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堅強ygjq
對於張士貴的瞭解,大家多是從薛仁貴身上了解到的,並且成為了一個反面人物,專門與薛仁貴作對。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些都是小說裡邊虛構出來的,對於張士貴的汙衊。實際上張士貴是一個開國重臣,並且戰功赫赫。
雖然張士貴沒有程咬金、秦瓊這麼出名,但是也是唐朝開國重臣,後來被封為勳國公,死後陪葬於唐太宗的昭陵,看見功勳卓著。
那麼張士貴到底立下了什麼樣的戰功呢?
但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唐朝建立的過程之中,張士貴跟隨李世民,在征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討伐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時都有突出表現。
玄武門之變前,張士貴已經因為軍功被封秦王府將軍,可見極受李世民的寵信。
玄武門之變時,張士貴也有突出表現,為李世民上位作出了突出貢獻,因此被封為“玄武門長上”,可見忠心。
那麼張士貴與薛仁貴到底有沒有交集呢?
高麗一直是隋唐時期朝廷的心腹大患,隋煬帝楊廣三次遠征高麗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唐朝時期,也是唐玄宗李世民的心腹大患。
終於在唐朝安定以後,唐太宗李世民忍不住東征高麗。
張士貴以遼東道行軍總管的身份,跟隨李世民東征高麗,薛仁貴就是在張士貴徵兵時得到的一員大將。
正是在東征高麗時,張士貴率領薛仁貴,白衣白甲、勇猛無敵的形象,深入人心,更關鍵的是得到了李世民的欣賞。
此時的李世民正在為他的文臣猛將逐漸走向衰老,而憂心不已,薛仁貴等一批年輕將領的出現,正好解決了李世民憂愁。
李世民的一句話“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可以想見對於薛仁貴寵信、喜愛。
班師回朝以後,薛仁貴一直跟隨在張士貴的身邊,擔任玄武門守將,直到張士貴年老致仕,薛仁貴接替張士貴,繼續守衛玄武門。
薛仁貴與張士貴的情誼沒有留下記載,但是身為薛仁貴的老上級,張士貴是合格的,並且完成了一帶舊人與新人的交替。
但是絕對沒有出現小說裡面,張士貴不擇手段打壓薛仁貴的情況,張士貴擔負後人的辱罵,實在是冤枉啊。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在電視劇中《薛仁貴傳奇》中,張士貴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賢妒能,多次阻攔薛仁貴投軍。在軍中又冒領薛仁貴軍功,記在他女婿何宗憲頭上,後來張士貴又想在天仙谷火燒薛仁貴。最終張士貴起兵謀反,兵敗後在大牢中被尉遲恭結果了性命。那麼正史上的張士貴真的是一位陷害忠良、陰謀造反的奸臣嗎?1972年出土了張士貴的墓誌銘,這篇墓誌銘是時任太子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的上官儀為其撰寫的。這篇墓誌銘給我們更詳盡地展現了一個真實的張士貴。
張士貴祖籍山西盂縣上文村,出生在一個軍功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北魏時的銀青光祿大夫、橫野將軍張俊;祖父張和則是北齊開府車騎將軍;父親張國在隋時曾任陝縣主簿、錄事和參軍等職,後來因軍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盧氏縣,張士貴便在此出生。
張士貴出身將門,自幼習武,身手不凡。精於騎射,拉弓箭無虛發。他文武兼修,文才亦斐然。只可惜張士貴生不逢時,他出生於586年,待他長成時,楊廣已接手老爹楊堅的帝國,把帝國搞得人心思變,天下大亂。張士貴想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是沒門了。
張士貴幼時便志存高遠,他目睹煬帝荒淫,全國動盪混亂,便在虢州揭竿而起,聚眾反隋。張士貴也很有遠見卓識,他起兵時,王世充和李密都想拉攏他,為其所用。但張士貴卻看不上他們,不為所動。而李淵晉陽起兵後,招撫張士貴。張士貴認為李淵是成大事之人,遂歸順了李淵,被封為右光祿大夫。從此一生馳騁疆場,效忠李唐。
唐高祖李淵朝時,張士貴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滅薛舉、薛仁杲;討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和徐圓朗,立下赫赫戰功,被授為上柱國、新野縣開國公,多次受到李淵的親自召見。可貴的是張士貴皇恩優渥,卻謙遜謹慎,朝廷的大量賞賜他也與眾將士分享。
張士貴作為秦王李世民的愛將,深受李世民信任。對李世民生死攸關的玄武門兵變,張士貴也參與其中,為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立下汗馬功勞。兵變後,張士貴被授為太子府內率,官階正四品,執掌太子府警衛,責任重大,可見李世民對他是何等的信任。李世民登上帝位後,張士貴也跟著升格,從警衛太子府調任警衛皇宮,授“玄武門長上”,執掌禁衛軍。
貞觀七年(633年),張士貴重返戰場,當時西南發生動亂,張士貴被授行軍總管領銜披掛上陣。動亂很快被平定,張士貴因軍功榮譽虢國公,然後奉召回京,重掌禁軍。此後在貞觀十五年時,張士貴又領兵抗擊薛延陀,會同其他四路大軍取得大勝,迫使薛延陀遣使求和。戰後,張士貴班師回朝,又做起了他的禁軍首領。不久,張士貴又遷幽州都督。
貞觀十七年時,高句麗企圖斷絕唐朝與新羅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遣使出使高句麗,命高句麗停止爭戰,被高句麗拒絕。李世民決定給高句麗一點顏色看看,征討高句麗。這時,外放的張士貴又被徵召回朝,調集軍糧,徵募士兵,準備對高句麗用兵。薛仁貴也是在這個時候,聽了媳婦柳氏的勸告,投奔到張士貴的軍營。
貞觀十九年,張士貴隨李世民徵東,在徵東戰場上,薛仁貴大放異彩,受到李世民的破格提拔,開始嶄露頭角。張士貴也因戰功官拜右屯衛大將軍。
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這時張士貴已是67歲的老將了。因為年老體弱,李治准許了他的退休請求。這時他的老部下薛仁貴接替了老上司的職務,鎮守玄武門。
永徽六年,張士貴的病情不斷加重,唐高宗李治並沒有忘記這位為國征戰的老將,他也曾派遣御醫為張士貴醫治,無奈張士貴還是在顯慶二年(657)六月時,在河南病逝,終年72歲。張士貴身後備極哀榮,李治追贈其為輔國大將軍,准許其陪葬詔陵。
張士貴自617年歸順李淵,至657年辭世,忠心效忠李唐四十餘年。四十多年來,張士貴徵戰沙場,為平定國內割據勢力和邊患立下赫赫戰功,他謙遜謹慎,居功不傲,對大唐王朝赤膽忠心。而這樣一位忠臣良將卻被民間評書演繹成一位嫉賢妒能的小人。張士貴與薛仁貴之間的故事一直在民間被人們津津樂道。而事實上,薛仁貴在高宗朝時徵突厥“三箭定天山”、徵高句麗時,張士貴早已不在人世,又何談陷害薛仁貴?所以說名將張士貴在民間是被黑得夠慘的。
歲月是一條河流
在民間傳說中,張士貴就是一個小人。搶奪了薛仁貴的功勞,就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這是真的嗎?歷史上的張士貴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歷史資料記載,張士貴是唐朝的名將。自幼學習武藝,騎射能力很強,臂力過人。可以三箭定天山,這樣的能力完全不屬於薛仁貴。當唐朝建立之後,李淵發佈了招降書,張士貴歸順了唐朝,得到封賞。因為他在征戰中屢次獲得戰功,被封為新野縣公。後來又隨唐高祖平定了洛陽,得到虢州刺史職位。
在貞觀七年時,張士貴做了龔州道行軍總,率領部隊平反了反叛。班師回朝時,李世民聽說了張士貴的功勞,親自去看張士貴,並且給予稱讚。李世民說,總是聽說為了報效國家而不顧自身安危的人,這一次真的見到了真實的例子。隨後,張士貴被封為左領軍大將軍。
歷史上的張士貴真的很有能力,也是唐朝的重臣。他的出身很不錯,本事不錯,對於下屬也很看重。政治洞察能力不錯,眼光也很好,並且能文能武,為了李唐天下立下了真正的功勞。
當張士貴去世後,被追封為都督,獲得進入昭陵陪葬的福利。唐高宗為了表示對張士貴的尊重,念及他的功勞,將其畫像搬進凌煙閣。這裡只有真正對唐朝江山社稷有功勞的人物才能進來,可見張士貴的功勞多大。
這就是真正的張士貴,本來應該名流千古的人物。沒錯,他的確被觀眾們所熟知,可是卻不是這種英雄的形象。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只會搶功勞什麼都不會的人。他嫉妒賢能,迫害忠良,甚至做起了謀反的勾當。這就是對張士貴的誹謗,明明是一位建國英雄,卻被抹黑成一無是處的小人。
事實上,張士貴根本沒有陷害過薛仁貴,反而是他的貴人。在他的大力提拔下,薛仁貴漸漸成長起來,成為一代名將。對於薛仁貴來說,張士貴是貴人,應該感謝張士貴的知遇之恩。可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後世要抹黑張士貴,難道只是為了烘托薛仁貴嗎?
不管如何,大家都應該正視歷史。可以對歷史人物有一些誇大,但是卻不能將一位英雄,描述成叛徒與小人,不太地道。
傲嬌的小農人
提起張士貴,我們腦海中會《薛仁貴徵東》裡的反派角色,嫉賢妒能,油嘴滑舌,毫無本事的奸臣。張士貴在大多數人心中一直是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
那麼,正史上的張士貴又是怎樣的呢?歷史上真實的張士貴不僅不是奸臣,還是與秦瓊、尉遲敬德等人齊名的忠臣良將。張士貴自幼學武,武藝高超。
張士貴能“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隋朝末年,張士貴在虢州聚眾反隋,後投奔李淵。他在李淵的授意下,在河南攻城略地,發展勢力。張士貴屢立戰功,為李唐做出了重大貢獻。
張士貴主要貢獻有二:
一是戰功
例如:公元618年,李世民親率大軍西征,其中就有張士貴。成功消滅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接著,張士貴以劣勢的兵力擊敗了王世充的五萬勁旅。
征戰:
619年,其在李世民大軍中,渡過黃河在山西擊敗勾結突厥的劉武周。第二年,李世民又率領大軍兵指河南,張士貴於戰場上亦奮勇搏殺,大敗王世充和竇建德。然後,大軍又攻河北。張士貴在戰爭中多次立功,遂被授為秦王府將軍,系秦王的心腹愛將。
二是玄武門之變的功臣
“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張士貴是玄武門之變的親自參與者之一,這就無疑證明他確是太宗集團的重要成員之一。李世民稱帝后,任命張士貴為“玄武門長上”,就相當於宮城禁衛軍總司令,系禁衛軍之首腦。張士貴能擔任此重任,皆源於李世民的看重,也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相當不錯,李世民也很相信張士貴的忠誠。
張士貴劇照:
那薛仁貴和張士貴在正史上又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欲討伐高麗,於是下令調集糧草,招募軍士。心懷大志的薛仁貴,自發到張士貴部隊的軍營中,應募當一名士兵,成為其部屬。
第二年三月,張士貴受命於唐太宗,征伐高麗,在“安市大捷”這次戰鬥中,薛仁貴身披白袍、手持方天戟,英勇無敵。唐太宗瞧見薛仁貴的威風,對其印象極佳。後來唐太宗曾對他的愛將薛仁貴道:“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薛仁貴:
回師後,張士貴任玄武門守衛一職,薛仁貴在其部下上班。張士貴致仕後,守衛玄武門守將的重任便由薛仁貴頂上。薛仁貴再次征伐高麗時,張士貴已經離開了人間。
因此,張士貴對其薛仁貴始終是信賴並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因此,虛構的張士貴與歷史上真實的張士貴是截然不同的。
剛日讀史
正史上的張士貴到底有多厲害?
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張士貴是唐代人,有名的大將,不過歷史的記載上卻沒有給他寫下好的一面。但是當時的他的確很厲害,下面讓我們看看他到底有多厲害。
據傳張士貴比較擅長騎射,臂力也非常厲害,曾經“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由此可以想象到他在戰場上的雄姿英發。
張士貴曾經是反抗隋煬帝暴政的首領,領導農民軍,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 張士貴加入李氏陣線,是唐高祖李淵的得力干將,張士貴對李氏也是非常忠心,在跟隨高祖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有很多功勞;在平東都戰中也表現十分出色。
在徵遼戰役中,張士貴一馬當先,當他勝利歸來時,唐太宗親自褒獎。因為張士貴對唐太宗始終忠心並且立下了戰績,後又累遷右領軍大將軍。 唐高祖一直都很垂愛並看重自己身邊這位大將,因為他的能力和才幹。可見張士貴是真的很厲害。
用戶53398576771
相信大家薛仁貴的都知道張士貴這個人物,在劇裡處處壓制和陷害薛仁貴。薛仁貴穿一身白袍,張士貴也讓他的女婿何宗憲穿一身白袍,薛仁貴立下的赫赫戰功都被何宗憲冒領。後來發現事情敗露,就想出掉薛仁貴。未果之後便謀反作亂,最終兵敗被誅。那麼正史中現實的張士貴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來看一看。
個人介紹
張士貴,唐代名將。自幼學武,頗有臂力,箭無虛發,人皆稱奇。隋末聚眾揭竿起義,後歸順了李淵。在完成唐朝統一大業和邊境擴張的戎馬生涯中屢立戰功,先後任右光祿大夫、右屯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虢國公、勳國公等職。
歷史功勳
大業十三年,李淵攻下隋都長安後,派相府司馬劉文靜經略河南。劉文靜以張士貴為嚮導、以所佔地盤為依託,在河南戰場奪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李淵因此對他大加獎賞。隋義寧二年五月李淵稱帝,加官張士貴通州刺史。後跟李世民西征,奪取薛舉的勝利,後任命“馬軍總管”,以劣勢的兵力打敗王世充的五萬馬步聯軍勁旅。武德二年在山西打敗勾結突厥的劉武周,武德三年,在河南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被授予秦王府將軍,成為李世民嫡系和心腹。後李世民稱帝,任命張士貴為“玄武門長上”,成為禁衛軍首腦。後來薛仁貴應募成為張士貴手下部署。後被封虢國公、勳國公。
但是這一切正史上的真實歷史記載也並沒有給張士貴留下好名聲,被人家記住的是一個度賢妒能,迫害忠良,謀反忠良的頭銜。真實的張士貴竟被冤枉成這樣,可惜了正史的記載了真的是臣妾冤枉啊,被冤枉了千年啊。
關注看視界看娛樂,瞭解更多有趣好玩的影視娛樂。看視界看娛樂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正史上的張士貴有多厲害呢?
其實也沒多厲害。
反正,他是很早就從龍的那一批人。李淵在太原起兵,他就急吼吼地從家鄉虢州盧氏縣領了上千義兵來投,比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這些人早得多,不算元謀功臣,也算元老級人物了。而且,按照出土墓誌銘記載,在大唐平四方、削群雄的過程中,他全都參與了,滅薛舉、薛仁杲;討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和徐圓朗,幾乎是無役不與。但是,您如果讀的是《資治通鑑》,根本就不知道有張士貴這個人存在!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充當的基本上屬打醬油的角色。而在《舊唐書》、《新唐書》的個人傳紀裡,他可堪稱道只功績有兩件,一是在貞觀七年統兵平息了西南仡佬族的一次暴亂;二是貞觀十五年領兵抗擊薛延陀,會同其他四路大軍取得大勝,迫使薛延陀遣使求和。因為這兩件功績,張士貴在《舊唐書》得以與郭孝恪、張儉、蘇定方、薛仁貴等名將並列一傳。但不難想象,他之所以能在後期露出頭角,那是因為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牛人已經相繼退出了歷史舞臺。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嘛。貞觀十九年,張士貴隨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白袍小將薛仁貴橫空出世,李世民兩眼放光,一個勁地對薛仁貴說:“朕諸將皆老,思得新進驍勇者將之。無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爾。”顯然,李世民說這話,已經把站一旁的張士貴列入“老不中用”的意味在內了。不過,彼時張士貴是薛仁貴的頂頭上司,在薛仁貴建功得到提拔的同時,他也水漲船高,升為了官拜右屯衛大將軍,並且得與在《舊唐書》與薛仁貴並列一傳。還有,張士貴以老黃牛的精神,勤勤懇懇,跟隨了李世民半輩子,而根據《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他是參加了舉世震驚的玄武門事變的,但並不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可見,他與那二十四位大佬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話說回來,張士貴雖然與大佬人秀存在差距,但他也不庸才。且看,他在唐高祖李淵朝就得授為上柱國、新野縣開國公;在太宗李世民手下,先是在玄武門兵變後得授為太子府內率,官階正四品,執掌太子府警衛,後來從警衛太子府調任警衛皇宮,授“玄武門長上”,執掌禁衛軍,後來官右屯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封虢國公、勳國公,死後又得唐高宗贈輔國大將軍,諡號曰襄,陪葬太宗於昭陵,可知不是泛泛之輩,只是沒有墓誌銘誇張得那麼牛罷了。
最後說一下,張士貴為什麼會在《薛仁貴徵東》中被黑得那麼厲害呢?
“陰謀論者”可能會認為編撰《薛仁貴徵東》作者的祖先跟張士貴有仇。不是嗎?有人因為《水滸傳》裡出現了潘金蓮、潘巧雲兩個淫婦,就認為作者施耐庵是和姓潘的人有仇。這根本就是毫無根據的瞎猜嘛。
要我說,《薛仁貴徵東》作者的祖先不見得跟張士貴有仇,但評書戲曲講究套路,有文臣,就要有武將;有忠良,就要有奸佞。必須這樣,才能製造矛盾,才能製造衝突。
畢竟,最是深情留不住,從來套路得人心。
《說岳全傳》裡,有忠貫日月的嶽武穆,也有如假包換的大奸賊秦檜;《楊家將演義》裡,有滿門忠烈的楊門子弟,也有陰險狠毒的奸臣潘仁美……忠奸相鬥,煞是精彩好看,扣人心絃。
初唐朝廷之上,根本就不存在那種禍國殃民的奸臣,要編薛仁貴故事,就只能生編硬拽出一個奸臣來了。薛仁貴剛出道投軍時,不是投在張士貴手下嗎?好吧,就把張士貴扭曲成一個嫉賢妒能、心如蛇蠍的大壞蛋吧。
而當張士貴被歪曲成了大壞蛋,精彩戲份果真就出來了。
張士貴真冤哪。
覃仕勇說史
幕志上的東西都寫好而不寫壞。'
田和音654321
如果正史是真的這部電視劇的作者,會受到處法嗎?它這麼亂寫對不對。張的後人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