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變——從原始社會的群處亂交到西周春秋的同姓不婚

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生活,《呂氏春秋》裡有一段描寫特別形象:“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所以我們老覺得那些傳說裡的上古時代的英雄人物都是“聖人無父,感天而生。”三國時古史學家譙周考辨,“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儷皮,就是兩張鹿皮,是古代作為定婚的禮物。

婚姻之變——從原始社會的群處亂交到西周春秋的同姓不婚

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契

“夏殷五世之後則通婚姻。周公制禮,百世不通,所以別禽獸也。”夏朝和商朝,同宗五世不婚。西周時周公制禮,同姓百世不通婚,用以區別禽獸。姓,出自於同一遠祖的血緣集團的名稱。姓,人之所生也,因以生為姓。同姓之下還有不同的“氏”。

周代天子或諸侯分封給臣下土地,即所謂“致邑立宗”,就是另立一個新宗,這個新宗需要有個名稱,就是“氏”。西周時諸侯給卿大夫分封還要命之氏,有幾種命氏的方法:一以字為氏,即以祖父的字作為氏;二是以官為氏,即以祖先官名作為氏;比如晉國的中行氏,就是因為晉軍三行,中軍稱為“中行”,祖輩擔任中軍將,因此以“中行”為氏;三是以邑為氏,就是以分封的邑名為氏。比如春秋楚國令尹鬥伯比,封於鬥邑,以鬥為氏。此外還有以國名、爵名、行輩為氏。

婚姻之變——從原始社會的群處亂交到西周春秋的同姓不婚

氏是西周、春秋時期貴族特有的。男子以“氏”來稱呼,這是貴族的標誌。不同的氏很有可能是同姓。比如說春秋思想家孔子,“子”是一種尊稱,“孔”是氏並不是姓,孔子姓“子”。孔子先祖是宋國貴族,宋國是子姓公爵國。宋國的地位從理論上說是很高的,周王尊“三恪”之制對前代王朝後裔尊以王侯,以示恭敬謹慎。宋國的始封君微子啟是商紂王之兄,作為殷商後裔的宋國就是“三恪”之一。同為子姓的孔丘與微子啟同族,與商紂王同族,算起來也是商湯後裔。

孔子為什麼又以“孔”為氏呢?這要說起孔子的直系六世祖,春秋時期宋國的大司馬孔父嘉。這位在宋國掌邦政的大司馬卻因為另一位同是子姓的宋國宗室華父督而遭了難。華父督子姓,以華為氏,在宋國為太宰。因為看到孔父嘉的妻子很美麗,於是殺孔父嘉而奪其妻。

婚姻之變——從原始社會的群處亂交到西周春秋的同姓不婚

為什麼周代奉行同姓不婚呢?因為認識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的男女結婚,他們的子孫就不能繁盛。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姬姓,他的母親狐季姬也是姬姓。當時鄭國大父叔詹對鄭文公說“晉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重耳這位男女同姓生育的孩子能健康活以今天,那真是一件很特殊的事。可見同姓不婚在當時是非常大的禁忌。

《論語》記載有個叫陳司敗的人向孔子問:魯昭公這個人是否知禮?孔子回答說:知禮。孔子離開之後,陳司敗向孔子的學生巫馬期說:我聽說君子是不包庇別人的過錯的,難道不是嗎?陳司敗認為孔子包庇了魯昭公,明明魯昭公是不知禮的,孔子卻說他知禮。陳司敗認為魯昭公不知禮的原因就是“君娶於吳,謂之吳孟子”。

魯昭公是周公後裔,姬姓。吳國是泰伯後裔,泰伯是先周時周人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也是姬姓。所以魯昭公犯了同姓不婚的大忌,這是最大的不知禮。巫馬期把陳司敗的話告訴孔子,孔子也無可辯,承認自己錯了。

娶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別,同姓不婚就是怕把同姓之內的嫡庶、長幼、親疏等這些關係打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