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書生
《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指黃河,“洛”指洛水,“聖人”是指上古統馭民眾的帝王伏羲和大禹。伏羲看到黃河中出圖就仿照它作八卦;大禹看到洛水出書就仿照它作《洪範》。
伏羲仿照河圖畫的八卦是一套象徵哲學思想的符號。太極一氣而生天地陰陽,有天地而生四季,四季又產生了八卦,八卦可以判定吉凶,趨吉避凶以成大業。《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伏羲仿河圖而畫的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並有解卦的爻辭,這就是《易經》的主要內容。從《易經》演生出來的學問到宋代就已經有讖諱學、傳學、數學、圖學、注學、章句學等等十六種。從八卦、《易經》及後來衍生出的學問已經難以反推真正的“河圖”具體是什麼。但從八卦及《易經》內容來推測,如果真有河圖,可能就是揭秘天地運行之理的提示。
大禹所作的《洪範》是《尚書》中的一篇。“洪範”即大法,是一篇講政治思想、哲學思想的重要古代文獻。
《洪範》中說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結果擾亂了皇天上帝所造的五行規律,上帝大怒。鯀被流行,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洪水,重新採用了疏通的辦法得到了成功。於是皇天上帝就把“洪範九疇”賜給了禹。“洪範九疇”就是漢代所傳的“洛書”,是指治理國家的九種大法,可以使國中臣和睦、國治民安。
所謂“洛書”的“洪範九疇”:
第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要順應五行特性做事。
第二:五事,即貌、言、視、聽、思。態度恭敬、言語合乎道理、觀察清楚明白、聽取意見、思考問題要通達。
第三:八政,即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就是要注意八件事:農業、商業、祭祀、臣民的交通及居住、教育、司法、接待賓客、軍事。
第四:五紀,即歲、月、日 、星辰、歷數。也就是年、月、日、星辰及曆法。
第五:皇極,即“皇建其有極”,就是天子要建立起至高無上的原則。故宮三大殿的保和殿掛的匾額寫的就是“皇建有極”。
第六:三德,即正直、剛克、柔克。治理臣民要能端正人的曲直,以剛取勝,以柔取勝。
第七:稽疑。就是選擇善於卜筮的人,要會用龜甲和蓍草卜筮。
第八:庶徵,就是要了解八種不同的徵兆,包括:雨、晴、暖、寒、風,根據徵兆按規律辦事。
第九:五福六極。五福是指: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是指: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宇廟,四方上下為之宇,古往今來為之宙。《易經》講天地運行之道,《洪範》講古今治理之法。如果真有“河圖洛書”,如果《易經》、《洪範》真是根據“河圖洛書”所作,那麼說它是講宇宙的奧秘也算能說得過去吧。
沅汰
很多人知道《易經》中的一句話叫“河出圖,洛出書”。
現在如果你上網打《河圖》《洛書》,會出現用代表陰陽的黑白相間的點來組成的圖。
其實,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河圖》《洛書》,真正的《河圖》《洛書》至今都沒有人知道究竟是什麼,一直是一個謎。《河圖》、《洛書》的起源:根本不是上古時代,伏羲所看到的
《河圖》《洛書》究竟起源於什麼時候?有人根據《易經》這句話的記載,認為是源自伏羲氏。其實,除了《易經》之外,《尚書》《禮記》《論語》《管子》都有相關的記載。問題是,伏羲這個人我們現在都不能確定是否存在。
其實,《河圖》《洛書》真正流行起來,是在東漢時期。
這就要涉及到兩漢之際的一個重要思潮,那就是讖緯。什麼是讖緯?所謂讖緯,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謠言,它是一種通過文字來預測吉凶的手段。
讖,指的是我國上古時期產生的一種有應驗的語言,緯則是配合儒家經書的緯書。漢朝之所以出現讖緯,主要與王莽竄漢有關。
我們知道,秦漢建立之後,尤其是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確立了君權神授的理念。王莽作為一個外戚,他想當皇帝,可是找不到合法性啊。怎麼辦?於是就用讖緯的形式來說明,王莽當皇帝是上天授意的,也是之前的聖人早就預知的。
後來,劉秀消滅王莽,建立東漢,也是根據讖緯的思想。於是,讖緯在東漢異常興盛。
由此,就出現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有人就根據《易經》中的這句話,開始不斷對《河圖》《洛書》這種不存在的說法加以發揮。
《後漢書·光武帝紀》裡面說:“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大概《河圖》《洛書》的流行就是從光武帝之後才開始的。
從黃河裡面出現龍,還帶著圖,顯然是神話成分。但是,這種說法卻能表示,統治者治理天下是有秘密法寶的。
《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有人認為是祥瑞,也有人認為是地圖或者寶石
那麼,《河圖》《洛書》到底是什麼?
根據相關的研究,最早在《尚書》《禮記》《論語》《管子》中的記載,其實只是一種祥瑞,而且《河圖》也不僅僅是單一的祥瑞,它與很多其它祥瑞並列。
比如《禮記·禮運》中說:“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騏璘。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
到了漢朝,孔安國作《尚書傳》,才正式把《河圖》與陰陽八卦聯繫了起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有伏羲受《河圖》影響畫八卦的事情。
比如,有本緯書叫《尚書中候握河紀》就說:“神龍負圖出河,慮棲受之,以其文畫八卦。”
還有本書叫《龍魚河圖》,裡面說:“黃龍附圖,鱗甲成字,從河中出,付皇帝。令侍臣自寫,以示天下。”
意思就是,所謂“河圖”是從黃河裡面,由神龍揹著帶上來的,那裡面蘊藏了天下自然的奧秘,由此產生了八卦。
後來,還有人將《河圖》解釋為地圖,比如《春秋曆命序》就說:“河圖,帝王之階圖,載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
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黑白陰陽的圖畫,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主要是到了宋代。後來,到了清代初期,乾嘉學派的學者們,如黃宗羲等人認為,所謂《河圖》其實是一種山川地理形勢圖,《洛書》則是記錄天下風俗的。
到了現代,學者們認為,所謂《河圖》、《洛書》其實就是一種寶石,如臺灣學者,顧頡剛的學生陳槃就認為“古傳說中之《河圖》、《洛書》,殆不過寶石之類,《尚書·顧命》雲:‘天球、河圖在東序。’天球亦寶石,《河圖》連類並列。此類寶石,蓋有紋理,似文非文,似圖非圖,在可識不可識之間。”
因此,現在很多人所鼓吹的,什麼《河圖》、《洛書》蘊含宇宙的奧秘,完全是無稽之談。
兮兮說事兒
河圖洛書來源神秘,歷朝歷代,有的把它奉為神書,有的把它列為妖書、禁書。河圖洛書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最主流的說法,周易繫辭中寫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大意是說: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上古時代幾千年確實是沒文字,靠神話傳說也對,但至少可以畫圖吧,流傳到現在圖也沒有。又有黃帝、堯、舜帝授河圖洛書的說法,這些都無法考證,但一點可以確認,在孔子之前應該有河圖洛書的說法。
二、第二種說法,就有點打臉了,可惜又是有考據的(圖一)。現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河圖洛書其實是北宋劉牧所創,事實是這樣,考據過的。他受陳摶流出的河圖洛書的影響,又覺得陳摶的河圖洛書是搞反了,就改成現在這樣。後來朱熹把這幅圖用在《周易本義》最前面,並配了文字說明,作為教學用了。劉牧寫了一本《易數鉤隱圖》,大家可以參考看看,裡面有論述。
三、既然是陳摶老祖流出的,要就一定要看看他的論述,傳說他在華山當道長的時候,受天啟或者奇遇得到了龍圖,畫了21幅圖天地相合的推演圖,但是為了怕洩露天機或所傳非人,這21幅圖就亡佚了,據說雷思齊道長看到過。陳摶老祖的《易龍圖》沒了,但他寫了《龍圖序》流傳了下來。大家可以看看,裡面354個字,字字珠璣,真正讀懂受用無窮,我也是受了啟發才初步領略到河洛的奧秘。
四、陳摶老祖的河圖論是這樣的(也可能是邵雍假借陳摶說的):夫河中龍馬負圖者,非龍也,乃大龜也,背上所負一長畫,二短畫,一點白近尾,九點紫近頭,四綠點在肩之左.........凡九數而七色。羲皇以九位定方,以一長一短而生爻,以三設位而畫八卦。後來大撓氏點明伏羲,一白點要畫在北方坎位,你看這不是活脫脫的洛書九宮八卦嘛。(圖二)
但我有個疑問,伏羲那時候有顏色嗎,後天八卦是伏羲創的嗎,那文王只是重卦和寫辭了。
五、陳摶的洛書論:夫洛龜出書之初,有一白點六黑點在背近尾,七白二黑背在頭,三白八黑在背之左........,羲皇與大撓氏定之以一六在下合於北而生水。這不又活脫脫又是河圖嘛(圖三)。
所以陳摶老祖說他的河圖第一,洛書次之,他說的河圖洛書完全與劉牧的相反,在宋代以後引起相當大的“圖是書,書是圖”的爭論,所以造成現在很多學者認為,現在用的河圖洛書是宋人假借伏羲傳說的偽圖。但有個說法也能支持到陳摶,就是現在的九宮,並不是宋人創立的,而是在先秦時就有了,叫明堂,祭祀時都要按這個規制來。
我的觀點是:不爭論。好用就拿來用,但要以陳摶為主,特別是他的《龍圖序》才是真正講河洛天地之數變化的。
壹圓文化
河圖洛書不是暗示宇宙的形成,但是它是宇宙或地球發展到某一階段的星空圖或地球上的大時段!!!
因為宇宙形成是由無極化太極,太極化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生萬物而來,換成數字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出於老子道德經中,這一系列變化才是宇宙的形成,但河圖對應了四象,洛書對應了八卦,所以它們只體現了一階段的宇宙變化和地球對應。
河圖體現了四象的變化,如果我們從河圖中能找出太極兩儀的軌跡來就能明白連山易的對應的大時段就是河圖,也就明白為什麼伏羲能從太極中中演變出河圖來了,由於地球最初只有南極為土為山,北半為水這是上古地形對應兩儀之時代,當到了四象時代,天地太變,地極發生扭曲,地震,天下大兩,大地下陷等降臨那場大洪水災過後,天下一片水鄉澤國,只有山連山的山頂上可住人,於是連山卦氣時代來臨,同時對照河圖可知中宮之五加入了四方,說明地球上的土四分五裂,由南極分開,北方之一有了五而成了一六共宗,東方之三有了五成了三八為朋南方四有了五而成了四九為友,西方之二有五參入成七才有了二七同道,其時好望角,合恩角與澳大利亞都還有跡可追尋!!!!!!中宮土為演色,為什麼中國人是黃色人種,與中央位重合,特別是中國的黃土高原更是對應著中宮五行土!!!!!!!!伏羲當時也受到了河水中龍馬背上的圖案啟發,而帶領人類穿行於山領,下澤捕魚,觀天星辰而流傳了河圖,古時稱龍圖!!!!!!!!
而洛書則是天象變化運行到了坎離時代,人類增多,山上面積因澤而困,一位劃時段的人物出現了大禹!!!!他得洛水之龜背圖啟發,掘通九河,使堵塞之水流歸大海,整個地球山水如八卦一樣山水分開,一六不在合五,而成八卦,這八卦來源於洛水之龜背,起名洛書!!!!
天玉心宗1492541848
河圖洛書是中華第一經--易經的根本。眾人皆知數學是科學的皇冠,西方數學教父畢達哥拉斯就堅信萬物皆數!自古華夏有門推算過去未來的數學邏輯模型就叫術數,其代表的黃老學者認為天地起於數。西遊記如來說:天開於子,地成於醜,人生於寅。這個更準確的說法:先秦神仙方學--天啟於甲子,地成於乙丑,人長於丙寅。這都是數。
這個天干地支的概念均起於太古河圖、上古洛書。河圖洛書文獻記載非常古久,比如:周代的周易已經看到,但長時間見文字而不見實物圖!至宋代陳摶老道,出示其道家所藏的河圖洛書實圖,近當代有人以為是其偽造,作為得道高人,首先人格是可信的!隨著科學考古進步,當代在遼寧省凌源市考古發掘出一“石耜”,其上有完整的河圖洛書標識,此為新石器時代的產物,距今約5500年,證據一舉打破陳摶造河洛的捏想。另外還解決了個爭論:洛書到底是出於4100年前的夏朝開創者大禹氏,還是其遠古祖宗,華夏人文之祖黃帝,證據明顯示是支持始於黃帝。
河圖成於三皇之首的伏羲,而洛書成於五帝之尊的黃帝,兩者有著傳承關係。那麼河圖的宇宙生成觀是怎樣的呢?這樣的:宇宙起於“一”,正所謂天一生水就是這個意思。
不論是易經,又是道德經,這個都是他們宇宙生成觀的源泉…易經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有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者的兩儀即天地亦即宇宙,後者一生二的這個二也即天地(宇宙)。
易經:太極與一是一體的兩面;道德經:一是最緊貼道的,是道最直接洐生的一個狀態。所以說此倆經典均是說宇宙源於一。
近代科學宇宙生成論影響力最大的是:大爆炸論。其說我們的宇宙均始於一個無限緻密的奇點!這個就是“一”,你看:河圖竟與現代科學的宇宙生成論,出奇的巧合,說出奇的巧合是因為畢竟於河圖之後一萬後,現代科學提出神粹相同的觀念與理論。愛因斯坦的名言:巧合通常非巧合,巧合是必然!好,答題回應於此。
洪範國學堂
河圖洛書的存在現象究竟表現了宇宙蘊含的什麼奧秘?古往今來有關類似的論述不計其數,但是基本上都是人云亦云,互相傳抄,不見新意,說了也就等於沒說,實際只是為了博眼球,湊熱鬧而已!
本人認為河圖洛書實質是宇宙能量以點粒子空間分佈的方式,把宇宙能量運動的先後天兩層次結構揭示了出來,體現了時空運動僅有的黑洞,白洞兩種結構形式。
河圖,洛書兩種能量結構圖象最重要的不同之處乃表現為兩圖中心分佈數的不同。河圖的中心數是15,為黑洞能量分佈的特徵。洛書的中心數則是5,是白洞能量分佈的標誌。
河圖是一個方圖,顧名思義,實質是銀河中心能量運動結構的表象,其中心的15數是10陰圍5陽,陰陽產生能量差,則10陰內陷收斂下沉,5陽居中受激擾必陽動,從而循環旋極運動出現太極旋渦,此旋渦就是黑洞內斂運動的表象,銀河中心的四條旋臂則是河圖外圍四方粒子數的能量凝聚及象徵。
洛書實質是一個圓圖,象徵太陽系的能量分佈結構,中心的5陽之數則體現為外圍8方數字中心,體現為太陽,專司能量的輻射。此太陽的輻射就是白洞噴發之象。其白洞能量噴射可在洛書九宮數中自然形成8條射線,每條射線的數則都是黑洞內斂生成的15數。也就是說,此白洞噴發的能量世界是黑洞凝聚能量等量的轉換!
現在看來,所謂的河圖,洛書實質就是銀河系與太陽系能量結構分佈的烙印,或者說是黑洞白洞結構能量的展示。河圖洛書連體則體現為宇宙能量運動一循環的過程!
總而言之,河圖,洛書表現的就是一個主題,那就是宇宙能量運動的軌跡!
易境2
中國文化之源離不開三張古圖,即伏羲氏的巜先天陰陽八卦圖》、巜河圖》和《洛書》。巜先天陰陽八卦圖》實際上是一張人馬座大星系在空間運動的軌道圖。這方面我已多次談及。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巜河圖》和巜洛書》又在向我們傳遞何種信息呢?
《河圖》是十陽圈和十陰圏。在周天分佈的十陽圏和十陰圏就是一種告知。中國古人早就有所領悟了,他們因此創造了十干天文學文化,並與十二地支組合而創立了六十甲子紀年文化。十干天文學分別是指天上的十個會移動的天體,前七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更,分別指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後三幹是辛星、壬星、癸星,這三顆天體只知其天文週期,但不知其天體方位。辛星為三十年近臨一次地幹球,癸星為五百年近臨一次地球,這兩顆星是黃帝部落最早認識到的,因為地表氣候總是三十年有一次轉暖變化,還有五百年一次的氣候大變熱變化,而這些變化必然與天上的天體相對應的,而在炎帝部落炎帝還發現六十四年要發一次大洪水的週期,而炎帝也認為這也是與天上的一顆天體相聯繫的,故給它取名為壬星,炎帝為了認識這一變化週期專門創立了六十四個卦序符號用來紀年記史。所以這三顆星,古人只知道它們在天上存在,但一直沒有找到它們。這就是黃帝時期人們對十天干的理解,也是那時候古人對於巜河圖》十陽圈的理解。
雖然古人已經解釋了十陽圈,但十陰圈在巜河圖》中又代表什麼呢?辛星、壬星、癸星又在何方?這也使我感到好奇,最後終於在半人馬的西蜀塵裹質體中找到這三個天體,它們是西蜀1恆星體(辛星)、西蜀2恆星體(壬星)、西蜀3恆星體(癸星),同時也知道了巜河圖》的符號意義。其實巜河圖》的十陽圈和十陰圈代表天上二十個天體。十陽圏分別指西蜀塵裹質體的九大恆星體再外加一個太陽。而十陰圈是指太陽一系中九大行星再外加一個月亮。太陽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溟王星、倪神星再外加一個月球。其中冥王星和倪神星都是小行星,它們代表九個天文圈層再外加一個月亮圈層。所以一張巜河圖》告知我們,地球萬千變化都由天上這些天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就是這一張巜河圖》告知我們,地球的氣候變化與太陽系之外的恆星體也有對應關係。而《洛書》符號也與巜河圖》相同。這就是《河圖》、《洛書》的古今解釋。
李波84091
河圖暗示了天地乾坤的形成!
宋·邵雍《觀物外篇》曰:“乾坤起自奇偶,生自太極”。是說河圖奇偶之數的數理變化形成了天地乾坤!乾坤來自奇偶,奇偶起自陰陽,陰陽來自太極!太極一動一靜,一奇一偶,遂先有一三五七九和二四六八十奇偶陰陽兩五之數,待達到這樣的天之五和地之五的穩定狀態和衍化之數,然後經過幾十億年“參伍以變,錯綜其數”的數理變化和氤氳衍化,才漸漸地產生了天地萬物,因此所有的生命都被刻上了五的烙印,於是植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五運生命節律,動物有了生長壯老已五運的生命過程以及五臟、五味、五體、五志、五色、五音等以與天地五行同步共振。
《易·繫辭上》在闡釋河圖的數理結構和變化方式及其結果時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奇數一三五七九是河圖的天數、陽數,偶數二四六八十是河圖的地數、陰數!“天數五,地數五”是河圖的結構方式!“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河圖的變化方式!“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是河圖的生成數!“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是河圖天地之數數理變化的最終結果!
生為神,死為鬼!有了鬼神之變化,也就說明有了生命萬物的產生和死生輪迴之變化!
鬼神,死生也!生命萬物變化之跡也!河圖數理變化果實也!
宋.程頤說“鬼神,謂造化之跡也”。鬼神變化之跡就是造化萬物變化之跡!死生變化,終始往復,五運輪迴,乃萬物造化之跡也!生命萬物“生長化收藏”或“生長壯老已”產生和消亡的五運輪迴過程,就是出生入死、循環往復的造化過程!就是此所以成生死變化而行鬼神之道的過程!
《易·繫辭上》接上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變化之道”即上文“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之變化,五位相得相合之變化是河圖數理變化最基本的核心內容,也是產生天地萬物最根本的變化。《易》接下說“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就是指天地“兩五”奇偶之數相得相合相互參雜的“錯綜其數”之變遂成天地萬物五運輪迴之變,遂成天下之文跡也!知道了天地兩五奇偶之數相得相合錯綜其數的數理變化之道,就知曉了天地萬物五運輪迴的鬼神變化之道,而其知生死神鬼之所為也!
河圖布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 並有天數五, 地數五,其中,一三五七九為奇數陽數,其五位相得“二十有五”(+1+3+5+7+9=+25)的這個和數便是天數,顯然“天數二十有五”是指奇數一三五七九“五位相得”的陽數之和,才稱之為天數;二四六八十為偶數陰數,其五位相得“三十”(-2-4-6-8-10=-30)的這個和數便是地數,顯然“地數三十”是指偶數二四六八十“五位相得”的陰數之和,才稱之為地數。“五位相得”是指同性相得,同性才能有相得之和數!
《內經》開篇就講“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術:算術;數:數字;和:和數,是算術加法運算的得數,1加3加5加7加9得25,-2加-4加-6加-8加-10得-30。顯然,“和於術數”應是源於數字的算術加法方為“和”!“和”為貴,所以陽數+1+3+5+7+9=+25,為天之大數,陰數-2-4-6-8-10=-30,為地之大數,皆算術數之相加相得之和也!
“天數五”是指奇數一三五七九“五位”陽數,“天數二十有五”則是指奇數一三五七九“五位相得”之後的和數;“地數五”是指偶數二四六八十“五位”陰數,“地數三十”則是指偶數二四六八十“五位相得”之後的和數。
和,家和萬事興,數和天地成!奇數一三五七九“五位相得”之和“二十有五”,此乃天之大數;偶數二四六八十“五位相得”之和是“三十”,此乃地之大數,所以數和天地成!只有天奇地偶同性的五位相得之和,才能成天地之大器!這應是河圖“五位相得”數理變化的意義,所以河圖實質上是天地生成圖!
《內經》說“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數一三五七九相得相聚二十有五,陽氣輕清至清者升為天!陰數二四六八十相聚相得三十,陰氣重濁至濁者降為地!此乃數和天地成也!
陽數陰數只有同性聚集方可成天地之大數、極數。極則變,量至大至極則變。陽數一三五七九“五位相得”之和“二十有五”,乃是河圖最大的天數、陽數,也是天陽之極數,所以”積陽為天”,是量變到質變,是陽數積陽至大至極而量變為天!陰數二四六八十“五位相得”之和“三十”,此乃地之大數極數也,所以陰數積陰至大至極量變而為地!
《易·繫辭上》“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極天地之數而變,遂定天地之象也!
積極,積和極也,積天陽地陰之極數而成天地之大器也!此乃“數和天地成”之數理變化也!天地乾坤之所起也!
手機用戶1330472369
河圖洛書可以說是宇宙公理,完全可以用現代數學證明。1949年以後已變成另一形態。
先天八卦是消,是太陽運動的軌跡。玄空大卦是乾坤生成。後天八卦是息,由中國地理環境決定。
河洛為時空方圓定位,卦以變情偽。只要把乾坤兩卦的門戶打開,會排仲尼三呈九卦,就會看到中國文化的這套理論非常科學完美。
楊公把河洛和三卦系統運用在了堪輿上,又創造了一套名詞系統用於規範,可以說《地理五經》保留了易經最完整的用法。
當代解易之文字系統,霍斐然先生的《周易正解》為最,解繫辭無出南師其右者,分用陰陽於現實唯曾仕強先生。
另附一段筆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聖人實證演化的文明
中國的古聖先賢研究世界都是從物質和空間兩個方面實證,最後歸於“時空”。只重物質就是現在世界逐利的這個現狀。所以,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都在講空講道講出世後才入世。儒家四書五經講的是這個,道家《老子》,《莊子》,《參同契》《悟真篇》及《清淨經》也是講的這個。佛家的《心經》,《金剛經》,《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華嚴經》還是講這個。學了能成佛成道嗎?如無實證,天知道。核心的東西對沒大願的人他不傳,而且"見高於師,堪為徒弟,見與師齊,師德減半",不得真傳實難證到。
學習這些理論並實證大概叫出世,等於《易經》中洛書屬於歸藏部分,證悟後“千佛不指”的大概叫入世,真正成就的那些聖人叫所謂“(佛)菩薩”“(儒)賢人”,相當於佛教七地菩薩的水平,再高就到了孔孟,老莊,世尊那個至高“無師智”的至高無上水平。
易經核心的東西筆者雖不太懂,但皮毛的東西還是知道點。其實,世界文化,最高處是相通的,所謂分則萬殊,歸無二致。瑪雅文明中的金字塔及中國的河洛相通,金字塔是河圖的實體。河圖是立體的洛書,洛書是河圖的平面投影,一個擴張,一個收縮,一收一擴,亦一太極。
伏羲一畫開天,於是,太極兩儀四像八卦布焉。五入中宮,十以成之,八方布焉。所以,孔子說“五、十學易,則無大過矣”,於是,孔聖人述而不作,透出了太極之外的世界。老子描繪了“玄之又玄”太極之內的東西。於是,中國文字,經邦濟世之道,諸子百家之術皆從易經演化而出。堪天輿地更是流行於世。中國文明的核心實由易出,聖人推而廣之。
西方文明更重邏輯推理。西方有些學者一直預測中國經濟要崩潰,中國穩定發展了三十多年,未來還會繼續發展,目前只是四五年週期的一個階段調整而已。如果不用易經的方法,是很難預測出來的。當然,用易經的方法也並非所謂的算卦那麼簡單。
對中國文化理論和現實的關係,南師說過:有理論無事實是經驗欠缺,有事實無理論是水平不足。
一.關於風水
筆者只是風水愛好者,無師承,僅從理論上研究,也毫無經驗,但符合楊公五經,玄空大卦的山水地理,從理論上可推出正確與否。如果楊公的理論從數學上推導不出來,存活不了千年。楊公理論的基礎是河洛和八卦,如果不能用數學計算這些理論,肯定也留傳不下來,佛道證悟也符合易之歸藏和連山之理。可以肯定並負責任地說,目前的高等數學完全可以證明易之數理部分的正確性!
二.對目前風水的疑惑
楊公風水的基礎是易經,易分先後天八卦和玄空大卦,楊公又將八卦分成24山,因推導太複雜,楊公把具體應用編成了口訣,但經千年流傳,一個訣由各家變成百十種。先不談簡單的磁北真北,經幾千年河洛已變,如不用變化後的河洛,風水還會準確嗎?
1.按目前的河洛和玄空大卦,龍真穴的,應驗準確率能到多少?
2.如果有一套大自然形成的真河洛圖,並經同一高等數學公式計算,兩個河洛圖雖然不同,但是,是在同一數學公式下計算出的結果,那麼,應驗準確率是否會更高?
如如自在1
好,話說回來,我們瞭解下河洛由來。
經曰:軒轅黃帝戰蚩尤,涿鹿經年苦未休,偶夢天神授符訣,登壇致祭虔精修,龍龜出自河洛水。綵鳳銜書碧雲裡。
昔軒轅戰蚩尤於涿鹿,不勝,遂禱於神,夢九天玄女授以符訣,即河圖洛書之訣。綵鳳銜書即太乙、六壬、遁甲之書也。
可以知道相傳以前的河洛出自神龜及綵鳳。然後皇帝得到它,學到了它的精髓後,用它戰勝了傳說中三頭六臂的蚩尤首領。最後洛書分別包含太乙、六壬、奇門遁甲三種方術。然後奇門源流,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