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身世是怎樣的?

瀚海說史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昆陽鎮月山發現的鄭和父親墓誌銘《故馬公墓誌銘》是鄭和發跡變泰之後請當時的禮部尚書李至剛補寫的,其內容如下:


(馬哈只墓碑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鄭和父親被稱為馬哈只,但是哈只不是姓名,阿拉伯語作حجّي‎‎(英語:Hajji),原意為『巡禮人』或『朝覲者』,是對曾經前往聖地麥加進行朝覲、並按規定完成朝覲功課的信徒的尊稱。

從鄭和的父親樂善好施以及能夠負擔朝覲費用等諸多方面來看,他的家庭有較大的可能非富即貴,不是某些說法認為的『一名11歲的幼童名為馬和,元朝小民之遺子,沒人會在意他的身世』。

事實上,目前有關鄭和家世的資料非常豐富但指向又十分一致,那就是鄭和的祖上就是元代著名政治家、咸陽王、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

然而再具體下去,學者的觀點不盡相同,通常而言,賽典赤·贍思丁的長子、第四子、第五子均有一定可能是鄭和的祖先。

有學者認為鄭和的父親是元朝的滇陽侯,從墓誌銘看,馬哈只卒於洪武壬戌七月初三日,享年三十九歲,洪武壬戌就是洪武十五年(1382),這正是雲南全境被明軍平定之年,鄭和的父親英年早逝,很有可能是在與明軍作戰的過程中陣亡或被俘後被處死,這與還是幼童的鄭和被明軍閹割也是對得上的。

當然,撰寫鄭和父親墓誌銘的時候,鄭和已經是位高權重的明朝臣子,無論是他本人還是撰寫者,對這些可能存在的情況都只能迴避,這或許也就是《故馬公墓誌銘》介紹墓主人的平生事蹟寫得都有點虛的原因。


談古論金


鄭和出生在雲南,原名馬三保。幼年就篤信伊斯蘭教,而且其父祖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到過麥加朝聖。

在他大約十多歲時,明軍平定雲南,擄掠了一批兒童做宦官,他便是其中一個。於是他受閹,成為宦官,後被分到燕王府。由於他富有膽識,有領導才能,受到燕王朱棣賞識。在靖難之役中, 鄭和立有功勳。可能是在鄭村壩之戰中立功,因此被賜姓鄭。

靖難之役後,朱棣成為皇帝。鄭和有領導才能,受朱棣信任,而且懂得伊斯蘭宗教信仰,因此被任命為下西洋的正使,創造了六下西洋的業績。


天涯海角任平生


明興元落。元朝畢竟統治中華近一個世紀,引進的中東中亞族群含色目人等,在中土生活五六代之久,蒙元皇族北逃了,但大量中產族群只能自保。來自滇地貴族之家併入明宮伺主的三寶,聰明絕頂,一表人才,威儀堂堂,先後通曉回教佛教儒教,知曉漢語滇語阿拉伯語,深得主好,賜姓加爵,如此複合型幹才,是下西洋領軍的不二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