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奔馳、大眾涉嫌壟斷 兩家“投案自首”一家或遭鉅額罰款

在對寶馬、戴姆勒及大眾三家車企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調查後,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認為,上述三家公司存在相互串通、攜手阻礙清潔排放技術推廣的行為。

由於戴姆勒曾向歐盟監管機構“自首”,大眾也曾積極主動配合調查,這兩家車企或將免於處罰,而寶馬就可能面臨鉅額罰款……

1

“五巨頭聯盟”

2017年10月,歐盟對寶馬、戴姆勒及大眾的總部發起了一場名為“黎明行動”的突擊調查。

隨後,在經過一年半的細緻調查後,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發現,上述三大車企存在相互勾結的行為,其目的是限制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以及Otto微粒過濾器的研發和推廣。

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可以減少柴油車的氮氧化合物排放,Otto微粒過濾器則能減少汽油車的顆粒物排放。目前,這兩種能夠減少汽車排放的技術主要應用於在歐洲市場銷售的汽車。

歐盟發佈的報告顯示,上述涉嫌壟斷的行為發生在2006年至2014年之間,最初發起於五大汽車品牌的技術交流會議,分別為寶馬汽車,戴姆勒旗下的奔馳汽車,以及大眾旗下的大眾品牌、奧迪品牌、保時捷品牌。該聯盟被稱為“Circle of five”。

另有媒體稱,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述三大汽車集團就開始相互勾結,組建非法的壟斷聯盟,主要在核心技術領域、供應商控制及價格方面制定和實施排他性的方案;上述三家車企有超過200名員工參加了多達60次的秘密會議。

歐盟議員Bas Eickhout表示,“這些汽車製造商的行動抑制了技術創新。”有業內人士認為,技術創新往往會增加車企的研發成本和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這可能是三大車企阻止清潔技術研發和推廣的初衷。

歐盟競爭委員會專員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車企剝奪了歐洲消費者購買技術更好的汽車的機會,對環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2

歐盟的懲罰

對於歐盟的指控,上述三家車企的反應各不相同。

2017年7月,也就是歐盟開啟正式調查之前,戴姆勒率先向歐盟“自首”,承認自己參與了壟斷組織。

根據歐盟的反壟斷規則,涉事企業可能面臨約合其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如果一家車企想得到豁免權,就必須第一個向歐盟提交有關壟斷案件的足夠信息和證據。

隨後,大眾汽車也向歐盟提交報告,承認自己參與了壟斷組織,並向歐盟提供了大量關鍵證據,希望能夠減輕處罰。

只有寶馬汽車選擇了“硬剛”。

寶馬汽車不僅多次否認自身參與壟斷行動,並否認一切涉嫌壟斷的指控。

寶馬方面還表示,歐盟將原本正常的企業會談“妖魔化”,車企就制定行業標準的討論不能被認定為是“製造壟斷”的會談。

對此,歐盟方面則回應稱,車企可以協作改善產品,但不能壟斷起來阻止競爭。

此前,戴姆勒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公司預計不會被罰款,因為它是第一個向歐盟通報這個“卡特爾組織”的公司。大眾汽車也曾表示,由於積極配合調查,正尋求監管機構幫助從而減少罰款。

財報顯示,寶馬汽車2018年總收入達974.8億歐元,稅前利潤為98.15億歐元,兩項數據同比均略有下滑;此外,由於寶馬汽車不斷強化在出行領域的投資,其預計2019年稅前利潤遠低於2018年水平。

如果歐盟最終裁定寶馬汽車參與壟斷行動,寶馬將面臨高達其營收10%的罰款,按其2018年營收計算,相關罰款預計約為97.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39億元)。

這對寶馬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