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德國陸軍已經表示將繼續採購“美洲獅”,不會考慮“猞猁”KF-31,KWM與萊茵金屬公司只能將“猞猁”步兵戰車推向國際市場。為了提高競爭力,兩家德國企業對“猞猁”再次升級。2018年6月,歐洲防務展上KF-41公開亮相,現役步兵戰車中最為科幻的造型即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就包括中東土豪卡塔爾。
在小編心目中,“猞猁”實力穩居 前三名。KF-41積極參與捷克下一代210輛新型步兵戰車、澳大利亞“陸地400”第三階段、美國下一代戰鬥車輛NGCV競標,當大家好奇誰會成為KF-41首個大客戶時,KF-41已作為現役裝備悄然出現在卡塔爾閱兵式上,外銷實現開門紅。
總體佈局與模塊化設計
與KF-31相比,KF-41車體更為寬大,車長7.73米、寬3.6米、至炮塔頂高3.3米(KF-31長6.8米,寬3.24米,車體高1.9米,車頂高約3米)。由於車體更為寬大,載員增加2人,可搭載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車體採用傳統佈局,駕駛員在車體前部左側,其右側是動力艙,動力和傳動模塊可整體吊裝,尾門不大但十分厚重,士兵需要彎腰進出。為加強防護,成員艙取消射擊口,在成員艙前部安裝一臺大尺寸液晶顯示器,可顯示所有CCD拍攝的圖像,提升車載士兵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KF-41繼續採用KF-31的利勃海爾MB-890系列渦輪增壓柴油機,但此型號功率從KF-31的560千瓦(750馬力)提升至850千瓦(1000馬力+),搭配倫克公司自動變速箱,最大公路速度達到70千米/小時。
此車採用高度模塊化設計,安裝不同任務模塊就可改變用途,並且只需要8小時。為展示其多用途特性,2018年薩託利歐洲防務展上,第一天KF-41以步兵戰車樣式展示,第二天就被改裝成裝甲指揮車。
在投標澳大利亞項目時候,萊茵金屬計劃在“猞猁”車體上搭載NEMO120毫米迫擊炮塔執行火力支援任務,還計劃在“猞猁”基礎上研製兩棲裝甲車輛(PAV),可在3級海況下將10名全副武裝士兵送至海岸。
重防護也不忘“隱身”
KF-41重達44噸,較KF-31增加6噸,重量已經超過安裝最高防護等級套件的“美洲獅”步兵戰車,甚至超過T-72主戰坦克(42噸)。“美洲獅”步兵戰車可通過附加裝甲套件提升防護水平,共有3個防護等級,A、B、C級整車重量分別為29.4噸、31.45噸和43噸。透過厚重的裙板、放下的尾艙門能看出KF-41裝甲防護屬於現役步兵戰車頂級水平。
車體正面上裝甲與下裝甲均採用大斜面避彈外形,車體內部有防剝落襯層,乘員艙配備獨立懸吊防雷座椅和4點式安全帶,儘可能為步兵提供安全防護。此車也裝備了16具40毫米ROSY多光譜煙霧彈發射器,安裝在炮塔兩側,可發射紅外誘餌彈和煙幕彈,發射後能夠形成大面積的煙幕屏障,干擾、誘騙電視、紅外、激光制導的反裝甲武器。據說,此車防護還有上升空間,終極版本戰鬥全重高達50噸,除了以色列的“雌虎”,新款步兵戰車無出其右。
除了裝甲防護,“猞猁”KF-41設計時特意強調隱身功能。車體更加簡潔、規整,沒有突出物,車體表面噴塗防紅外塗料炮管外裝有隔熱和冷卻的金屬護套,降溫、隱身一舉兩得。為降低動力系統紅外輻射,排氣系統延伸到車體後部,廢氣經冷卻系統冷卻後排出。
換裝第二代“長矛”炮塔火力更強勁
KF-41升級為第二代“長矛”(Lance)雙人炮塔,主炮由30毫米毛瑟MK30-2型機關炮更換為口徑、威力更大的毛瑟35毫米Wotan機關炮,(實戰)射速200發/分,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空爆榴彈等。
此炮彈藥規格為35X228,具備對地和對空作戰能力,與瑞士厄利孔KD系列雙管高炮、美國大毒蛇3型機關炮相同;輔助武器為1挺獨具特色的3管7.62毫米並列機槍。
35毫米Wotan機關炮同樣裝有專用炮口制退器,上面安裝了捕捉炮彈速度的測量線圈和彈丸程序編制裝置,可在空爆彈(ABM)出膛的25微秒內裝定起爆時間,炮彈一旦到達設定時間(此時還未碰撞目標)即可空爆,藉助內裝發射藥將鎢合金杆拋出、散佈。
空爆彈(ABM)打擊的目標範圍很廣,包括步兵戰車及其伴隨步兵、建築物內的火箭手、隱蔽火力點、直升機、無人機、裝甲車輛上的光學系統等,非常實用。
第二代“長矛”炮塔加強了對於關鍵部件的防護,炮長觀瞄設備位於火炮左側,由炮塔正面裝甲包裹,較之前的“長矛”炮塔開口更小。炮塔頂部左側(成員視角)裝有SEOSS雙通道車長周視儀,炮長、車長觀瞄設備可以互通,車長可越過炮長瞄準射擊,具備“獵-殲”功能。
主炮彈艙位於炮塔的側面和後面,與乘員分離。炮塔兩側各有一個靈活的任務艙,允許安裝各種子系統,如新款“長釘”LR2反坦克導彈、巡飛彈、無人機和電子戰設備。炮塔的頂部還可以安裝配備有一挺M2QCB 12.7毫米重機槍的遙控武器站,配合車長的周視儀打擊靠近的步兵。
閱讀更多 軍武研究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