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米格-15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8000架,曾裝備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中國、保加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38個國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多的一型噴氣式戰鬥機 。

米格-15戰鬥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首次大規模投入空戰,顯示了優異的飛行和作戰性能。米格-15的機載設備有瞄準具、無線電臺、無線電羅盤、高度表、信標接收機等;但未裝備雷達,所以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

米格-1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中的"佼佼者",蘇聯專家吸收了德國技術,完善了後掠翼設計,並應用於米格-15。它採用了半硬殼式結構,為全金屬機身,機翼為後掠中單翼,尾翼很大,帶後掠角向後傾斜,水平尾翼高高裝在垂尾上,成為米格-15的顯著標志 。


然而,米格-15初期發展並不順利,受限於發動機技術始終無法試飛,直至英國工黨政府同意出售英國制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之後,研發才有了轉機。米高揚設計局的工程師對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Nene”噴氣發動機進行了逆向工程設計,製造成功了4800磅推力的新發動機 。

安裝了新發動機的I-310戰鬥機,1947年6月首次試飛。但因為第一架樣機制造粗糙、存在隱患,首飛著陸時機毀人亡。第二架樣機通過重新設計改進,1947年12月再次試飛成功 。該機1948年6月投入生產,成為蘇聯空軍的主力戰機。早期批產型採用英國羅.羅公司的RD-45型"Nene"噴氣發動機,中後期批次則採用蘇聯仿製改進的克里莫夫VK-1型發動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