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直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了蘇明玉

媽咪讀呀

《都挺好》裡,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蘇母對女兒蘇明玉的各種拒絕,各種說“不”。

大兒子蘇明哲要留學,蘇母連問都沒問蘇明玉的意見,直接就把她那間房子賣掉。

二兒子蘇明成提出去旅遊,老母親二話不說贊助。

但面對明玉提出要1000元的補習班衝刺費,居然立即被蘇母否了——我們家沒那麼多錢,我專門給你爭取到一個免費的師範生名額……

那些一直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了蘇明玉

被拒絕、被否定、不被接納,於是,蘇明玉長成了我們身邊的一類人。她們就像一座座孤島,雖然心底善良,但內心很難真正接受別人。她們無法自然接受別人的幫助,更沒有辦法自然去求助。當你以為你已經走入她的內心,但抬起頭髮現,她其實還在對岸,你們中間隔著一條河。

常被拒絕的孩子,就會成長為孤島。她們學會孤單成長,揹負著原生家庭的種種包袱,一個人前行。

而很多拒絕的發生場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場景一:馬上要吃飯了,孩子卻嘟著嘴說,我想一邊玩玩具,一邊吃飯。你頓時火冒三丈,吃飯就吃飯、玩就好好玩,哪有邊吃邊玩的?一通訓斥,以娃暴哭為結局。

場景二:已經看了10分鐘動畫片了,沒想到最後一分鐘時,孩子開始提要求:我再看5分鐘好嗎?媽媽妥協。5分鐘後,孩子又抱著ipad不撒手:“媽媽我還想再看5分鐘。”你頓時又怒了,已經延長5分鐘了,怎麼還要講條件!結局,肯定少不了一次爭端。

場景三:逛商場時,明明家裡已經有的類似玩具,孩子居然還拉著媽媽衣腳讓買。“我要買,我就是要……”“不行!家裡有一個比這個大、比這個好。”“我就是要……”啪!一巴掌呼孩子小屁股上,伴隨著“嗷”的一聲嚎叫。

你可以拒絕孩子,但是拒絕的方式,真的對了嗎?

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4不要原則

中國的家長很容易走極端:要麼對待孩子需求是有求必應,要麼就是有求無應。導致有求必應變成溺愛,有求無應變成缺愛。

針對孩子提出的需求,如果是過分的、不合理的,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演講中,有非常系統地論述。歸結為要點既是“4不要”原則。

不要罵孩子。密歇根大學的Ethan Kross博士在一項實驗發現,情緒和身體的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非常相似。讓一個人罵另一個人的時候,他難過的體驗不亞於拿大棒子抽他。如果孩子因此哭得更難受,請相信,他情緒上的創傷,有可能和被打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不要打孩子。李玫瑾教授的說法特別直接,大人打小孩不公平。除了不公平以外,武力上的懲罰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孩子當下的認錯極有可能是違心、妥協的。

不要嘗試講道理,沒用。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的大腦是要靠“邏輯”來運轉的。當一個人要通過“邏輯思維”問題時,最先要做到的必然是情緒冷靜,然後通過自己的經驗、判斷,分析這件事到底是對還是錯。

一個孩子正在哭鬧、正在滿地打滾,他的大腦只有一個想法——媽媽否定我了,我要鬧給她看。此時,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都是“噪音”。

不要走開。李玫瑾的觀點是,孩子打滾本來就是表演給家長看的,那你不看,他鬧給誰看呢?我曾經嘗試過小小費哭鬧的時候走開,像國外家長一樣,讓他time ot!結果,他哭得更猛了。我想起李教授說的,就算孩子鬧得很猛,也要拿熱毛巾給他擦擦臉。讓孩子感覺,父母還是愛著他的,儘管他有點不講理。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哭怎麼辦?溫和地告訴他:想哭?那你可以繼續哭。

那些一直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了蘇明玉

一直說“NO”可以嗎?當然不好

俗話說,百年樹人。中國人講3歲看老。指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性格。越小的孩子越可以管好。因為他們大腦回路里的彎彎繞繞少,還不懂得怎樣和家長鬥智鬥勇呢。家長要做的,就是定好規則、執行。同時,最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懂得交流。

李玫瑾教授說,當你拒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留一條路,告訴他你如果想要什麼,可以說服我。如果能說服我,我就滿足你。不能讓孩子太壓抑,要給情緒留一個出口,對孩子如此,對成年人亦如是。

回到開頭的話題,孩子提無理要求,最好答應幾次、拒絕幾次?李玫瑾給出的答案是:拒絕3次,答應1次。這樣的比例的意義在於,孩子會明白,哦,我跟媽媽交流有用。深層次的意思是:家長拒絕的是不合理的要求,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需求被接納越來越多,也就漸漸懂得父母的愛和包容。

那些一直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了蘇明玉

其他一些建議

孩子提要求的過程,其實是摸索父母邊界的過程。他通個一次次提要求,找到父母的界限——哪些是不可以的,哪些是可以的。

聰明的孩子善於通個豐富的情感來表達自己。比如,要求達不到時,就大哭大鬧、充分暴露自己的情緒。如果心軟的父母一味妥協,勢必就走上被操縱的趨勢。被孩子拿捏出自己的軟肋,以後想要嚴加管教,就更加難了。

在拒絕孩子的時候,語氣要肯定、態度保持溫和。“你已經看過10分鐘動畫片了,不可以再看了。”之後,別囉嗦,別講道理。堅持3次,孩子就知道你的底線了。

拒絕孩子後,別試圖說服孩子。有的孩子被否定後,還要追著父母,試圖能挽回心意。這時候,父母只需要亮明態度,不需要繼續講道理,這是對或者錯,否則容易激化孩子逆反情緒。

拒絕孩子的同樣事情,家長之間態度前後一致。比如,姥姥、奶奶那可以妥協的事情,到了媽媽爸爸這裡就不可以了。孩子肯定不理解啊,所以打滾哭鬧就難以避免了。

拒絕孩子和答應孩子的需求,要交替進行。這樣,既讓孩子懂得行為規範,也不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什麼都不行的家,就像《都挺好》裡的明玉,那活得也太憋屈了。

那些一直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了蘇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