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临终前,恭亲王请求见最后一面,为何咸丰拒绝了?

张楠


的确是这样,咸丰皇帝与他的六弟恭亲王奕訢不睦,他临死前,奕訢曾经请求赴热河行在探病,但咸丰皇帝不允,为此,当时的懿贵妃还与咸丰皇帝闹过矛盾。

道光皇帝旻宁临死前,长大成人的儿子有四个,分别是四皇子奕詝、五皇子奕誴、六皇子奕訢,七皇子奕譞。但作为储君,只有奕詝和奕訢两个人比较合适。

奕詝和奕訢两兄弟儿时曾经非常亲密。

奕詝的母亲是孝全成皇后,就是出自满洲名门、二等侍卫颐龄的女儿,著名的苏州格格钮钴禄氏。颐龄曾在苏州绿营任都统多年,孝全成皇后因此而在苏州长大。

清廷的规矩,八旗官员的女儿,13至17岁的,未经选秀女,不得私自婚配。因此旗下人家的女儿不论在哪里长大,一口京片子绝不能丢,不过也仅限于此,其它的概不过问。

孝全成皇后14岁选秀女入宫,她美貌且聪慧伶俐,集江南女孩的秀丽和大家闺秀的风范于一身。入宫后她将苏州的风土带进宫中,江南七巧板、苏绣、苏州美食等不一而足,令拘泥于形式的道光皇帝耳目一新,非常宠爱她。

孝全成皇后生二女一子,儿子就是四皇子奕詝,由于道光皇帝的长子、次子和三子早殇,因此奕詝实际上是皇长子。

孝全成皇后去世时,奕詝才九岁,道光皇帝将他交给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就是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奕訢比奕詝小两岁,从那时起直到成年分府,他们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史载,两人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十分亲密。

兄弟两人的性格和禀赋有较大区别。

奕詝安静,书读的好,尤其是有文采,喜欢诗词歌赋,通音律,好皮黄。奕詝少年时很懂事,善于体察道光皇帝的心思,道光皇帝评价他“纯孝”。

奕訢则相反,性格上比较躁进,好动,善骑射,喜武功,但书读得也不错,只是没有奕詝那样的文采。另外,奕訢聪明,从智商上考虑,奕訢高出奕詝很多。

奕訢儿时喜欢舞刀弄枪,他曾自作主张,让内务府打造了一把大刀和一杆长枪,兄弟俩一刀一枪地操练,还自编了刀法和枪法的招式。道光皇帝看到后非常高兴,亲自给刀枪命了名,刀叫“宝锷宣威”,枪叫“棣华协力”,象征着他们兄弟同心,共保江山。

史学界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说道光皇帝在选储君时在兄弟二人之间犹疑不决,遂于南苑狩猎,意图考较二人的能力。奕詝明知不敌奕訢,在他师傅杜受田指导下,狩猎时不发一箭,而奕訢则满载而归。道光皇帝问奕詝何故,奕詝回答,“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皇帝非常高兴,“此真帝者之言!”所以选了奕詝。

这个说法来自于《清史稿,杜受田传》,是一种较为官方的表达。此外在《清稗类抄》中还有其他的说法,各种阴谋论,由于存在明显的错误,已被最新的清史研究否定,所以不赘述。

这是不确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是,道光皇帝早就属意于奕詝,在储君人选上,他从来没有摇摆过。这是因为,奕詝是嫡出皇长子,他的母亲是孝全成皇后。

清朝非常重视嫡出,康熙朝时,太子胤礽屡次被废,又屡次重立,就是如此。乾隆皇帝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从他开始,立一个嫡出的皇子当储君,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道光皇帝旻宁出生。

道光皇帝旻宁是清朝皇帝里,第一个嫡出的皇长子当皇帝的,他的母亲是嘉庆皇帝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此,道光皇帝很自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肯定希望下一代储君也是嫡长子。

尤其是,他非常宠爱孝全成皇后,道光二十年她去世后,道光皇帝再也没有立皇后。因此,爱屋及乌,立孝全成皇后生的儿子,也是实际上的皇长子奕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者,奕詝实际上也不差,他的骑射功夫不及奕訢,但胜在文采好。当皇帝本来就应该重文采轻武功。

许多人拿奕訢在道光皇帝生前封亲王一事来说事,认为道光皇帝原打算立奕訢为储君,后来改立奕詝,对奕訢有歉疚而破例封其为王。实际上道光的确有补偿的意思,但不是补偿没有立奕訢为储君,而是为了表示对奕訢与奕詝手足情深的欣赏。

奕訢的生母是博尔济吉特氏,他的家族是科尔沁王,曾经出了六位皇后。静贵妃13岁嫁给道光皇帝,14岁生子,但由于未成年生育,连生两子都早夭,只活了奕訢和他的姐姐寿恩固伦公主。孝全成皇后死后,宫里能得道光皇帝欢心的只有她了。道光皇帝是觉得奕訢与奕詝一起长大,两人像双胞胎一样,如果立奕詝为储君,会冷落向隅的另一个。所以,他立奕詝为储君的同时,封奕訢为恭亲王。

其实,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不一定非得等到储君继位时,顺治时董鄂妃生的儿子不满两岁就被封为荣亲王。当然,这里面有顺治皇帝与母亲孝庄皇太后闹意气的因素。

所以,奕詝登基,奕訢也得到重用,成为领班军机大臣。奕訢也是有清一代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和最年轻的领班军机。咸丰皇帝和奕訢的蜜月期一直维持到咸丰五年。

为了感念静贵妃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奕詝甫一登基就给静贵妃上尊号,尊她为皇考康慈皇贵妃。

咸丰五年七月,康慈皇贵妃病重,在她弥留之际,恭亲王奕訢向哥哥请求给自己的生母上皇太后尊号,咸丰皇帝未置可否,奕訢以为咸丰皇帝认可了,马上到军机处传旨,昭告天下,康慈皇贵妃晋为康慈皇太后。

这让咸丰皇帝大为光火,认为奕訢僭越,妄自揣摩圣意。

这件事奕訢做的的确孟浪。

在咸丰皇帝看来,康慈皇贵妃的确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但已经报答过了,那就是他父亲道光皇帝给奕訢封的恭亲王,这个时候再封她为皇太后,把她与自己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并列,违反清宫里的成例,而且他也不乐意。

在恭亲王奕訢看来,我本人的亲王是父亲封的,与你无关。我的母亲把你养大,临死给个太后天经地义。

从此,兄弟二人反目,恭亲王奕訢的首席军机大臣被罢。

公平地说,咸丰皇帝有点小气,静贵妃对他有养育之恩,尊她皇太后无可厚非。

另外,他们兄弟反目,道光皇帝也有责任。当时清廷的惯例是,储君的兄弟一般应该留给储君登基以后封,庶几才不会影响他们兄弟情谊。道光皇帝亲封一个王,而且一步到位,直接就是亲王,实际上是留给储君一个隐患,万一这个亲王桀骜不驯,储君是不好处置的。

另外一个因素也极其重要,那就是肃顺的大用。

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六弟,他是满洲亲贵中的人杰,不仅有才,而且还雷厉风行,有超强的执行力。咸丰朝施政的精华部分,基本上都是肃顺的手笔。

但是,肃顺性格上有个致命的缺陷,跋扈、娇纵,尤其瞧不起旗人。肃顺的先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因此肃顺是奕訢的远房堂兄。由于肃顺年龄比奕訢大17岁,在他眼里,奕訢还是个不懂事的少年,因为奕訢担任首席军机大臣那一年才21岁。

所以,肃顺在朝堂上公开藐视奕訢,对奕訢以后学晚辈视之,奕訢的主张和建议,肃顺往往十分不屑,或者利用他对皇帝的影响力,直接推翻。时间一长,奕訢成了肃顺的政敌。

实际上,奕訢与肃顺的政治主张没有根本的分歧,相反,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辛酉政变奕訢主政以后,推行的举措中,几乎全部继承了肃顺的政治遗产。

但在咸丰五年以后,由于肃顺的排挤,咸丰皇帝渐渐疏远了奕訢,肃顺也将奕訢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实际上,奕訢虽然年轻,但其能力和眼界绝不容小觑。

与肃顺相比,奕訢最大的特点是谦和,人缘好。道光皇帝一朝对皇子的教育非常成功,奕詝以外,奕誴、奕訢、奕譞,以及他们的幼弟钟王奕詥,孚王奕譓,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是谦抑自重、为人亲厚的人,没有一个是纨绔。

尤其是,奕訢成长得非常快。咸丰五年时,他也许还有些稚嫩和冲动,不如肃顺有城府,但短短的几年时间,奕訢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追赶上来。到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时,奕訢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了,与肃顺相比毫不逊色。

那个时候,由于肃顺有意贬低旗人,朝中的满人亲贵大多对肃顺不满,于是向奕訢靠拢。加上肃顺得势以后大力整顿吏治,被肃顺整肃的朝中大佬也以奕訢为旗帜,使得奕訢的政治势力日渐强大。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京,咸丰皇帝带着他的宠臣和嫔妃逃往热河,京中留守的就是恭亲王奕訢。

奕訢当时以特命全权钦差大臣的名义,留守京师与英法议和,是《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谈判的中方主持人。那一年他28岁,英姿勃发,风流倜傥,正是人生最好的时候。

坦率讲,那个时候咸丰皇帝有点嫉妒这个弟弟,他太能干了,他感觉到在许多方面他都不如这个弟弟。

咸丰皇帝和身边的重臣一看到洋人就逃的远远的,而且完全没有现代外交的概念,他们也不想与洋人认真谈判,幻想着有个能干的武将领兵再把洋人赶走。

可是奕訢把危机转化成了机遇,并且真的发挥出他的才干了。他在瓜尔佳文祥和岳父桂良的协助下,不仅把洋人拉到谈判桌上,还安抚了人心,稳定了大局。他和文祥筹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筹建满人自己的精锐卫戍部队神机营,开创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河。

恰在此时,咸丰皇帝病重,他的未来已经非常有限了,这一点肃顺和奕訢都非常在意。咸丰皇帝死后,朝局必有一番重大变故,而皇长子载淳当时只有六岁,咸丰皇帝如何托孤成为关键。

因此,奕訢决定主动出击,请求赴热河探病,当面向咸丰皇帝请安。

收到奕訢申请来热河的折子,最紧张的人是肃顺,他绝不能让奕訢与皇帝见面,他们是亲兄弟,皇帝在弥留之际最容易一笑泯恩仇,万一皇帝与奕訢冰释前嫌,他的如意算盘就会落空,因此他在咸丰皇帝面前拼命诋毁奕訢,阻止他前来。

所以,奕訢的热河之行,在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成行。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皇帝病重。十六日,咸丰皇帝在烟波致爽殿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面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这就是顾命八大臣的由来,名单上没有奕訢,只有一个景寿,作为亲贵的代表。肃顺的算盘打的很精,景寿是奕訢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寿恩固伦公主的丈夫,人称六额驸。拿他取代奕訢,可以塞朝野上下悠悠之口。

咸丰皇帝的临终安排很糟糕。作为皇帝,他应该以超越政治派别的眼光和胸怀来安排自己的后事,不应该拉一派打一派。肃顺虽然很能干,但他搞小圈子文化,对朝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完全以肃顺为班底势必会排斥留守京中的实力派官僚集团,也不利于调动亲贵集团的积极性,为朝政翻盘埋下了隐患。

其实,咸丰皇帝正确的做法是将肃顺和奕訢弥合在一起。他们二人政治主张没有重大分歧,有的只是个人恩怨,而且主要责任在肃顺。如果顾命大臣里有奕訢,以奕訢的地位和影响力,肯定会成为实际上的领导者,这样肃顺就不得不与奕訢联手。

奕訢和肃顺都是满洲亲贵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们二人携手,晚清中国一定是另一番局面,至少不会让慈禧得手。


国史馆


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在位期间,大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可以说,他远没有祖先那样的运气,可以太平享受皇帝万人敬仰的待遇,而相反,他还要为祖先“买单”,大清历朝积攒下来的弊病在他在位时期集体爆发,他承受了许多本不应该他承受的痛苦。

而咸丰和恭亲王奕訢本是两小无猜的好兄弟,咸丰的母妃去世较早,道光皇帝就把咸丰交给奕訢的生母静妃来抚养,而且静妃也视咸丰如同己出,不曾因咸丰失去了母亲而慢待于他。


两兄弟可以说从小光屁股活泥巴长大的,关系十分密切,道光也是在两个儿子之中选择继承人颇为苦恼,最终咸丰在老师杜受田的帮助下成功赢得了道光的肯定,被选为继承人,同时把奕訢封为恭亲王,虽不能一碗水端平,也算是给两个儿子一个满意的交代。

正是如此之好的兄弟俩,咸丰在避暑山庄临终前,不但不让奕訢担任辅政大臣,更拒绝见弟弟最后一面,这是为何?


兄弟关系破裂

咸丰登基之初,两兄弟关系还十分好,咸丰疼爱这个弟弟,并且让他参与政事来辅佐自己,可后来因为一件小事,让兄弟之间产生误会,彼此防范。

奕訢的生母静太妃去世的时候,奕訢想恳请咸丰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按理说,道光皇帝最后一任皇后去世后,宫中大小事务都是静妃操持,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并且咸丰又是静妃一手带大的,于情于理封为太后并不过分。


可咸丰并不这么想,因为咸丰还是想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后,但碍于情面,又不好拒绝奕訢的请求,只是敷衍了一下,谁知奕訢以为咸丰并无异议,就以咸丰的名义下诏追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

眼看事已至此,咸丰就算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不想让自己背一个“不孝”的骂名,但又不甘心,因此在事后对奕訢秋后算账,从此开始厌恶这个弟弟,并把他踢出了权力中枢。

前有车后有辙

咸丰面对英法联军共进北京城,匆匆带着老婆孩子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从此一病不起,他开始考虑身后之事。

面对弟弟奕訢的请求见面,咸丰断然拒绝,因为他知道,在他临终前,他见的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着极强的政治引导力。他讨厌奕訢,见他会给人留下托孤的感觉,这就给了奕訢足够的政治资本。

要知道,当年顺治继位也是由叔叔多尔衮辅政,虽说多尔衮功绩斐然,但他欺压君主,逼迫太后,使得顺治皇帝深深的痛恨他。有了这些教训,咸丰不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下这么一位“叔叔”,让皇权旁落,这也是咸丰临终前不见奕訢的重要原因。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咸丰自认为安排的万无一失,结果最终被两宫皇太后慈禧和慈安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夺得权力,咸丰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奕䜣,其实相差岁数不大,但就是因为咸丰先出生,就做了兄长。道光皇帝亲儿子就只剩下了这两个。

晚清从道光以后,子嗣不昌,越来越不能生,到了同治光绪溥仪时代,干脆就丧失生育能力了。

咸丰帝体弱多病性格柔弱,又比较好色。尽管皇帝好色是标配,但是好色之名,清朝皇帝里,咸丰和乾隆的名声,是不分伯仲的。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咸丰帝当年差点,就因为弟弟比他精明干练,孔武有力,身强体壮的阳刚之气,失去了太子之位。后来还是得了高人指点,打感情牌和仁慈牌,这才把奕䜣的刚勇冷峻形象给打败了。

咸丰帝本来心里,就对这个弟弟,心存芥蒂。可是奕䜣却不知进退,非要给自己的亲娘请封厚葬,这就把咸丰帝给惹毛了。

你把你娘弄个皇后的封号葬了,这是要和我平起平坐啊,小子这是想做皇帝啊。从此以后,奕䜣就被冷处理雪藏了很多年。

知道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把咸丰帝赶到了热河,他才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不是重用,而是让他留守北京,负责擦屁股。

这个工作,不好做好,搞不好就被洋人咔嚓了。搞的好点,也会被骂一个卖国贼。

但是,没关系啊,奕䜣稳住了强盗,维持住了北京城政局稳定。少了一个皇家园林算什么。

北京城的遗老遗少,当然感激奕䜣的功劳。

但是奕䜣功劳越大,名声越想,咸丰就越不痛快。

咸丰帝逃离帝都,背弃庙堂,狼狈逃串,早就失了脸面了。先是被太平天国吓破了胆,此时又遭到洋人的驱逐,早就没了那份自信和气度。此时身体又一日不如一日,而自己的弟弟,却远在北京帝都,风生水起,似乎大有取代自己的意思。

此时此景,他对这个弟弟,又怕又恨又嫉妒。

这个弟弟这么有能耐,深得官声,让他来热河,岂不是引狼入室?

假如恭亲王到了热河,发动政变,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咸丰帝,是不可能让他来热河的。

在他临终前发布的遗嘱里,任命八大顾命大臣托孤时,恭亲王都不在名单之列。咸丰帝就是想死了,也要压制恭亲王复出。

不见他,就是不想给他任何翻盘的机会。可事与愿违,他走了,叔嫂合谋,还是把顾命大臣给废了,叔嫂联合执政。

当然了,最后奕䜣还是没有斗过深宫妇人慈禧,没过几年,大权逐渐被慈禧一人掌控!


三生有画


毛笋应邀答题:简述咸丰帝

[咸丰帝](1838一1861)清朝皇帝,年号咸丰,庙号文宗。旻宁第四子。1850年即位(道光30年)。刚即位,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事。即位十一年,内忧外患,沒有过一天太平日子。1856年,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軍逼近北京,烧毀了圆明园,逃往热河的咸丰急痛攻心,1861年8月,病死于承德热河行宫。在位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琿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恭亲王奕訢(1832一1898),爱新觉罗氏,旻宁(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静贵妃)之子。咸丰从小丧母(皇后)由静贵妃抚养,咸丰和奕訢从小在一起读书、玩耍,尤如一母所出,二人親密无间。咸丰即位后,遵旻宁遗训,在1851年封奕訢为恭親王,在軍机大臣上行走。1855年,静贵妃病重,不肯闭目,咸丰探视后,问奕訢,"太妃有何遗愿"?奕訢答曰"唯册封也",咸丰帝"哦!哦"!不知可否!奕訢以为帝允,遂赴军机处拟上谕"封静贵妃为大后"并在静贵妃床前宣谕,静贵妃听完上谕,舒了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咸丰知道后,十分不满,以为矫詔,遂令奕訢退出軍机处,罢免一切职务,回南书房读书。从此二人有隙。咸丰临终前遗命八顾命大臣:怡亲王载桓、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匡源.穆荫.杜翰.焦佑嬴中竟然沒有奕訢,说明咸丰对奕訢的成见颇深。如顾命大臣中有奕訢,那么中国历史将改写。


毛笋56561098


1.道光在位时咸丰与其弟奕訢争做储君时兄弟俩有嫌隙;2.其弟奕訢能力强,咸丰做皇帝后自卑仍不自信;3.咸丰做皇帝后不信任奕訢而更信任肃顺等身边近臣;4.肃顺等掌握朝廷实权的咸丰近臣与奕訢有矛盾;5.咸丰谨小慎微汲取前面多尔衮辅助顺治专权威胁皇权之历史经验教训;6.此时英法联军打进北京,逃跑到热河的咸丰已留奕訢在北京处理“洋务”。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可人算不如天算,无能的独子同治,也没有挽救回大清的败局,反而开启了,专独太后和亲王奕勾结的二朝垂帘听政,最终导致大清灭亡!


历史缘深


我想应该不是拒绝见,而是有人从中从梗。我想应该是慈禧或者肃顺的人在搞鬼。我想鬼六子和咸丰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友好的,不至于不让见。所以就上面推测。当然,这是我的推测,至于真相无从说起……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学识有限


liyongxing543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长篇大论。咸丰怕重演一个历史事件——烛光斧影


烽火狼烟入梦来


我知道,因为他两个人有仇,本来皇位应该传这个王爷的,可是这个咸丰嫉贤妒能,小心眼,没有给大权给他这个弟弟


进步青年18


咸丰的目的应该是防微杜渐,不给恭亲王奕訢留下任何临终托孤的政治资本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借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