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民间经常会流传出一些经典的语句,这些语句大多数都是经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亲身体验而得来的一些经验之谈,后来经过汇总便成了一种独立的语言艺术——俗语。其实俗语并不俗,它只是用简短通俗的语言来概括各种规律的情况,这样才更加便于被人们所传颂。不过古今的语言文化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所以有的俗语在如今读来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比如有一句俗语叫做"亲不过五服",想必很多人初次见到这句话都跟我一样根本不知道究竟是何含义。于是小编特意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现在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分享给大家。
其实这句话中最难理解的点就在于"五服"了,知道了古代的"五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也就能让人理解一大半了。而这个"五服"其实是有几层不同的含义的。
首先,它代表了五种不同的孝服等级。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一直都是以孝为先的。孝道需要有始有终,直到亲人离世后都需要始终保持孝道,也就是需要办丧事尽丧礼。当时古代社会都是等级制度,尽丧礼也具有五种不同的等级,这里的等级其实就是和逝者的亲密或疏远程度,亲近一点的等级就要高一些,较为疏远的等级也就自然会低一些,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布料的丧服。
第二种含义就是代表不同的地域。这一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国亲国戚,根据不同的分封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家族区域。就像古装剧中表现出的一样,嫡子往往住的地方要比庶子的好一些。除了皇亲国戚,其它民间的大家族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分出住宅。
第三种含义是指五种不同辈分的人,这其实就是家族的族谱。以自己为中心,左右的近亲以及往上排出的五辈人和往下排出的五辈人。左右的近亲就是指兄弟姐妹之类的同辈人。往上的五辈人依次是自己、父亲、祖父、太祖父、曾祖父。然后再从自己开始往下数五辈人,依次是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通过比对研究其实不难发现,这句俗语中的"五服"应该就是第三种含义。那么再来理解这句话就非常容易了。自己能够有亲近感的人不可能超出自己左右的近亲、上五辈人以及下五辈人这一个范围。这样看来,直到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很有道理。
閱讀更多 李歌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