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君
清明將近,農村周邊荒山、草地、溝邊、田頭地尾又生長出了一輪鮮嫩的艾葉,每年清明前後採用艾葉做食物的習俗歷來以久,從我家鄉及據我所知的幾個地方來看,食用艾葉的方法大體上是以艾餈粑與艾葉雞蛋湯較為常見。
我家鄉的人在食用艾葉時,一般都是先在野外採摘當年生的嫩艾葉回家,清洗乾淨再放到石灰水裡煮熟,再次清洗過後剁成碎絨做成綠色或墨綠色的艾餈粑。剛做成的艾餈粑可以蒸著吃,也可煎成二面金黃色後再食用。
至於用艾葉煮雞蛋湯的吃法,我只在廣西合山發現這種吃法,當地的同事採摘艾葉回家後,在清洗當年生的嫩艾葉,有的人會一邊清洗一邊有手揉搓艾葉來減輕艾葉的苦味;有的人直接象清洗蔬一樣,不再揉搓艾葉,按他的說法,這樣才是原味艾葉的吃法。但不管怎樣清洗艾葉,一般在煮艾葉湯的時候都會加入一二個雞蛋呢。
總之,清明前後採摘艾葉做食物可是一種習俗,並且艾葉的吃法,我認為在廣闊地域裡,不同的地方肯定有著不同的吃法。
荔浦青山
艾草能散寒除溼,溫經止血,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有明顯療效。
我給你介紹三種簡單又好吃的做法。
1、艾草炒蛋的做法:材料:艾草5棵,建議只要比較嫩的部分,雞蛋兩顆,鹽少許
做法:摘新鮮艾草,切碎;打入兩個雞蛋,拌均勻;平底鍋煎;捲成蛋卷,切斷裝飾。
2、艾葉煮雞蛋:艾葉紅糖荷包蛋 :主材料:艾葉,紅糖及雞蛋 做法:艾葉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小火再煮15-20分鐘,然後瀝出艾葉,打入1-2個雞蛋,蛋熟後放入紅糖,吃蛋喝湯!
3、香艾肉圓 :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煥煥生活記
比較有名的做法應該是青團吧,不過我家裡從來都沒有那樣做過,最常做的就是艾草炒蛋了。這次就來介紹下這個艾草炒蛋的做法吧。
準備材料:艾草,雞蛋。
調料:食用油,鹽,味精,料酒。
製作步驟:
1、艾草洗淨切小段,雞蛋打散備用。
2、將艾草和雞蛋液混在一起打均勻,加入鹽,料酒,少量味精調味。
3、鍋放油燒熱,將混了艾草的蛋液下鍋煎熟煎制兩面略焦黃即可食用了。
我家裡也就這樣煮過艾草的菜,吃起來其實也還不錯的,有興趣可以去試一下。
睡衣貓講笑話
就是鄉村氣息+生態美食+古法烹飪+藥膳食療,這幾個點也是農家美食營銷的點!嗯,不多說了,請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直接看內容吧(拍胸脯說每道菜都有書為證):
1.艾苗煎
取法南宋林洪《山家清供》所錄“菊苗煎”,做法略述如下:
採艾草苗,開水汆燙,用甘草水調山藥粉,煎之以油。
說明:艾草味苦,甘草味甜,是白糖的60倍,且甘草有中和藥性的藥效,又可解各種食材的毒素,這個用得妙。
2.春餅
宋代楊萬里《郡中送春盤》詩云:“餅如繭紙不可風,菜如縹茸劣可縫。韭芽卷黃苣舒紫,蘆菔削冰寒脫齒。”
可見春餅便是如今春捲,以薄餅捲起春季各種時蔬而食。只是這蔬菜都切的很細,口感便極為爽脆,而蔬菜風味又能更好釋放。
艾草本身味重,與黃瓜絲、青筍絲、胡蘿蔔絲、生菜絲一同捲餅食用,當得美味。
3.姜豉(皮凍)
陳元靚《歲時廣記》裡面解釋了為何“皮凍”叫做“姜豉”:寒食,煮豚肉,候其凍取之,或裁以刀,調以姜豉,故名焉。
艾草味道苦而溫辛,與辣味豆豉、春季子姜味道相宜。皮凍鹹鮮,能中和艾草本味。
做法:皮凍50g,紅油豆豉一湯匙,仔薑絲一湯匙,生抽一湯匙,香醋幾滴,紅油一湯匙,汆水切碎艾草一湯匙,一同涼拌。可以就著白麵鍋盔吃。
4.山家三脆
也是出自《山家清供》,原作用“枸杞頭”,是現在超市賣的枸杞苗,我用艾草替換它。
做法:艾草100g,春筍頭三根,金針菇100g,香油半匙,胡椒末少許,生抽一匙,醋半匙,鹽少許。
食材分別燙好,加調料拌了就行。
5.玉蟬羹
《事林廣記》裡記載過玉蟬羹做法,是用魚片樸豆粉來做,後來疑此為宋嫂魚羹原型。
艾草的清香,用一兩片,到一碗魚羹裡,是別有風味的。
6.腐乾絲
這是《隨園食單》裡的菜,本來只有豆腐乾絲切細,拌蝦子秋油。蝦子可以用小白蝦,秋油就是頭抽。
豆腐的味道和艾草很般配。這會是一道好菜。
名廚豬小食
艾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遍及全國,全草入藥,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溼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風溼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吃法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艾草的吃法大全吧!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麵糰,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溼,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麵粉蒸艾葉
【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淨,然後按1k克艾葉拌250克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面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再盛在碗裡,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製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慾。
●艾葉餅
【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清熱利溼,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克,幹艾葉10克,紅糖1大匙。幹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
【作用】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艾葉肉圓
【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姜艾雞蛋
【做法】生薑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視覺寶雞
拿艾草葉去切細,再倒到超大的鐵鍋裡面去加水差不多滿鍋,接著拿柴火;火柴、點火,開始煮豬吃的粥,等鍋裡的料差不多滾了再放一些米糠;玉米粉、木薯粉、豆粉到鍋裡面去用二叉木棍攪來攪去,慢慢的;滾了、砰砰響了、聞到一些香味了、證明已煮熟了,再把豬粥般到木桶裡去涼一涼,看樣子不是很熱的時候可以拿去餵豬了。煮豬粥要煮熟,如果煮不熟豬吃了會拉肚子。等豬長大長肥了,殺豬來吃豬肉,豬的品種是土豬,20世紀80年代在農村是這樣把艾草葉給豬吃了。艾草長在農村的地裡面;山上的、路邊的、有的整塊地全長艾草。我去年才發現艾草可以吃之後,就拿一些嫩嫩的來煮吃,還算可以,老的就難吃。什麼煮呢?嫩的艾草葉洗淨放到鍋裡去加水煮滾6分鐘再撈出來,用清水洗過,擰乾水,再放油鹽炒一下就可以吃,還算可以。
黎秋連25
主要是做主食類比較多。像艾草青團,艾葉雞蛋餅,艾草蒸餃等等。不過我對主食瞭解較少,抱歉了。只能和你說一道菜品了😜☞艾草煲雞☜
用料:鮮艾草頭10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烏雞1只(大約1600克左右)、精鹽適量、生薑10克、豬肉100克、紅棗5個、清水適量。
做法:將烏雞放血宰殺,拔毛、去內臟,然後洗淨、切成大塊。把生薑洗淨(不要去皮),再拍扁。烏雞飛水,豬瘦肉洗淨,飛水之後切大塊,紅棗去核。瓦鍋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放進清水2500克左右。先用猛火燒開,煮約5分鐘後,轉換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滾沸為度,約煮1.5~2小時即可。調入適量的精鹽即可😁。
流觴美食
我們這是華北平原河北省石家莊周圍一個縣的 從小到大三十年真沒聽過艾草,村裡沒有這種草,也許是叫法不同,沒吃過,後來來城市了 慢慢的才知道艾草,只知道是一種藥材
兩扇門板
早春的艾草清新自然,野生無公害,做成食品,清香四溢,回味悠長,不但美味,而且營養,更是藥食兩用的妙草,可以祛風止癢。
艾草可以做菜吃:艾草炒肉、艾草炒臘肉;
經典的艾草美食有:蒿子粑粑以及蒿子餅等等。
豆248752315
艾葉在我們農村最普片了,當然艾葉不光可以做粑粑吃,還可以入藥。所以在農村用艾葉做粑粑吃是最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