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乃德之本,“順”乃品之源。
在中國古代,“忠孝”是每個人必備的最基本的品格和修養。因此,古代家訓宣教忠孝思想的情況非常普遍。孔子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把孝悌置於崇高地位。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事孰為大,事親為大”,把事親看作人生最高的道德表現。此後,孝之觀念繼續演變,擴張到世間一切事務、一切德行,莫不以孝為中心。《禮記》說:“夫孝, 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呂氏春秋》說:“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綱紀也。”《孝經》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也。”由此可見,孝為“仁之本”,立身之本,百善之首,無論長幼尊卑,無論王卿將相,還是黎民百姓,都是如此。漢文帝伺奉母親,親嘗湯藥;趙倩雯照顧老母,盡心盡力。他們的言行之所以打動人心,正是源於心中那份至純至真的孝心。
“百行孝為先。”唐代最著名的柳玭《家訓》雲:“講論家法,立身以孝悌為基。”把孝悌作為家法的基礎,這在古代家訓中很有代表性。中國古代孝是處理家庭倫理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忠是處理國家政治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太公家教》雲:“事君盡忠,事父盡孝……立身行道,始於事親。”孝悌作為世人立身行道的開始,盡忠是事君的基本要求。
閱讀更多 華夏箴言文化研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