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趙匡胤都是通過不流血政變篡奪政權,本質一樣,為什麼歷史評價大相徑庭?

胡家成hujc


成者王侯敗者賊。

這是古代的一條定律。這條定律不完全對,但有一定道理。

王莽篡位,赫赫有名。導致天下大亂。王莽因此遺臭萬年。

趙匡胤也是篡位,陳橋兵變,也非常有名。平五代之亂,一統山河,天下至治。趙匡胤流芳百世。

從表面上看,事情就是這樣。但王莽所以失敗,趙匡胤所以成功,內中是大有原因的。

王莽是皇親國戚。但他父親早死,跟著母親生活,無依無靠,地位很低。但他很有志氣,想改變命運。他的伯父和叔父都是朝中大官。他便極力孝順他的伯父叔父,由他的伯父叔父引薦,也當了大官。另外,他極力表現謙虛,贏得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好評。這樣,他逐步被封為安漢公,大司馬大將軍。又把女兒嫁給了漢平帝,他成了國丈。後來,因為漢平帝不遂他的心,便毒死了漢平帝。另立了2歲的劉嬰為皇帝,他做攝政王。公元9年,王莽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新",並推行新政。王莽新政,不合時宜,橫徵暴斂,勞民傷財,加上天旱,人民走頭無路,爆發了赤眉綠林起義。後來湖南豪強劉秀兄弟乘勢起事,幾經周折,推翻了王莽政權,建立了東漢王朝。

趙匡胤是後周大將,戰功赫赫,威服三軍。柴榮死後,嗣子年幼,眾將士擁立趙匡胤為帝,取代後周,建立宋朝。趙匡胤繼位後,南征北討,消滅了各地的割踞勢力,使分裂了六十年的華夏大地復歸統一。趙匡胤以寬仁治理天下,使國家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恢復,人民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

歷史人物,歸根結底,由人民評定。

歡迎點評。


WM曉奇


奪取政權的手段很多,不流血也好,有流血衝突也罷,這都不是重點,一位歷史人物後人對於他的評價更多看的是他做了哪些利國利民利後代的事情。

首先說王莽,後世人稱其為一位理想主義者。

王莽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所在的家族是當時西漢最強大的外戚家族,而正因為此,王家人大多驕奢,而王莽卻是王氏家族的異類,他是儒生,溫文爾雅,看見當時整個西漢的烏煙瘴氣,便心中有了一個夢想。

他要恢復周禮,他要託古改制,他認為周朝才是一個理想王朝,才是一個禮樂盛行的和諧國度。

而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西漢禮崩樂壞的局面,他必須擁有權力,而擁有權力則必須擁有民心,這一點王莽做的極好。

到了公元八年十二月,通過孺子嬰禪讓,王莽在不流一滴血的情況下,在滿朝文武百官支持下,他非常順利的登上了皇位,在所有人都對他滿懷期許時,他開始進行他轟轟烈烈的改革。

王莽的‘社會主義’改革幾乎全部失敗。王莽改革土地制度,讓土地公有,改革奴婢制度,讓奴婢不得買賣。王莽讓的一些重要戰略資源歸國家掌控,改變地名,改變各種封號。

總之,王莽的改革真的是轟轟烈烈的,因為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東西,他全給你改了一遍,而這些不符合當時實際,不符合社會規律的東西,註定全部失敗。

到了改革後期,王莽眾叛親離,甚至於連那些奴婢也在怪他,因為很多人家境貧窮,不為奴根本沒有其它出路。

公元二十三年,王莽被殺,新朝滅亡,王莽的改革之路終結,他的夢想滅亡。

故此,後代人大都看不起王莽,甚至於不承認新朝的存在,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畢竟沒有取得成功,西漢沒有因此富強,百姓沒有因此安居樂業,所以他一直揹負罵名。

再來說趙匡胤。

趙匡胤的命實在太好,周世宗柴榮死的早,而後周那麼大的基業便很容易落到了趙匡胤的手中。

周世宗死後,後周只剩下了一位可憐的太后和小皇帝,隨著一出自導自演的好戲,陳橋兵變,趙匡胤半推半就下輕鬆的做了皇帝。

而趙匡胤為何名聲好?甚至能夠入選‘千古一帝’之列,那是因為他的功績。

對於古代的皇帝們來說,平生能夠取得的最大功績是什麼?那就是再造一統!

唐朝滅亡,藩鎮割據的局面持續了七十多年,期間百姓生靈塗炭,而結束這一局面的正是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他很快平定了江南,從而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又一次的大一統,他建立北宋後也打破了開國必殺功臣的魔咒。

故而,世人對於趙匡胤的評價肯定要高於王莽。


小廖說歷史


其實原因很簡單:

趙匡胤死得早,49歲即去世。

王莽死得晚,69歲被亂軍所殺。

因此,趙匡胤留給人們的印象都是諸多貢獻,極少犯錯。

而王莽一方面是年輕時,對漢帝國做出的巨大貢獻。

還有年邁以後,排除異己,晚節不保,人民生活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給人民留下更深重的災難。

最終被劉秀聯合綠林軍所殺,享年69歲。

適逢劉秀42歲,正直年輕力壯之時,勵精圖治,開創東漢帝國,“光武中興”。

王莽要不是最後老糊塗了,早日功成身退,絕對名垂青史。


用戶67724358697


個人覺得本質是不一樣的,只是奪取政權的手段差不多。王莽在歷史裡爭議很大,大學學這段歷史時,老師有簡單跟我們分析過,說王莽之所以被天下人反,建立的新朝草草結束,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改制,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的目的很明確,所以也可以說王莽處心積慮篡權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想把社會倒回到“禮”治時代,因為他覺得後世社會正如孔子說的那樣“禮樂崩壞”,這不是太平盛世,只有堯舜那時的社會才是美好的社會。於是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且是牆紙推行,而其中最主要的土地改革是導致被反的主要原因。他把土地改成王田,實行周朝的“井田制”。漢朝土地兼併嚴重,大部分土地都在豪強手中,王莽這樣一鬧後果可想而知。而且在對外的政策中也逼反了匈奴,西域那些國家,導致邊境大亂,為了鎮壓,不得已興師動眾。各種方面不但百姓沒有受益還賦稅徭役加重,導致最後整個天下都起來反他。

成王敗寇,王莽的太急於求成,最後所有的都變成了錯誤,所以歷史當然不會給與他好評。而趙匡胤就不同了,他奪權之後並沒有這樣大刀闊斧的一刀切改制,而是一步步割除五代弊政,讓政治回到正常的軌道,與民休養生息,最後帶來盛世。得到的評價自然大大不同。


筆落眉間


原因有二。一、成王敗寇。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非開國或非正統坐上皇帝之位的人很多,如唐李世民、晉司馬炎、明朱棣等等,但只要皇帝道統能傳三代以上,歷史上都認為是正統。

二、個人品行。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王莽起於外戚,中華歷史上就對外戚干政特別反感,因為不是靠軍功起家。對有功的開國皇帝反而是讚賞有加,因為是順天應人。王莽靠陰險手段上臺,更為人所不齒。


可愛花生米


王莽的問題是建立的新朝沒有很好地延續下去,後來江山又回到了老劉家,所以就不會有多大好評,寫歷史的也不敢把王莽寫好了對不對?

趙匡胤恰恰跟王莽存在著本質上的優勢,歷史由他的人寫,誰敢說閒話?江山又沒有回到老柴家,就這樣,所以比王莽得到的好評就多了。


乙丙丁6


從上臺來看王莽的更好,民選,都不能說是政變。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這個明顯是軍隊政變,不合法。

結局不同是因為王莽的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過於超前,只是理想型的,結果得罪了上下層的所有人,王莽自己被以前還稱讚自己是聖人的人民,一人一拳打成了肉泥。

作為統治者不能對人民太好,你像墨家的觀點就推廣不開,人民不願意接受,人民不能接受平等和按勞分配的觀點。


北國風雲2


因為老趙成功了 兩宋三百多年 老王失敗了 史書上西漢 東漢 大新基本上很少提起


zdwhly


本質還是不一樣的,王是心野才低,靠奸詐取巧,並沒有實際做皇帝的本領,趙是亂世英雄,做皇帝的水平那是一個厲害,人品更不用說了,對人對敵都是以寬容為主,這兩個人不是一個水平上的


無慾金剛


王莽篡漢,導致天下大亂……

趙匡胤篡位,身後留下的是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又一巔峰時代——兩宋327年的封建社會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