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有車+有家=立!80後三十而立是獨立還是啃老?

本文選自《尋找一顆星:塗鴉妙趣生活》的博客。

孔子不會想到,2000多年前組合出的四個字——“三十而立”,如今會因為一個叫“80後”的群體,再度引發國人的集體思考。三十而立,那麼何為“立”?按中國傳統,人之一生,立言、立功、立德最重要。按通俗說法,一個人應該成家立業,有所作為。放在21世紀的今天,80後要“有房有車+有家=立”。小瀋陽說,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人死了錢沒花了;趙本山說,最最痛苦莫過於人活著錢沒了。80後們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婚結了,沒了房;有了房,婚沒了。

三十歲,青春要在這一年畫上句號,儘管你不情願,它還是忽忽悠悠地來了,跨過零年代的喧囂與虛無,向80後敞開了紛亂的懷抱。農村有句老話“到了三十就是過了崗”,過了這村沒這店,好姑娘好小子已經輪不到你了。當然了,這是風平浪靜幾千年不變的傳統秩序,如今已是日新月異的時代白貓黑貓波瀾壯闊,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的機會多得是,收割了名利還愁“立”不了配偶?我們三歲入托七歲上小學一路殺向高考,卻何曾有過自己的志願?何曾想過為什麼而學?這樣不知不覺就奔三十了,你的雙腳要站在什麼地方?一個蝸居者怎樣才能站起來去活?撲面而來的是林林總總的誘惑,你究竟應該擁抱什麼?

如果說“有房有車+有家=立!”,那麼80後的80後三十而立是獨立還是啃老?24歲完成本科學業,自己賺的還不夠談幾場戀愛的。有房有車苦的莫過於父母。有人將,“80後”啃老族分成了以下幾種類型——

有房有車+有家=立!80後三十而立是獨立還是啃老?

1、完全型啃老族。這類啃老族一般家庭條件優越,從小舒適慣了,不喜歡工作約束自己,也缺乏基本的謀生知識和技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啃老族。在廣東一般叫這種人為“二世祖”,多少含有一些貶低的意思。由於所有生活來源和用度都來自父母,故稱之為“完全型啃老族”。

2、階段型啃老族。這種啃老族一般在某些特定的時期依賴父母,比如說大學畢業沒找到適當的工作,又不願意從事一些薪酬少、強度大的工作,只好暫時呆在家中靠父母過活。如果找到合適的機會,他們大多數還是願意出去工作的,故稱之為“階段型啃老族”。

3、資助型啃老族。這種啃老族多數有正當職業,收入基本能夠滿足個人生活所需。但如果遇上結婚、買房等人生大事,僅憑他們區區的一點收入是無法應付的,必然要父母予以資助,故稱之為“資助型啃老族”。

4、消費型啃老族。這類啃老族通常是時尚人士,新新人類,喜歡追求新潮,對時尚、娛樂、精品、服飾等有特殊嗜好,許多屬於追星一族。由於自身實力不能支付此類開銷,只能打父母的主義,故稱之為“消費型啃老族”。

5、居家型啃老族。這種啃老族基本上是單身,生活在父母所在的地區。雖然已經工作,但仍同父母住在一起,吃喝拉撒睡等一切開銷仍需父母打理和操辦維持,故稱之為“居家型啃老族”。

三十而立的80後們,自己對比下屬於哪種類型。

提到房子,最受傷害的莫過於80後,無論生於斯,長於斯,房子對於80後們都是一個太沉重的話題。多少80後有情人為房子成怨偶,多少80後買房後卻背上啃老罵名,更甚有80後名牌大學碩士為房價飆升跳樓自盡……80後,工資上漲趕不上房價上漲的一代;80後,肩負贍養四個甚至六個老人的一代;80後,不用同戰爭和飢餓作鬥爭,卻深陷於房子車子的掙扎中。房價依然在飛漲,很多的80後還面對著房子的問題。也許只能在睡前再念遍海子的詩:我想有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房子遇上80後,啃老?傍富?真是我們的本意嗎?

有房有車+有家=立!80後三十而立是獨立還是啃老?

其實也不能全怪80後不獨立,太無能。80後的這代人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甚至連夢想都被現實趕超了——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

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

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

如今“有房無貨,有車寶馬要奔馳”才構成了談戀愛的基礎,房價天天漲,車子天天有新的,搞不清姑娘看中了人還是相中了房、喜歡上了車?

常言道

養兒防老

現實是

養兒 瘋狂啃老

長此發展

如何景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