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譴責開國皇帝殺功臣,如果不殺會怎樣?

道劍華


在封建社會皇帝殺功臣,站在皇帝的立場本來就沒有錯,站在功臣的立場,皇帝要殺功臣也沒有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因為功臣之所以為功臣這個功就是為了維護皇帝去滿足皇帝,你不是為了去維護持帝滿足皇帝那又何以談是功臣了,既不是功臣皇帝殺你又何錯之有。

在封建社會私有制下,天下是皇帝一人之天下,這種權力就決定了皇帝必須殺功臣,不殺功臣的人說明他不懂帝王術,也就是不會做皇帝,不是做皇帝的料,當然皇帝也不會把所有功臣全殺了,多少會留一點,做為皇帝為了維持一人之天下的地位,他必須得防著別人來搶他的位子,而能搶他位子的最有實力的最大可能是功臣,功臣有四個方向,一個是成了功臣後受皇帝封賞領一塊封地後做清官,一個是成了功臣後封賞領一塊封地做貪官,還有一個是領點封賞不做官也不要名不要利隱居起來,當然不是陶淵明之輩的假隱居,隱居了還要談笑有鴻儒,鴻儒可都是一些名氣大的奴生,往來無白丁,跟目不識丁的底層勞動人民不來往,這類陶淵明之輩所謂的隱士實則是隱起來不跟底層目不識丁的勞動人民來往,按陶淵明之隱士之邏輯,脫離群眾就隱士。做為功臣隱居起來就從此消聲滅跡,在無人知其行宗,古代能做到這的,是明白帝王統治術的內層面的邏輯,這類人是真有智慧的人。還有一個是做了功臣後領點封賞做做點小官也多少貪點,意思意思一下見好就收,當然有時為百姓偶而也做點好事,當然也是意思意思一下,這當然也是封建社會的折中主義的為官之道,又想做官又想不讓皇帝殺,就只能不好不壞有點好也有點壞,既不做大官了不做底層平民百姓受氣。

做為皇帝為了保位子,清官風清氣正,那受一方面姓愛待,哪點皇帝得罪了清官而且是大功臣,清官一時火起給反了,那皇帝不殺這個功臣那不是害了自己嗎?做為貪官到處收刮民脂民膏,惹得民怨四起,老百姓被逼得沒有活路了自然造反起義,一個貪官貪得民怨四起,而且這個貪官是皇帝身邊的大功臣,那百姓怎麼不會把怒氣怪在皇帝頭上了,要不是皇帝護著,這個大功臣貪官怎麼敢如此,要不是這個皇帝昏庸無道,這貪官怎也如此,皇帝為了保位子只有殺這個變成貪官的功臣。看到這一些人就知道皇帝一人之天下,皇帝需要什麼要的人,皇帝要殺什麼樣的人,以及讓一些官成為被殺對像來維護皇帝的統治的帝王術了。功臣成清官是皇帝的威脅,功臣成貪官也一樣是皇帝的威脅,那功臣在皇帝一人之天下怎樣為官了,做為一個功臣要麼就功成身退,要麼就做點官也不要聲名遠播,也適當的貪點,撈點但不要惹起民怨四起,做到不好不壞有時好有時壞,皇帝對這樣的人最放心了,這樣的官百姓也對他也不致於恨之入骨,官場的潛規則,收偶且收點貪官們的禮,貪官們也覺得這個功臣不是不盡人情,當然清官看了也覺得這個功臣對皇帝的江山有很大功勞貪那麼一點點也算過得去也不致於恨這個人,這樣的一個功臣有功於皇帝的江山,一搬人也動不起他,貪官不怎麼恨他,清官也不怎麼恨他,百姓也不怎麼恨他,當然清官也不會愛這個功臣,因為多少貪點嗎,不會走得太近,貪官嗎,有些人的錢財這個功臣還不收,也不是亂收,什麼樣的錢財能貪什以樣的不能貪,這就是功臣們的為官之術了,這樣清官也不愛不恨,貪官愛也愛不起恨也恨不了,人家是功臣,很一些貪官也不是一點人情面也不給,而百姓了也是又覺得恨這個功臣嗎,比這個貪的一大把,愛這個功臣嗎又愛不起,這個功臣有時還真做的壞事,有時又做點好事,皇帝想殺也隨時有藉口,但這樣的人殺他於自己的位子沒有任何益處,在帝王術裡皇帝是不能用清官治國的,用貪官治國是用來收刮民脂民膏充實國庫的,等貪官貪得民怨四起時想造反又條件不成熟時,這時就是殺這個惹得民怨四起的貪官之時,皇帝用貪官治國殺貪官平民憤充實國庫以維國泰民安。當然還有一種是功成身退了,成了功臣受皇帝的一筆小封賞,這小小的封賞對於底層勞動人民來說當然是天文數字,這樣到一個沒人知道自己事蹟的地方急居起來,對皇帝的位置不會有任何威脅,有了這筆封賞也可以舒心的過上比較理想的生活,想比那個做不好不壞又好又壞,不清不貪又清又貪的為官,可以少去思量如何勾心半角了。

皇帝殺功臣殺一些留一些,什麼功臣得殺,什麼功臣不能殺,從皇帝的立場來說,皇帝總得殺一些人,功臣也是人,不是殺功臣就是錯的,站在封建社會時期從社會穩定的角度來說,皇帝殺功臣也不全是錯,有殺對的有殺錯的,所謂只要是功臣就殺不得,完全是胡說八道。

當然百姓對殺功臣反感,是因為愚民的封建思教育害的,普通老百姓活在社會底層,自己受著各種苦累,上面還有當官的管著,當然寄希望當官的清政愛民,但清政愛民的官聲望到達一定程度對皇帝的江是是會構成威脅的。皇帝殺功臣,普通百姓從情感上會認為功臣用一生都是為皇帝做事,一生就為你皇帝的事業,結果你位置一穩就殺了為你一生的人,普通百姓想到的是自己身邊的事,如果自己為別人的事業使出自己的所學,等為的那個人一有成就就傷害自己,自己似乎這樣為這個人不值啊,往往普通百姓看皇帝劇,普通百姓思考的角度不是站在帝王如何治國,而是符不符合自己現實生活的普通情感邏輯。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皇帝用包清天海瑞海清天治國,天下一定大亂,帝王術的邏輯,一定是用貪官收刮民脂民脂民膏,在百姓有恨意時在殺貪官以解民怨,在沒收貪官收刮的財富充實國庫,而皇帝處死了貪官,百姓恨的貪官死了,而處死百那麼牛逼恨的官是皇帝,皇實解了民恨,百姓又擁護皇帝了,覺得皇帝是個好皇帝,這樣皇帝既維持了自己的位子,又充實了國庫,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降用和珅為官治國收刮民脂民膏,百姓恨和珅,嘉慶除死和珅,這樣在百姓的眼中嘉慶幹了一件好事,除死了收刮百姓的大貪官,當然這樣又充實了國庫。

當然站在底層勞動人民的立場,皇帝殺不殺功臣也不可能是為了人民服務,皇帝終歸是為皇帝服務的,封建 社會終歸是為地主階級服務的,勞動人民應該理性看待皇帝殺功臣,而不是按自己的個人情感去看待這個問題。


隆中知鳥


中國封建社會朝代更替非常快,除了南北宋加起來勉強立國超過三百年外,就沒有一個朝代能夠立國超過三百年了(兩漢之間存在一個新朝,屬於兩個朝代),就連最強大的唐朝也僅僅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這也導致我國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不算小王朝就連大一統的王朝也有好幾個。而這些朝代的大好江山勢必是開國皇帝帶領他那一幫兄弟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但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記錄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裡的一句話,可見自古以來皇帝或者諸侯王身邊能患難的兄弟很多,但是能共享福的就很少了。歷史上殺開國功臣的皇帝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了,由於這兩人都是布衣出身,所以當上皇帝后與那些本就出身貴族的開國皇帝不同,心理變化會比較大,害怕有人威脅皇權,就殺死了許多開國功臣。

劉邦稱帝后先後殺了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人,其中韓信、彭越、英布都是異姓諸侯王,劉邦為了守住劉家的天下,肯定是不會允許異姓諸侯王存在的。朱元璋稱帝后殺的開國功臣就更多了,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馮勝、宋濂、傅友德等都被朱元璋誅殺,尤其是藍玉案就連坐處死了一萬五千人,實在是令人嘆息。

不過雖然劉邦和朱元璋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但也確實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劉邦殺的韓信、彭越、英布三個異姓諸侯王都是被人告發他們謀反的,不論真假,既然消息傳出劉邦不可能坐視不理,況且異姓諸侯王的存在確實會對漢朝的統治造成威脅,且不說異姓了。就是同姓諸侯王在漢景帝時期都聯合起來發動了“七國之亂”,可見劉邦殺他們是為了自己江山永固,雖然手段殘忍,但作為帝王不能心慈手軟。

再說說朱元璋,本來如果太子朱標不死,那麼朱標是有能力鎮住這些開國功臣的,因為朱標在朱元璋還是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朱元璋稱帝后又立刻立朱標為太子,朱標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做了這麼多年的儲君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朱元璋給朱標留的班底也是馮勝、傅友德、藍玉、王弼等人,但是朱標英年早逝了,朱元璋又立了年幼的朱允炆為儲君。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肯定是鎮不住這幫開國大佬的,朱元璋為了孫兒未來皇位能坐得穩當,自然要幫朱允炆把這些刺剔除,然後留給朱允炆的班底是方孝儒、黃子澄和齊泰,這三人跟開國功臣肯定沒得比。朱元璋殺功臣的舉動也是為了朱允炆能夠坐穩皇位,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棣會造反,但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殺的差不多了,朝廷沒有良將可用,朱允炆最終還是沒把皇位坐穩,輸給了朱棣。這是朱元璋失算了,但是朱元璋殺功臣的出發點與劉邦是相似的。不僅這兩人是如此的,歷史上所有殺開國功臣的皇帝都是為了自己的皇位能夠坐穩,為了皇權不落入他人手中。

雖然殺開國功臣的皇帝有很多,但也有不殺的,比如秦始皇、漢光武帝和唐太宗就沒有殺開國功臣,反而這三人的皇位都坐得很穩,也都有一番成就,得以名垂千史。秦始皇稱帝后就覺得只靠自己一個人來管理領土面積激增的秦朝已經力不從心了,他就將手中的權力分了下去,把跟隨自己的功臣封了官,協助自己治理國家。漢光武帝更是不殺功臣的典範,他在還沒稱帝時就許諾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高官厚祿,而且劉秀用人不疑,對自己手下的兄弟非常仗義,深得軍心,後來劉秀命人將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大將畫下來,稱為“雲臺二十八將”。李世民效仿劉秀也搞了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且李世明任用賢能,而且用人不拘小節。對於太子舊臣魏徵,李世民非但不殺,反而還重用他,從這麼個細節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寬廣的胸襟。況且李世民是唐朝統一天下的最大功臣,登基後自然不怕開國功臣會功高震主,沒有殺他們的必要。

不論是殺開國功臣,還是不殺開國功臣,目的都是穩固皇權。可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了,皇帝才不會管你是不是開國功臣,畢竟謀反在古代是十惡之首,無法饒恕。


風塵講歷史


開國皇帝殺功臣背景非常複雜,總體來講,還是皇帝自身疑心過重,缺乏自信,過度戀權所致。

之所以說背景複雜,那些被殺的功臣也不全都是冤死的。既然能夠得到分封,算在功臣裡,那麼這些功臣在征伐天下時一定都立過大功。

立功容易守功難,人一立功不驕傲自滿的很少,一旦驕傲就難免言辭狂妄,行為出格,就給自己被清理埋下了伏筆。

還有一些人是在打天下時跟皇帝是同生共死的難兄難弟,那個時候沒有高低貴賤分寸,所作所為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早在皇帝的心裡留下了不良印象,黑惡檔案。天下平定之後,皇帝老子也不需要這些牛逼哄哄的人了,自然就來出口惡氣,一個一個的清算。

當然,也有皇帝疑忌之心太重,老年昏聵,聽信讒言被誤殺的功臣。

那麼皇帝不殺功臣是不是就一定保不住江山?當然不是的。號稱”暴秦的秦始皇並沒有殺過功臣,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也沒有殺過功臣。當然,秦朝二世而亡,跟殺不殺功臣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是二世祖瞎折騰造成的。李世民沒有殺功臣威脅大唐江山的也不是功臣,而是一個女人,是不是很荒謬?

還有宋太祖趙匡胤,也沒有殺功臣,不過他很巧妙的用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把那些功臣的權利全部收了,然後好吃好喝的供著,相對那些打開殺戒的皇帝,也算是菩薩心腸,行善積德了。


明德山人6998


自古以來,誅殺功臣的帝王往往都離不開後人的口誅筆伐。


但是,這些被誅殺的功臣往往都有某方面的性格缺陷,這些頗有軍功的功臣,他們或驕縱、或輕視、或無法無天。總而言之,他們的存在對於帝王來說,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無以復加的負擔。


“封無可封,給無可給”,那最好的結果就是殺。


當然了被屠戮可能不是歷代功臣們唯一的宿命,也有解甲歸田的功臣。但是,這種情況實在是少之又少。而對於每一代帝王來說,誅殺他們有的時候真的是一種無奈之舉。或許是處於帝王的私心,但是這些帝王的最終目的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自己家族萬世一系的江山。


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其實說白了就是一部家族史。


歷代的開國帝王,往往都會將刀刃不由自主的架在功臣的脖子上,然後宣告他的死期。誅殺功臣的帝王中,最為有名的也許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這個人的出身都不高,但是朱元璋曾經一度將劉邦視為自己最值得欽佩的偶像,因為自己的出身像極了劉邦,他們都是底層的窮苦大眾翻身農奴把歌唱。對於朱元璋來說,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開國曆史在很大程度上深深的影響著他。


屠戮忠臣的事情,劉邦沒少幹,朱元璋也沒少幹。


如果不殺這些人,劉邦所面臨的的就將會是和秦國一樣的命運。秦國雖然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是秦國的滅亡正是由於那些復起的六國勢力,而漢朝的命運也大抵會是這樣,因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王朝統轄內的異姓諸侯可以說是以前秦國勢力範圍的異化,而且這些異化的異姓諸侯國幾乎佔據了漢王朝將近一半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誅殺異姓諸侯王就成為了劉邦唯一的選擇,如不殺異姓諸侯王坐大將會是和秦王朝一樣的宿命。


朱元璋誅殺功臣的背後,則是因為朱元璋自身對於官僚階級的仇恨和敵視。


在朱元璋的心中,中央官僚體系會影響大明朝統治的核心力量,能夠扼制他們的勢力將會是明王朝萬年不滅的核心關鍵點。赤貧出生的朱元璋其實早早的和中央官僚體系劃清了界限,甚至產生了極度厭惡貪官汙吏的複雜心理。


這個和朱元璋小時候的經歷有著必然的聯繫,可是同時也離不開朱元璋為了維護自己王朝的統治。


而功臣倖免屠殺,最為經典的帝王恐怕莫過於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但是,這種情況下是趙匡胤手下的那些大將們願意將自己手中的兵權全部叫出來,並且可以得到宋太祖給與的一大筆豐厚的養老金。這種事情是基於雙方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但是,對於猜忌心理極其嚴重的朱元璋來說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不殺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王朝的壽命,畢竟每一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能夠萬世一系、長存不滅。懷揣著這樣的私心,犧牲一些功臣這也是最無可奈何和最兩人痛恨的行為。


誅殺功臣這個行為,充滿了皇帝的私心,也充滿了皇帝的遠景。


歷史總探長


皇帝與功臣的關係一般會經歷同舟共濟、同床異夢和同室操戈。

功臣在打天下的時候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他們追隨皇帝南征北戰,甚至以命相搏,為的可不是平息戰亂、濟世救民,而是加官進爵、揚名立萬。這個時候,君臣目標一致,大家都是一條心的合夥人。也可以說是相互利用,君需要臣的支持,臣需要君的平臺,比如劉邦與韓信的關係。

天下太平後,功臣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甚至成了皇帝的威脅,君臣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功臣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威望與能力迅速提升,許多還有自己的封地,儼然一個獨立王國,比如吳三桂。

歷朝歷代,皇權在運行的過程中呈現的都是越來越集中的趨勢,皇帝希望自己能夠為所欲為,朝廷也希望能夠樹立起對地方的權威。在權力集中的過程中,皇帝就要收回功臣既有的權利,皇帝與功臣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衝突。

如果皇帝不殺功臣,那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功臣反客為主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帝王夢,在離帝王很遙遠的時候可能潛藏在內心深處。但當了功臣就不一樣,功臣離帝王寶座僅僅一步之遙,唾手可得。

這時候功臣的心裡就會微妙的變化,可能不再忠心耿耿,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反戈一擊。比如趙匡胤曾經就是後周的功臣,郭威在世的時候厚待他。等到郭威去世,趙匡胤馬上黃袍加身,欺負人家孤兒寡母。

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也是朱元璋的功臣。老朱走後,朱棣有客氣嗎?

李世民也是大唐的功臣,最後尾大不掉,發動玄武門事件,直接將李淵捧成太上皇,自己當皇帝。

相信沒有一個皇帝,願意看到自己的老巢被端掉。

務虛不務實,可以給榮華富貴,但實權必須沒收

君臣和諧相處的前提是,臣子對皇帝沒有任何的威脅。剛剛開國,功臣都是獨當一方的能人,這怎能讓皇帝安心睡覺?有些人還是皇帝的拜把子兄弟,對皇帝的政令會形成阻礙。

皇帝不殺功臣,又要睡得安穩,那就只能與功臣達成交易,用榮華富貴換取實權,如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沒有爪牙的老虎如同寵物,沒有實權的功臣就是幾個退休老人。

朝廷軍權旁落,地方割據一方

老皇帝在世的時候可以駕馭功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不一定能夠掌控大局。尤其是從小養尊處優的小皇帝,沒有經歷父輩的創業之艱,也理解不了人性和帝王心術,很容易被功臣矇蔽。

劉備留下諸葛亮,結果劉禪被架空;曹丕留下司馬懿,結果三馬食槽了。

秦始皇剛剛去世,趙高和李斯就串通一氣,修改遺詔,改立胡亥。最後,君權落到趙高之手,地方各路起義軍風起雲湧。

皇太極去世後,順治雖然繼承皇位,可朝政被多爾袞把持。即使後來順治親政,皇權也受到滿清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掣肘,地方還被幾個藩王割據,直到康熙時期才徹底解決遺留問題。(本文由秋媚創作)

為了聖旨暢通無阻,為了防止“黃袍加身”,為了子孫不被欺負,古代的開國皇帝殺功臣有其必然性。


秋媚讀史


自古開國之君必然會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處理國家存續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往往是貪婪而自私的,共患難時的相親相愛。在功成名就之後未必就能轉換為共富貴的守望相扶。

一:聯邦合作制的東漢王朝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身為漢室宗親的南陽劉氏揭竿而起,依仗人心思漢的社會輿論在地方豪強和士族門閥的支持下,劉秀迅速崛起並一舉剷除王莽,掃平各路盜匪豪強、割據勢力。重建大漢江山,史稱東漢。

寬仁大度的光武帝劉秀在重塑乾坤之後,一改先祖劉邦屠戮功臣的做法,以“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的理由,大肆封賞功臣。據史料記載,但就光武帝一朝,不算同姓諸侯王,異姓封侯著有近300人之眾。而其中功勳素著的名臣大將更是連綿數縣,阡陌彌望不見邊際。其氣量之恢宏,為歷代帝王所少有。

今時今日,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光武帝所建立的東漢王朝,用時髦點詞語形容就是“聯邦合作制”的政體。

二:光武帝大封功臣的無可奈何

今人每每以此而稱讚光武帝賢能仁德。卻不知漢光武雖然封賞如此之巨,但其內蘊實有迫不得已之處。

首先,他的崛起倚靠的就是各地的士族門閥,豪門巨戶。成功之後雖然貴為一國至尊,但手下兵馬卻大多掌握在地方豪強的手中,地方勢力的膨脹和剽悍使光武帝不得不有所忌諱。畢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其次,就光武本人而言,未嘗不想抑制門閥勢力的做大。他廢黜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打壓河西貴族勢力。以此來和南陽勳貴集團取得平衡,穩定政局。至於罷免原太子劉強和冊立劉莊。更非劉強主動退位讓賢,光武帝不得不同意,如此簡單而已。

再次,光武帝雖然厚賜功臣後裔,但卻並不讓他們在朝中任職為官,這一點既有“推恩令”的味道,又有後世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意思。以榮華富貴,崇隆恩寵來保其福祿,進而斷絕其從政為官,禍亂朝綱的機會。可以說,這是在當時背景之下,光武帝所唯一能做的抑制功臣集團的手段了。

三:百密終有一疏,因為過於強大而滅亡的東漢

其實,早在光武帝年間,功臣勳貴群體就已經冒出了不好的苗頭。只是震懾於光武的文韜武略尚且不敢過於張揚而已。

話說光武繼位之後,曾展開過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活動,但在南陽和河西兩地卻遭遇了巨大的阻礙,甚至於有人藉此生事揭竿造反,搞的剛剛安定的天下再度危機重重。而深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是漢初功臣最為集中的地方。迫於現實的壓力,光武帝不得不停止此次活動。

再之後,隨著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等等帝王素質越來越差,皇帝年齡越來越小,剛剛興盛不過數十年的東漢王朝很快大權旁落,竇氏、鄧氏、梁氏等外戚集團像走馬燈似的輪番上場。而為了打擊外戚勢力重回權力巔峰,漢和帝又充分藉助宦官勢力,以至於東漢王朝逐步淪落到王權、外戚、宦官三方勢力角逐爭衡的地步。此外,地方豪強雖然沒有入朝執政的機會,但他們卻憑藉其天然的財富優勢,在朝中大肆培養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整個國家就在這種動亂中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滅亡。

國恆以弱亡,唯漢以強亡。東漢王朝的滅亡,追本溯源的來講,在漢光武帝時期就已經註定了。弱本強枝。一旦帝王層面除了問題,那就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無底洞。只能坐視其覆亡而無能為力。

四:唐太宗的善待功臣和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

當然,在歷史上不殺功臣的並不僅僅只有光武帝一人。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情況比較特殊,國家實權都掌握在李家宗室手中,所謂的戰將諸如:李靖、尉遲恭、秦瓊等都只是上陣的時候才有領兵的權限而已。再者,李家宗室又是典型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勢力龐大,沒有什麼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至於宋太祖趙匡胤由於得國不正的緣故,害怕手下的驕兵喊叫故技重施而不得不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手段,一舉消弭權臣軍閥為禍作亂的機會。但此舉也給三百年大宋王朝埋下了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的種子。文化鼎盛的大宋朝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軍事上的矮子。最終在屈辱和凌虐中走向覆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狐筆春秋


歷史上殺功臣的開國皇帝其實也沒有幾個。可以歷數一下幾個作為大一統王朝開創者的皇帝對於功臣處理的結局。

第一個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秦始皇。他沒有殺過功臣。

漢朝的開創者漢高祖劉邦,殺了韓信和彭越。其他幾個是造反被殺。

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沒有殺功臣。

其後的隋唐兩代,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都沒有殺功臣。

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沒有殺功臣。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對於功臣殺戮較多。

清朝清太祖努爾哈赤,入關第一個皇帝順治,都沒有大規模殺戮功臣。

實際上殺戮功臣的事在歷史上反而不是常態。那麼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譴責這些開國皇帝殺戮功臣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一般人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殺戮的功臣裡有些功臣的故事比較傳奇,很符合百姓的傳奇故事裡的主人公,得到了人民得喜愛,所以百姓對他們負有深深同情,以至於我們會譴責開國皇帝。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看的很清楚。比如著名的將領韓信。

韓信的故事一直在流傳,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如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年輕的時候就是我們熟知的屌絲情況,窮,沒有生存技能。但是他最後崛起了,一瞬之間成為了楚王,還衣錦還鄉。很具有戲劇色彩,很符合百姓的價值觀。所以就得到了同情,自然就會譴責漢高祖劉邦。這就是原因所在。


人者仁義也


歷代的開國皇帝大都會拿開國功臣開刀,這也成為了被後人詬病的“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為了保住皇位,保住自家的江山社稷,這些開國皇帝費盡了腦筋,用盡了手段,但是王朝的更迭,卻從來沒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被視為是歷代開國皇帝中的典範。

但是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選擇了“仁義”之名,卻給後人、給宋朝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宋朝的“被動挨打”,趙匡胤要擔負極大的責任。

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朝代的更迭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將原因推到昏庸無能的昏君、荒淫殘暴的暴君、禍國殃民的美女身上,但是最大的原因還是“土地兼併”。

農耕民族對於土地的熱愛是深沉的,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將土地視為自己的“命根子”,因此封建社會出現了很多大“地主”,掌握著成千上萬人的身家性命。

但是每一個地主的崛起,都意味著百倍、千倍,甚至更多的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這就是土地兼併,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失去了土地,農民起義的爆發,就會想星火燎原一樣,燃氣遍地狼煙。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造成了什麼後果?

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是一次新的利益分配,開國皇帝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開國功臣就是受益最多的。

如果開國皇帝能夠嚴厲的對待功臣,甚至殺戮這些功勳之後,開國功臣就會夾起尾巴做人,老老實實地服從命令,延緩土地兼併的速度,推遲王朝滅亡,為王朝續命。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僅僅一年,就迫不及待地“杯酒釋兵權”,奪取了麾下開國大將的兵權。但是,這時候不管是江南、還是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復,這樣迫不及待的收權,這些開國大將怎麼會死心塌地的開疆拓土。

天下還沒有一統,趙匡胤就迫不及待的奪取兵權,勸說開國大將“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使好田宅市之”,就是勸開國大將買地養老。

更過分的是,竟然勸大將“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大將都去尋歡作樂,誰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確實沒有殺害開國功臣,但是還不如多殺幾個功臣,留幾個聽話的開疆拓土,征戰天下呢。

趙匡胤與將軍們離心離德以後,只能選擇親近文人,最終導致了宋朝“重文輕武”,只能是被動挨打,靠“歲幣”買和平。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一下。

不殺開國功臣就會出現第二、三……個趙匡胤、第二、三……個隋文帝楊堅,採取禪讓制把舊王朝取而代之。正應了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不殺開國功臣會給皇權造成巨大的威脅,在老皇帝駕崩與小皇帝皇權過渡的時候,功臣的權力地位太大太高,就會穿空子,直接取而代之。(好的榜樣力量無窮,有野心之人都會順勢而為,隋之開國、宋之開國就是很好的教材)


理由如下:開國功臣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說通俗點都是一頭頭把腦袋揣在褲腰帶上的狼,他們久經沙場,身歷大小無數戰,都是剩下的精英中精英。打個比方就如八九年代的黑社會,帶頭大哥健在的情況下,他們明面上都不敢有所舉動。因為大哥是他們這些功臣在無數場戰役中集體有目共睹地,大哥的本事讓他們心服口服,大哥的手段狠辣讓他們心有餘悸,大哥掌控全局的能力讓他們只會臣服不敢生出叛逆之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哥健在,且分賞土地爵位官職公平公正的基礎之上。

倘若大哥那天一命嗚呼,而眾功臣健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很扯淡,而新皇帝的能力卻不能在暗潮湧動的時候讓大家集體認可,就會出現政局不穩的局面,而誰能快速地掌控這種時勢,誰就會成為新的大哥,這一點對皇權就是極其致命地。


手握重權,且各自有或大或小分地的各個異姓諸侯王、公、侯、伯、子、男,都擁有自己人數不等的私人武裝,毛主席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如此眾多的手握生殺大權,部下兵馬過萬的武將們,他們都有造反的可能,也都有造反的實力,新皇帝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矛盾擦槍走火,形成動亂。

為什麼毛主席要在最基層的連部設立連指導員,為什麼要黨指揮槍,為什麼營部會有教導員、團以上會有政委,這些文職幹部去幹什麼,說直白點就是給部隊做思想工作,讓大多數人能夠統一思想,只聽中央的話,而不生動亂之心。而古代卻還沒有先進到如此地步,試想一下,思想工作做不好,功臣們都手裡有傢伙,肯定會生出太多不利於新皇帝統治的勢力。


人本來就是吃肉的是動物,誰都會想自身如何利益最大化,新皇帝穩定全局,平衡各方大佬的能力顯然不足,只能殺之。清康熙年間,鰲拜只是個權臣就可以飛揚跋扈,不把皇帝放眼裡,差點釀成動亂。還有三藩之亂……明建文帝只是削藩處理不當,就導致了江山換新主。


靜言讀史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不是善茬兒,但對待開國功臣上,幾乎都是一個結果——用完就扔!但是他們的手段又有不同的。

<strong>

開國建朝了,皇帝對待在開國中的功臣都會採取殺的手段,比如劉邦和朱元璋。因為他們太清楚這幫跟他打天下的功臣們的能力了,對於那麼功臣來說,甚至都不需要一個領導者,幾乎都可以立刻拉起一幫隊伍和朝廷對著幹。

比如漢初的那幾個異姓王,韓信、彭越、英布等,他們幾個要是造反,那麼天下必定會大亂,都是從開國戰爭中錘鍊出來的,甚至有幾位都在劉邦打天下途中明裡暗裡的都反過的。

要是讓那幫人還繼續存在,就算不掌握兵權,也同樣具有非常強大的號召力的,韓信都成淮陰侯了,天天躲在家裡長吁短嘆的,劉邦都沒有放心,借呂后的手殺了。

韓信要造劉邦的反,是很輕鬆的,只要人脫離了朝廷的控制,他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拉起一支隊伍來,試問整個朝廷又有誰可以去平叛呢?又有誰可以戰勝韓信?所以,對劉邦來說,只要大漢建國了,他登基了,韓信就算是個平民,他也非死不可的。


同理,明朝的朱元璋對待他手下那幫跟著打下天下的小夥伴們,也是毫不手軟,甚至比劉邦更歹毒,殺一個藍玉就能牽連一萬五千人,殺胡惟庸就能把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順帶給滅了。


朱元璋是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只要對他的孫子朱允炆的皇位有一絲的威脅的,幾乎都是給辦了的,他不像劉邦只殺威脅非常大的異姓王級別的造反種子,朱元璋的殺戮功臣不論以前功勞大小,地位高低,只考慮他是否對帝位有沒有威脅。

把有威脅的人直接肉體毀滅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卻是最不道德的方式。


還有一種皇帝對待功臣就更有手腕,更溫和,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和漢光武帝劉秀。

他們同樣是開國之君,也就建立了強大的大一統帝國,但他們對待功臣的手段要溫和得多,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這兩位皇帝都非常的人性和理智,他們在登基後,對待那群功臣,特別是武將,都是攻心為上,令其自動放棄兵權和實職,多給賞賜,在家養老。

難道他們就不怕這群武將造反嗎?無論是趙匡胤還是劉秀都擔心,所以他們都有相應的對策,而且是政治層面的改革,比如大宋自立國開始,就實行了文官比武將地位高,文官挾制武官的官僚管理機制,而劉秀同樣是如此,高俸祿圈養功臣,實際政權由後進文官管理。


趙匡胤和劉秀的這種做法更多的是展現了他們作為千古一帝的自信,以及對待國家時局穩定性的把控能力上。而劉邦和朱元璋更帶有無情帝王的手段和風采。

其實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殺功臣的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從農民底層發展起來的,他們更無情,更冷血;而趙匡胤和劉秀算是貴族出身,他們更溫情,也更有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