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滑雪這項運動,相信許多中國人都會感到陌生,畢竟我國適合滑雪的地方並不多,國內屈指可數的滑雪場也是在近些年才出現的,會滑雪得人也是少之又少。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歐美等地區,滑雪這項運動卻是異常的火熱,並且他們玩的很多還是高山滑雪,別的不說,光是看上去就令人不寒而慄。
雪是中國大部分地區很常見的東西,但為什麼中國和歐洲有這麼大區別呢?有人說,因為歐洲人比中國人更具有冒險和征服的精神,所以他們更喜歡探險以及挑戰相關的運動,對於這種說法, 筆者也只能付諸一笑了。滑雪這項運動最初起源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沒有錯,但瞭解歐洲地形和氣候的人都知道,歐洲是和冰雪有著不解之緣的地方,北部是挪威、瑞典等具有濃郁北國氣息的地區和國家,而南部又有終年冰雪的阿爾卑斯、比利牛斯、喀爾巴阡等平均海拔高達兩三千米的山脈綿橫貫歐洲大陸,這種天然的地理原因造就了歐洲人酷愛滑雪的天賦。反觀中國,則不具備這種環境,中國兩三千米的山脈都在數千公里外人跡罕至的西部地區。
雖然歐洲人愛滑雪,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生在北歐或者是阿爾卑斯山地區,比如說葡萄牙、比利時、荷蘭以及東歐諸國。這些國家因為地形的原因,大多都位於海拔五百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區,沒有高山,也不具備北歐那樣的高緯度氣候,自然也不適合進行滑雪運動了。在這些地形平坦的歐洲國家當中,滑雪難度最大的當屬西歐國家荷蘭,荷蘭的整體海拔極低,甚至低於海平面以下六七米,境內最高山峰瓦爾斯堡山的海拔也只有321米,而且根本就沒有積雪。
眾所周知,荷蘭是世界著名的地下王國,人們之所以習慣將其稱之為地下王國,不是因為它真的位於地底下,而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整體海拔實在太低,全國大約有將近一半的土地低於海平面。也就是說,在荷蘭約50%的地區的人,需要仰望大西洋,這是何等的恐怖?也正因如此,荷蘭人自古以來水患非常頻繁,他們曾在大西洋沿岸的河口、湖泊邊緣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水壩,以防止海水倒灌,並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這樣的地理形式,不要說滑雪了,划水還差不多。
但荷蘭人的想象力還是足夠的,畢竟荷蘭是西歐發達國家,有錢也就可以擁有足夠的想象力(也可以說是有錢任性吧),他們既然能夠跟大西洋抗衡,修築號稱世界工程奇蹟的攔海工程項目,也一樣能夠克服沒有滑雪山的困境。那麼如何能夠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山滑雪的樂趣呢?他們給出這樣一個驚人的計劃:在荷蘭低窪的平原上修建一座五公里寬,兩公里高的大山,用以產生終年不化的天然積雪,進而製造出一個能夠滑雪的山峰。
看到這裡,大部分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天方夜譚,但意外的是,這個計劃一經提出,就受到了荷蘭滑雪協會,荷蘭登山和登山協會(NKBV)以及荷蘭皇家自行車聯盟(KNWU)等組織的大力支持,埃因霍溫科技大學還專門為此進行了大量相關的設計和計算。
在資金方面,荷蘭其實是可以承受的,但前提是這個山需要是空心山,因為如果是實心山,將會需要77億立方米的砂石以及建築材料,建材成本過於龐大。埃因霍溫科技大學調查了八個適合修建人工山的地點,但最終只有兩個被認為是合適的,這兩個地方是澤蘭島沿岸或者是艾瑟爾湖,這兩個地方沒有大量的農業用地和居民區,並且距離大城市較近,適合修建山峰。
另一方面,修建人工山引發的各類問題也不容小覷。比如說這座人工山如果修建,重量可達27億噸以上,這種壓力會致使本來就地勢低窪的荷蘭出現地陷——方圓50公里的地平面可能會降低100米。也就是說,這座山將會給荷蘭壓出一個方圓50公里,低於海平面100米的大坑,這在荷蘭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這種地形出現在濱海,可能會改變海流,造成新的海岸侵蝕,如果修建距離城市過近,則又會影響航線,畢竟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都是國際大都市和重要的港口。
最終,該團隊放棄了在荷蘭南部修建人工山的設定,將目光轉向城區較少,航線也不密集的荷蘭北部省-弗萊福蘭省。在這裡,設計團隊開始尋找投資者和市政當局的支持,並計劃用20-30年的時間來修建一座荷蘭自己的高山滑雪場,空洞的內部還可以修建大量的娛樂、運動設施,將其命名為“Die Berg Komt Er”,可見荷蘭是多希望有一座真正的山。目前,這個項目尚未出現新的訊息和進展。
就歐洲地區來說,修建人工山峰的設想和計劃其實並非荷蘭一家。在2009年,德國建築師雅各布·蒂格斯(Jakob Tigges)就計劃利用柏林的一個廢棄機場修建一座海拔一千米高的人造山,其目的主要也是為了方便滑雪。但理想跟現實還是有差距的,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Tigges僅僅落建成了一個60米的土墩而已。
閱讀更多 草民有話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