賓特洛甫、戈林等人相信德國無法再擊敗蘇聯,美國在這當中的作用就值這廉價的251架飛機?

即使1942年蘇軍南線再次大潰敗,喪失大量領土與資源,蘇聯還是生產出坦克(自行火炮)24446輛、飛機25436架、大炮(75毫米以上)49100門、鋼8百萬噸、石油2千2百萬噸、槍6百萬支,軍隊1100萬人。

美國援蘇物資執行人斯退汀紐斯在其《租借》一書中統計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前美援蘇飛機4100架、13萬8千輛卡車吉普、91萬2千噸鋼材、150萬噸食品及其他物資。而世人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它結束於43年2月2日!德國人包括吹上天的曼甩鍋在此之後也就為平局而戰,為平局而死!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就一路潰敗到柏林陷落。

可以說沒美援,蘇聯人勝利得更艱難些,但決不至失敗。沒第二戰場,蘇軍的犧牲更巨大,但也不至亡國。

英美援蘇坦克1.3萬輛、飛機1.8萬架、卡車吉普45萬輛、食品590萬噸等等共1700萬噸,蘇聯二戰消耗物資共計2億噸,有人連這數據都不清楚,挺佩服他們張著大嘴跪地舔。尤其是分四年運到的590萬噸食品養活1.7億蘇聯人,天方夜譚!


歷史扒糞機


我的回答是蘇聯會戰勝德國。

有以下幾點原因:

1.1942年莫斯科戰役蘇聯頑強抵抗,消滅德軍50萬人,挫敗了德軍的進攻鋒芒,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軍心而且穩住了二戰的陣腳。而後美國才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2.英法兩國作為歐洲大陸昔日的霸主,其軍備物資也是極其強大的並且保留了極大的軍隊有生力量與德國抗衡。與蘇聯聯合同盟後德國是應接不暇的,德國雙全難敵四手。

3.美國在二戰初期的態度是不參。但是隨著戰爭規模的升級肯定會觸動帝國主義的利益。美國不可能看著德國強大,奪取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參戰只是時間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美國不參戰,蘇聯及其同盟國是可以戰勝法西斯軸心國,可能只是時間稍長不會迅速結束戰爭。


change8184


我覺得蘇聯可以戰勝德國。

首先明確一點蘇聯面對的是東線德軍,可以參照中國戰勝日本的八年抗戰,中日之間的裝備、單兵素質差距相對於蘇德應該大的多吧,中國都能通過戰略縱深,通過人民戰爭取勝。即使美國不參戰,即使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都已蘇軍失敗告終,相信蘇軍仍然能通過艱苦卓絕的長久抗戰取得勝利。況且在歐洲戰場,蘇聯並不孤獨,有著英國、法國、波蘭、捷克等的合力夾攻。

最關鍵的是蘇聯本身通過兩次五年計劃,生產力尤其軍工業本身已經很強大。不要太過迷信閃電戰,550萬德軍三路合擊,巴巴羅薩計劃勢不可擋,蘇軍的人口優勢和生產力規模仍舊會決定蘇聯是笑傲到最後的國家。

最後分享一組數據給大家,戰時蘇聯人口是德國四倍,兵力損失之後能夠源源不斷的補充,光是20-40歲之間的男性人數就已經突破三千萬。戰前德軍兵工廠坦克生產能力只能達到230輛,反觀蘇聯全境能夠實實在在的生產1500輛每月,且不說國土資源,其他盟軍援助方面的差距。

所以我的結論是,蘇軍一定會戰勝德軍,美軍的參與只是加快推進了戰爭勝利的腳步而已。


xiaoerlang0825


方圓論壇觀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對於盟國戰勝軸心國可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很明確的說正是由於美國的加入,勝利的天平才像盟國這邊傾斜。沒有美國的加入盟國想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很難。或者說沒有美國的加入,盟國獲勝的概率微乎其微。美國雖然參戰的時間較晚,但是不管是在歐洲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美國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美國其實早在戰爭之初是兩邊下注的。表面上支持英法等國抗擊法西斯國家,私下裡又和德國日本等國進行貿易往來。美國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的。開始美國的目的是要軸心國和盟國之間互相消耗實力,也就是在歐洲通過支持英法蘇三國來消耗德國。在亞洲通過中國來消耗日本。美國就準備坐收漁翁之利了。


算盤打的是挺好,但之後的發展就不在美國的預料之中了,德國越打野心越大,這個時候的美國開始又針對性的限制德國和日本的原材料以及能源供應。正是因為如此德國日本和美國正式交惡。而也由於美國切斷了日本的能源供應,日本才開始進攻東南亞,並且為什麼報復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

美國正式對軸心國宣戰之後,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又開始向蘇聯,中國,英國無償提供大量武器和戰略物資,其中又以歐洲為主要地區。這個時候美國感覺德國與英法和蘇聯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美國開始爭奪霸權,美國知道只要擊敗了德國就又獲得世界霸權的機會。這個時候美國對盟國的物資供給全部是無償的,不像戰爭一開始那樣大撈特撈了。據統計在1941--1945年期間,美國通過租借法案無償像盟國提供了大約500億美元的戰略物資。二戰時期的五百億那可是相當值錢的,二戰結束後美國復興歐洲經濟的“馬歇爾計劃”也不過只花了240億美元而已。可想而知美國在二戰中就物資補給這塊付出了多少。



蘇聯做出盟國在歐洲戰場的主力。之所以能戰勝德國,除了自身的戰略縱深總夠廣闊和寒冷的我後之外,美國的物資供給也是功不可沒的。據瞭解衛國戰爭期間美國每天向蘇聯投放的物資就可達數百噸。正是基於美國的龐大後勤物資供給,蘇聯才硬生生的拖誇了德國。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和武器裝備供給,蘇聯早就崩潰了。以蘇聯的工業實力根本不足以組建上千萬的軍隊。之所以蘇聯能夠源源不斷的組建軍隊就是依賴於美國的武器物資補給,要不然為什麼盟國三巨頭一直都以羅斯福為主呢?斯大林那麼驕傲一個人會服羅斯福?就是因為有求於人。從每次合影的做為就可以看的出來,羅斯福一直都在正中的位置上。



但美國也不是沒有獲得好處,二戰期間基本上德國在歐洲搜刮的所有金錢幾乎全部都被換成了物資能源,而最大的收益者就是美國。而英國在二戰後的幾乎所有殖民地的利益也都被美國接手並且戰後美國還支持這些國家實現獨立,那可真是名利雙收。戰後的美國一方面本土沒有受到戰爭影響,其次由於戰爭期間對工業的刺激,美國不僅走出了經濟危機,而且GDP總值不降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美國不參戰蘇聯必敗無疑。但是美國不參戰是假;觀察局勢是真。日本偷襲珍珠港早就有苦肉計說:時機成熟了故意賣出破綻誘日本出擊,然後順勢打擊日本,德國在經過短暫猶豫後才對美國出手,這時美國已經贏得了戰略佈局的大好時機。


鷹爪和平鴿


一句話:美國不參戰,蘇聯打不過德國!


德沙漠之狐隆美爾


美國不參戰,蘇聯只有被吊打的分


NUAA數學愛好者


沒發生的事不好說,戰爭不定因素太多。如果就紙面實力來講,德國可能除了在科技上稍稍有一點點優勢外,其它的人口,產能經濟,戰略縱深,資源完全不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