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苦祥
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而中状元者也不代表学业就此终结,还有诸如翰林院大学士等具备“学术研究”性质的官职,与“学历”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举考试中以名次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次考试皆为第一叫连中三元。
状元的阶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苏洵古代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参加乡试资格的,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还要经过两次考试才行,代表着受过初级和中级教育,与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读书人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官办书院学习后,要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晋级考试,即童试。这种考试就是获取进入地方官办大书院继续学习的资格,也是为了获取日后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就好比如今的学生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童试后的读书人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通过童试之后,儒生基本上就会进入地方的大书院继续深造,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试做准备,这里的第二场考试就是为了获取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院试,也叫做府试,院试就只有获取儒生资格的人才能参与,而通过院试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秀才”,也叫“生员”,相当于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经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经进入士大夫阶层,享受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轻易用刑的特权,也算是国家为了保护这些人才储备,“秀才”中成绩最好的“廪生”还按月发给粮食补贴。
“秀才”可以赶巧在当年就参与乡试,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等个几年。乡试一般三年举办一次,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试乡试中,如果通过便成为了“举人”,也就是意味着被荐举之人。乡试里边的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亚元,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中举之后,便可以参加会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省考,这里就不单单的是学历了,而是要进入更高仕途的考试,通过会试后便成为贡士,是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第一名则是会元。贡士的名额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这就是全国最出类拔萃的300多人,并且算是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
状元的诞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到了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我们常见的词“进京赶考”,也就是参加皇帝亲自举办的殿试,这就相当于国考中报考央部级单位,但还要高出太多规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亲自阅卷。殿试成绩一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也叫传胪;中此三甲的贡生通称为进士。在进士评选出来后,会用黄纸书写下来,称作黄甲,也叫金榜,因此中进士也被称为是“金榜题名”。这些取得进士功名的人,朝廷会直接授官,但要根据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有些进士一生都没做官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进士科考试在不同朝代均有变化差异,但大致主要有三场。以唐制为例,第一场是贴经,内容大致就是诸子百家经典中词句的填空题,这种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还保留着形式;第二场是诗赋,是由考生自己作诗、赋各一首,相当于如今的作文题,这也是展现考生文采的重要环节,有些喜欢诗赋的皇帝会因为考生的文采调整最后考试的排名,如唐开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诗赋争得了状元;第三场是试策,以时务为题,考察考生治国之才,这种考试也是相当重要,特别在于明君圣主面前,能够陈明时弊,提出对策的考生最受青睐。
这三场考试在唐朝时都是一场定去留,实行淘汰制度,有一场考砸了,就排除在状元之外,而坚持到最后一场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时期,殿试则以策、赋、贴经、墨义这四场并试的方式进行,待四场考试的总成绩下来后才定下最终排名,显得更为公平。而在殿试中,皇帝会设置专门的“读卷大臣”来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这前十名中亲点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产生出了状元,这里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状元的名分
现今根据史料可查证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经历了千年之久才记录下了五百多人状元及第,所以说能考上状元是相当了不起的,在民间还将状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举也成为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最佳途径。
古代状元起初代表着学识和能力,也是朝廷选贤任能的途径,能考取状元基本上也就会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如唐代的状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书。而清代,状元中官至一品尚书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经因科举未中还被李鸿章等人拿作排挤他的说辞。明朝的官员阶层里,还会以进士考取的年份来划分档次和辈分,可以说是相当看中科考出身的。
历史上有有诸多有名的状元,比如文天祥、谭翤同等,但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文豪难中状元,唐宋两代共产生了265名状元中,虽有王维、贺知章这样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无一人中状元,还有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为历史上独特又奇怪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状元的意义更倾向于政治人才的选拔,除非在皇帝喜欢文学的时代,否则文人挂冠就显得难度很大。
综上所述,状元并非是学历的象征,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状元饱读诗书,通晓古今,是知识渊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义在于朝廷的政治官员的选拔,而非学术人才的选拔。而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状元,特别是“八股取士”的阶段,形成了“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尴尬局面,而又因为皇帝根据喜好钦点状元,也包含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
棍哥观史
说过很多遍很多遍,科举考试不是学历考试,而是选拔官员的考试,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因此状元不是学历,进士不是学历。如果硬要比较的话,状元相当于全国总成绩第一的博士生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总成绩又是第一名。
古代考上状元有多难?我们以科举制度最盛行最顶峰的清代为例说明。
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必经各级学校,方可参加科举,不接受在家自学者报名参考。按照正常进度,一个人从下立志考状元,到真正考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童生阶段
清朝儿童接触启蒙教育,要从7、8岁开始,除富人或官员可聘请家庭教师外,一般百姓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读书。私塾虽为私人、地方宗族举办,却属公共教育机构,面向社会招生,一般由落第秀才或老童生担任教师。学生从私塾毕业,才获取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称童生。
这个阶段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难度最小。
2,秀才(生员)阶段——童生试
私塾毕业的童生,想更进一步,需要参加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办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称生员(亦称庠生、茂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这个阶段是科举考试的第一个阶段,开始有了功名的说法。一个童生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虽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劳役,升堂时不必挨板子。
清代的生员(秀才)想要入官学学习,需要经过考试,而且是本县的县试、本府的府试和学政的院试这三级考试,录取人数还有定额,每三年录取两次,因此竞争比较激烈。
如果考试不合格或技不如人,就进不了官学,当不了秀才,只能继续当童生,所以考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还有七八十岁的老童生。
3,举人阶段——乡试
取得秀才资格后,经过三年学习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合格后可参加乡试,考取举人。
清代乡试三年一考,多在秋后组织,因此称秋试、秋闱,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由各省组织实施,本省秀才参加,每个省都有名额限制,名额主要依据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多寡确定,每年人数不尽一致,比如乾隆在位期间的某一年,全国共取举人1200余名。
通过乡试者即为举人,举人是永久功名,可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考取进士,如果一直考不中,还可通过参加吏部“拣选”或“大挑”做官,但由于层次不高,做官也只能做低级官员,而且基本上很难升迁。
考取举人的难度比靠秀才更大,很多人在这一关被无情淘汰,《范进中举》中范进之所以在考中举人后陷入癫狂,一是因为屡试不第终于考中,二是因为考中举人后取得了做官资格。
4,进士阶段——会试、复试、殿试
考中举人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三年一考,由礼部组织,故称礼闱,又因在春天组织,故而称春试、春闱。
会试在京师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举子汇集京师,统一参加考试,各路高手同台竞技,名额十分有限,每次在100~300名不等,平均在200多名,因此竞争极其激烈。
通过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继续参加考试,先是礼部组织的复试,通过复试者被分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均可称进士,又根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三甲:
一甲3名,第1名称状元,第2名称榜眼,第3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所以说,我们常用“名列三甲”来称呼“前三名”是不准确的。
进士及第可以直接做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算一笔时间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一年都不耽误,到考中状元,需要多长时间?至少要十几年。
历史上那些年轻的天才状元,大多数都在20来岁,跟如今大学本科毕业差不多。所以古人说“十年寒窗”,一点都不夸张,读十年书就考中状元的,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至于那些“连中三元”者,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几千年来不超过20个人。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再算一笔人数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到考中状元,需要淘汰多少人?从举人考状元至少要胜过1200多人,而这些被胜过的1200多人,每个人都是淘汰了数千人的,状元难度可想而知。
抓住每三年一次才有的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机会,至少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淘汰全国无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全国唯一的状元,这种难度跟如今各种“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不具备任何可比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状元,是非常困难的,程度不压于获得博士后称谓。
我们来看看:
古代科学考试分为六等,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第一,凡是读书的人,自动被人称为童生,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前半段。
第二,县试、府试、院试三级差别不大,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这一阶段,就可以当开私塾,教书育人了。
这个相当于全市中考。
第三,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连考三天。考中者,就是举人了。考中举人,就能够当官作老爷了。不过都是县长以下(不含县长)的职位。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第四,会试。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就是贡士了。贡士就了不得了,起码一放官,就是副县长、县长级别。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考。
第五,殿试。会试考中者,一月后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统称进士。但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异,只是称谓不同。
进士就不得了了,以后几乎个个是朝廷重臣。
这个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考试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后了。
古代说,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一半。
所以,古时候的科举,比现在考试,艰难太多了。
董江波
古代的壮元相当于现代中国科学院院士级别。古代秀才是在读书人眼中是百里挑一,相当于大学本科,举人是千里挑一,相当于现在的硕士,进士可是万里挑一,相当于现在的博士或博士后。古代科举考试很严格。一旦读书人考上秀才,就可免除各种赋税,可在村里或乡里教私塾或在县里衙门任文书职务了。举人不但可免除各种赋税。还有一定收入,大多都可担任县里或州府里九品或吏职。具有一定的权力或掌握更多的人脉资源,如范进中举就可看出举人有多厉害了。考上举人在某地方就基本是人上人了。进士就可为官了,一般在古代一上任就是正七品官。或在县里,或在府里,或在中央任职。。根据进士的名次吧!壮元可了不得了。一般都要进翰林院,或担任正五品∽正六品官员。己是朝庭命官。古代人一句老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7682849907825
在古代要是考上了状元,不啻于是中了大奖,这不仅仅是一种学历出身,更是意味着已经跻身入国家中枢官员队伍,成为了高级干部培养对象。以清代为例,有清276年间(科举考试的历史为259年),总共只产生了112名状元,这种万里挑一的选拔,参与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仍然以清代为例,科举考试从最初级向上,依次要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经历了县试、府试、院试者,称为秀才,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可以视同现在的考入大学,经历乡试脱颖而出的,称为举人,似乎可以视作取得了基本的大学毕业文凭。而全国举人定期赴京城参加会试,会试毕业者称为贡士,可以视作是研究生。贡士参加殿试,一甲第一名是状元,二甲、三甲则为进士。这一层级类似于现代的什么学历,见仁见智,估计怎么也得算到博士后一类。
海研会
严格来讲呢,状元不算学历,而是一个头衔,是古代科举即古代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
每届全国能获此殊荣也就一人而已,这可比如今的什么高考状元含金量要得的多。
如果非要问他是什么学历,那应该是进士!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都属于进士这一类。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人数不定。而进士这个学历,放到今天,论级别怎么也得算是博士吧!
我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中,一共诞生了11万名进士,平均每年84人。
因为在其下面还有秀才,举人这样的级别。这都算是功名。咱们可以用学士,硕士与其一一对应!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即秀才的第一称解元,会试即举人的第一称会元。殿试即进士的第一称状元。 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不过七百多人而已!
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所以说,所谓状元,就是古代所有(文学类,或者说经学类)博士的最强者!可想而知,这该是一个多么高的荣誉!
要知道,在古代成为秀才,就已经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当然了,如此地位自然令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要想当状元,你首先得要获取考试资格,先成为秀才,再成为举人,然后还要成为进士资格考试的第一名。况且古代交通不便,许多人往往需要提前数月赶往京城参加科举。其间路途艰险,旅费高昂,许多人胸怀大志,却因为没有盘缠而放弃。
所以古代考状元,是一个才干与意志的双重考验,那真可谓于千军万马之中拔得头筹!其难度不亚于一个精子成为受精卵。
当然,成功了,那你便是鲤鱼跃龙门了!
白话历史君
状元和学历没有关系。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状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而且是全国最高分。
中国古代教育,没有学历的明确概念。只有学术水平的高低。
就算一天学没上过,在家里自学成才,只要能考上功名,那就是有水平。
中国古代的学生的学习层次只有两种,一个小学,一个大学。小学8岁入学,主要学习识文断句。这是基础。大学一般15岁左右入学,学习儒家经典的奥义。这就很高深了
自学成才的,没人指点,很难学的通。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去私塾、公学、书院等学习,经过名师的指点,才能学业有成。
我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教育,推行教化,地方上都设置“学政”,主管一个地方的教育。
条件好的地区会建立公学,有钱的大户人家会建立私塾。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书院,比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等等。这些书院就像现在的名牌学校一样。是古代的高考工厂。
学业有成以后,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了。这个科举考试对年龄似乎没有明确的限制。
只要有才学,年纪小也没关系。只要还能动,年纪大也没关系。一视同仁,都能参加,这很好。
但是科举之路,非常艰难。以明朝科举为例,考生要连过四关。考生要先参加童生试,考中了叫秀才;再参加乡试,考中了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再参加会试,考中了叫贡生,第一名叫会员;殿试考中了叫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
如果三级考试都一次通过并且都是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说实话,比中五百万难多了。
所以说,状元和学历没什么关系。但是状元的学术水平,之少是博士后+学科带头人。
上将嗳福斯
首先,古代科举基本分为三个,乡试,会试,殿试,功名依次为秀才,举人,进士。
你要知道,在古代,如果你能够进入殿试,在金銮殿上答题,就证明了你可以入朝为官了,这可直接是吃国家饭的人。
就算最简单的考个秀才,也是方圆几十里读过书的人,可以办私塾了。
现在你高考考个“状元”,了不起进清华北大,毕业了家里没关系,还是要靠自己,想进入体制内,还得再考公务员。
这么一比较你就知道,古代的状元不是现在的什么什么学历能比较的,古代不用说状元,你中个举,县太爷巴不得把女儿许配给你,你要中状元,朝廷里的大臣都要登门拜访,许配女儿给你。
知道了吧,人家是功名,你仅仅是学历,不能混为一谈。
莫桑知事
状元并不是学历。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压根就没有现代社会那么完善的教育系统,学历这玩意也就无从说起。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秀才、举人、进士这些称呼,实际上是封建王朝官员选拔机制下的特定称呼。
自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在经历了李世民和武则天等人完善,科举制逐渐成为后世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科举制的实施,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有机会登上权力的舞台。要知道,在科举制实施之前,寒门学子基本没啥机会,全部是由门阀世族所把持。
状元,则是每一届科举考试的第一名,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考生们首先要获取童生的资格,然后参加县、州、府三级的考试,全部通过的人被称之为秀才。拿到秀才资格之后才有机会继续参加上一层的考试,也就是由省里组织的乡试(三年一次),合格者被称之为举人。
举人和秀才之间,虽然只查了一级,但是社会地位就千差万别了。到了举人这个层次,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这就是为什么范进在中举后会高兴的发疯,周围的人也拼命过来巴结范进。大部分的秀才,都会卡在通往举人的这个台阶上。
到了举人,继续考试就要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三年一次)。会试合格者则成为进士,拿到进士身份之后,也就意味着正式踏入仕途了,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而进士中的第一名,则被称之为状元,第二名则是榜眼,第三名则是探花。
从这个流程上来说,能获得状元身份之人,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从考试的难度上来说,古代的状元难度远比现在的国考第一名要难的多。毕竟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都是分类别,而状元就只有那么一个,而且要三年才会有那么一个。
以现在的标准,很难去衡量状元是个什么学历。毫无疑问的是,能获得状元的人,都是当时社会上文化层次最顶级的那一批人,也是最会考试的那一批人。如果类比到现在,最高学历层次也就是博士了。
当然,现代的情况下和古代的情况也不一样,教育系统也完全不同,因此也不能去简单的类比。
小镇月明
从唐代以来,科举制度发展完善,这为普通人通过层层考试和选拔,最终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保证。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后最终的冠军,也是一个耀眼的头衔,一个尊贵身份的象征。只要考取了状元,就等于获得了次六品官职,从今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考取状元的过程,就像现在的世界杯比赛那样,需要从外围赛、小组赛一路杀进决赛,并最终战胜决赛对手,才能站到最高领奖台上,那是实力、智慧、才华、毅力、运气等方方面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期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自然不小。
获得状元之前,相继要经历寒窗苦读,参加乡试,参加会试,参加殿试,这几个阶段。
古代人读书,分为进入私塾或聘请家庭教师两种,普通百姓只能进入私塾,大户人家则聘请家庭教师。当孩子读书到一定年龄,先生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给孩子教授更多知识时,孩子就得进入州、县的官办学校学习。进入前,要参加统一考试,若考试通过了,就踏入了继续考取功名的通道,同时也拥有了一个身份,叫作“秀才”。
获得秀才的过程,就像世界杯的外围赛,是获取进军世界杯赛场的入门券。
获得秀才身份后,就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在省城举办,由全省各地的秀才参加,在每年中秋节前后举行,周期为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乡试后,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会试”的资格。乡试资格通过的读书人被称作“举人”,寓意为“成为被举荐做官的人”,真正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乡试第一名叫作“解元”。
总体来说,乡试如同世界杯的小组赛,获得好成绩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角逐。
参加会试时,已经被淘汰了相当一部分人,能走到这一步的人,可以说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会试在京城举行,三年一次,都是各省的精英,即“举人”坐在一起竞争“殿试”的资格,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会试的第一名叫作“会元”,身份称作“进士”。
参加会试的情形,如同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淘汰赛。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终极较量,由于唐代首次举行殿试时,在紫薇宫洛城殿举办,所以这样称之。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是从全国精英里万里挑一的选拔人才,考试难度就更上一层楼。获得殿试的冠军,就是通常所说的“状元”,这是古代读书人获取的最高荣耀。从此,身份和地位发生巨大变化,得到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级别,同时,拥有广阔的上升空间。
殿试无疑是世界杯中的冠军争夺赛,胜利后,从此功名利禄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