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现在无休止的战争是不是英国人一手造成的?

朕想你了


说来话长。印巴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英国殖民者来到这片土地以前,甚至在“印巴分治”以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了;而英国人“撂挑子”的做法只不过是给印巴冲突的恶化更加火上浇油罢了。

众所周知,印度的历史中曾经有过一个“莫卧尔王朝”,这是一个突厥化了的蒙古王朝,其上层建筑都是穆斯林,但统治的臣民们都是印度教徒。

莫卧尔王朝在印度统治了几百年,其鼎盛时期的影响波及印度以及整个南亚次大陆。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注定不会长久。

穆斯林伊斯兰对印度以及冲突的影响主要集中印度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现在“出镜率”非常高的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教人数占多数),另外一个就是位于印度中部的“海德拉巴”邦了。

克什米尔就不做介绍了,下面闲看秋风带您主要来看看这个“海德拉巴”:

海得拉巴位于印度联邦的中部,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印度在1948年入侵和吞并这个地区的一个驱动力。印度的入侵迫使第七任“尼扎姆”(国王)阿里·汗签署了加入文书,加入印度。

海德拉巴邦是由米尔·卡马尔-乌德-丁·汗建立的,他在1713年至1721年期间是莫卧儿王朝统治下的德干省省长。1724年,他以阿萨夫·贾伊(由莫卧儿国王穆罕默德·沙阿授予)的名义统治这个王国。

海得拉巴是德干地区一个2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由阿萨夫·贾伊王朝的国王统治,他的头衔是尼扎姆,英国人授予他“尊贵的殿下”的称号。最后一任尼扎姆奥斯曼阿里汗(Osman Ali Khan)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海德拉巴还建立了海德拉巴国家银行。海得拉巴是英属印度唯一拥有自己货币的邦,即海得拉巴迪卢比。贝格姆贝机场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尼扎姆航空俱乐部组建。

最初,它被用作尼扎姆德干航空公司的国内和国际机场,德干航空公司是英属印度最早的航空公司。航站楼建于1937年。

1947年印度独立,巴基斯坦成立。英国人让当时君主统治的海德拉巴在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或者保持独立之间做出选择。

1947年6月11日,海德拉巴尼扎姆(国王)发表了一项声明,大意是他决定不参加巴基斯坦或印度的制宪会议,而是继续保持独立。

然而,尼扎姆(国王)是穆斯林,穆斯林统治着以印度教为主的人口。印度人当然就不愿意了,所以绝大多数居民希望加入印度。

尼撒姆的军队只有二万四千人,其中只有六千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毫无疑问,穆斯林的军队在面对印度强大的压力时处于劣势。

1948年9月13日上午4时,印度军队发动了代号为“马球行动”的海得拉巴战役开始。印度军队从四面八方入侵海德拉巴。

1948年9月13日,海得拉巴外交部秘书长在一份电报中通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印度部队正在入侵海得拉巴,并已爆发敌对行动。

9月17日(三天以后)下午5时,海德拉巴尼扎姆(国王)的军队投降。印度随后将海得拉巴并入印度联邦,结束了尼扎姆(穆斯林)的统治。





闲看秋风999


印巴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遗留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由英国掌管,巴基斯坦是印度的领土,在他们之间有一个叫克什米尔的地方,但后来英国放弃统治印度。一九四七年,巴基斯坦离开印度,自己独立了一个国家,但是在他们之间的克什米尔就不知归哪个国家掌管了,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想得到这块地盘,两个国家互相都不肯谦让,于是它们就发生了矛盾,发生了矛盾之后两国就开始打仗。这就是印度与巴基斯坦战争的起因。

联合国为了制止这场战争,就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使两国停火,并画上了停火线,让印度掌管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领土和四分之三的人口,而巴基斯坦掌管剩余的土地和人口。而后来印度违背了停火线的条约,占据了停火线的西区,这激怒了巴基斯坦,于是它们两个国家又开始了战争,联合国为了再次停息这场战争,决定让克什米尔的公民来决定到底要属于那个国家,但遭到了印度的强烈反对,他们振振有辞的说这块土地本来就是自己国家的,所以还是不能时两国的战争平息,直到现在它们两国还是有难以解决的矛盾。




军武次魂


这个只是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但是在历史根源之外,印巴之间还因此产生了许多新出现的矛盾,比如宗教、经济、发展、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基本就是两个无法融合在一起的独立区域了。

图为印巴分治和印巴领域矛盾。


当年英国人为了防止自己抽手后南亚出现一个独大的地区大国或者甚至崛起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国,因此采取了把南亚分治的办法,划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克什米尔三个国家,克什米尔比较弱小,一部分来自巴基斯坦,一部分来自印度,英国这么划的目的就是不但把这里划乱,而且要马上给他们制造冲突创造借口:克什米尔控制权。

印巴之间已经有过3次战争。


印巴都对克什米尔有领土诉求,于是纷纷出兵攻占,变成了现在的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其中印度国力较强,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比较好的一半地区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巴基斯坦则占据了另外一半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两个从诞生开始就有根子上的领土矛盾了,然后巴基斯坦因为距离西亚较近,长期和西亚国家同宗,因此成为一个西亚宗教的国家,印度则发展成印度教占据大多数的国家,两个另外一大矛盾一下子就点燃了。


外交上看,巴基斯坦弱小,被印度打败过3次后,分裂为两个国家,成为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客观上力量进一步衰弱了,于是巴基斯坦总是引入域外大国来制衡印度,过去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友,引入了美国的支持,如今又加入了我国的力量,印度则是想办法拆散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向美国承诺战略利益,自己成为美国的盟友,而美国开始逐渐疏远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有美国和我国作为朋友。


因此,两个在过去的旧有矛盾上,又有了新的战争矛盾、国家分裂矛盾、意识形态矛盾和外交矛盾,同时在发展利益上也存在竞争,成为两个完全水火不容的国家,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调和了。


海事先锋


印巴又打起来了,这次还近些年闹得最大的一次,不但印度的12架幻影2000飞跃了克什米尔地区控制线投下了20枚1000公斤炸弹,引发巴铁报复,不但双方互相炮击造成伤亡,而且巴铁的JF-17枭龙同样飞跃了控制线实施了空中打击,甚至还击落了2架印度战斗机,目前可以确定至少1架米格21被击落,飞行员被俘虏,巴铁还宣称击落一架苏30(从公布的现场火焰熊熊的图片看,更像米17直升机),冲突瞬间升级!当然也恭祝JF-17首次击落有人战斗机(JF-17的首次战绩是2017年6月使用PL-5E击落一架深入巴基斯坦领空的伊朗制“目击者-129”无人机)

很多人将印巴现在的矛盾归咎于英国人一手造成,因为英国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甚至认为印巴分治是英国人的蓄意图谋,有意遗留下的历史矛盾冲突,于是印巴矛盾的根源一下子就由英国殖民者来背锅了,但这个结论符合历史实际事实吗?我看未必!

就南亚的长期发展趋势而言,英国人并不是印度次大陆上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矛盾的制造者,只是利用者,充其量也不过是加剧者。我们不能将英国统治这片土地前的印度次大陆想象成类似于中国儒家文化共同体,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已经冲突不断,否则英国人绝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征服印度!

早在莫卧尔人穿越兴都库什山进入次大陆建立帝国之初,南亚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就是制约次大陆政治和文化整合的核心障碍,虽然中间确实存在一些帝王比如阿克巴大帝这样的统治者试图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但多数卧尔帝国的皇帝对此毫无贡献,矛盾的长期根源一直都没有被解决!

就印巴独立分治的具体过程而言,主张最激烈的是巴基斯坦领导人真纳,在印度领导人尼赫鲁看来,巴基斯坦就是背叛者,印度虽然反对分治但无能为力。而在分治过程中,英国的政策是让印度每个邦通过民主选择自由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这个选择过程前期还算顺利,但是最后遗留了几个邦穆斯林和印度教势力均衡,在无法做出决策的时候,印度果断的出兵干预,也就造成了流血事件甚至可以说发生了大屠杀,我们不能说这是英国人造成的,在最后一个邦克什米尔,印度出兵、巴基斯坦也出兵,于是双方瓜分了这个邦,并且之间还发生了2次印巴战争一直到现在的对峙!

归根结底,印巴矛盾是他们自己互相憎恨造成的,而他们之间的互相憎恨,双方在历史上都有很多理由支撑,英国人利用了这样的矛盾来完成对殖民地的统治,甚至英国人走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矛盾根深蒂固,无法调节,因此才采用了印巴分治的策略,包括现在的印度内部,反政府军高达几十支,这里面也有穆斯林组织,甚至还有很多其他民族,难道也要归结于英国人造成的吗?

即使英国人走的时候不采取分治,难道这两大教就不会出现分而治之的情况?穆斯林会不会成为中东的库尔德人?这样冲突矛盾恐怕会更激烈!


狼烟火燎


可以说是,但不完全是。

话说当年大英帝国在印度呆不下去了,决定给印度独立。这英国佬可是一肚子坏水啊,他怕独立后的印度成为世界大国,于是就说了,你们印度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一样,在一起生活容易出事。这么样吧,我就按宗教信仰的不同,将你们划分为三个国家吧。于是,原来的印度就被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和以佛教为主的斯里兰卡。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操控下独立成如今的孟加拉国。

按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不同来分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一分就把克什米尔问题给分出来了。克什米尔大多数人都信仰伊斯兰教,照理说应该归巴基斯坦才对。可当时克什米尔的领导人是个印度教教徒,他却自作主张的要将克什米尔并入印度。这当然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满。虽说你是克什米尔的领导人,但你也不能只手遮天的代表整个克什米尔人吧?克什米尔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它归谁还用得着说吗?而在印度看来,能多一块地当然是好事,既然克什米尔领导人都说克什米尔是我印度的了,那它当然就归我印度了。既然大家都想要克什米尔,当然是大家都出兵去抢,最后的结果是一人抢了一半。这个结果大家都不满意:这地方本来就归我的,凭什么我只得一半?于是,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印巴间爆发了三次战争,到如今也没有解决。

除了克什米尔这个问题外,遗留给印度的还有中印边境问题。这个问题也引发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到如今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除此之外,印度国内的宗教冲突问题也很严重。之前我说过,按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来分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地方都是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教徒杂居的,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繁衍生息了几十代,家大业大的,你让他们怎么搬家啊?所以,到如今印度国内依然有1.8亿的伊斯兰教教徒。

正如英国人说的,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在一起生活容易出事情。这不,宗教冲突的麻烦来了。大家都知道,印度教将牛视为神物,别说让他们吃牛肉了,就是打牛都被视为对神灵的不敬呢。所以在印度,经常看见牛在街上溜达,人们还拿吃的东西孝敬它们。可伊斯兰教教徒却将牛羊作为他们的肉食来源啊。特别是羊肉比较贵,大多数人吃不起,相对便宜的牛肉就成主食了。这么一来宗教冲突就产生了。记得去年就有报道说,由于印度教教徒怀疑某家伊斯兰教教徒吃牛肉,结果他们就上门去将人家的男主人给打死了。当然最后发现人家吃的是羊肉。

照理说,一个国家里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国家都属于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只要大家相互尊重彼此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就能和谐相处。如果有哪天闹矛盾了,政府部门依法公平公正的处理就行了。可这在印度却行不通。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世仇,所以印度人并不是以同胞的眼光看待自己国内的伊斯兰教教徒的,而是将他们视为敌方的第五纵队。这么一来,印度政府处理问题当然不可能公平公正了。如果印度伊斯兰教教徒人数少,被欺负了忍气吞声也就过去了,可他们却是有1.8亿之众啊。这可不是一股小力量。所以,印度一爆发宗教冲突,往往会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伤及流离失所。其次,印度的官员都是票选上台的。论选票,当然是印度教教徒多了。于是,为了讨好印度教教徒,印度官员在处理宗教冲突时都会偏向印度教一方。比如说如今印度的莫迪总理,在他2002年出任吉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就不顾伊斯兰教教徒的反对强拆了一所有五百年历史的清真寺,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爆乱,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亡。为这事,美国还将莫迪列入不受欢迎的黑名单中,禁止他前往美国。不过,搞笑的是,莫迪出任印度总理后,虽然美国没有将他从黑名单里划掉,但却邀请他到美国访问。正因为如此,印度都没有公平公正的处理国内的宗教矛盾,长期与往,这样的矛盾会愈演愈烈,严重内耗了印度的资源。这也是印度成不了世界大国的原因之一。


血染战旗红


以下只是个人观察哈。

先正面回答问题,英国只开了个头。

历史上无论是印巴分治,还是巴以问题、南北苏丹问题、巴尔干战争、卢旺达等等问题,都存在着大国自私博弈下滋生的狭隘的民族/国家主义。

简单的说,就是某大国进入该国家/地区后,为了便于直接或间接管理,最大化攫取自身利益,就刻意扶持某一势力作为自身统治的“买办”,让本来和平相处的各族人民对立起来;而等自己跑路后,原本的扭曲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大家就打成一团。

一战后不伦不类的“民族自决建国大法”被英国殖民者改良,脑子不大正常的蒙巴顿找个毛线都不懂的贵族上来在地图上乱涂乱画搞印巴分治,是非常不负责的掩耳盗铃行为。

作为人性的弱点,八百年和睦相处,不抵一朝撕破脸皮干仗,而两国积怨又伴随着美苏冷战进一步加剧。

老大哥解体后两边也不安生,小打小闹弄成核竞赛,逼的我们也要和巴铁断两天交,好在911之后老美要搞统一战线,印巴才消停一阵(说来也蛋疼,拉登塔利班之流的底子,还算是老美最先援建的,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受一带一路影响,巴铁现在小烦老美,想好好跟基建狂魔干,毕竟人口有三分之一都是小年轻,要兜里没钱了,CIA一煽风点火就这花开那花开玩完了。阿三倒是有事没事收点美分外快在咱家门口堆破烂恶心你。

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两年克什米尔那挺消停,有钱能使磨推鬼,希望世界和平。


段子喳喳


可以说是,但不完全是。


首先,印度在历史上,就是指的一个地区而并非是国家。实际上,历史上的印度地区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而不像我国一样,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处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印度的孔雀王朝,是第一个基本实现印度半岛大一统的王朝


第二,印度地区人民的信仰不同。在那里人民,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信仰印度教的,还有信仰湿罗门教的。最主要的是,那里并没有一个最主流的教派,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相互对立。


印度教一直是印度信仰者最多的宗教


而目前发生争端最多的克什米尔地区,就正是信仰两种宗教的人群混居的地方。而英国在二战后国力衰弱,匆匆撤出了印度地区。但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英国并没有过多考虑,所以留下了这个烂摊子。


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图


1947年,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想了一个非常直接的分治方案,那就是哪个地区教派的人多,这个地方就归哪个国家,但是克什米尔地区除外,由当地的实际管理者决定加入巴基斯坦还是印度。说实在的,克什米尔地区大多数都是穆斯林,但是实际管理者却是印度教的忠实拥趸。


混乱的克什米尔地区


于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经过了三次印巴战争与一次大规模冲突之后,目前印度占据克什米尔中南部地区,而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的北部地区。双方实控区域相差不多。


实际上,印巴分治虽然是由于英国的强行划分而造成的局面,但是双方却仅仅是因为信仰的不同就大打出手,甚至相互制造屠杀。所以可以说,英国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搅屎棍。但是搅的是什么,大家恐怕也是心中有数。


我是战甲装研菌,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战甲装研菌


先说两个关键人物:真纳和甘地


左边是真纳,右边是甘地


真纳出生在卡拉奇的一个伊斯兰教霍加派的家庭,霍加派教义其实和印度教教义比较混合,这个教派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环境,属于开明教派,真纳16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伦敦的一家航运公司培训,后来进了林肯法学院,也经常到威斯敏斯特下议院听议员辩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熟悉英国议会制度。

你看真纳的穿着就看的出来,他是西服,甘地就不一样。


真纳并不是一个教派主义者,而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最后变成了教派主义完全是被逼的。真纳反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真纳其实比甘地还主张非暴力,他主张是在目前的法律允许范围内,用议会斗争的方式实现目标,真纳开始联合非官方成员,希望能够共同组建一个民族主义政党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真纳和尼赫鲁的思想不太一样,尼赫鲁就是印度第一任总理,真纳追求的是一个自治政府,尼赫鲁追求的是一个独立国家,真纳认为如果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不团结,印度不可能实现自治,因此他做了一个妥协,代表穆斯林联盟提出了在中央立法会议中提高穆斯林席位,那么他可以放弃单独选取,代表印度教徒的国大党也考虑过这个建议,但是在印度教派色彩很重的印度教大会的坚决反对下,国大党最终没有接受条件。

而后来的《尼赫鲁报告》所提出的未来宪法的原则,赤裸裸的显示出国大党排挤穆斯林的图谋。

在真纳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被挫折下,他只能面对现实,脱掉了西服,穿上了穆斯林服装,走向教派主义,和国大党决裂,带领巴基斯坦走向独立。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无神论国家,即便是在古代的任何时期,宗教也从来没有在中国政治上占有主导地位,很难理解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宗教感情,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宗教的缘故,巴基斯坦和印度本属于一家,就是因为宗教的缘故,导致了一分为二的结局。


这是印巴分治的基础,但是英国人恶化了这个基础,英国人在搞印巴分治以后,其划分之草率,激化了这个矛盾,英国人在对巴基斯坦和印度划分界限之前,根本不和印度人商量,而是让一个伦敦的律师去划的,就是这个人


这个人叫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出生于威尔士,是一个英国陆军上尉的儿子,分割线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导致巨大的混乱,教派之间互相冲突和仇杀,50万人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导致今天印巴纷争不断的问题来源。


因此总结一下: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本身就有冲突,这是印巴纷争的根本,但是英国人大大激化了这个冲突。


李建秋的世界


分享一点个人见解。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恩怨,明面上的导火索是英国人搞的印巴分治。但是印巴分治并不是而后两国矛盾的根源。

印巴分治是英国人同意英属印度独立后给与殖民地印度的一个政权选项而已,印度国内党派无法调和的矛盾才是印巴分治的主因。当然克什米尔问题确实是英国人留下的火种。

关于印巴恩怨的根源在于印度挑唆助力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独立。造成巴基斯坦有丧土之痛才是两国对立的根本原因,伴以克什米尔问题,两国经历多次战争,创伤无法弥合。


绝望肖申克


包括中印争端都是英国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