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和四川盆地的形成有關聯嗎?

深藍47694


喜馬拉雅山和四川盆地的形成有關聯嗎?小編個人觀點是:兩者這間有一定關聯,但證據不足。



首先,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山脈和四川盆地。

喜馬拉雅山山脈:位於“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世界最高的十大山峰,有九座都在喜馬拉雅山山脈中。其中的珠穆朗穆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米,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喜馬拉雅山脈東西綿延2400多公里,與歐洲阿爾卑斯山山脈相連,南北寬約200—300公里,由幾列大致平行的山脈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國境內是它的主幹部分,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


四川盆地:位於東經103°~108°、北緯28°~32°附近之間,東西兩邊稍長,為380~430公里,南北兩邊略短,為310~330公里,呈菱形狀,大約45萬平方公里。由連結的山脈環繞而成,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被橫斷山脈、秦嶺、巫山、大巴山、武陵山等包圍著。主要包括四川中東部和重慶大部,號稱“天府之國”。盆地內是全國紫色土分佈最集中的地方,又被稱為“紫色盆地”。

第二,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山脈和四川盆地的成因及有無關聯。

喜馬拉雅山山脈成因:經過長期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原來在海底的喜馬拉雅山地區,由海底隆升為世界最高山脈。據地質考察證實,在很早以前,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是一片茫茫大海,稱“古地中海”。大約在6500萬年期間(這個時間有說是三億年前的),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印度洋板塊向北向下俯衝,抬升亞歐板塊大陸,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在地質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使得這一地區逐漸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而且喜馬拉雅山山脈造山運動從未停止,喜馬拉雅山中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每年還在以3.7釐米的速度增長。


四川盆地成因:一種說法,傳統理論認為,四川盆地,自東北至西南方向呈不規則橢圓形,印度板塊抬升亞歐板塊,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我國西南橫斷山脈,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崛起,形成了現在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之前的四川板塊碰撞,地殼變動,內力原因可以使地層形成褶皺或斷層,地層的彎曲處或下沉處形成盆地,四川當時相對較低,就成為了現在的模樣,有了今天的“天府之國”,形成了新生代的盆地。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喜馬拉雅山山脈與四川盆地的形成就有一定關聯。另一種說法,四川盆地由冰川運動形成或由一個小行星撞擊形成。外力作用下,直接形成了斷陷型的四川盆地,這種方式直接了當,只要有足夠的外部作用力,出現馬裡亞納海溝深度的盆地都有可能。如果是這種說法,那麼喜馬拉雅山山脈與四川盆地的形成就沒有關聯。
您有何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指教,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這種現象在地質中屬於三江造山系區域:三江造山系於中國的西南部,包括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其東為揚子地臺,西為岡瓦納古陸(藏滇陸塊),北與秦昆造山系相鄰。因此,該造山系形成與發展受著上述地臺的影響與制約,該區在地質歷史上經過多次離散、拼合與增生,現今大概以瀾滄江為界,其東(北)屬於親揚子部分,其西南屬於親岡瓦納部分。四川盆地屬於揚子地臺部分,喜瑪雅拉山屬於岡瓦納部分,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繫。


新源礦物研究權威中心


李德威教授的“層流構造假說”認為喜馬拉雅山與四川盆地是盆山耦合。

李廷棟院士認為青藏高原的隆升模式是“基底走滑,分層加厚,均衡調整”。

劉東生先生指出“青藏高原隆升與黃土高原的形成有相關性”。

隕落地質學認為:四川運動是小行星撞擊形成的,四川盆地是白堊紀隕石坑,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逆掩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中部“四條蛇綠岩套分割的三大地體”與“長江三峽”一一對應;黃土高原是白堊紀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光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的二氧化硅、硅氧四面體、磁鐵礦(氧化成為鐵紅則形成紅層)混合形成的地質構造!








金童希瑞


我不是專業的,我只是去過這些地方,有些關聯,但我說不出原因

這圖片上有怒江,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脈,珠峰大本營,這些都有關聯











五花肉桃子



周恆AAA


挖坑了泥土當堆成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