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裡,究竟“龍鳳”是一對?還是“鳳凰”才是一對?

月246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禮記·禮運》

所謂四靈,就是四個像神靈一樣的物種。那麼跨物種結合,肯定不是主流的存在。那麼這裡面肯定有誤會。

麒麟:雄性稱“麒“,雌性稱”麟“。

鳳凰:雄的叫“鳳”,雌的叫“凰”

龍,在稱號裡有沒有雌雄之分呢?這我還一時不好查證。或者,如龜一樣,雌雄的稱呼並沒有特別的分開。

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龍是雄性,鳳也是雄性,如果龍鳳是一對,那這也是斷背之戀,也是極個別的存在。

所以說,鳳與凰是一對,而“龍鳳合鳴“是一個常識性的誤會。

然而這個誤會卻產生了很多的美好華麗、令人嚮往的詞彙:

龍飛鳳舞、龍章鳳姿、龍駒鳳雛、龍騰鳳集、龍翔鳳舞、龍眉鳳目
龍躍鳳鳴、龍飛鳳翔、龍蟠鳳逸、龍章鳳彩、龍盤鳳逸、龍翰鳳雛

這種誤會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最終怎麼成為大眾的誤解呢?

殷商之前,龍鳳毫不相干。

龍屬水,屬地,屬陰,是夏民族的圖騰;

鳳屬,天屬日,屬陽,是商民族的圖騰。

龍鳳合璧的造型與紋飾從殷商開始出現,一般被認為是脫胎自魚鳥相銜的圖案,表現互相鬥爭的原始含義。

東周的龍鳳圖樣淡化了宗教的威力,大多呈現的是歡快地交纏,雕刻的龍鳳玉也從禮玉向佩玉轉變,供人賞玩。

而後,宗教將這種龍鳳圖案付與陰陽交合、溝通天地為主要含義,慢慢的成為歷史的主流。以至於普通大眾都認為龍與鳳是天生一對。

這個誤會就像老百姓一直以為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是夫妻一樣。

所以,鳳與凰是天生一對,

“龍鳳合鳴“應該是說像龍一樣優秀的人和像鳳一樣優秀的人在一起了。


風燈客


毫無疑問,鳳和凰是一對,龍和鳳最初不是一對配偶,而是一對哥們,人們用“龍鳳呈祥”形容男女婚配是從秦漢時期開始的。

鳳是雄性,凰是雌性

鳳和龍一樣,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是人們虛構出來的神靈,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東方和西方都有“龍”,也都有“鳳凰”,但西方的鳳凰沒有性別概念,我們古代的鳳凰卻有性別之分,鳳特指雄鳥,凰特指雌鳥,只是經常把“鳳凰”連在一起使用。

傳統文化中,鳳和凰有著嚴格區別,大多數時候鳳和凰是分開的,比如:

《荀子·解蔽》:《詩》曰: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

《論語·微子》: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

《楚辭·九辯》:鳧雁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司馬相如曾以《琴歌》情挑卓文君,其中有“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把自己比喻成鳳,把卓文君比喻成凰,後世從此便用“鳳求凰”代指“男性追求女性”。

鳳和凰的關係與鴛和鴦、麒和麟的關係相似。

鴛指雄鳥,鴦指雌鳥,雄性稱麒,雌性稱麟,故鴛鴦、麒麟均屬合成詞,鳳凰也是合成詞,我們用“鴛鴦”比喻男女佳偶天成,夫妻和諧,“鳳凰”自然也有類似意思。

龍鳳配本不是夫妻配

古代有四大神靈之說,《禮記·禮運》雲“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按照中國男權至上的文化傳統,毫無疑問這四樣神靈都是雄性,因此龍、鳳用來代指人時,指的都是男性,意思是特別優秀高貴的人才,所謂“人中龍鳳”就是這個意思。比如《三國演義》中臥龍指諸葛亮,鳳雛指龐統,都是男人。

“龍鳳呈祥”本意是龍、鳳都是神靈祥瑞,一起出現表示有吉祥如意的事發生,最初並非指男女婚配之事,但從秦漢時期開始,鳳開始被賦予雌性的寓意。

從秦始皇開始,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龍成為皇帝獨有的代名詞,皇帝的一切都與龍密切相關,比如龍袍、龍袞、龍體、龍顏、龍邸……

隨著皇帝被“龍化”,皇帝的女人地位也隨之提升,開始以“鳳”自稱,比如鳳冠、鳳樓、鳳鞋、鳳體等等,因為凡間的鳥沒資格與龍匹配,只有鳳這種神鳥才有資格。這樣一對應,鳳開始由“陽”轉“陰”,尤其在文化內涵上趨於“雌性化”,與龍成為配偶關係。

其實辨別龍鳳是一對,還是鳳凰是一對,最簡單的特徵就是“配偶必須是同一物種”,龍和鳳完全不是同一個物種,怎麼可能是一對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首先回答題主,鳳凰為侶,雄為鳳,雌為凰。那這就有人要問,不是說龍鳳呈祥麼?這又該如何解釋?究其原因,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說鳳凰的來歷。關於這對神鳥,最早出現,應該是在湖南高廟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上,距今約7000年以上。而經過專家分析,刻畫在陶器上的這兩隻鳥,就是傳說中的太陽鳥——鳳凰。



對於鳳凰,這裡還有個小傳說,各位不妨聽聽。相傳軒轅黃帝一統中原,打算要制定統一的圖騰標誌,在之前各部落原有的圖騰基礎上,創造了“龍”。但當時部落眾多,很多圖騰沒有用上,這時皇帝的夫人嫘祖受到龍圖騰的啟發,取其餘各部落圖騰中雀首、鵝身、雞翅、鷹爪等組合成一對大鳥的形象,並且命名為鳳凰。鳳為雄,凰為雌、就此產生。



對於龍鳳呈祥,這是後來才定型出現的詞彙。作為和龍一樣的華夏圖騰,鳳一直也被帝王自喻,唐太宗曾作《威鳳賦》、司馬相如也作《鳳求凰》,這就足以看出,在當時鳳凰的性別以及相對應關係已經很明確了。而在宋以後,龍作為皇帝象徵逐漸明確,與之對應的皇后才以鳳自居。這裡要說一下,皇后稱為鳳並非是因為性別,而是和皇帝相對應,身份對等才會這麼稱呼。這裡的鳳是鳳凰的簡稱,而非單指。



對於這樣的稱呼,久而久之,後世就把男女雙方稱之為龍鳳,這也算是一種文化誤傳吧。


流觴淺酌月


不必過於糾結,神話傳說,神話傳說。流傳了千年,有誤傳在所難免。史料文獻都有不同版本,何況虛幻的神話傳說。口口相傳,自會有些疏忽。經過千年,有些錯誤保留了下來,也不能稱之為錯誤了。作者根據自己需要,會加入自己新的元素。像王昭君的故事,歷史《昭君出塞》,馬致遠的《漢宮秋》,曹禺的《王昭君》,漢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情節是不同的。王安石,甚至有詩“當時枉殺毛延壽。”現代小說,也根據龍生九子對應,杜撰出鳳育九雛。將鳳也分類開來,進了詞條。多年以後,或許也會成為神話傳說。

所以,看你想塑造什麼,是想塑造皇帝皇后金龍金鳳,還是想要塑造種族血脈,鳳族,雄為鳳,雌為凰。或許,你還能杜撰出別的,你的作品由你做主。知道一些知識,可以作為素材。沒必要非要糾結對錯,文學不像數學題,答案只有一個,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數個答案。






想要活潑的玉


所謂龍鳳呈祥,這是說吉祥喜慶的事,因為龍和風都代表著吉祥如意,它們是早期人們構造出來的神物,是一種圖騰。



龍是爬行動物、哺乳動物與自然天象模糊結合的,而風是長翅膀鳥禽與遊走動物模糊結合的。

一個是眾獸之君,另外一個是百鳥之王,二者互補,不存在“結合”、“一對”的說法,各自安好,截然不同。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陰陽觀盛行,“龍”代表著“陰”,“鳳”代表著“陽”,陰陽相關,也相對,此時龍鳳密切聯合,一一對應,一一結合,天生巧對,陰陽諧和。此時是抽象意義上的一對。



到皇帝出現,“龍”由陰轉陽,象徵著帝王,“鳳”由陽轉陰,象徵著帝后。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風是鳳凰的簡稱,鳳與凰是一對,鳳為雄,凰為雌,比如司馬相如一首《鳳求凰》泡到卓文君,這裡鳳求凰也就是男追女。



但是與帝王龍相對應後,鳳凰雌化,顯雌性,這時龍鳳具體化,呈真正意義上的一對。


史小二記


傳統文化裡,龍鳳是一對,鳳凰也是一對,但倆者有很大的區別,今天詳細說來,希望對大家有點小幫助。【本人悟空問答命理師陳一宏,歡迎關注交流】

鳳凰,是祥瑞的飛禽品種,非常稀有,因為鳳是雄鳥,凰是雌鳥,倆者長相也有所不同。這個比如獅子,雌雄長相也是不同的,道理相同。鳳凰所到之處,不僅此處是吉地,也是代表祥瑞,吉利。傳說當年西岐出現鳳凰,西伯侯就以為這是天降吉兆,預示天下將要翻新革舊從新開始,預示西岐是吉地,可以從開始去打商湯了。因為鳳凰是一對吉利的飛禽,雙宿雙飛,也因此後來,便別民間信仰採用,用以給新婚作為祝福。

龍鳳也是一對,這個意象就更大了,龍也是瑞獸,是天之驕子。鳳是雄鳥,長的也比較颯爽英姿。龍和鳳只要在天上出現,肯定帶著周圍佈滿祥雲,同時出現,肯定更加炫彩。一條路都很祥瑞了,再來一隻鳳,豈不是更加祥瑞?龍與鳳一起出現,是大氣勢的象徵,象徵更大類型的慶祝。所以龍鳳呈祥,更多的應用於國家層面的大喜事。

後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龍鳳呈祥反正意義非凡,平民百姓也跟著想沾光了,也就被大家所採用了。結果,也會應用到婚慶中來,寓意不僅是指夫妻結合,還是代表生出有出息的貴子啦。


命理師陳一宏


最早鳳凰是一對,後來龍鳳是一對。

沈其雍的《鳳凰賦》中介紹了鳳凰的出處。是女媧補天掉落的五彩石孕育而生的。鳳凰自配成雙,與龍沒有半點關係。


《鳳求凰》

作者(漢代,司馬相如)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

想必此詩,朋友們都耳熟能詳。其中的鳳指的是司馬相如,男人,雄性的。

凰是雌性的。所以說鳳凰二字是一雄一雌。鳳求凰是男追求女的意思。後來的皇帝也把自己稱為人中龍鳳。說明鳳也是雄性的。


這也說明,當時人們認為是鳳凰相配成對。

後來的皇帝就稱自己是龍,皇后為了區別就稱為鳳。這樣演變數千年。龍就代表男性,鳳就有了女性的意思了。

民間就效仿帝王,古人把男孩尊稱為龍子,把女孩尊稱為鳳。以示尊貴的意思。男女結婚就稱為龍鳳呈祥了。


大美農村綠水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龍鳳都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神獸,所謂龍鳳配,其實更多時候指的是地位上的互相般配,鳳和凰則是品種上的般配,龍是一個物種,鳳和凰又是另外一個物種,在地位上能和龍相互匹配的只有鳳凰,但是物種上鳳凰才是一對。

在中華文明的萌發階段,我們的祖先創造出龍和鳳的圖騰,在古代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講究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可能很多人因此會認為龍和鳳在一起,一般龍在上鳳在下,那麼龍是屬陽,鳳是屬陰的,然而事實上,在龍鳳圖騰才出現時,龍是屬陰,鳳是屬陽,並且這兩個圖騰出現的時間都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到了商朝時期才出現在龍鳳同體的圖案,

我們常說的龍鳳呈祥這種說法則是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了,在當時主要是楚國使用龍鳳呈祥的圖案,龍在右,頭朝下,鳳在左頭向上,依然還是龍陰鳳陽,重鳳輕龍這樣的情況,所謂的龍鳳配是出現在孔子拜見老子之後,孔子將老子比喻為龍,老子將孔子比喻為鳳,代表左智慧右賢能,才開始有了龍鳳配的說法。

後來到了秦朝,秦始皇自比真龍天子,由此龍的地位開始得到提升,由此之後出現的龍鳳同體的圖案,幾乎龍都是居上居中,而鳳的開始處於較偏一些,居下的位置,並且在這以後鳳也開始由象徵陽性逐漸轉變為象徵陰性,並且還在性別上轉變為雌性,來和龍匹配,因此在這之後正宮皇后才會用鳳指代,但是這多是指他們的地位。

事實上鳳凰這種傳說中的神獸,它自己本身是有明顯的性別劃分的,鳳最開始是指雄性,凰才是指雌性,鳳凰是一個物種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一直都是祥瑞吉祥的象徵,但是後來鳳凰的地位在先秦時期之後逐漸下降,到了最後為了迎合帝王對龍圖騰的推崇,鳳凰這個物種開始逐漸雌雄不分,整體開始雌化,變成了後來歷代皇帝嬪妃的自比。


玄坤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又經過多次的民族融合,文化一脈相承卻又不斷演變。所謂傳統文化,在古代未必就是我們現在感受到的樣子。比如端午節,我們現在認為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其實屈原的時代也有端午節。孟嘗君出生於端午,他的父親嫌不吉利,故而不喜歡他,而孟嘗君和屈原基本是同時代的人,難道屈原吃粽子紀念自己嗎?

再比如菸酒文化。正常家庭辦大事都備煙備酒,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這個敬喜煙這個傳統不會早於明朝。你不能想象梁山大聚會時候,柴進和李應會為每人準備兩條煙。

龍鳳呈祥的傳統文化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早期的鳳和凰,男女有別,鳳是雄的,凰是雌的。西漢時期,司馬相如為勾引卓文君,彈了一曲《鳳求凰》。鳳求凰肯定不是同性戀,這說明至少在西漢,鳳和凰是有性別區分的。但後來,大家不去區分鳳和凰的性別,雄雌都叫鳳凰,鳳成為鳳凰簡稱。漢末三國時期,為了稱帝動不動就玩黃龍出井和有鳳來儀的把戲,鳳和凰的愛情故事就不談了,鳳和龍都是神奇的瑞象,是出帝王的吉兆。

中國文化講陰陽,在我們眼裡,樹都是有公母的,那動物更是分雄雌。但同一物種,用一個字表示公的,一個字表示雌的,在我們漢語裡很罕見,而鳳和凰在古漢語裡享有這樣待遇,連龍都沒享受到。公龍和母龍似乎沒有用單獨的字表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面,高貴的龍,有四爪與五爪之分,但似乎就沒有公母之分,似乎都是男性。當然也有例外,柳毅傳書這樣的神話裡面有女性的龍,叫龍女,是可憐的被家暴的女人形象,不是張牙舞爪的母龍形象。

我們傳統文化裡面,皇帝是真正的龍,他的老婆們就是鳳,不是母龍,也不是凰。皇帝的兒子是龍,是四爪龍,只有一個將來會變成五爪龍,這可以理解,就像鹿的角是後長的一樣。但皇帝的女兒不是母龍而是鳳,就違反了“龍生龍鳳生鳳”的常識了。進一步的,你可以質疑,龍和鳳這兩個差異很大的物種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傳統文化不是傳統醫學,我們沒有必要探討其中的科學因素。隨著中華文明的演進,龍成了最高級的男性,鳳成為最高級的女性,符合陰陽平衡之道,不符合生物學原理。出於對美好的嚮往,男生取名為龍,女生取名為鳳,男女成婚叫龍鳳呈祥。現在,龍不只是皇帝的象徵,鳳也不是皇家女性的專利,我們說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久於池


這麼簡單有什不明,鳳凰是一對夫妻,龍鳳是一對兄弟表祥瑞。後來有人意附為夫妻,不過是因為兩者出表現出一剛一柔,一個威武一個美麗,符合中國傳統中對男女的審美設定所以符會。古人認為天下生靈皆分為五蟲,羽毛鱗介加上人,鳳為羽之王,虎為毛之首,龍為鱗之主,龜為介之長,可見鳳和龍都是一族之王,平級不分高低。除了龍鳳這對CP,龍虎也是另一對經常性出現的Cp,但因為白虎雖是瑞獸但同時也主掌刑殺所以有時又表現為兇星,所以在喜慶的時候往往不宜出場。皇后著鳳,也是意含貴極之意。一國之後,是皇帝的正妻,在倫理上,帝后應為一體,互為表裡,所以表象物也應代表龍平級才是,而與龍平級唯有四靈之長,而且皇后是要求美麗端莊大方柔和的,四長之中唯有鳳的恰附合了這一點,你不能想象皇后穿著個威猛的白虎或是個溫吞烏龜的情形,人設都崩了好嗎。而且從現存的皇后冠服來看,無論鳳冠或是鳳袍上面不但除了鳳,還有同等數量的龍。而現存世出土的“鳳印”,都沒有刻鳳。

如下圖,最著名的呂后璽印,上面刻的是螭虎

北周皇太后金印上面的是獬豸

存於故宮的清皇后印上面的是螭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