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人方哥
他雖然不是大師,他也沒有自認為是大師,所謂大師只不過是一些借他謀利的人所封的。但他的人格與人品的確已經超過了很多自詡為大師的大師。
我也是今晚才關注到這位沈先生,我承認我也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幾乎翻看了他所有的視頻,我認為他不是裝出來的,更不是譁眾取寵為搏別人眼球而來的,肯定是因為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原因才落泊到街頭流浪的。
相由心生,而眼睛則是心靈的窗戶。你看他眼神堅定,自然,自信,謙虛善良。侃侃而談,從容不迫,經典語錄有如信手拈來,非有良好的文化國學修養而不可得。言談條理清晰,邏輯思維嚴密,非厚積者難以至此。他知道別人在拍攝他,他也善良的配合,但不要金錢的施捨,只接受書籍的捐贈,這是何等高貴的品行?看到他會覺得自己書讀得太少了,看到他會覺得自己的功利心太重了。
其實民間有這樣的隱士逸民也不奇怪,也很正常,自古以來這樣的隱士逸民還少嗎?孔子周遊列國時所遇到的荷蕢者、長沮、桀溺、丈人、晨門,難道不就是這樣的隱士逸民嗎?如果在晉朝,你可能在田邊地頭遇到這樣一個大叔,醉眼朦朧,手提鋤頭,滿身補丁衣服。交談之下,你會驚訝於他的學識與才華,你難道也認為他是裝的?是為譁眾取寵才寫那麼多偉大的詩文。當他吟誦: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是不是也來一句:裝B?
又新閣讀史
他不是大師,只是一坨"精神垃圾"!
可能會有人反對我,可能更會遭遇謾罵!(罵我者,必罵之)
人生中有諸多的偶然,也有諸多災難,它們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
一個名校大學生,一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竟然在家庭悲劇之後,走上街頭,蓬頭垢面。齷齪無比,以流浪為生,這是什麼生活邏輯?!
如果你不是讀書人還情有可原!然而你恰恰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意志品質如此薄弱,令天下讀書人為你憾然,也有辱天下之斯文!
有人在同情心的驅使之下,也有人在起鬨的心理支配下,尊稱他為"流浪大師",其實他恰恰是一坨精神垃圾!
我們的社會究竟要弘揚什麼樣的精神?是遇到了人生的災難,退而逃避嗎?
看看我們的玉樹地震災區的不幸家庭有多少?
看看每隔六分鐘就一場車禍而導致家庭多少家庭不幸?
難道這些災禍後的人們都該如此的逃避正常的工作生活嗎?
你以流浪的方式逃避現實生活,你以讀書的方式麻痺自己。請問是誰對不起你?是社會?是你的父親母親?
我們的中國夢不需要這樣的精神垃圾,更不需要這樣的齷齪大師!
文化有經典,更有糟粕,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讓經典得到傳承與弘揚!讓糟粕丟進歷史的垃圾箱!讓那些自以為是的傢伙們去見鬼去吧!
睛雪山堂
誰是小丑,誰是大師?誰可憐,誰活出了自己?
就很奇怪啊!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流浪者,很多人是為了生存,他們很窮困而流浪,而且是遠離他鄉,你們不去可憐他,覺得他們有存在的必然性。我們這個沈先生,你就看不慣,你覺得這麼有文化的人不應該流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和心態,人家一再聲明,不缺吃少穿,人家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一個社會是包容和開放的時候,我們怎麼就不允許人家存在了?不給人家一個自由生活下去的空間呢?
這樣一個有文化的人這點空間都沒有,你怎麼去理解那些用生命攀登喜馬拉雅山的人,去理解上千裡一跪一扣首奔向西藏朝拜的人?
外表雖邋遢,學富斗車,但內心乾淨無比!己經成為網紅,大家叫他沈先生,也叫流浪大師!
我們不能確定他是不是公務員?他有沒有房子和退休工資?但是我們知道他有手有腳,很健康,思維敏捷,絲毫看不出來,他有精神疾病,但是我們看出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個堅持自我、堅持理想的人,一個不需要施捨,不需要可憐的人,他甚至沒有壓力,擺脫世俗,享受在書本和文字當中,我們姑且不談,他在上海有房子,而且作為公務員起碼有4000以上的退休工資,我們在嘲笑和可憐別人的同時,我們問一問自己,你能夠辦得到嗎?你有什麼?
他有沒有父母?有沒有老婆?有沒有小孩?我們都不知道,他該承擔什麼責任?有沒有去承擔?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他沒有禍國殃民,他沒有給社會增添負擔,他沒有犯罪,他也不吸毒,也不是虛偽同性戀夫妻,甚至他不願意麻煩別人,他也沒有報復社會,也沒有信仰宗教,他沒有任何債務,根本不需要擔心支付寶,信用卡還不還得起,根本不需要交按揭,用LV包,用名車、用假文憑去證明什麼?
我們很多人懷疑他的段子,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果沒有博覽群書,不是胸有成竹,絕對不會信手拈來,侃侃而談,甚至我們找不到什麼病句,在他的語言中很多我們都沒聽到的名詞,還有網絡語言,他根本不落伍這個時代,他不會比一般的教授差到哪裡?
不是看過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嗎?你不是看到很多演講嗎?你在網上不是聽說過馬雲的段子嗎?你們有沒有比較一下他的水平如何?
他就是大師,每一句話都是那種至理名言,充滿哲理和智慧,能夠教化和感悟他人,在互聯網的時代影響著中國,這就是他成功,它的價值所在,你能夠辦到嗎?
有一句名言叫所見非所見,所見非所得,你要是把這個大師看懂了,你就已經不錯了。
他有一個夢想,甚至這個夢想,超越世俗和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實現垃圾分類,我們知道很多執著夢想的人都是神經病,每一個走向成功的人都有偏執狂,都不同於常人,它只是在堅持理想的過程當中,或許是一種抗議和吶喊,或許是一種曲折的過程,正如你學習失敗,你生意失敗一樣,正如你愛情失敗一樣,他選擇了這種方式,當有一天他這種吶喊在中國大地上實現的時候,這個人就是英雄!
他用一種自我凋零的方式,個人奮鬥的方式,並沒有訴諸暴力,去害無辜,用個人微薄的力量去改變社會,只是在路途當中,你嘲笑他的時候,你想一想紅軍長征中那些衣衫襤褸的戰士,想一想我們解放初期在饑荒年代的人,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在哪裡幹什麼?
我們來理解他這麼邋遢,是不是跟很多人留奇形怪狀的髮型,紋身,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一種個性的張揚,或許這是他唯一的反抗!
他無需你可憐,也無需你同情,他的內心世界比我們強大很多,我們從他的身上知道我們的不足,我們更多的要反省自己,反省這些在殿堂裡面的專家,反省我們熟識的操作手段和認知。
有些人講,他有沒有對社會做貢獻?是不是要像白巖松一樣去講課?搞培訓,那麼請問魯迅又做了什麼?他是不是一個新時代又一個魯迅呢?
人家知道自己在受苦,但是他並不覺得很苦,他說盲人才苦,他自己有手有腳,實際上生活根本不成問題,而且他告訴大家這個苦是自己找的啊!他說不願意流浪,也許他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搞垃圾分類的研究,這樣的話,單位和家庭才說他有神經病,他只是用這種方式來反抗而已!我們可能承認他有強迫症,但是絕對他精神世界是豐富的,健康的。
你要是捧一捧牛肉,有半斤酒,跟這樣的人徹夜聊天談文字,你完全要忘記他的邋遢,你絕對在清新當中震撼,甘烈的酒香飄逸,絕對能感受得到梅竹松柏,這就是他的魅力,在這樣到處都是大師忽悠的時代,到處是天馬浮雲,這樣不同的聲音多麼珍貴,如同潺潺清泉滋潤你的心田!
網友有幾個問題比較疑惑,一是覺得背後有團隊推,二是認為他精神有問題,三是覺得他窮困潦倒,四是認為書讀多了,活在自己世界裡,沒對社會家庭負責,五是以為他物質匱乏而精神飽滿,六是認為他的才華還不夠高度,頂多是個書蟲,記憶好,段子手。
我們無需要一條一條的去查問他人,先對照一下,問問自己再說,他苦還是你苦,在上海破爛的街頭,這個人在路燈下捧著書,他的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就是他的人生價值!
我們需要去考慮它背後的故事嗎?他後面的團隊麼?我們只需要考慮他給我們的啟示和影響,我們如果能夠從中鞭策自己,找到方向,那才是他的價值存在,何必在意真真假假,能夠反思,鼓勵你前行就夠了!沈先生的出現,本身就在打擊偽大師,讓他們失語,至少讓很多人有自知之明,這就是正能量!我人還不懂什麼叫思想文化的力量,以為只有數理化還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們忘記了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他的思想撼動千軍萬馬!
最後補充一個問題,如果人家開著豪車,體體面面的,你會關注他嗎?你認為他的才華是很正常的,你找的到你那種心中的自豪感嗎?
你一再要求別人要上班去工作,人家54歲了,也該退休了,這麼多人碌碌無為,很多人出家,很多人不上班徒步到西藏,很多人一天到晚依靠父母,天天打麻將,你怎麼不說呢?
你又是不是隨時找的到工作呢?現在在單位上,還是在家裡面?還是在尋找工作的路途上?
不要說你,好多企業家餓過飯,坐牢,睡過街頭。人家在自己家門口,只是衣冠不整而已,算不了什麼。我們的沈先生又沒有殘疾,又沒有疾病,人家就在上海,在自己的家門口,就這樣活得好好的陪伴著父母和親人,恐怕比好多家庭都強啊!
你能不能允許一個人可以到醫院去治病?可以去休假,可以稍稍做個人休息和調整?
我甚至要問你一句句,你是不是心在流浪?身在流浪呢?
我們從農村流浪到城市,從一個小區流浪到另外一個小區,從一個家流浪到另外一個家,去想一想,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夢在遠方!哪裡有你的橄欖樹?你的心在哪裡?你的家在哪裡?
沈大師走紅春天,成為今年中國第一個引人熱烈關注的民間新聞現象,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
一、互連網傳播,策劃包裝推廣力量強大,流浪漢邋遢形象,包括那些身份、遭遇與說詞,是廣告Vl設計定位,如草帽姐、大衣哥,具有獨特辯識度。
二、在衣鮮飯飽時代,人們精神空虛,太需要新的精神食糧,這是一潛在市場、受眾擴大化、大眾化。
三、正是沈先生講不是他多強,是大眾讀書少,很少聽到這麼多與網上忽悠大神不同的段子,經典、真實、受用而豁然開朗。
四、傳播對象當有反差,有吸引點,文化被大師放到高堂做大餐的時代,而被一個邋遢的人,更經典當地攤外賣,是賣點。至少讓很多人明白,原來哪些衣冠楚楚,口若懸河的大師所言不過如此,半斤八兩。反過來理解,衣服穿乾淨了,不悲慘,就無看點了!
五、人們既是因缺失對真正文化人的景仰,更多是尋找安慰,他有文化還活得不好,而我沒文化比他強。既可以激發全民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讓一些人覺得說文解詞不物質性,找到自我文化缺失的雞湯,正如有人說,讀書不好的人恰恰容易創業成功,讓杭州大可以踐踏北大,甚至有些放屁。
六、大師也並不完美,也不高深,真是讀書多,積累多,在談《聊齋》借講鬼故事諷刺現會,文學作品,很多都是這樣,如《紅與黑》《十日談》在荒誕離奇中針貶時政與社會,當今很多電影作品也如此,就此問題他還不具備文學概論的認識高度。
七、無欲則剛,也可以放下而坦然,無為則有為,行為藝術,思想文化也可影響人,客觀上教育人。
南金林鋼管架
從網絡小視頻看到的只是隻言片語,難以做出貼近真實的回答。不過從越來越多的追隨者來看,“流浪大師”有些學問。不過,這種草根讀書狂一般看的比較雜,雖然說看書和時間環境沒有關係,可是街頭看書還是會受到環境的打擾。想象不出,一個人不受風雨侵擾,能把書讀多深。
有一個小視頻顯示,大師說,不喜歡三國的原因是三國裡越厲害的人殺人越多。我竟啞然失笑!你這看的是三國嗎?看的不是網絡遊戲吧?
雖然說我們功名心不可過重,可是判斷一個是否一個大師和讀書狂還是有章可循。那就是把知識融匯後再創造,並且傳播出去,因為讀書本就是拯救我們的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小視頻這個載體還過於輕淺。
自媒體大叔
這個人是受了打擊,聽說是因為妻女出了車禍不在人間之後,他才開始流浪街頭的,而且他還進行垃圾分類,因為他覺得人類挺浪費的。老道我看了他的一些言論,確實見解還是相當不錯的,挺到位的。不過他自己有自知之明。他只是一個修行者。修行者有各種各樣的不一樣的。也有止語的修行者。也有瘋瘋癲癲的,比如濟公,還有南昌朱元璋時期的周癲。釋迦牟尼其實最早的時候也是一個修行者~苦行僧。所以直到今天還有苦行僧出現。他們是成群結隊出現的,要得到吃的就吃,要到多少吃多少,身上不帶一分錢,風餐露宿。其實,人只喝水都可以活100天。苦行僧走幾個月?只有超過三個月以上的苦行僧,才可能真的體驗得到苦行僧的那種感受【有人說此人是有團隊炒作,你信不信?】
此人自己有錢有工資,他只是外表看起來像一個修行者一樣
【回覆1】至少他對物質的需求已經降到了最低限度了,當人的內心不再被物慾牽累時,才能一心悟道,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當下而言,能不忘學習修養,很難得了,一股清流,處鬧市而雅靜,無牽掛而自在。再進一步可入道也。【答覆】能悟道者不在乎物質
太素老道
大師也沒個標準
所以你叫他大師,當然也無法反對。
我倒是對人們為什麼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感興趣很有好奇心。
一個大學教授,衣冠楚楚,侃侃而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人情世故,不稀奇啊,易中天,陳果等等等等,排著隊在這電視臺,那專題講座上露臉呢,從以前的叫好,到現在都有些審美疲勞了。
一個方外奇人,鶴髮童顏,衣帶飄飄,跟你說古頌今,外帶一些奇門遁術,稀奇功夫,也不稀奇啊,各大山門那個沒幾個這樣的人?王林,李一,閆大師,現在都上杆子被人恥笑呢。
那唯獨這位,能讓人感嘆,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為何?
學問比他高的人多了去。
流浪比他慘的也不少。
他能冒出來的原因,反差而已!
就是那身髒的不成樣子的衣服,配著只有錦緞裘皮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題。極大滿足了大多數人的懷才不遇的內心觸發的那點心思。
藉著他的博學,藉著他的言談,抒發的是自己不遇伯樂的委屈!
所謂小人在殿堂,還真怕的是一旦上了殿堂變小人呢!
可以這麼假設一下,他穿身乾乾淨淨的衣服,打扮的像大師一樣,坐在咖啡店也這麼侃侃而來一段,你再看看還有誰感興趣?
一介酸腐的臭儒生而已!!
好在他自己很清醒,不承認自己什麼大師,其實他也洞穿了各位的心思。
現象級人物,一陣風就過去了!
誰知道,過幾天,又會有什麼大師冒出來呢?!
快餐社會,是沒有靜心思考基礎的,浪來浪去間。
只看到各色人等,各樣大師此起彼伏,又逐漸消隱而去,了無聲息。
一段往事而已!
不要再提
島筱沔
人們還記得因翻唱"下定決心忘記你"這首歌,一夜間而成網紅的那位乞丐歌手嗎?當時說他是南寧某大學的音樂講師,因妻女車禍喪生,此人頭腦受刺激而流浪街頭變為乞丐。最終披露是團隊精心策劃的一場較成功的炒作。
而今日話題中流浪沈大師稱是91屆復旦大學高才生,曾經是位在審計局工作的公務員,亦是因妻女在車禍中喪生云云。現在抖音中鋪天蓋地整版都是大師的小視頻,儘管他滿口斯文,講的頭頭在道,句句在理,但我不以為然,平常心視之,直覺告訴我,總感覺他哪裡不對勁,但一時半會還真說不清楚。
總而言之,某些人為出名成網紅,五花八門地,不擇手段地欺騙善良的人們,說不準所謂大師又是一次人為的網絡炒作……
老夥計610322
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有人舉列魯迅、老舍、金庸等,我只能斥之為無知,每一個在不同時代、環境因而不同,我們所知的名人大都是民國時期,他她們的社會圈中都是非富即貴,在物質與地位上可以獲得一些幫助。反觀熟知的聖人孔子,不也是自詡為喪家之犬嗎?難道大師之稱的人,必須衣冠楚楚,玉樹臨風嗎?在當下社會拜金主義,道德觀念淪喪,欺世盜名之徒橫㳘環境中,一個衣食而危的人,還能立書而論,已經是不易。為什麼當今之人,不去審視一個人的主流,卻要從旁枝末節上去評價呢?一個清貧者不沉淪於物質,立意知識,就這一點應該讚揚。記住讀者因書而生,也因📖而活。
塵吟
這樣流浪的人你不得不承認他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但要被稱作大師,不敢苟同。
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這是網上非常流傳地一句話。這個觀點受到許多人的追捧,經常有這樣的流浪大師的視屏在網絡瘋傳。
所謂的流浪大師,的確讀過一些經史子集,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他們在大眾面前也能講出來一些道理。多數人就是因為他們能夠講出一些知識,才稱作他們為大師,並且很是推崇。
可單憑這些就被稱作大師?
那麼大師這個頭銜也太廉價了吧!
換句話說,真正有本事的人誰會去流浪?
換你,你會嗎?
去流浪的人能是大師嗎?
真正的大師誰會去流浪?
肯定有些槓精會反駁,大師的境界你不懂。
那些所謂流浪大師講出來地道理是你我不懂嗎?是我們不明白的嗎?
道理誰都懂,誰都能說來一二。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說與做永遠是兩個概念。
什麼是大師?換句話說什麼樣的人才是大師?
簡單的舉例吧。
魯迅是不是大師?
答案是肯定的!
老舍是不是大師?
答案是肯定的!
巴金是不是大師?
答案是肯定的!
金庸是不是大師?
……
這些大師去流浪了嗎?他們在街頭在世人面前侃侃而談講大道理了嗎?
沒有,他們用行動來告訴世人道理,讓人理解道理。
所以,那些流浪大師不過是一些無知的追捧而已。
神秘鏡花緣
我們都應該理性
他因為喪失妻子和孩子,從此精神上有點問題,提出了垃圾處理,我估計就是分有用和無用,單位認為確實病了,建議病退治療,單位絕對是同情他,而他現狀就是真的靠撿有用的垃圾證明自己,而讀書僅僅是百般聊賴之時,他畢竟是一個大學畢業生。
我們這麼崇敬他,首先我們是多麼的缺乏讀書,感受到了國學經典,就一下懵了,其次,我們也是多麼的無聊,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假如有一天,也沉迷於國學等各種名著之中,而這些離實際生活毫無關聯,要麼就是老了退休了要麼就是逃避或者自己享受快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