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至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南衙禁軍衰微,形成了怎樣的局勢?

夢痕無忌


唐初的南衙禁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十六衛中遙領天下六百多個折衝府府兵的十二衛,是在府兵制的基礎上存在的,府兵有兩個主要的任務,即番上宿衛和出征,其他時候就是在家從事生產,農閒的時候就參加集中訓練。

當這些府兵輪流番上宿衛的時候,受十二衛大將軍的領導。唐初尤其是高祖、太宗以及高宗前期,大唐對外作戰是比較頻繁的,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府兵制的作用,該補充的時候補充,該退休的退休,並且府兵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均田制的實行能很好的為府兵制服務。

但到了唐高宗晚期以及武則天時期,對外逐漸趨於保守,戰事減少了很多,對於府兵也就沒有從前那麼重視,府兵制開始衰落,府兵得不到補充,老弱病殘不少,待遇也跟不上,而且均田制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戰事減少帶來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府兵的戰鬥力下降,番上宿衛成了府兵們一個不願意執行的任務。

而到了中宗、睿宗時期,這種破壞尤其明顯,唐玄宗繼位之後,府兵制已經遭到了重創,很多府兵因為害怕耽誤農忙,而逃跑不再願意上京宿衛。南衙禁軍的數量已經很難和唐初相比較,在這種情況下,宰相張說提出用募兵制代之以府兵制,即招募兵士擔任宿衛之責。

實際上早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張說就提議唐玄宗裁軍二十萬。當時唐朝的邊鎮軍能達到六十萬,張說認為邊鎮並沒有強寇,完全不用弄上那麼多兵,而且兵在精不在多,邊鎮的將領多喜歡擁兵自重並且奴役兵士,這樣只是妨礙了務農而已。張說在第一次罷相之後曾有好幾年的時間在軍中帶兵打仗,自然對邊鎮比較熟悉,而且張說又拿出自己全家百十口人來做擔保,於是唐玄宗下令裁調二十萬大軍。

不久之後,張說就又提出了這個募兵制,招募士兵。唐玄宗讓尚書左丞蕭嵩與京兆、蒲、同、岐、華州等地的長官負責選拔府兵以及白丁共12萬人,稱為“長從宿衛”,每年分為上下兩班,輪流番上宿衛,並且下令地方上不得再向這些人徵發其他徭役,充分保證了這些人的利益。募兵制由此開始,而長從宿衛又改為彍騎,彍騎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3萬,很好的保證了京師的安全。

募兵制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在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它也造成了後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後來影響了大唐一百多年的藩鎮問題。

募兵制在最初是用在徵召彍騎上,後來又擴展到邊鎮兵的徵召,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是,邊鎮將領會與底下的士兵之間形成很強的黏性,擁兵自重很容易就會出現,士兵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服從的是將領的命令,而不是皇帝的命令。而府兵制則正好相反,統帥對府兵只有指揮權,而軍權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手中。

唐玄宗最初設十大節度使的時候,對節度使的任命比較小心,一般是讓文官擔任,且任期比較短,然後文官可以藉由此入朝為相,這樣的話擁兵自重的程度就會降低很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這種情況發生改變,首先節度使開始在地方上成為真正的老大,兵權、財政、行政等等都是節度使說了算,而且節度使開始由職業軍人擔任,一人兼任兩三個邊鎮節度使的情況很是普通。

安祿山起兵之前就已經是三鎮節度使,統兵近20萬,這為他的起兵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當時的中央軍即彍騎卻不足八萬。

這種外重內輕的軍事制度最終導致的只能是朝廷忌憚擁兵自重的節度使,而節度使起兵反抗朝廷。安史之亂的發生標誌著,大唐的邊鎮問題成為真正的問題,以藩鎮的形式對大唐的未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