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東方通信走下神壇 A股向何處去?

“東方不敗”東方通信走下神壇 A股向何處去?

兩天兩萬億!市值增加2.5萬億,印花稅交了20億……“東方不敗”走下神壇,A股向何處去?

在券商股集體漲停等亢奮之後,A股來了一股寒流,最為典型的是86個交易日暴漲10倍的 (19.030, -0.97, -4.85%)信倒下來,尾盤上演了天地板,由漲停直接轉勢為大跌近9%。

此外, (16.820, -1.87, -10.01%)、 (21.990, -2.44, -9.99%)、 (9.210, -1.02, -9.97%) 、 (7.230, -0.78, -9.74%)、 (12.710, -1.41, -9.99%)、 (9.570, -1.06, -9.97%)等前期極度活躍的概念股,今天也以跌停或接近跌停價報收。廣受矚目的漲停不敗 (30.670, -3.03, -8.99%)的倒下,正式宣告A股市場的行情進入第二階段。

先來擺一組數據,這兩天每天滬深兩市都是萬億的成交額,相應的稅收又”多收了三五斗“,以印花稅計,目前我國股票交易印花稅徵收費率為0.1%,且印花稅是針對賣方單向收取,按照2萬億元的成交額計算,將帶來印花稅20億元;以佣金計,按照目前大多數券商開戶萬2.5的佣金水平,以及針對買賣雙方同時收取佣金的方式,2萬億的交易額將給券商帶來10億元的交易佣金。由於大部分證券公司規定,每筆交易佣金最低5元,因此實際佣金可能超過10億元。以市值計,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數據,2月22日兩市市值合計49.9萬億,2月26日兩市市值已增至52.36萬億,兩個交易日市值增加約2.5萬億。

行情的第一階段,主要是估值修復的超跌反彈行情,春節之前的上市公司鉅額商譽減值計提,讓A股市場又大跌了一波,市場本身存在超跌反彈的動能,在政策面利好、流動性寬鬆的背景之下,A股市場演繹了一波凌厲的超跌反彈行情,尤以券商股和5G概念股、OLED為代表,其瘋狂之程度讓人咂舌,東方通信居然86個交易日暴漲10倍!市場盯著這個“漲停王”,只要東方通信漲停,遊資就敢於不斷狙擊概念股,東方通信儼然成了行情能夠持續下去的一個風向標。實際上,在整個5G板塊,東方通信並不是真正的龍頭,遊資居然把這隻股票的市值推升到了300億!

“東方不敗”東方通信走下神壇 A股向何處去?

與此同時, (24.500, -0.17, -0.69%)、 (24.100, -0.53, -2.15%)等券商股也是接連大漲,昨日更是集體漲停,這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牛市來臨的明確信號。其實,股市翻雲覆雨,春節前還是愁雲慘淡,春節後就來了360度的大轉變,實體經濟還是那個實體經濟,只是A股市場跌得久了,經濟和金融的關係又被一部分人過度解讀為超級大利好,A股市場春節後來了一波超級大反彈,這個階段的反彈,基本上是普漲的態勢,不管哪個板塊、不管什麼質地,統統地漲一波再說。

就連所謂的業績爆雷指數,2月份也大漲30%,因31億元應收賬款爆雷而預虧最多55億元的 (3.960, 0.14, 3.66%),最近14個交易日市值從51億元漲到106億元,恰巧把虧損給”漲“回來了!因為商譽爆雷預虧最多、高達78億的 (5.290, 0.05, 0.95%),2月以來也大漲24.18%!

“東方不敗”東方通信走下神壇 A股向何處去?

今天鋼鐵、煤炭等低估值和低價股的反彈,恰好從一個側面表示,A股市場該漲的都漲了一輪了。從歷史經驗來看,鋼鐵、有色、煤炭這些週期股開漲,往往行情也開始正式進入分化階段。

那麼,A股市場接下來將如何演繹呢?

首先,今天的走勢已經說明,瘋漲是不大可能的,”瘋水牛“不是管理層希望看到的,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股市,絕不等於”瘋牛“和”瘋水牛“,把股市搞好也不等於指數要瘋漲,投資者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今天追券商股和東方通信的人,很有可能要吃點苦果子。歷史上來看,沒有業績支撐的概念股,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甚至更低。

其次,接下來的行情,尤其是在3000點關口前後,既有大量獲利盤兌現浮盈的壓力,也有套牢盤解套逃跑的壓力,這個區間指數不會一蹴而就,盤中震盪也許會成為常態。在經過了一輪普漲之後,市場會尋找新的龍頭和熱點板塊,這個新熱點有可能是金融IT,也有可能是調整一段時間之後的5G,沒有明顯熱點板塊的市場,操作難度會加大很多。

在震盪加大的區間裡,真正具有業績支撐的股票才是最好的安全島,即便市場下跌,這些股票還能漲回來,但一些類似ST股票的績差股,追高之後很可能被長久套牢。從長遠一點的邏輯來看,本輪反彈行情還沒走完,只不過接下來會正式進入分化階段,至於是否演化為反轉行情,還需要結合走勢和經濟數據進一步驗證。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存在,市場觀點大部分只是噪音而已,市場情緒是趨勢的一種反映而已,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過濾掉市場觀點,冷靜觀察市場情緒,儘量去接近真實的市場。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