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大戰已經爆發,斯大林為何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

軍武小咖


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軍幾乎一潰千里,也許這是用人之際,但是斯大林依舊是斃了八個將軍,其中就有大將巴甫洛夫。很多人都費解,為什麼要殺巴甫洛夫,為巴甫洛夫申冤。其實,斯大林當時完全有理由,而且有必要殺掉巴甫洛夫。


槍決巴甫洛夫是斯大林的決定,那麼我們就先看下斯大林這個人。斯大林的名字就是鋼鐵的意思,而且這個人名字和人一樣,都是強硬派,而他的強硬,也救了蘇聯。斯大林的大兒子雅科夫被德國人抓了,而斯大林幾乎就是不為所動,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人的內心比什麼都堅定,動搖?不可能。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赫魯曉夫的兒子因為犯罪被送上前線,赫魯曉夫求情,結果被駁回了。開玩笑,老子兒子都在德國人手裡呢,你兒子上個前線怎麼了?


這就不難理解,斯大林殺掉巴甫洛夫的原因了。我們先看巴甫洛夫究竟都犯了什麼事。德軍入侵的時候,巴甫洛夫作為西方方面軍司令員,他的任務就是迎擊來犯的德軍,結果呢,三天時間,50萬蘇軍被包圍,明斯克被德軍輕而易舉拿下。

而且,這個時候,巴甫洛夫居然沒有執行斯大林下發好幾天的命令。斯大林這個時候還找不到巴甫洛夫了,鐵木辛哥和朱可夫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巴甫洛夫找到,找到之後,巴甫洛夫居然對前線戰況一無所知。這不就找死呢麼,本來被寄予厚望,然而這巴甫洛夫簡直讓斯大林失望到了極點。


巴甫洛夫可能有些冤枉,對於近現代的戰爭思路不明確,面對德軍的裝甲部隊,完全不知道怎麼打。但是,巴甫洛夫的失敗,絕對是給火上眉梢的斯大林又澆了一桶油,辛辛苦苦籌建的西方方面軍,44個師,直接斷送在了巴甫洛夫手裡。

斯大林給巴甫洛夫定罪是“通敵叛國”,這就比較過分了。巴甫洛夫並沒有通敵,罪名不過是斯大林強加的。也不能說後來給巴甫洛夫平反了,就說巴甫洛夫冤枉,之所以平反,是另一方面原因了。

可以這樣說,巴甫洛夫地位非常高,但是,沒有使用價值了。他在前線打的一塌糊塗,完全說明了,他根本就打不了這樣的戰爭。這個時候,斯大林斃了巴甫洛夫,也是合情合理,打了敗仗,失地千里,斷送幾十萬蘇軍,這罪名就可以斃了。再者,巴甫洛夫軍銜之高,殺了他完全可以震懾蘇軍其他將領。


巴甫洛夫,說他冤枉,也沒什麼太大毛病。只不過,蘇聯當時的形勢,就被他趕上了。也正是殺了他,警示其他人,隨後斯大林簽署的一系列命令,也都是威嚴震懾,一步也不許後退,極大程度的激勵了蘇軍的士氣和慾望。


軍武文齋


因為戰爭把一切假象都撕裂了,巴甫洛夫正好就是這個假象。

巴甫洛夫是20世紀30年代蘇軍中屈指可數的幾位名將,也是斯大林最欣賞的兩位戰將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並且是公認的蘇聯頭號坦克戰專家,斯大林對他的倚重甚至超過了朱可夫,一直擔任蘇聯戰略地位最重要、武器裝備最精良的軍區。對於軍隊來說,戰爭是檢驗軍隊的唯一標準,和平往往是最大的腐蝕劑,不幸的是,巴甫洛夫被和平年代給腐蝕了。

和無數被和平生活腐蝕的其他將帥一樣,巴甫洛夫也掉進鑽營關係、利益輸送、曲意逢迎這樣的怪圈。他把最高統帥斯大林視為有知遇之恩的人,一切為最高統帥之命是從。1937年3月大清洗運動開始後,蘇聯“大縱深理論作戰理論”的提出者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被清洗,作為圖帥得意弟子、剛從西班牙戰場回來的坦克旅旅長巴甫洛夫秉承最高統帥斯大林與“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思想者劃清界限”的指示,匪夷所思的拋棄了自己長期研究坦克戰和實驗新型兵種的成果,並且向斯大林和蘇聯軍事最高當局遞交了一份報告,結論是利用大規模坦克集群奔襲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所以坦克軍的存在價值不大。於是,巴甫洛夫又幹脆建議取消已經組建的坦克軍編制,把坦克作為支援步兵的武器,不再作為獨立兵種。

用現在的話說,巴甫洛夫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快速領會領導意圖”、“與上下級溝通能力強”、“協調能力強”。

但是很快到來的蘇德戰爭,德軍用大規模坦克集群作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閃擊戰很快讓蘇聯嚐到了苦頭,讓斯大林感受到自己是被巴甫洛夫給騙了。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德軍兩個裝甲集群數千輛坦克、裝甲車如同兩隻鐵鉗,五天之內推進400公里,一下子就把巴甫洛夫指揮下的蘇軍最強大的一個戰略軍團—西方方面軍幾十萬大軍給圍住了。而不知大難臨頭的巴甫洛夫居然還在“快速領會領導意圖”——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命令一線部隊全面反擊,迎著德軍步兵前進的方向衝鋒。直到斯大林通過6月30日德國電臺中聽到西方方面軍被包圍的消息後這才下令巴甫洛夫後撤。不知道巴甫洛夫是真不知道自己被合圍還是得知以後沒有接到最高統帥後撤的命令,反正就是原地不動。無論是哪一個,都是作為高級指揮員嚴重失職的表現。於是,西方方面軍30萬官兵被德軍俘虜,2500輛坦克、1500門火炮成了德軍的戰利品。

憤怒的斯大林直接派飛機到明斯克的西方面軍司令部把巴甫洛夫接到莫斯科,送上軍事法庭,以“驚慌失措、指揮無方”為由將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大將軍威武K


斯大林處決自己的心腹愛將無非是為了敲山震虎,警告其他蘇軍將領,而且從斯大林乾脆利落的處置中也足以看出他對巴甫洛夫的失望與憤怒!在短短數天之內,西方面軍的數十萬大軍被德軍全殲,作為司令的巴甫洛夫確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蘇軍的失利也不能全怪他一人,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也需要為此負責。



在戰爭爆發前,德軍的異動已經被察覺,但斯大林依然固執己見,拒絕向前線部隊發出警報,致使蘇軍一再錯失良機。巴甫洛夫也曾數次向莫斯科彙報德軍的異常動向,並請求允許部隊進入野戰工事,然而他得到的答覆依舊是:這可能招致德軍尋釁,不能進駐野戰工事。在斯大林錯誤的命令下,蘇聯邊防部隊根本沒有做好準備,以至於當戰爭爆發時大部分蘇軍士兵還都在訓練場上。由於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已經讓蘇軍將領養成了靠指示打仗的習慣,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巴甫洛夫自然會言聽計從。

巴甫洛夫雖然被譽為“蘇聯的古德里安”,但他對坦克戰的理解卻遠不及古德里安,甚至可以說他完全辱沒了“坦克戰專家”的頭銜。在巴甫洛夫的理念中,坦克部隊並不能獨立作戰,只能配屬步兵支援作戰,而這一觀點直接影響了蘇聯坦克戰的發展。對新戰法理解不足或許還情有可原,但他在戰場的表現則讓人根本無法理解!



戰爭開始前,巴甫洛夫將部隊一字排開部署在比利亞斯托克突出部,妄圖以深溝高壘阻擋德軍的進攻,而這不僅給德軍兩翼包抄的機會,也讓蘇軍喪失了縱深防禦的機會。德軍發動突襲後,巴甫洛夫表現得更加差勁,他無法看透德軍的意圖,更不知道如何組織反擊,最後他乾脆放棄了對方面軍的整體指揮,反而跑去指揮一個軍。當最高統帥部向他詢問戰況時,他對自己的部隊竟然一無所知!巴甫洛夫的無能讓蘇軍變得更加混亂,最終也徹底葬送了整個方面軍。



對於西方面軍的慘敗,巴甫洛夫的確需要擔負指揮不當的責任,但斯大林也需要對此負責,因為受大清洗運動的影響,巴甫洛夫的升遷過於迅速,以至於他根本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適應他的職位。如果再考慮到斯大林所犯的錯誤,在槍殺巴甫洛夫這件事情上也確實會讓人認為他有甩鍋的嫌疑。總之,作為西方面軍最高統帥因指揮不利而被槍斃,他一點也不冤,但如果把責任都扣在他的頭上,巴甫洛夫確實冤!


看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戰情解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戰情解碼


蘇德戰爭前期,德軍裝甲部隊長驅直入,幾乎是出入無人之境。因蘇軍西部集團軍戰略位置重要,其規模和裝備在蘇軍中都屬偏上的,但戰爭開始後,一觸即潰,競成了毫無戰鬥力的烏合之眾,德軍大踏步向蘇聯國土縱深挺進,在較短的時間內佔領蘇聯西部首府明斯克,蘇軍損失22個步兵師,7個坦克師,6個機械化旅。如果說德軍創造了戰爭史上"閃擊戰"的奇蹟,不知蘇軍西部集團軍算不算的上戰爭史上潰敗之最?因雙方交手只用了一個星期。而這一敗績的直接責任人就是蘇軍西方面軍司令員一巴甫洛夫大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斯大林和最高統帥部是通過收聽德國電臺廣播,得知西方面軍被全殲的消息的,斯大林打電話給朱剋夫詢問情況,朱剋夫費了很大的勁才聯繫上巴甫洛夫,問德國的廣播是不是真的?但作為西方面軍司令員的巴甫洛夫,對自已部隊的位置和戰場情況一無所知,稱早己失去聯繫。鑑於當時的嚴峻情況,朱可夫只能如實地向斯大林進行了彙報。震怒之下的斯大林,下令召回巴甫洛夫後,槍決了包括巴甫洛夫在內的四名將軍。

雖然此舉雖沒有明顯止往蘇軍的敗勢,但戰場有效的阻擊戰越來組織的越多,撒退己不在是高級將領的選項。如同斯大林以國防委員名義下達的命令中指出的:"……。我警告,無論是誰,如果違背軍人誓言,忘記祖國的責任,玷汙戰士的崇高稱號,表現懦弱和驚慌失措,擅離戰鬥崗位及未經戰鬥即向敵人投降,都將受到軍法最嚴厲無情的懲罰。此命令向團級以上指揮員傳達。"

有人說這件事和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拿山東軍閥韓復渠開刀差不多,也許斯大林和蔣介石都有震攝高級將領方面的考慮,但並不能相提並論,巴甫洛夫在戰爭之前一直深受斯大林賞識,這一點我們從他的履歷中能看的出來;而韓復渠在國民黨軍隊中屬地方派系,西安事變斯間,又做過對蔣介石不利的事情,當時的情形,後退跑的比韓快的國軍將領大有人在,無論如何蔣介石也難撇清消除異已的嫌疑。





王洪濤6807


巴普羅夫談不上什麼斯大林的愛將,也不算什麼心腹,這個說法不客觀,而且對他的處分算不上什麼過分,作為一支敗軍之將,被處分屬於正常結束。歷史上,因作戰被槍斃的,已經不是一個二個。這只是一種可能的選擇,在蘇聯來說,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這位所犯的錯誤太多了,在蘇德戰爭開始之後,他指揮的部隊可不是弱者,為蘇軍最重要的一支精銳力量,負責的也是最重要的區域,這支部隊的力量非常強大,甚至比進攻的德軍還要強,結果在短時間內損失慘重,作為方面軍司令員,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戰前蘇軍在自己的作戰研究當中也知道,在明斯克方向存在被迂迴的問題,他本人也參加過有關的推演工作,但是他沒有在實際部署當中避免在推演中出現的情況,德軍正是按照推演完成了對蘇軍的包圍,他本應避免這種情況的局面下,沒有做到,甚至在進攻德軍進攻之後,完全驚慌失措,沒有及時的進行作戰指揮,甚至與總部都失去了聯繫,這不是一個正常軍人應有的表現。

也因此,對他進行處分沒什麼意外,都是正常的,也許是否應該槍斃有所值得爭議,但是也僅僅是由死刑變死緩的問題,說他沒有責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其實對他本人來說,被槍斃也許是最好的結果,還有後人給平反,否則真要來一場公開審核,他也就一臭萬年了。


浴火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槍斃了幾百個作戰不力的少將以上軍銜的指揮官,巴普洛夫只是其中一個。

蘇聯西方面軍的覆滅要追究於斯大林,因為他的專職獨斷,自以為是,不聽取下屬的正確意見,給了德國的裝甲兵團可乘之機。巴普洛夫說到底還是斯大林的替罪羊,巴普洛夫雖然是個司令,但是要受最高統帥部的指揮,蘇聯西方面軍的兵力部署幾乎都是最高統帥部決定的,巴普洛夫不敢隨意改變最高統帥部的部署。最高統帥部的負責人就是斯大林。

其實在戰爭期間,巴普洛夫也數次向斯大林提議撤退,避免被德軍包圍。但是斯大林就是不採納他的正確意見,就是讓他與德國的裝甲部隊硬碰硬。沒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巴普洛夫不敢讓軍隊撤退,最後,蘇聯三個集團軍都被德國的裝甲部隊吃掉。

三個集團軍,幾十萬人,說沒就沒了,斯大林必須殺掉巴普洛夫,才能給群眾,給奮勇作戰的官兵,給那幾十萬冤死的生靈一個交代。


陪伴Loveflower


在二戰戰場上,蘇德之間的較量完全體現出了二戰不同於以往的全新局面。在蘇聯方面,剛經歷了一番複雜的內部鬥爭,很多軍隊高級指揮官被槍斃和撤職,此時的蘇軍,名將和有經驗的指揮官已經不多了。在留下來的人裡,就有當時馳名世界的元帥級將領巴甫洛夫。

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它精通蘇聯的裝甲坦克戰術體系,提出了蘇聯陸軍的很多作戰套路。同時他跟斯大林的關係也很好,斯大林很倚重他,讓他擔任西線主力蘇軍的統帥。結果蘇德戰場一開局,蘇軍慘敗,斯大林盛怒之下,處決了巴甫洛夫。其實蘇軍開局的慘敗,斯大林自己也有很大責任。

巴甫洛夫曾經是一個很有思想的軍事將領,提出了不少大膽的陸軍作戰方案,部分內容吸收了美歐軍事理念。但蘇聯當時對美歐的很多東西持高度排斥態度,誰要是總學習美歐的東西,就可能被認為有叛離蘇聯的傾向。巴甫洛夫和其他將領一樣,都不敢太多借鑑對手的軍事思路,最終造成軍事思想的落後。

其實德國在歐洲所向無敵的時候,蘇聯方面就感到了擔心,巴甫洛夫也多次給莫斯科提建議,希望加強對德軍的監視。斯大林對此保持謹慎,擔心引發兩國衝突,所以西線的蘇軍似乎總是給人感覺準備不足。

結果德國人的坦克部隊突然就打了進來,讓蘇聯猝不及防。巴甫洛夫在面對勢如閃電的德國軍團時,一時之間也慌了手腳,缺乏通盤考慮。堅持把主力安插在錯誤的位置,給了德國兩路迂迴包抄的戰機。同時巴甫洛夫不敢自作主張,也錯過了撤退的良機。最終讓蘇聯損失了幾十萬精兵,斯大林感到非常失望。為了敲山震虎,激勵其他蘇軍將領浴血奮戰,下令處決巴甫洛夫。

其實,巴甫洛夫的悲劇,一方面是他自己應變能力不夠,另一方面也是形勢變化太快,德軍的來勢如海嘯一般兇猛。斯大林也反應不及,於是借用處決打敗仗將領這件事,來穩住國內的局勢和人心。就跟曹操借用楊修的頭一樣。


兵說


巴甫洛夫是當時蘇軍西方面軍的司令員,他的方面軍在德軍一開始的突襲下就陷入了混亂,巴甫洛夫就失去了對部隊的控制,他的司令部甚至需要從德軍的廣播中來獲取前線的戰況,最終西方面軍的主力在明斯克的合圍圈中被殲滅,超過30萬人被俘,這是東線第一場大規模的合圍戰,作為司令員的巴甫洛夫顯然難辭其咎,最終以叛國罪被執行槍決。


巴甫洛夫當時能擔任西部特別軍區的司令員顯然是深受斯大林重視的,因為巴甫洛夫參加過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擁有現代化戰爭經驗的將領,在實戰經驗嚴重不足的紅軍軍官團中,有實戰經驗的將領是非常重視的。而且當時巴甫洛夫還是坦克兵將領,曾任紅軍裝甲坦克局局長,在西班牙內戰中也是負責的坦克部隊的實戰試驗和研究,這在蘇軍將領中更是不可多得。巴甫洛夫該獲得過一個言過其實的綽號“蘇聯的古德里安。”

憑心而論,戰爭初期西方面軍的慘敗不能歸咎於巴甫洛夫身上,他的方面軍的防禦地域本身就是一個向前伸入的突出部,很容易遭受合圍,加上德軍在中央方向上的兵力又是最強大的,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戰神”朱可夫也難以控制局面。所以以巴甫洛夫所犯的錯誤來說,罪並不致死。

當時的西部蘇軍可以說是完全被德軍的閃電突襲打蒙了,從上到下一片混亂,許多軍官甚至是高級軍官出現擅離職守,拋棄部隊逃跑的現象,斯大林必須採取強硬的措施來杜絕這種混亂,重振蘇軍的士氣。對於這次嚴重的失敗只能是歸咎到部隊的指揮員身上,而不是蘇軍本身的戰鬥力上,斯大林要讓蘇軍士兵明白,德軍是可以戰勝的,失敗只是由於指揮員的無能而造成的,而不是蘇軍士兵的原因。同時也是為了震懾蘇軍各級指揮人員,連巴甫洛夫這樣的高級指揮員都會因作戰不力而遭到處決,這會讓蘇軍指戰員明白除了全力抵抗毫無其他出路!


戰略論


前蘇聯的領土範圍大,兩千多萬平方公里,按說這麼大的領土面積,多少人羨慕呢,這要是大草原遛起馬來,那還不得可勁跑想怎麼跑怎麼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於是當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德軍集結近兩百個師五百多萬人、五千架飛機、四千輛坦克、五萬門大炮、二百艘軍艦,氣勢洶洶撲向前蘇聯軍隊的時候,前蘇聯軍隊撲街那叫“撲”的一個漂亮啊。

在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如水銀洩地一般的往後退,此時前蘇聯軍隊的西部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還矇在鼓裡呢,被人打了還渾然不知,等他反應過來,前蘇聯軍隊的五十多萬人已經被包圍。


好在希特勒的戰線拉的夠長,包圍圈難免有不嚴實漏風,巴甫洛夫的五十多萬人好賴跑出來了二十來萬。但不得不說這是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換來的結果,比之英法進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有過之而無不及,給你那麼多人,仗打成這樣,巴甫洛夫矇在鼓裡,但斯大林卻是個明白人。

這不是不禁打,而是根本就沒打,更何況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仗打的它不在於士兵,主要還是在將帥,從斯大林後來下的命令就可以看出來,他對巴甫洛夫不滿意的地方――不抵抗就撤退槍斃、沒有抵抗意志槍斃。

為什麼說這個話,很明顯這是巴甫洛夫提供的前車之鑑,而且西線被打的稀里嘩啦,巴甫洛夫負有不可退卻的責任,槍斃巴甫洛夫是敲山震虎之舉,最終定的什麼“通敵賣國”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士氣撿回來,這就是處決巴甫洛夫的原因所在!


歷史三日談


說到巴甫洛夫大將,可以稱得上”火箭式”的明星將軍。蘇聯最早的兩個坦克團長之一(朱可夫是另一個),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坦克指揮優秀。參加過蘇芬戰爭,40年6月起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同年7月易名西部特別軍區)司令。1941年獲大將銜。

這樣一位明星將軍,在即將爆發的蘇德戰爭中做了哪些事讓統帥部感到無比的憤怒?

1.戰線問題。由於參與肢解波蘭,蘇聯的國土線向西延伸出去,原有的斯大林防線就不在一線上,造成了前線與原防線間有很大的區域無穩固支撐堡壘。而出於對德軍不過度刺激上的考慮,統帥部不允許在國境線上構築永備工事堡壘,這就造成了各級指揮員的麻痺大意。

2.人員調配問題。邊境應以有有效防禦、防守待援為主要思想,而紅軍的戰鬥模式是”進攻、進攻、再進攻”,沒有采取防禦措施(事實證明防守大師不太多,朱可夫算一個,莫德爾算一個,其他的都成色不太足)。”韜光養晦”已做足了,但卻忘記了後面還有一句:”有所做為”。前線無支撐點,卻把空軍戰機集中在前線幾個機場(蘇聯軍事理論還是靠前的,空軍單獨成軍了),戰前被敵人偵察的一清二楚,造成戰後幾小時就被完全消滅了。失去了空軍,彈藥補給不足,進攻還是防禦,完全亂成了一鍋粥。

3.指揮問題。明明就在41年上進行的紅軍演習中,朱可夫的藍軍用幾乎後面德軍相同的戰法分隔併合圍了巴甫洛夫的紅軍,給他的教訓卻是:朱可夫不遵守演習預案,胡亂更改演習方式。就是朱可夫個人主義的表現,沒有達到原來的演習效果。戰爭爆發後,西方面軍(西部特別軍區改編〕的空軍在第一天就被基本消滅。一星期後德軍攻佔明斯克,西方面軍大部被合圍。而在這一星期中,作為方面軍司令員的巴甫洛夫始終沒能有效的指揮下屬部隊。以致要了解情況不得不去收聽德國廣播。巴甫洛夫完全慌了神。竟跑到一個集團軍裡去,等於放棄了對方面軍整體的指揮。加劇了混亂。

4.坦克應用問題。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回國後擔任紅軍汽車坦克裝甲兵總監。他錯誤的接受了西班牙內戰的經驗,認為坦克部隊無力單獨進行戰鬥,只能支援步兵。(其實這只是T26那樣的輕型坦克防護力太差的結果,他卻以此否定了所有坦克〕導致蘇聯將早已組建的機械化軍解散。T34已於1940年9月開始在哈爾科夫坦克廠生產,但沒能有效裝備部隊,沒能集中形成戰鬥力。

5.應變能力。不可否認,只要有明確的命令、明確的目標、足夠的時間,巴甫洛夫大將是能稱職完成任務的。戰略要地即使不派虎將把守,也該派犬將,竟然派一頭豬來把守。那麼應變不足就會驚慌失措,造成整個方面軍的恐慌。就拿他不在方面軍指揮部待著,跑到集團軍去,就令人氣憤。無論是想投降還是消極應對,都是不可原諒的。

巴甫洛夫大將是和平時期的明星,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戰爭,心裡準備不足。一味靠上級來獲得目標,缺乏對戰爭總結及再認識。這種居高位而行低能的三好學生,必被歷史打回原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