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都城被攻破,当年的“杨家将”都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站出来?

于冠华


宋朝经历过混乱的五代十国,而且赵匡胤本身也是借助武人集团“黄袍加身”上为,所以对“某家将”非常的忌讳。

赵匡胤上位之后来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这些武人集团的兵权,并在后世极力压制武人力量。这就导致了有宋一朝武将地位极其低下,如演义中“杨家将”的超然地位不可能出现。

整个北宋唯有狄青因受到宋仁宗的青睐做到过枢密使,而与其齐名,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世衡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东染院使。什么概念?在宋朝最高也没超过正六品,后来又降到正七品,而更多的将领甚至连品级都没有。

所以别看演义中“杨家将”这么出名,但在历史上,很多将领可能一个县令就能处置了。所以武人家族基本上都会转而追求文官出身,脱离武人身份,这就导致了这种“杨家将”不会持续太多代。

再来看“杨家将”具体情况。

第一代:杨业

即演义中的杨老令公,并州太原人,原先追随北汉刘崇,任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称为“杨无敌”,升建雄军节度使。

979年,宋太宗征北汉,杨业知大势已去,便劝皇帝刘继元投降。杨业也因此被任命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后来又因为他对辽战事熟悉,任命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980年,辽景宗率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杨业率数千骑兵绕到后方,与潘美(演义中潘仁美原型)前后夹击大败辽军。

不过杨业身为降将,表现出色,盖过了很多北宋宿将,因为常常遭到诽谤,也为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986年,宋太宗北伐辽国,以潘美为西路军主帅,杨业为副,王侁为监军。开始宋军顺利攻下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个州,但因为东路军主帅曹彬轻敌冒进,在岐沟关之战中大败,宋军全线溃退。

当时潘美、杨业的任务是带领各州百姓内迁。杨业认为只须保证百姓安全迁移即可,不必和辽军作战,潘美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王侁却逼迫杨业主动出战,潘美不能阻止,导致最后杨业被围。得知杨业战败,王侁又擅自撤兵,使杨业孤立无援被俘,绝食三天而死。

这里其实已经体现出了宋军后来战力低下的原因,潘美作为西路军主帅,却反受制于王侁。只因为他是文官出身,父亲更是北周名臣王朴,而潘美只是一个武将。所以战后,潘美只是被降三级,而王侁“除名,隶金州”。

此战,除了杨业,其子杨延玉也随军战死。宋太宗为了表彰他的忠烈,封长子杨延朗担任崇仪副使,其余儿子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

第二代:杨延朗(杨延昭)

演义中的六郎杨延昭,实际是杨业的长子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因长期驻守在河北抵御辽国,辽人又相信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北方,是他们的克星,因而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杨延昭于公元1014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其余兄弟杨延浦、杨延训等人历史上无记载,至于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则都是演义虚构。

第三代:杨文广

杨延昭记载有三子,杨传永、杨德政以及杨文广,但前两者没有找到记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只有杨文广。

杨文广以父荫入官,是比较典型的武人家族出身。北宋名相范仲淹和他曾有过一番交谈,对其军事才能非常赏识,因而提拔到自己的麾下。

不过杨文广有点“生不逢时”,到他的时候,宋辽已经签订檀渊之盟,想要杀敌立功,只有依靠和西夏的战事。但在他被范仲淹提拔的前一年,宋和西夏也议和了。

后广西侬智高叛乱,杨文广随狄青平叛,担任广西钤辖,后以功累升至左藏库使、带御器械(荣誉官职,此时地位已经比其父杨延昭高)。

宋英宗继位后,以其为名将之后,又有功,提拔为成州团练使,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京城禁卫军的指挥官)。

其后杨文广累迁至定州路副都总管(属于宋辽边境了,应该和辽兴宗索要土地有关),定州原先也是其祖父和辽国战斗的地方。因此杨文广认为一雪前仇的机会终于到了,于是献上了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但还没等到回复就去世了,享年75岁。

“杨家将”历史上的相关记载到此结束,至于杨宗保、杨怀玉都是演义人物,至于历史上是否有其人,目前已经无从考证,可能是杨家后代已经再无人能达到前代高度,逐渐默于历史中。

到了北宋末期能称得上是“某家将”的估计只有“种家将”和“折家将”了。前者即是《水浒传》中著名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和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种家一直驻守西北边陲防备西夏,率领着北宋最强大的军队。金兵入侵时,种师道当时力主抗金,但在京师解围后不久病逝,享年76岁。种师中入京勤王,受命支援太原,但因为友军失约,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折家军”出身党项族,但基本已经汉化,从五代时就一直驻守府州,父子相承。在西夏建国后,拒绝了西夏的邀请,一直为北宋扼守西北。北宋灭亡后,府州孤立无援被西夏攻破,折家军灭亡,后人大多改姓佘。杨家将中的佘老太君便是出身折家,本名折赛花。


潘不安讲究史


我来回答。

1、如果按小说杨家将的线索说,杨家将杨继业当年率七子和几千兵马陷入辽兵十万兵马的重围,在金沙滩一战被潘仁美为报私仇不发兵营救,借辽兵之手基本杀光了,七子去六子回,结果是杨四郎被俘后在辽当附马,杨五郎出家,杨七郎杀出重围搬救兵不成反被奸臣潘仁美乱箭射死,救兵不至,杨继业带六郎死战两狼山,父子杀散,老令公自撞李陵碑而亡,只有六郎杨延昭一个人保全性命回家。那么杨家将基本被杀光了,再无之前那么勇猛的兄弟了。

2、后期的穆桂英,杨宗保挂帅,那基本上是小说里的事,古代战争全是冷兵器作战,女人体力不如男子,另外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的很少,会兵法又带兵的更少,女将挂帅基本上不可能,全是虚构的。所以宋灭亡前杨家将基本没人了。



枫桥小百姓


二十四史中宋史对曹彬,潘美都有纪载,有大功与国,属开国功臣,那时的杨业还叫刘继业,为刘汉从臣,战败投降,复姓杨,所谓一门忠烈,也是明中期屡试不弟的三流文人,摇秃笔愤世疾俗,胡编乱造出来,通过说大鼓,唱戏文,哗众取宠,用以糊口的民间传媒。三人成虎,别有用心的统治者们就信以为真了,悲惨的宋朝,两个皇帝都成了坐井观天的俘虏,就是因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才没有\\忠臣,只有秦桧,张邦昌之流,呈一时口舌之快!


空山夜雪1


本来杨家将就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有个杨业,曾拼死保护赵匡胤,杨家将据说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杨业是北宋前期的人,北宋灭亡距离杨业生活的年代应该相差一百多年,至于杨业的后人,史料没有记载,过了一百多年 ,大浪淘沙杨家的后人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发光发热,何况诸葛亮死后二代其子侄尚不能阻挡蜀国被灭的历史车轮,杨家将就能创造奇迹吗?







时光无声169993511


杨家将这种小说人物,你还指望能真站出来?

另一个角度想想,长期执掌兵权,北宋文官政府会放心么?


鹫岭初程


杨家将只是演义,真实历史中没那么神。第一代杨继业人,确是勇将,号称无敌,兵败被俘绝食而死。二代中杨延昭相对出色,长期守边,但也算不上一代名将,三代杨宗保等乏善可陈,四代杨文广直接就是文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