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蘇聯工業化為何發展如此迅速?

百里橋西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歷史,近代工業強國發展的套路,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1.側重性發展

想要直接全方面的成為工業強國,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因此走向工業化的道路,往往是有限側重性的發展部分產業。而工業化的靈魂,是重工業。

但是重工業也有很多,生產個水泥,造個化肥都是重工業,到底該發展其中的哪一種呢?

答案無疑是原材料工業(主要還是煤炭和冶煉金屬),從而帶動全體工業的發展。

這可以說,這是近代工業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

2.重視技術和人才

上面的是第一步,屬於打好基礎。

如果想要進一步的發展,達到“精”、“強”。那無疑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技術了。

而掌握技術的,是人。

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美國和蘇聯的引進規模是相當大的),是非常關鍵的。

以上兩點,其實是工業國發展的普遍性。但是蘇聯也有他自己的發展特色!

蘇聯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成為工業強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戰結束後,全球市場的開拓。令美國國內的資本主義迅速擴張,從而帶動美國的發展(60年代的日本也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而蘇聯想走這條路,是不太可能的。

為此,蘇聯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本身工業發展的積累。

比如說斯達漢諾夫運動,通過充分調動工人工作的積極性,來加速這個積累的過程。可以說這就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

在全體國民的不懈努力下,蘇聯得以迅速的發展。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我們都看過電影“列寧在1918”。當時俄國只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但僅僅過了十幾年的時間,蘇聯就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國,並且在後來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它的排山倒海的軍事力量,征服了歐洲。難道斯大林會變戲法兒嗎?我一直感到困惑。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不知是真是假。原文如下:

蘇聯抄底西方技術設備成就軍工

1929年,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給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沉重打擊,據估計,1929年~1933年間,西方各國損失達2500億美元。然而就在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大蕭條之際,剛剛掀起建設高潮的蘇聯卻逆勢而上,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一舉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蘇聯抓住有利時機“抄底”西方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

大蕭條讓意識形態退居二線

自1921年結束戰爭後,西方各國一致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採取敵視政策,在經濟上嚴密封鎖,防止任何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流向蘇聯。當時,蘇聯的現代工業仍很落後,不但鋼鐵、電力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汽車、飛機制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等大工業更是一片空白。有關數據顯示,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1/8,全國只有不到3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人畜來完成。此外,由於歷史的原因,蘇聯還極度缺乏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勞動者的素質也不高。

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蘇聯領導人意識到,如果不迅速實現工業化,這個新生的政權就可能面臨威脅。1927年12月,聯共(布)召開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制定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1928-1933)的指示,隨後在1929年4月,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和同年5月召開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批准了“一五”計劃方案。

恰在此時,隨著華爾街股市的崩潰,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到美英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危機蔓延期間,這些國家幾乎無一例外面臨資本和商品嚴重過剩的問題。為了擺脫眼前的困境,它們不惜以鄰為壑,展開激烈的經濟戰,競相對外傾銷商品和輸出資本。只要能贏得訂單,它們再也管不了什麼意識形態的差異了。這無疑給了蘇聯大量低價引進西方先進設備、技術和資金的機會。

蘇聯果斷抓住機遇

為了抓住良機,1929年5月,蘇聯在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建設委員會下專門設立“外國諮詢中央局”,負責設備、技術和人才的引進業務。僅在1929年,蘇聯就同西方各國簽訂了70餘個技術援助項目,涉及冶金、工業機械、汽車、輪船和飛機制造等多個重要經濟部門。1930年以後,蘇聯乾脆直接購買成套設備或招請外資包建,快速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項目。到1931年,蘇聯接受技術援助的項目增加到124個。

這一時期,蘇聯成為世界市場上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50%賣給蘇聯。1929年~1930年,英國機器出口總量的70%銷往蘇聯,而1932年競高達90%。1931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的30%銷往蘇聯,1932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50%。可以毫不誇張地說,20世紀30年代,蘇聯幾乎所有的骨幹大型企業都是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例如:蘇聯的三大鋼鐵廠都是美國援建的,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引進美國技術設備、僱用美國技術專家於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是由美國伏特公司援建的……

據說,斯大林後來曾在一次黨內會議上感慨地說:“在蘇聯,約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也大多是在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技術援助下建立的。”

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難能可貴的是,在大量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同時,蘇聯還將西方技術人員和專家當作引進重點。由於在經濟危機中西方出現了大量的失業技術人員,因此他們紛紛接受蘇聯的聘請。1929年,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919人,技術人員10655人,分別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1932年,在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達到了6800人。在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居然先後有10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申請移居蘇聯。

引進的同時,蘇聯還通過“技術援助協定”等渠道,廣泛派出幹部和技術人員出國考察,學習外國先進技術或蒐集技術情報。僅在1929年1月至1930年6月的18個月中,就有1000多名蘇聯公民進入美國。為了獲得寶貴的技術,蘇聯建立了全蘇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和它的海外分支機構,以及大量專業研究所,使情報工作系統化。

由於蘇聯的情報機構獲取了比較準確的情報,並對西方的技術和工藝過程進行了高度細緻的比較分析,因此能較好地消化西方技術。此外,鑑於西方在經濟危機中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蘇聯還利用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有利地位,先後從十幾個國家的私人銀行獲得貸款,為工業建設提供了堅強後盾。

成就中存在不足

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再加上有利的國際形勢,蘇聯的社會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大蕭條時期最大的贏家。1933年1月,蘇聯政府宣佈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9個月完成。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初步建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

當西方世界陷入經濟危機時,社會主義的蘇聯卻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這令蘇聯獲得了廣泛讚譽。例如美國著名的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從蘇聯回國後就發表聲明:“我看到了未來,它行得通。”更有趣的是,當時美國許多失業工人紛紛到蘇聯駐美使館前排隊領取簽證。事實證明,蘇聯利用西方經濟危機大舉“抄底”的政策發揮了關鍵作用。1933年,蘇聯的官方媒體宣佈:“美國的商業和科學與布爾什維克的智慧相結合,在三四年內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效果。”

不過,另一方面,由於歷史的侷限性,蘇聯的這次工業發展高潮仍留下了不少遺憾。比如,由於人才培養不足,許多新建成的大型企業因缺乏管理和技術人員而限制了生產能力。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932年3月一期工程投產時,每天才能生產3臺拖拉機。另外,雖然蘇聯在短時期內依靠進口外國設備發展了重工業,但在一些高端技術上仍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許多產品都不得不倚賴進口。更致命的是,由於過分重視重工業建設而忽略了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蘇聯經濟出現了城鄉差異大、工業與農業不協調發展的局面,所有這些以後都成為了影響蘇聯國運的不利因素。(作者:南莊)

以上,就是從網上下載的文章,以前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報道。

如果這篇文章所介紹的情況基本屬實的話,那麼就會讓我們感到有些奇怪了。像這樣的經濟成就,為什麼從未聽說過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斯大林選集”和“聯共歷史畫冊”等資料。但是,關於上述引進技術和人才的情況卻隻字未提,僅僅把當時蘇聯的經濟飛躍歸功於國內政策的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斯大林選集”中,有一篇他在1931年全蘇工業代表會議上的講話《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斯大林講:“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值在1930年都沒有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增長25%已經是前進了一大步。但是,我們本來可以增長得更多”,“——這就是說,你們要在基本的有決定意義的工業部門三年完成五年計劃”。“布爾什維克應當掌握技術。已經是布爾什維克自己成為專家的時候了。在改造時期,技術決定一切”。“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五十年到一百年。我們應當在十年內跑完這一段距離。或者我們做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被人打倒”。

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談到,蘇聯在1933年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已經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工業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經增加到了70%。

在《聯共歷史畫冊》“中,有這樣幾幅圖片很生動地反映出了上述蘇聯的經濟成就:

(1)《五年計劃四年完成》—— 反映出蘇聯當年掀起經濟建設“大躍進”和提前完成五年計劃的宣傳口號。

(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 從該圖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蘇聯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重工業體系。主要包括冶金、農機、汽車、化工、機床、電力、石油和煤炭等領域。這也是蘇聯初步完成工業化的標誌。

(3)《蘇聯與西方工業國家的比較》—— 該圖生動地反映出,在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蕭條期間,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經濟滑坡。而蘇聯的經濟發展水平卻翻了一番。

(4)《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宏偉藍圖》—— 在1933年至1937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中,蘇聯版圖上的工業佈局已經是“星羅棋佈”。無論是在西部或中東部,都建立了配套的工業系統。尤其是冶金和機械製造業,更是比比皆是。毫無疑問,這種深謀遠慮的工業佈局,為後來蘇聯成功地阻止和擊潰希特勒的軍事進攻,奠定和提供了雄厚的軍事工業基礎和後勤保障能力。

從以上的文獻資料和圖片可以看出,在1929年以後的兩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的確取得了經濟騰飛和巨大成就。那麼,為什麼蘇聯不是在“十月革命”之後就立即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呢?

從蘇聯電影“保爾.柯察金”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在“十月革命”到1928年的十年時間裡,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還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外帝國主義的軍事入侵、國內白匪和反革命勢力的暴亂、農村地主與富農的反抗,加上托洛茨基、布哈林等黨內反對派的干擾、以及對列寧等人的刺殺活動,使得蘇聯國內的局勢一直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和戰亂之中。如果用“十年戰亂”來比喻這段時期,一點兒也不為過。因此,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還不可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當時的主要任務還在於鞏固政權、肅清反動勢力和穩定國內局勢。

在中國的“十年動亂”(文革)中,統治中央的錯誤路線和“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都是以極“左”的面目出現的。但是,上述發生在蘇聯的“十年戰亂”,內外敵人卻主要是以“反革命”的,或“右”的面目出現的。因此,斯大林一直十分強調“反右”以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鬥爭”。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列寧曾經主張和推行過一些“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例如採取“新經濟政策”,鼓勵美國石油大亨哈默來蘇投資等),但是在列寧逝世以後,隨著蘇共黨內和國內鬥爭的進一步深化,“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不再被提及,或者變成了“只能做,不能說”,以免被扣上“推崇資本主義,詆譭社會主義”的帽子。

從另一個角度看,蘇聯對三十年代“抄底西方技術”的成就不加宣傳,可能還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由於當時社會主義的蘇聯,已經成為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眼中釘”,所以它的“抄底”行動,很可能會引起西方的警覺和敵視。因此,蘇聯不僅不會把這個“抄底”計劃及其成果公佈於眾,反而要嚴加保密。(正因為如此,才使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力量而遭到失敗)

是否可以這樣說,斯大林以他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眼光,已經意識到了即將發生的戰爭正在威脅著年輕的蘇聯。因此,在歐美經濟危機到來之時,不失時機地“抄底西方技術”,無疑帶有“備戰”的性質和意義(中國的改革開放又何嘗不是如此?)。歷史證明,正是由於蘇聯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才使蘇聯迅速成為了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工業國,從而拯救了自己的命運和世界的前途。

今天,儘管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它無疑是二十世紀夜空中的一顆耀眼的流星。雖然它一閃而過,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和反思。


第一秒間


這個要看到集權政治優勢的一面,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國家較低層面轉型時能產生奇蹟。

計劃體制經濟在從零開始時特別有生命力,精神與意志的力量能抵消技術與經濟的落後。但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硬實力的權重會越來越大,計劃經濟呆板的應變能力會極大影響創造力,成為社會發展的瓶頸,即歷史上不斷出現的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這種情況下國家必須經濟制度轉型,一但改革不成功就會國家崩潰。


約翰的甲殼蟲


好象之運動員吃了興奮劑!只是短期效應,沒有長期發展的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