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國人也很難讀懂那件披在西裝上衣之外的厚重外套的價值和內涵。除了因為它們種類繁雜,可能更重要的是由於
我們仍未能正確解讀到它們各自所承載著的沉厚歷史底蘊。外套似乎向人們訴說著它的另一面企圖。答案是肯定的。
一、心理防線
當紳士們進入房間,從他脫去外套,並把它小心翼翼地掛在木質衣架上的時候,這一系列動作表明了他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然而,倘若他只是習慣性地解開門襟鈕釦,卻不脫下,表明他並不想長時間駐足,甚至發出了不信任、警惕的信號;
如果他把外套重新穿上,這時已表明了將要離開的意圖。
二、可能並不實用
外套在紳士衣櫥裡,可能並不是實用性的衣物,但是必需品。這個可以從外套的實用功能性逐漸被削弱的發展趨勢解釋。
巴爾瑪肯外套(Balmacaan Coat)是傳統的連肩式長袖雨衣,誕生的時候是作為防雨的功能性雨衣被髮明的,然而當你在當今紳士們穿著的巴爾瑪肯外套上會發現,面料已更多地採用沒有防雨功能的水洗棉布。
所以,外套剩下的功能性可能僅存在於社交功能暗示,比如我將出席宴會、商務、戶外、旅遊等。
因此紳士們通常為了應付多個場合而擁有多件不同款式的外套,因為你很難想象國家政要穿著一身防寒服走下飛機。
三、但卻更講究
今天,服裝潮流的變化之快,大部分人可能永遠也追趕不了。西服卻往往不隨波逐流,外套如是。
經典風衣外套(Trench Coat)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幫助英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時至今日,博柏利(Burberry)仍堅持著當年的設計款式。
被譽為正式大衣之稱的柴斯特外套(Chesterfield Coat),現今被推崇為準禮服,然而它最早誕生於1840年,流行於1850年,已近180年曆史。
更令人咋舌的是充滿校園休閒風格的達夫爾外套(Duffle Coat),最早竟出現在文藝復興後期,約1684年。
外套的這種拒潮流而行之的獨行風格,正是固守講究的另一面表達。
要知道,男裝往往發軔於貧民中,之後才被上層吸納的。外套也有著同樣的發展背景,因此外套往往傳承著功能性標誌,比如防風、防雨、防寒等。
不難想象,貧民正是表達這種實用功能訴求的載體,這是由他們經常要進行辛勤的戶外勞作決定的。
因此外套的發明,首先考慮的是它的實用功能。但正如上文所述,這種實用功能的逐漸削弱卻是上層階級吸納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上層階級並不想貧民輕易模仿他們的服裝標籤,至於衣服實用與否並不關心,反正也不用勞動。於是,被削弱了實用功能的外套就可以很快地在上層社會中流傳開來,並形成了一套講究的著裝規則和穿著品味。
它們用料講究,裝飾奢華,從外套至內衣均表達出了一層一層炫耀財富的穿著方式。
相反,貧民的經濟收入和頻繁勞作,使得外套的紳士語言在貧民階層出尤其狹隘。當然,並不否認西服發展到今天,已逐漸趨向簡單休閒化,但這並不代表著外套的紳士標誌的褪卻,反而是外套去掉虛榮後表達出的迴歸本色的容貌。
四、無奈的嘆息
在國內,說起西裝,可能得到的是裝吡的嫌疑,或者是老土的別稱。
不得不承認,我國西裝文化和西裝行業遠遠談不上與國際接軌。對西裝的錯誤解讀,甚至概念混淆都全然不知,認為西裝就是禮服更不在少數。
缺乏對西服的基本瞭解,導致了從設計、生產、經銷、穿著等一系列環節紕漏百出。
當年達夫爾外套流行於國內時,很多國人竟然以為它是國外某公司新研發的產品,導致國內服裝設計師全然不知該用什麼面料生產這種“新鮮”玩意。
先不論西方如何看待,懂行的國人也不禁嘆息。
— END —
閱讀更多 洋服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