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青春,迷彩掩映,汗泪交织。
有这样一处战场,风云际会、无边无涯,
有这样一种较量,频谱争锋,电磁铸剑;
有这样一群少年,削笔作画,电键为矛,
有这样一种青春,迷彩掩映,汗泪交织。
实装训练,通信雏鹰在砥砺成长。
这,就是通信兵群体的“自画像”,他们仗剑国门却不见身影,他们壮行天涯却难寻履迹。今天,我们走进空军某训练基地,走进通信兵“出生”的摇篮,分享几位“00后”通信预选士官的故事,感受他们的青春。
贾若言:这才是我19岁最帅的样子!
早上6点,忙碌的一天还未开启,来自四川成都的贾若言已经提前起床。为了不影响熟睡中的战友,他轻手轻脚地把被子抱到活动室。19岁,1米82,篮球打得很棒,英语口语也很好,单簧管拿到了10级证书,这些都成为他在战友面前津津乐道的“资本”。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电脑控”、“手机控”、“技术宅”,是贾若言曾经的生活标签。“在家里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不是看手机,就是玩电脑。高三时雅思考得挺好,我梦想着出国留学呢,结果硬是被爸妈逼着到了部队。”贾若言说得满脸带笑。
专业学习,练就通信兵的“最强大脑”。
这个活泼的少年,入伍前体重接近200斤,成为通信预选士官后,学习程控交换专业。第一次考试3公里不及格,单双杠上不去,专业成绩只有15分,引以为傲的英语“强项”,却是完全无用武之地。指导员点名时说:“当兵凭真本事,打仗靠硬实力,没有能力的人,没有资格睡觉!”虽然没点他的名,但是贾若言心知肚明,很不是滋味。
“说起我的军营青春,有两个瞬间终生难忘。一个就是授衔那天,我感觉自己像换了个人,肩上多了使命,内心也更加强大。”那是“空军节”的当天,金色的阳光洒在列兵的军衔上,19岁的年轻战士肩负着69周年人民空军的使命荣光、星火传承。这一天前,贾若言不知道多少次3公里后累趴在训练场,起床号响还纠结在床板上,紧急集合时成了“副班长”,被战友拉着、扶着,甚至用背包绳拖着熬了过来。“当兵6个月,体重减了30斤,现在体能考核优秀,专业成绩100分,都说年轻的心渴望飞翔,是部队让我换羽重生。”
改变贾若言军旅青春的另一个瞬间,却时常让他从梦中惊醒、泪眼婆娑:“是爸爸把我送到部队,见他最后一面时,我穿着军装,他很骄傲。”贾若言说着,眼圈禁不住又红了,或许是昨晚梦里又浮现出父亲的模样。
瞄准敌人,击发通信兵的青春之火。
成为通信预选士官不久,贾若言的父亲患上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在被推进ICU病房之前,他和儿子进行了生前最后一通视频连线。“爸爸那时已经插管了,说不出话,但当看到我穿着军装时,不停地竖起大拇指,透过屏幕都能感到他满满的骄傲……”
军人许国许家,自古忠孝难全,但每当不幸降临到战士身上,总会有组织的力量和战友的肩膀与他们共同承担。“基地党委非常关心,给予了很多帮助,我前后回了3趟家,没有遗憾。”贾若言说,“夜深人静时我常在想,我如果没来当兵,还是那个宅在家里玩游戏、吃薯片的男孩,内心决不会这么强大,也就没法面对这一切。即使能够出国留学,也会像爸妈之前说的,呆废了。”
实战实训,锻造00后通信兵的战场锋芒。
成为通信预选士官已经87天,贾若言在运动会篮球比赛中登场亮相,单簧管演奏帮助连队获得合唱比赛第三名,英语能力也被教员“盯上”,参与到新教材编译。他最近的新鲜事是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年轻有一百万种可能,如果现在还能选一次,我会毫不犹豫地穿上这身空军蓝,这里有梦,有舞台,有浓浓的战友情,有满满的正能量,有我19岁时最帅的样子!”
加永扎西:我能当个好兵!
“这个兵文化底子太差了,安培定则都搞不懂,最麻烦的是不会讲普通话……”专业教员向指导员马昕抱怨着。面前这个黝黑的年轻人却是一脸委屈,急得快落下眼泪。他叫加永扎西,来自西藏昌都,父母靠种青稞、放牦牛拉扯6个孩子长大,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家族对他寄予厚望。“是爸爸一直希望我来当兵,我之前对当兵也没啥认识,在老家时都用藏语交流,而且文化底子比较差,真不知道能不能当个好兵……”加永扎西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把自己的顾虑、担忧和迷茫一股脑说了出来。
秀出自我,竞技场上当仁不让。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如何将这一株株小树苗培育成国防栋梁?趁着预选士官训练才刚起步,机关和基层、教员与学员共坐一堂,召开了一次教学联席会。基地党委为加永扎西量身定制了“升级套餐”:奉献意识淡不愿干?忆传统、讲使命,补“钙”壮“骨”强精神;文化底子薄不会干?一帮一、结对子,形成合力互助学;普通话说不好不敢干?搭平台、给舞台,瞄着打赢练血性。
“公元前490年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得反侵略的胜利,士兵裴里庇第斯跑回雅典报告战况时,激动地喊出‘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他可以说是最早的通信兵”,“毛主席在1940年为《通信战士》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长征时,他身边总是带着一部电台,嘀嗒嘀嗒就是主席的声音,就是党中央的心跳”……回溯往与昔,苦难铸辉煌,一个个红色故事,一段段传奇过往,让加永扎西对兵种历史从陌生到熟悉,对使命责任从淡漠到自豪,这个20岁的年轻人的基因血脉,逐渐承载着红色电波,激荡在浩瀚苍穹。
加永扎西在战友帮助下加班学习专业理论。
心中有了信仰,青春不再迷茫。“连长,我想学好专业,我能当个好兵!”加永扎西的转变战友们都看在眼里:课堂上,他的目光聚精会神;训练时,他的军装裹满尘土;生活中,他与战友交流互动。连队的学习小组趁热打铁,三名训练尖子“贴身服务”,补基础、讲专业、做示范、谈理想。
“都是同年兵,一样军旅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加永扎西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并鼓起勇气在点名时与战友分享自己的入营感受,回味奋斗的军旅青春。
周洪宇:我想当个优秀的听风者
报务专业训练教室,频谱律动,电波跳跃,“嘀嘀嗒嘀,嘀嘀嘀嗒……”通信预选士官们好似指尖上的舞者,整齐划一又轻盈曼妙。今天专业成绩胜出的是周洪宇。19岁的追梦少年,满脸通红走上前台,接受战友们的点赞,讲述自己的成长心路。“我学习报务专业没有任何捷径,就是靠‘笨办法’,千锤百炼、熟能生巧。”
博士团队精心备课示讲,用心培育通信新人。
在教员眼中,周洪宇的确不是天生的发报苗子,能够在短短三个月里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和对自己的狠劲。新训结束后,周洪宇选择了梦寐以求的报务专业:“报务员是现代战争的传令兵,是料敌于先的顺风耳,细微的电波,无声的较量,我想当个优秀的听风者。”一摸到电键就自信满满的周洪宇,专业学习之路却并不轻松,虽然教员一遍一遍教方法,做示范,把多年的“秘籍”都抖了出来,甚至把抄报速度降到了不能再低的10码,但这个“笨小孩”每次考试都是0分。
眼看专业训练已经过去一个月,周洪宇还是颗粒无收,平时和蔼的教员都有些无语了:“你小子到底行不行,不行就换专业!”那段时间,苦闷、自责、无奈集聚在心里,他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听风者看似很帅,但追梦人有时很苦,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笨鸟先飞。”指导员详细了解情况后,在周洪宇的电码本里夹了这样一张纸条。
三尺讲台,通信预选士官战斗力的“保温箱”。
从那天起,饭后的走廊上,周末的球赛里,再也找不到周洪宇的身影,只有报务学习室,传来一部电台孤寂又低沉的回响。为了节省来回路途时间,他找来一部音响,抓紧一切空闲在宿舍练习收报,破皮流血已是常事,加班熬夜更是经常:“耳朵里只有发报的声音,睡觉时都在模拟发报的动作,报底上罗列的电码,好像会自动跳到我的手上,按照顺序排列组合,等待检阅发送。”
一个多月都没有摸到发报“门槛”的周洪宇,在下一个月就有如神助,10码、20码……50码、70码,从成绩垫底一跃名列前茅。“党和人民把电台交到我们手中,但不是谁都有资格做听风者。要想成为一名通信尖兵,首先你得学会忘我,把专业当事业,把岗位当战位,才有资格成为强军的追梦人”。
……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在强军兴军的洪流里,在奋进蜕变的逆旅中,每个通信预选士官都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但他们用自己倔强的青春,湛蓝的梦想,点缀着人生最美好的花季,书写着属于他们,属于兵种,属于时代的“大画作”。
战友,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心理咨询服务,让教员猜猜你的“小秘密”。
使命召唤,电键嘀嗒,青春的电波在空天激荡。
谈心班务会,倾吐成长路上的“烦心事”。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本期编审:牛锐利
閱讀更多 中國空軍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