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泽山
林森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除此之外还有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等雅号。1868年2月11日林森生于福建闽县(今闽侯县)尚干镇凤港村,幼年时代的林森曾长期居住在福州,光绪三年(1877年)9岁的林森入学读书。四年后林森进入鹤岭英华书院就读。光绪九年(1883年)林森考入台湾中西学堂电科,次年(1884年)开始在台北电信局工作。
林森平生喜爱收藏古玩,然而在他的所有藏品之中有一件极为珍视的特殊藏品并非什么价值连城的古玩珠宝,而是一具白骨骷髅。这具骷髅的来历与林森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光绪十七年(1891年)林森由父母做主迎娶了素未谋面的邻村女子郑氏为妻。事实上林森婚前一度与表妹心心相印,然而在林森心中这不过是哥哥对妹妹的关心爱护,从未存任何非分之想,其实他并不知道此时表妹心中已对他暗生情愫。林森婚后表妹也并没打扰他的生活,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已是过去式,然而偏偏造化弄人——林森婚后三年发妻郑氏突然患病辞世,这时表妹突然向林森表明了爱意。也许是表妹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了林森,他们很快陷入热恋之中,然而没过多久表妹的父母突然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一个华侨巨商的儿子,林森的表妹对这门亲事竭力反对,甚至不顾父母的阻拦大胆地跑到林森的身边,恳求林森带她一同私奔。恰逢此时孙中山先生电邀他远赴他乡,林森考虑到今后常年在外东奔西走,带着一个女人有诸多不便,一时间犹豫不决。就在林森犹豫不决之际噩耗传来:林森的表妹在一天夜里悄悄跑到树林里,吊死在一棵树上。据林森的贴身随从朱某证实:林森所收藏的那具白骨骷髅就是他表妹的遗骨,此后林森终生未再续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林森毅然投身抗日活动,失败后回闽侯入母校英华书院任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林森再度赴台湾,加入兴中会,又考取台南地区法院嘉义支部通译,联络岛上爱国志士进行反清抗日活动。次年(1899年)林森因日本方面的通缉而返回福建闽侯。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合并成为中国同盟会,而同盟会就是国民党的前身,就此而言:林森可以算是国民党内元老级别的人物。宣统三年(1911年)10 月23日江西九江宣布响应武昌起义并成立了军政府,林森出任九江军政府的民政长一职。民国元年(1912年)1月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林森出任参议院议长。次年(1913年)4月林森出席北京第一届国会并被选为参议院议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袁世凯驱逐了北京的国民党议员,林森于当年12月流亡日本,后经日本前往美国。民国五年(1916年)7月林森回国,后成为孙中山在广州成立的护法军政府的外交部长。孙中山去世后资历深厚的林森承担了中山陵的建设工作。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林森被推为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次年9月林森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0月又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任务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1日林森开始担任国民政府主席。
国民政府主席一职尽管名义上是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但这个国家元首其实就和今天的英国女王、日本天皇一样是基本没什么实权可言的。蒋介石一度同时兼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从而集党、政、军权于一身。林森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期间国家军政大权仍实际操纵于蒋介石手中,可以说他在国民政府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名义地位是不相符的。林森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后甚至曾公开说:“以后武将有事直接去见蒋介石,文官去找汪精卫,无需到我这里来。”事实上不只是我们今天很多人对这位曾经的国民政府主席几乎一无所知,就是当年他也几乎没什么政治存在感,以致于胡适是这样评价林森的“林子超先生把国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虚到有的人居然已经‘目中无主席’了。”胡适这么说其实是事出有因的——有一次林森出行竟被军统的人拦下了车,本以为只是配合例行检查,谁知军统的人还态度嚣张,一时气不过的林森与之理论了几句,结果差点没导致这位名义上的中华民国国家元首挨打。林森终其一生始终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他从不结党营私,拒绝一切行贿请托。尽管贵为一国元首,可林森出行总是“习惯于独来独往,除了司机外平时不喜随身随从。”他还喜欢中途下车和当地的农民或市民聊聊家常闲话,虽没多少政治实权,但仍尽量利用自己作为元首的影响力设法改善民生,而蒋介石对他的意见基本也是会听从的,因为在蒋介石眼中这只是一个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小老头而已。可以说他在整个国民政府之中就是以一个好好先生的形象出现的,在波橘云诡的政治斗争中他从不站队,也尽量避免得罪任何人。蒋介石自然也对这位格外懂事的元老保持面子上的尊重,毕竟这时国民党内像林森这样元老级的人物已不多了。总体上看来:林森在个人私德上无可指责,应该说他可能是整个国民政府中最清正廉洁的官员,在用情专一这点上也胜过当时许多风云人物;不过就实际所起的政治作用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林森一辈子没对国家有多少实际的政治贡献,但就个人气节而言还是堪为楷模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林森在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国难会议,强烈抗议日本承认伪满洲国。西安事变中并无政治实权的林森坚决抵制国民政府内关于讨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坚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全民族的统一抗日战线形成尽了自己的心力。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4日、2月18日林森以主席名义连下赦免令、复权令,反对蒋介石囚禁张学良、杨虎城的做法,但被蒋介石无视。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林森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向全国发出“全民奋起,全力抵抗”的号召。汪精卫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之后林森又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常委身份力主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明令通缉。中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并没在第一时间向日本宣战,直到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以偷袭珍珠港的方式挑起了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次日美国对日宣战,与此同时英国也宣布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12月9日认定日军败局已定的国民政府终于在与日本实际交战多年后正式签发了对日宣战布告,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对日本的战时盟友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以作为履行对盟国的国际义务。林森以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名义正式向日、德、意三国宣战,这一天他已等了很久——在正式宣战前他问蒋介石:”中日开战多久了?“蒋介石回答说:”从七七事变开始算起四年了。“林森当即纠正道:”中日战争要从光绪二十一年算起,那时老夫就已在台湾投身抗日军了。“在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德、意三国宣战后林森开始致力于废除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中美、中英新约签署,不胜欣喜的林森特邀宋庆龄、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合影。同年8月1日75岁的林森因车祸在重庆逝世,临终之际的最后遗言是务必要收复台湾。两年后的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湾北部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由此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正式重回祖国版图。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林子超先生把国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虚到有的人居然已经“目中无主席”了。”
这是当年胡适先生在《盗火与革命》一书中所说的一句话,而林子超先生指的就是林森。在1931年林森走到了人生最为顶峰的时刻,他在当年取代了因九一八事变而下野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主席的职位,自此林森成为了民国政府名义上的最高国家元首。
但是我们谁都知道此时的民国实际的领导者还是蒋介石。而在次年后蒋介石重新回到政府中的时候,他虽然不能将林森赶下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但蒋介石却独辟蹊径的以借口抗日的需要将之前已经被废除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这一机构再次起用,而他自己就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自此蒋介石就利用这个职务将林森的国民政府主席的职位逐渐虚设化,并最终成为了一个只是拥有名义最高领导人头衔的职务,空有地位却毫无实权。
当然不管林森有没有权力,林森在国民政府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他是最早加入中国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的前身)的元老级人物,到了民国中期他的地位与当年的孙中山不相上下。林森可以说是一位老革命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他就是第一批响应的起义的领导者,起义成功后他就任九江军政府民政长(就是后来的省长)。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就任为参议院议长,此时的他在名义上与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已是平起平坐。
1916年林森成为了孙中山的广州大元帅府的外交部长,两年后成为广州军政府的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1921年成为非常国会的参议院院长(此时的非常大总统也是孙中山),次年任福建省长。1927年宁汉合流后,被推选为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次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29年改任国民政府任务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之后在1931年接替蒋介石成为了民国最高国家元首(名义上的)。
其实看以上的林森履历就知道他在国民党的地位有多高,作为几乎与孙中山同一时期参加反清战争的元老,他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甚至连汪精卫、孙科、谭延闿等都比不上,在当年随着宋教仁、黄兴、孙中山、廖仲恺等元老的相继逝世,林森可以说是国民政府中少数几个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而在当时在地位上也与之相比的也只有胡汉民、谭平山等少数几个还在的元老能比。
所以说在地位上林森在国民政府中显然是最高的人之一。至于说作用,简单的说前期的时候林森是国民政府创立的功臣,在革命初期正是他在稳定九江的局势后派兵援鄂、皖,才最终稳定了革命的局势,才是临时国民政府能够成功的建立,也就是如此最终他在临时政府成立后成为了与孙中山平起平坐的参议院院长。
而到了林森担任国民主席的时候,他更多的是起到平衡政府各个派系的作用,要知道在1932年的时候,蒋介石之所以会下野那是因为汪精卫、孙科等人的硬逼下才不得已而为之。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做,就是他们都想坐上那个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所以才会如此做。但是在当时不管是汪精卫,还是孙科,亦或是蒋介石都不想让彼此坐到那个位置。于是此时林森这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人物的作用就突现出来了。
在当时林森的名望和地位都是国民政府最高的,而让他做国民政府主席也是最合适的,大家都不会反对。毕竟在当时林森不属于任何党派,由他担任自然就是最佳的选择。当然此时的林森也知道自己只是这些派系共同推出来的“傀儡”罢了,他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实权。也就是如此这位淡泊名利的元老在任上几乎不擅自做出任何的决定,他每天做的就是签字盖章。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的胡适才会暗讽他是林子超然。但是实际上当年的林森这般做才是最合适的做法,毕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此时的政府再发生内乱,恐怕国家会彻底陷入一片动态之中。而此刻民国就需要林森这般不在乎名也不在乎利的人做国民政府主席,只有这样整个国民政府才能保持安定,然后专心对付外敌。
正如民国诗人叶楚伧评价林森先生所说的“公生平宁静淡泊,勤整廉贞,举措抑扬,不私奸匿,造次颠沛,不离规矩,居常和易,童稚可亲。临大难,持大节,则峥峥岳岳,凛乎如神。”可以说这就是对林森先生最中肯的评价,也是对其一生最好的概括。
澳古说历史
此人的地位可是相当高啊。蒋介石只是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掌握兵权而已。真正的国民党老大是林森。
民国玩的是西方国家的虚位总统制,弄个花架子总统迎来送往。林森,就是一个花架子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的资历非常老,1868年出生,比蒋介石大19岁,福建闽侯人。在民国大佬中,林森绝对是老资格,早在清廷甲午战争惨败、割让台湾时,林森就参加过抗日行动,联系岛上各地义士,反抗日本统治。虽然没有成功。可你想,1895年就抗日……
1905年,林森加入同盟会,跟着孙中山反清。这一年,蒋介石还在家乡的学堂念书呢。
林森是坚定的革命派,他在《闽警》书中痛斥清廷:“中国官吏为列强之奴,而中国人复为官吏之奴,以奴而遏抑奴之奴,其奴之奴自不敢与奴抗。”你看,这简直就是孙中山说的话,何其有深度!做为国民党的元老,民国建立后,“论功行赏”,林森当上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
当时有两个政府,南孙北袁。林森做为南方代表人物,到了北方政府,依然任参议院议长。从孙中山以下,南京方面的元老级人物,论资排辈,林森第一!廖仲恺、于右任、胡汉民都得排后面,更不要说小字辈蒋志清和汪兆铭了。
不过,林森也是个反共派。孙中山号召“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林森就搞了一个“西山会议派”,和孙中山对着干。毛主席当时还是国民党员,而开除毛主席、李大钊的国民党党籍的,就是以林森为领袖的西山会议派。从这一点上讲,林森和蒋介石是同道中人,
小蒋自然会高看林老头一眼。
看民国时期的钞票,最多出现的头像就是孙中山,其次就是林森,蒋公的头像出现频率还不如林森。
且说1927年时,蒋介石已是手握重兵的总司令,可他资历太浅,很多人不服他。汪精卫、李宗仁等没少给蒋介石打黑枪穿小鞋,1927年8月,蒋介石就被弄下台,晾了一段时间。蒋介石东山再起后,觉得有必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站在前台,自己躲在幕后打别人的黑枪。
林森是再合适不过的人物。蒋介石打算用于右任,陈铭枢提醒蒋介石,不要忘了老林头。开始,林森也不想替蒋介石背书,陈枢铭劝了多次,林森才答应出山。
1931年初,63岁的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所以,严格来说,林森才是中国的国家元首。之前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有实权的,蒋介石怕林森抢了自己的饭碗,暗中发力,修改了《中央政治改革法案》。规定“国民政府不现实际责任”,林森也不在乎,反正他只是替蒋介
石挡风遮雨的。
林森经常对人说:我就是个监印官,替蒋介石看大印的。有人在报纸写上联,征救下联,讽刺林森是个花架子主席。上联就是“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子超是林森的字,这副上联暗骂林森是个超然事外的废物篓子。
《民国日报》的主笔,少将宣传处长易君左写了一本《闲话扬州》的书,被人讽刺。不知哪位高人对了下联,云:“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堪称妙对!可是,林森是个很骄傲的老头,看到大家把自己和易君左之流人物相提并论,很不高兴。
虽然没权,但林森的地位确实“超然”,官场上人人尊重,毕竟资历摆在那。无论国民政府怎么洗牌,但林森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谁都不会去动。
林森的处世哲学,就是一个“闲”字,诸事不问,你们玩你们的。有一次,洛阳警备司令陈继承要找林森办事,林森说:你是武官,直接找蒋委员长就行了。文官找汪主席,我很忙,不要找我。有人想找林森求官,也被他拒绝,他不想掺合这些事。
蒋介石跑到重庆,林森也跟着过去,继续优哉游哉地当他的花架子主席。每天种个花,养个草,有关抗日的政令送过来,林森签个名就OK了。
这样近乎佛一样的人物,最理想的结局就是寿终正寝,可惜不是。
1943年5月12日,做为中国国家元首的林森,大清早起来,坐车从林园出发,去接受加拿大驻华大使呈递的国书。没想到在路上,被一辆以每秒80迈狂奔的美军大卡车给怼上了。林森一把快散架的老骨头,怎能经此一撞?重伤的林森被火速送到医院急救。当时没死,却一直昏迷不醒。一生传奇的林森“睡”了两个多月,1943年8月1日离世。
这个时候点很奇怪,有的说,到了这个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胜利的把握很大,如果林森存在,可能就会抢去蒋介石的风头,所以,林森就需要一个死亡。
真相可能永远查不出来了,因为牵涉美国,所以这辆车撞死中国元首的事,蒋介石也就含糊过去了。不过,蒋介石也算对得起林森,给林森办了国葬,安葬在重庆歌乐山。
脑洞历史观
林森是国民党元老,是坚定的抗日派,深受蒋中正信任与爱戴,1931年12月23日~1943年8月1日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给笔者最深的印象是他鼓励蒋介石抗日,他问蒋介石中国跟日本交战多少年了,蒋介石回答说从七七事变开始算起四年了;林森纠正蒋介石的说法,他说中国跟日本交战要从1894的甲午战争开始算起,他从1895年开始就与日寇在作斗争。国民政府的主席只是荣誉职位,跟现在的日本天皇差不多;因此林森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而蒋介石是实际的国家元首。林森的许多建议蒋介石是听取的,毕竟林森对蒋介石没有威胁,且协助蒋介石治国理政。
林森是国民党元老,他于1898年就加入了兴中会,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等合并成立为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就是国民党的前身。1894年清政府与日本相战,战败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895年开始林森就领导台湾民众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此后林森在国民政府中出任要职,一直兢兢业业的克守本份,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下野,由林森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但是不负实际领导责任。在抗日一事上林森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蒋介石,在其它事务上蒋介石不一定听林森的意见。
比如西安事变后,林森先后于1937年1月4日、2月18日两次以主席的名义连下赦免令、复权令,但蒋介石拒不执行,反而长期幽禁张学良。1938年12月汪精卫叛逃投敌,林森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常委的身份力主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明令通缉,在这件事上获得了蒋介石的支持。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向德、意、日三国宣战;此后又致力于废除美、英等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这两件事上也获得了蒋介石的支持。林森于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他死前叮嘱蒋介石一定要收复台湾,此事蒋介石办到了。
林森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在国民党腐朽的统治下,林森算是一股难得的清流。林森崇扬民主和法制的精神十分值得称道,在任参院议长时,他对孙中山和袁世凯这两名"大总统"的决定都有过否决的记录;他还多次以国民党监察委员的身份弹劾蒋介石的行动。林森是一位值得后人永远尊敬的爱国志士,是一位人民敬重的平民元首。
大秦铁鹰剑士
诚邀,如题,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蒋介石在中国大地上的风头可是一时无二,凭借着强大的中央军,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并自任国名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抗战时期又是中国战场最高统帅,但是你知道吗?国民党时期的中国元首并不是蒋介石,他的名字叫做林森。
林森是国民党元老,远在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时林森就是中山先生的战友了,辛亥革命时期更是直接领导九江起义,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1年继蒋介石成为新一届国民政府主席。
那么林森是怎么上台成为国民党最高元首的呢?
1931年由于日本继续侵略东北,各方势力一起对蒋介石施加压力,蒋不得不辞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可是国不能一日没有元首,于是资历极高却又没有野心的林森成为了蒋介石心中国民政府主席的下一人选。
当然,林森并不能影响蒋介石的地位。
当蒋介石选择林森来当国府主席,就规定了实权在行政院长手里,相当于西方的总理制。抗日战争时期,林森曾对蒋介石说:“你尽可以专心致志于抗建大计的部署,领导全面抗战的进行”;而鼓舞士气等内政可由他来做。林森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元首,在公开场合都把领导抗战的功劳归于蒋介石,从来不妨碍蒋介石行使实际上的最高领导权,保证他们之间十多年的合作,也使抗战期间最高领导层基本稳定团结。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在1947年,国民党“行宪”之前,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是国民政府主席,担任过国府主席的人有 汪兆铭, 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林森。由于国民政府主席是国家虚无元首,没有实际权力,但林森却是一个合格的国家元首,他的话语权肯定不大,但他的影响力是不小了的,深得蒋介石的尊重和信任。
林森生于1868年,原名林天波,字子超,福建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林森属于中国同盟会元老级会员、在辛亥革命中亲自领导九江起义,由此当选为中华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后担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长。可以说,在孙中山在世的时候,林森并没有处于革命党核心阶层,不过是个行政官僚。在孙中山去世以后。林森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在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而下野的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森语1941年12月9日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可以说,终林森一生他始终没有进入国民党核心阶层,基本上是被边缘化。但林森凭借着资历和深厚的人脉,以及凭着“清流”身份主持的国民政府的运作。林森的可以说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人,但也正是他的低调。让国民党得以平稳运行。
应该说,这位没有领导过国家的国府主席,其实就是蒋介石一个大阿福,一个实际的傀儡,没有任何职权,作为一个深谙政治黑暗的林森他主动远离政事,从不掺和任何人事和军事。林森无为到无人认识的地步、军统的小喽啰在检查的时候拦下了林森的车,而且行为嚣张,林森不过气谴责了几句,喽啰抡拳揍林森,好在有人认识,才免于国民政府的主席被打。
但就林森个人操守而言,他是极其清廉的人,林森其妻早丧,为表妹没有再娶。而且不近女色。个性比较绵软八面玲珑。没有政敌。是个老好人。(相对当时的官场),但却敢于顶撞蒋介石,这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林森的做官的原则就是“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这就是为了避祸。让蒋介石知道他“不争权”,你也可以理解为清高,为了团结。一切为了抗日。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个人只有不结党,不结兵。 不揽权。就没有上位的势力,他就可以平安一生,这应该就是林森的真实的想法。如果林森想提高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和权力影响力,大概也不如汪精卫,陈立夫,李宗仁之流,因为在国民党没有军权是啥事也做不成。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来说。林森是颇有自知知明的。唯一值得夸耀的事情。就是在民国初年。林森以参议院议长的身份,迫使曾使目空一切、趾高气扬的袁世凯不得不在解除佩刀后才被允许进入参议院。
一代大家胡适对林森的评价不高,迫有些不以为然:“林子超先生把国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虚到有的人居然已经‘目中无主席’了。”而国民党大佬叶楚伧对林森评价和高:“公生平宁静淡泊,勤整廉贞,举措抑扬,不私奸匿,造次颠沛,不离规矩,居常和易,童稚可亲。临大难,持大节,则峥峥岳岳,凛乎如神。”国民党官方则高度称赞林森:“一代完人”、“千秋模范”。国民政府发布褒崇令.
实际上,林森在民国历史上存在感很低,几乎没有起到任何实际作用。基本上就是一个牌位。于国家无功。他自己为官清正廉洁、不慕名利、重视教育、活力奉简约,朴素至极。自律甚严等,但也仅此而已。在对待蒋介石是谨慎小心,对待国事是悄无声息,这是林森坐稳国民政府府主席的职务。林森处事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林森公开说:“以后武将有事直接去见蒋介石,文官去找汪精卫,无需到我这里来。”林森当国府主席碌碌无为。但对抗日还是有一定贡献的,是值得赞赏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提起国民党的大陆岁月,很多人记起来的就是蒋介石,汪精卫,孙科等国民党大佬,然而其实还有一位真正的大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从1932年到1943年的11年时间,林森是国民政府主席,民国名义上的第一人。
林森的出现是国民党各派争斗的产物。
南京国民政府自从北伐完成以后,虽然名义上宣布已经统一了全国,是一个完整的政府,但其实无论对内对外南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政治军事统一。外有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等实权军阀,内有汪精卫,孙科,蒋介石搭台唱戏。而林森就是这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主席”,类似于“英国女皇”。
林森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接替蒋介石成为了国民政府主席,在他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期间,国民党内很多人并不重视这位国民主席,甚至把他看做“国府看印的”,胡适曾写道“林子超把国民政府主席做到了‘虚位’,以至于虚无一人”,由此可见林森在国府的确没什么话语权。
林森担任国府主席期间,能做的也就是为国民党团结四处奔波,接见外国使臣,接受国书,发布一些奖赏惩罚令等虚事。
林森做官“超然”,做人亦是如此。
他做事低调,不讲排场,不作威作福,不陷入党派之争,是真正的国民党内“无党人士”,真正的“淡泊之士”。林森平日生活倡导节俭,朴素至极。林森喜好鉴赏古董,不过因为生活拮据使得他买不起真品,只能买些赝品聊以自慰,做官如此,做人如此,可谓至诚。
围知历史
林森,国民党建党元老,最早一批追随孙中山的人,从1931年12月23日至1943年8月1日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是民国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林森有一个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但在当年男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森的表妹被许配给附近一个富豪人家。当时林森的表妹想和林森私奔,可林森当时受到孙中山的邀请参加革命,自己都是朝不保夕,不敢带着表妹去。最终林森的表妹在结婚前自杀,从此林森立誓终身不娶,还将表妹的尸骨放在家中以解思念。
可能是最爱人的死使得林森看破红尘,在国民党中不拉帮结派、不争名夺利、不揽权恋权,只是一心做事,这使得林森受到蒋介石、汪精卫等各派势力的尊重,反而一路官运亨通。再加上林森在国民党中的资历深厚,使得他经常成为协调派系争端的关键人物。
1931年12月23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因为抵抗不利、沦丧大片国土蒋介石遭到汪精卫、李宗仁等各派系威逼下野,这种时候谁继任国民政府主席成了焦点。各派人物吵来吵去差点翻脸,最后有人提议让林森来当吧,一下子所有人都满意了。
1932年元旦林森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并确定主席为国家元首,不负实际政治责任,说白了吉祥物一个。
林森虽然没有实权,但做了很多实事。像“西安事变”时力主和平解决,阻拦何应钦的军事讨伐策略;抗战爆发后在各地演讲号召全民抗战,手书“抗战必胜”来激励全国军民;利用二战时的有利外交局势,主持谈判废除中国与欧美各国的不平等条约等。
林森一生廉洁,做事全出于公心;平时生活中也不自视尊贵,就是和街边卖菜的农民也能聊得高兴,被称为“平民元首”,受到很多人的尊重。所以林森有多次公开批评、弹劾蒋介石的行为,依然受到蒋的敬重。
1943年8月1日林森因车祸在重庆逝世,临终之时嘱咐蒋介石:“务必要光复台湾!”
当狗容易做人难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现在的人们一提起国民党时期的领导人都会想起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实际上从1932年到1943年长达11年的时间里面,国民政府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都不是蒋或者汪而是林森。林森曾经任南京临时参议院的议长,护法国会参议会议长,国府立法院副院长等重要职位。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因为各派之间缺乏一个共同认可的领袖,所以彼此之间纷争不断,蒋介石在数年的时间里面两度下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当时蒋介石的德才都无法服众,林森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成为国民政府主席的。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主席的地位遭到修改,国民政府主席开始虚位化,按照国民党四届一大形成的决议,国民政府主席形同立宪国元首,提高行政院长的职权,使其的实际地位相当于内阁制国家的总理。而在主席人选的标准上面,当时强调要“年高德劭”,而蒋介石本来嘱意的是于右任,但是与于右任相比,林森有着更优势的条件,在当时不管是汪还是蒋实际上对林都能接受,但是于右任因为与蒋介石走得太近,因而并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林森在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后,主要发挥了以下几种作用:
其一:为国民党的党内团结而奔走。30年代初期,两广方面与蒋介石集团素来不和,而林森与两广的陈铭枢、孙科关系密切,所以林森就发挥了国民党内粘合剂的作用。林森曾经成功劝说孙科不去广州任职、在福建事变爆发的时候,林森亲自赴福建劝说蔡和蒋二人停止反对蒋介石政府。
其二:协助蒋介石处理部分内政外交事宜,蒋介石在30年代到40年代忙于抗战,而林森则负责了国民政府的对外交往事宜。比如接见外使,接受国书,对内则负有颁布奖赏等作用。在抗战时期,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还经常会发表一些鼓舞全国军民的讲话,对于鼓舞全国的抗战斗志都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虽然是没有实权的虚位元首,但是林森在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期间,不争权,不钓誉,所以在1943年林森因车祸去世后,国民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
青年史学家
林森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追随者,中国国民党党员,是坚定的革命者,在国民党中地位及名望极高。长期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但国民政府的实权控制在军委主席蒋介石与行政院长手中,林森一般只代表国家形像,鉴署文件,接见外国元首等,并无实权。林森一身清廉,为人温和,处事公正。抗战期间,大量发表抗战演说与呼声。林森是国民党内,少见的正面人物。
林森在一九四三年的重庆,一次车祸中去世。一些野史说此车祸是蒋介石指使,这纯属瞎扯蛋,蒋介石与林森并无恩仇纠纷,两人关系一直无矛盾与冲突,再说,国府主席也是个虚职,蒋对此并无多大兴趣。林森去世后,国民政府与延安的中共首脑,都给了其很高良评,蒋更是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