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习俗应是贴春联。
宋代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包含两个信息,一是过年以爆竹开启,还有家家户户换成新的对联,我们现代常说的春联其实就是起源于桃符。
春联是春天的名片与请柬,是大人孩子期盼的笑脸,是崇天敬地的仪式,也是祝福家国的心愿。
我老家在东北农村,每当春节临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经过了一年日晒雨淋残破的旧春联换掉,在门框上贴上崭新而红彤彤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
小时候物质匮乏,春联都是手写的。父亲是老一代的大学生,是十里八村公认的文化人,所以到春节前的那几天,家里会有好多人上门请父亲给写春联。
写春联都是写在红纸上,红色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象征吉祥喜庆的颜色。父亲先想好写什么内容,再把红纸小心翼翼裁开,裁出的红纸必须整齐美观。写的时候,父亲将红纸平铺在大方桌上,下笔之前总是前后左右端详了再端详,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在红纸上写下第一个字。一会儿功夫,红底黑字的春联就写成了,几片普通的红纸也像有了生气。
春联有五字的,有七字的。五字春联中选的比较多的是“四时多吉庆,八节永平安”“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七字春联有“国泰民安人人乐,粮丰财茂日日兴”“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吉祥”。横批一般是“辞旧迎新”“新春大吉”“国富民强”。这些春联表达的都是祈求平安、吉祥、丰收的美好心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春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短短14个字,浓缩了岁月的流逝,也表达了最深的祝福。
有的人家除了正门的春联,还会央求父亲多写几个福字,家里有养家畜的,最喜欢让父亲写“肥猪满圈”“六畜平安”。父亲写完了,乡亲们就高高兴兴又小心翼翼地春联拿回家去,小小的春联里承载的都是对来年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啊。
贴春联一般是在年三十的早上,每次都是全家齐上阵。母亲负责熬浆糊,就是用面和水熬成糊糊,父亲指挥哪一副春联该贴到哪个门上,哥哥负责贴春联,我负责看高低,“这边高了,左边低了,右边再高点”贴春联的过程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父亲说,过春节,再简单春联也不能省,不管多破旧的房子,只要一贴上春联,就有烟火味了,就有家的感觉了,就能闻到温暖的气息了。
现在过年,春联大都是买的那种打印版的春联,很规整,也很漂亮。原来手写的春联很少见了。但我还是记挂着带着墨香、原生态、饱含热度的春联。
不管是手写的还是打印的春联,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想用春联表达的美好祝福和心愿。
閱讀更多 風雲舞實用育兒365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