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伦
一
福长安是福康安的弟弟,他们的姑姑是乾隆皇帝的皇后福察氏,他们的父亲是乾隆的大臣傅恒。福康安和福长安两个人从小就在宫中长大,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他们有多器重。当然这也是乾隆效仿当年汉武帝培养霍去病一样,也体现出乾隆对自己的这个亲戚家的重视。
在乾隆晚年,福长安和和珅都是乾隆皇帝的旧政治班底,甚至福长安还因为自己的战功被封为镶红旗和镶白旗的满洲都统,并且还入选紫光阁功臣的画像,加太子少保衔。
本来福长安和嘉庆皇帝是表兄表弟的关系,按照正常道理来讲,两个人应该关系很好才是,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福长安却是和和珅这一条线上的人,和嘉庆离心离德。
和珅是一条大船,这条大船停靠在乾隆皇帝的身边。俗话说大船难调头,和珅同样如此。嘉庆成为乾隆皇帝的接班人是早已既定的,但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的利益却并不一致。两套班子基本上是若明若暗敌对的关系,就算和珅想投靠嘉庆也是不可能的。
二
福长安之所以是和珅一党,就是想在乾隆死后联手与嘉庆相抗衡,以保住自己的权势。这种垂死挣扎的方式在皇权专制时代基本上都是没用的,当年胡惟庸也是用这一招来对抗朱元璋,结果几万人全军覆没,全部被朱元璋铲除。
在乾隆皇帝死去没几天的时候,嘉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逮捕了和珅。随后嘉庆又宣布了和珅的20条大罪,抄了他的家。从和珅的家中共抄到了白银8亿两,这相当于清政府每年税收的15倍。
本来按照嘉庆的意思,要对和珅凌迟处死。但和珅的儿媳妇固伦和孝公主替自己的公公求情,他们兄妹关系从小就非常好。这个面子嘉庆皇帝还是要给的,因此又改成和珅在自己的家中用白绫自杀。
在历史上,并没有在和珅死后,准备对福长安秋后处决的资料记录。因此题目中的这个描述是错误的,但存在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和珅自杀的时候,嘉庆皇帝让福长安在一旁观看。
三
在和珅死后,刘墉就向嘉庆皇帝谏言,首恶和绅必办,但其他从犯应以宽大处理,尽量不要让案件扩大化,以安朝臣之心,维持政局的稳定。这个建议得到了嘉庆的认可,福长安等人并没有受到株连。
当然嘉庆没有过分打压福长安是有原因的,在中国历史上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亲情和仁义被放在很高的位置。福长安和嘉庆毕竟是表哥表弟的关系,只要威胁不是很大,没有必要动辄就是杀戮,这样就有失仁德。
在电视剧《天命》中间,福长安是一个可怜的棋子,夹在嘉庆和和珅中间备受煎熬,被嘉庆当作打击和珅的工具。在电视剧中过分的丑化了嘉庆,说他害死了福康安,又算计了和珅,一切只为稳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在历史上,和珅死后,福长安被派往裕陵担任低级官员。但不到两年,就被嘉庆重新启用,担任马兰镇总兵和古北口提督。在1816年被重新提拔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随后于第二年死去,也算是得到了正终。
新知传习阁
福长安是乾隆朝权力熏天的大臣,他的父亲傅恒是乾隆第一位皇后的弟弟,从这点来说,福长安可以称之为清朝的后戚。
他的父亲傅恒非常受乾隆皇帝的重用,在朝廷、军队中权势一时无两,连带着福长安和他的哥哥福康安也受尽了乾隆皇帝的宠爱。
在他们两兄弟小时候,他们还被乾隆皇帝召入宫中亲自抚养起来,可见乾隆皇帝对他们的喜爱程度有多之深了。
福长安的人生巅峰
在福长安和福康安长大后,他们兄弟二人在乾隆的提携下,也成长为了如同他们父亲一般权势滔天的人物。
在福长安人生最为发达的年代,他走到了清朝八旗满洲都统的位置上。
满洲八旗是清朝的核心,是清朝初年赖以立国的根本,在整个清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都统,就是除了那些由亲王、皇帝亲自担任的旗主之外,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人物,官职品级是从一品。
而且因为朝廷对旗主权势有着很大的限制,所以从清朝中后期起,清朝八旗的所有权力都是被都统掌握在手中的。
由此可见福长安最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么庞盛了。
福长安被判处斩监候
福长安在朝堂中和大贪官和绅走得非常近,一度成为了和珅派的最大朋党。
于是在乾隆驾崩、和珅被新掌大权的嘉庆斩落马下后,福长安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首先他被剥夺了所有的官职以及侯爵爵位,然后家中的无数财产也尽数被嘉庆皇帝派人给抄了过去。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提问中的一个错误,在嘉庆皇帝当时的雷霆惩罚行动中,福长安并没有被判予秋后处决的惩罚,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那时候的很多大臣都建议嘉庆皇帝直接把福长安给斩首,但是嘉庆皇帝念及到自己和福长安从小在宫中陪伴长大的情谊,就拒绝了这种想法,只是给福长安判了一个斩监侯。所谓的斩监侯,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说的死缓,算是给福长安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福长安跪看和珅死亡
除此之外,嘉庆皇帝还给了福长安一个特殊惩罚,那就是在赐和绅上吊自杀的时候,让福长安跪在房间中,亲眼看着和珅的死亡。
我们并不能确切知道福长安在目睹和珅死亡时的心情,但是仔细揣度,他当时的想法我们也是能感受到的。
他当时的内心想法肯定非常的庆幸,因为如果嘉庆皇帝真想让他死的话,早就直接杀了他,何必先是判处了一个余地很大的斩监候、然后又让他看着和珅的死亡呢?
他知道嘉庆皇帝此举是对自己的一个震慑,知道嘉庆皇帝肯定舍不得杀自己,想放过自己一条生路,于是就用了这种方法对自己进行警告,让自己以后好生做人。
在这种情况中,他能产生喜出望外这种心情也是不难想象的。
福长安的复出之路
没多久,在嘉庆皇帝的开恩下,福长安又重新复出了。
他先是在军队中被授予了一个只有六品的小官职,然后又一步步在军队中重新崛起,最后,他成为了满洲上三旗中正黄旗的副都统,距离自己人生最巅峰时期也仅仅只差了半步。所以说福长安并没有被判秋后处决,而是被判了斩监侯,我觉得他真正能产生喜出望外的心情,应该是嘉庆皇帝让他跪着看和珅死亡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应该才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担忧。
孤客生
首先回到一下问题,和珅是乾隆时期的第一大贪官,而福长安是第二大贪官,嘉庆帝要给第一大贪官刺死,而给第二大贪官判秋后处决,嘉庆帝的本意是不打算杀福长安。福长安听到自己被判球后处决,就猜到嘉庆帝不准备杀自己,他自然会很开心。
都说一个和珅跌倒,整个嘉庆都吃饱,理论上说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和珅所贪污的那些钱有没有真得花在国计民生上面就很难说。乾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代明君,他当真不知道和珅贪污受贿吗?乾隆不仅知道和珅是个贪官,他还知道和珅对自己非常忠心,乾隆皇帝喜欢和珅这个奴才,这才是和珅一直在乾隆身边过得顺风顺水的原因。
所以,换个角度上说,嘉庆皇帝想要杀掉和珅跟贪污的关系并不大,只是因为嘉庆皇帝不仅不喜欢和珅还觉得他是自己执政期间的最大障碍,就像康熙除掉鳌拜一样,只要对自己的政权有影响的人,都要铲除。嘉庆为了得到皇权,用毒药害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乾隆。对乾隆忠心的和珅自然是要揭发他,要揭穿嘉庆帝的和珅自然是嘉庆当政的最大障碍,那么福长安呢?
福长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如果要跟嘉庆帝攀关系的话,也可以说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然嘉庆帝怎么想就另一说,嘉庆帝想的最多的或许就是自己的皇权,而福长安对于自己的皇权究竟有多少影响?福长安的背后还有富察家族,这个家族背后的势力可是非常强大,嘉庆皇帝还是非常需要福长安以及富察家族来支持自己。
对于和珅贪污的事,乾隆因为喜欢他,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和珅会谴责嘉庆帝毒杀自己的父亲,嘉庆帝不能够让和珅活下去。嘉庆帝对于福长安的贪污,也可以视而不见。嘉庆帝审问和珅的时候,彼此心知肚明,当时朝政上,贪污的满族八旗子弟是非常多,但是,嘉庆帝全都可以视而不见,因为这些满足八旗子弟不会像和珅一样威胁自己的皇位,威胁都要被除掉。而福长安也不是一个能够威胁嘉庆帝皇权的人。
为了巩固皇位,嘉庆帝毒杀父亲,又杀掉了几个会威胁自己皇权的亲兄弟,而嘉庆帝想要搞到和珅,还要利用福长安,因为福长安是和珅的亲信。而把和珅终于搞到,福长安也起了不少作用,又加上,嘉庆皇帝的几个亲兄弟之中,几个被自己杀了,剩下的永璘因为母妃之死而怨恨嘉庆帝,而嘉庆帝又杀了福长安的哥哥福康安,杀福康安是误杀,嘉庆帝也不愿意,他内心深处也心怀愧疚,福康安一死,嘉庆帝或许就想在福长安身上弥补吧?
福长安不论怎么说他身上也是流着乾隆的血,嘉庆帝跟福长安之间还是有着血缘至亲。嘉庆帝想当皇上自然是不能够孤家寡人。当嘉庆帝叫福长安去看和珅自尽时,福长安非常爽快得答应了,因为福长安知道自己有生还的机会了。当嘉庆帝知道福长安跪着看和珅死的全过程时,嘉庆帝可以确定一点:福长安是支持自己。
嘉庆帝和福长安双方各自目的达到,何乐而不为。
篱上青
如果说和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贪官,那么福长安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仅次于和珅的第二大贪官。其贪污的财物,其实和和珅有一拼,我们先说说他贪了多少?
先不说他到底贪了多少钱,就拿他贪污的房产来说。福长安在抄家的时候光房产就有607房子;加上一处豪华的大花园,此外山环水绕的有674间房子和283座亭台楼阁;此外还有82处出租房、789倾出租土地。他拥有的房产,估计比现在的某些房地产商还多。在乾隆54年,崇文门的税务由福长安接管,估计从那时也谈不少,总之所贪污的数量可以拿去千刀万剐了。乾隆死后,福长安以阿附和珅,下狱夺爵,被抄家。诸大臣议论用朋党律坐立斩,上命改斩监候。但是和珅被赐死,福长安被判秋后处决,他收到和珅的判决后在狱中却喜出望外,这是为什么呢?
福长安在乾隆时期做过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与当时的和珅可以说穿的一条裤子。在乾隆退位的时候,嘉庆都想把和珅给办了,只是当时太上皇乾隆还活着,所以没有动和珅。乾隆禅位三年后,驾崩。就在乾隆驾崩的那一年,和珅被抄家,朝廷有大臣建议凌迟。不过皇帝考虑到和珅担任过先朝的机密大臣,也做了一些贡献,后改赐和珅狱中自尽,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和珅被杀,按理说福长安也脱不了干系。但是,在颁布处死和珅以后,嘉庆让福长安“亲视和珅自尽”。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和珅现已从宽赐令自尽,福长安亦著从宽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著内监提出福长安,前往和珅监所,亲视和珅自尽后,再押本狱监禁。”明白人都知道,嘉庆让福长安看和珅自杀,这是杀鸡儆猴,所以福长安听见这个消息,喜出望外知道自己不用死了。
果不其然,和珅死后。福长安虽然说被判了死刑,但是不久释放,然后革职查办,相当于停薪留职。最后发配军营,还做了一个骁骑校,且接连升迁为围场总管,马兰镇总兵,再署古北口提督,如果晚死几年说不定待遇比乾隆时期的地位还高。福长安本应该死罪,嘉庆不杀他应该是看在从小在宫中一起长大,且又是表兄弟,杀了和珅足以警示其他贪官,所以没有必要再把自己从小到大的表兄弟给杀掉。当然,肯定有家族成员为他求情,不然福长安犯这么大的罪过,没有被处决,肯定有家族成员干预。此外,嘉庆留福长安一条命,是希望他能报答自己不杀之恩,好好的做一个清廉的官员。福长安知道自己免于一死,已经是皇恩浩荡,估计以后再也不敢贪污了,自此也将为大清朝肝脑涂地。不过这正是嘉庆所期望的,福长安最后没有让嘉庆帝失望,说明嘉庆不杀他,也是有目的的。
谋士说
福长安亲眼睹和珅吊死后,回到了自己的牢房,他从皇帝怒斥他的圣旨中看到了生的机会,同时还看到了将要被重用的希望。他的猜测是对的,没过多长时间,就高升了,一步步的升到了从一品古北口提督。嘉庆皇帝打心里就没有杀福长安的意思,福长安与和珅不同,和珅与皇帝非亲非故,而福长安与嘉庆是表兄弟,同岁的君臣二人从小一起长大的,是有感情的。嘉庆对福长安判决的圣旨中流露出了抱怨之意,抱怨他站错了队伍,没有尽早的揭发和珅的所作所为。
北辰272055996
一看文题我就迷糊了,福长安还能和和珅尿到一块去?想来又是无脑影视剧,那我便只分析秋后处决的目的吧。
有一点大家肯定犯迷糊,古代统治者为什么穷集能事要去弄一些令人发指的酷刑,商朝炮烙、油锅、炉闷,汉朝腰斩,唐朝车裂,明朝凌迟,清朝活剐,样样都是极尽折磨人之能事。明朝袁崇焕被在刑场一片肉一片肉割,清朝戊戌六君子被慈禧下令用钝刀砍头。
是统治者喜欢虐待人么?!大多数不是,因为他们也避讳血腥而不及。说白了那是他们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的方式,通过借杀一儆百的方式来震慑那些内心蠢蠢欲动,欲犯上作乱的异己分子。我们说,自古以来,惩罚从来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我们今天打小孩,并不是要打他让自己心里舒服,而是想通过打他让他长记性,小惩大诫教育他,这才是最终目的。
历史上来看,福长安作为紫光阁首臣傅恒四子,与乾隆,嘉庆都交情不菲,他自己更是凭借自己能力官至从一品,领镶黄旗副都统。
从历史来看,福长安是病死的。既是要把他和和珅归类到一块,又如何不斩立决?!嘉庆多讨厌和珅啊?恐怕这也是嘉庆借此小惩大诫吓唬福长安,让他长记性,以后选对立场罢了。
最后,科普一下,古代人为什么喜在秋后问斩?!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古代刑罚,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一年四季,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来说,春夏太忙,冬太冷,都不大愿意出门。唯有秋后,收成农忙结束时有空闲,愿意去出门看热闹。人一多,行刑以儆效尤的效果最好。又以秋后万物凋零,主肃杀之气,行刑最适合不过了。行刑后,马上入冬,还不用担心有各种疾病、瘟疫问题。
不书公子
众所周知,和珅乃是清朝的最大贪官。家中珍宝无数,房屋更是多处闲置。富可敌国也不是虚妄之言,他是乾隆时期的重臣,在现代各种拍摄的清代影视剧中也是多次露面,尤其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贪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图: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的恭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作为乾隆身边有名的大红人,和珅之死并没能够像他生前那样光辉,而是被后主嘉庆处以斩刑,丝毫没有念及先皇对于和珅的宠信之势。对于和珅之死,后人有一些人评论,那是因为嘉庆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重整朝纲,整理贪官。
但是嘉庆后续的很多做法,让一些学者,并不以为然。因为与和珅一起的福长安,可谓是和珅的心腹,虽然没有和珅那样贪,但是论罪依旧可以与和珅一样处以死刑。
然而嘉庆最终只让他做了和珅的斩监侯,也就是说,让他亲眼看着和珅去死,这种做法,估计任何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对于福长安的赤裸裸的警示。
福长安当然知晓其中深意,更是喜出望外,算是保住了一条命。和珅临死前的一番话也给他日后的发展敲响了一个警钟。和珅认为嘉庆多给他判处的罪名,有十二项,可是没有一项是涉及贪的。
可见对于嘉庆来说,在意和珅的并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的党羽和势力。
但是嘉庆还是多疑了,毕竟和珅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要造反。否则就凭他富可敌国的财力,完全可以招兵买马,觊觎皇位。但是和珅并没有,反而和乾隆打成一片,不仅陪乾隆六次下江南,而且下江南的这些钱还是和珅出的,都没有动用乾隆的国库,而是使用自己的小金库。
和珅善于理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手下的财富,有贪污受贿得来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经营生意,钱生钱投资得来的。
这一点大概也是为何乾隆十分喜爱和珅的原因,有人帮忙理财,还十分忠诚,这样的大管家可有不用之理。
而到了嘉庆这里,嘉庆首先不能够充分信任和珅,没有在一起共处过事,所以即便和珅示好,送了一个玉如意给嘉庆,也不能让嘉庆不办他。
而和珅在狱中更是想明白了这点,告诉福长安这个道理,那就是一代人的江山已经过去,想要全身而退,那么就要把你自身的威胁降低为零,并且塑造你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才能够安稳长存。而和珅自己想要平安度过余生是不可能的,私人金库太大,党羽不明。
图:富察·福长安画像(大学士傅恒第四子)所以当福长安收到和珅判决书的那一刻,是非常开心的,这种开心不仅在于自己已经安全保命,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嘉庆处理和珅的态度,知道怎样在新君面前进退。同时和珅死前的悔悟之言,也让他明白,要创造出自己对于皇帝的价值,才能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后来的福长安在做和珅斩监侯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官位青云直上,总管,总督,提督都有做过,并且差一点就成了嘉庆儿子的太保,如果他的寿命能在长个几年,受宠之态必是大势所趋。
小小嬴政
表哥开恩,本“猴”不用死了。(⊂((・⊥・))⊃)何来本“猴”?请看下段加粗字体。
嘉庆四年(1799年),高宗死,他以阿附大学士和珅,下狱夺爵,籍其家。诸大臣议用朋党律坐立斩,上命改斩监候,而赐和珅死,使监福长安诣和珅死所跪视。
福长安是到和珅受死的地方跪着看他如何自尽的。
<strong>
杀鸡儆猴
那么福长安激动个什么劲呢?他明白,真要杀就一起赐死了,只赐死和珅,他则斩监侯(还是皇帝特意留命),真要治其死罪,这样多此一举根本没意义,而且还让他跪视,那摆明了就是敲打敲打,让他今后乖乖听话,嘉庆帝并无杀意,有个词叫杀鸡儆猴。
<strong>
乾隆帝死后,嘉庆帝开始清算,首当其冲就是和珅,其实和钱不钱的没什么关系,那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和珅的家产......户部是一根毛都没看到,和珅一半家产落入嘉庆帝口袋不假,但是连和珅的房产和另一半家产都被嘉庆帝赏赐给了永璘,也就是说永璘到手的干货比嘉庆帝还多,摆明了嘉庆帝是不大在乎这笔钱的。这点和珅也早就明白。
为何儆猴
因为嘉庆帝只想杀鸡......猴子是用来吓唬的,大清全境都知道------嘉庆和福长安的关系非常铁,福长安根本死不了,他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虽然嘉庆帝非常讨厌“私生子”福康安,甚至连福康安的儿子都不放过,但是对福长安可是非常好的,下旨斥责的调调好像是在和玩伴抱怨-----早知道和珅这德行你为啥不跟我爹举报,别人可能没能力,但如果是你举报和珅的话,我爹铁定会弄死和珅的!潜台词就是咱俩这么铁瓷你站哪边的?我当了四年皇帝,你拿我当回事么?咱俩独处那么多次机会你也没弹劾过和珅!
屡次升迁
后来的升迁路线就是:
员外郎→免职→披甲→骁骑校(六品)→围场总管→马兰镇总兵→古北口提督→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和福长安的猜测一样,他根本不用死,而且即便治罪也还有升迁的机会,所以大喜过望。
<strong>
古今通史
本来应该斩立决结果被判死缓,能不高兴吗?死缓一般就死不了了,各种减刑一上,关个十几年就出来了。
福长安据民间传说是乾隆的私生子,信息的真伪已经无从考证,但他跟哥哥福康安确实很受乾隆的喜爱,从小就被养在宫中,可以说是跟嘉庆皇帝一起长大的,仔细算下来,他们还是表兄弟呢。
这两人非皇室成员,没有皇位继承权,所以对嘉庆没有任何威胁。没有竞争关系,也就不存在纷争,所以他们的关系还是比较可以的。嘉庆对这个表兄弟也是比较照顾的。
和珅必死有两个原因:其一,和珅是天下第一巨贪,府内财务超过了当时的清朝数十年的财政收入。嘉庆新皇上任三把火,就拿和珅开刀。但奇怪的是,和珅的家产大部分没有交到国库;其二,和珅权力太大,威胁皇权。乾隆末期,和珅的权力更大了,因为乾隆还在,嘉庆当时不敢表现不快,但是乾隆刚死,就开始清算和珅了。
而福长安不用死,就是他虽然也是巨贪,但他的权力远远不如和珅,而且也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对皇权够不成威胁,再加上嘉庆还念及以前的情谊,所以就对他网开一面。让他亲眼看着和珅自杀,也是对他的一种警示吧。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长安一段时间后,步步高升,离自己原来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可惜死的比较早。
历史伶俜者
立即执行和死缓是两种概念,因为死缓有活的可能,立即执行说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福长安感觉到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