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尬男聊情感


王陽明的“無善無惡是心之體,,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無”是世界的起源。中醫認為人的一切本源起於心,西方醫學認為,人的智慧來自於大腦。但是在經過現代換心手術之後。人們才發現換過新的人會回到以前那個心臟的記憶。也就是說心臟存在一個原始內存,這個內存啟動之後才能啟動大腦的智慧,因此中醫才是最高級的。心臟才是人的本原和根本。這個根本就是無善和無惡的。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當你用大腦去思考萬物的時候,就會分辨出善惡,但這些是你的異動。你的心也會跟你對世界的逐步認識發生轉變。

知善知惡是良知,,,知道什麼是善和知道什麼是惡以後,就會有所謂的良知出現。趨向於善而避開惡。

為善去惡是格物,,,只做善的事情,和不作惡的事情?就是開始改變這個世界,當然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對世界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對前人經驗的一個總結,是心學的代表。但是這些和他之前的老子《道德經》比較起來,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感悟而已。並沒有多少新的發明和發現。


雪靈兒教育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表現了王陽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句表明了人心不像孟子說的那樣是“性本善”,也不像荀子說的那樣“性本惡”,人心本體上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就是本心的自然狀態,它是心之本。由於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之本當然就是無善無惡的;而當人有了念頭,便會有善惡觀念,那就失去本體,其實這即是良知被遮蔽,而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就需要為善去惡,如果不為善去惡,就會失去“良知”,因為,便需要從內心揚善去惡,便是在“格物”了。所以,王陽明所說的“格物”,不是朱熹所說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慾,是致良知。不管學習什麼事物、知識,其根本的“格物”原則是“致良知”,是內心進行的事。


在朱熹看來,“天理”就是脫離於人的主觀意思而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種客觀的理,所以,需要“格物致理”,而王陽明則認為

心外無理,天理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的主觀意識去接觸天地萬物,對其運作等到有了認識,才產生了所謂的“理”,而如果心不接觸萬物,萬物便與心同歸於寂,便沒有所謂的“理”,因而,人的認識的所謂的“格物”,其實就是“致良知”。

這與佛家的“明心見性”有相似之處,悟在自覺,佛在心中。禪宗六祖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的是”心即佛,頓悟便成佛。而王陽明是主張於內心去“致良知”。


文城觀點


無善無噁心之體

是本源是道,是佛,是造物主本身

…並沒有所謂我們自以為的善惡是非對錯,也就是渾然一體不做評判全然的允許,就像太陽的光芒不加區分的照耀萬物一樣……

有善有惡意之動

有了二元對立的思維就有了評判心,對什麼都開始加以區分,心意動了…這就是創造萬物萬法的根本念,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善指的是本體,也就是心之體,是如如不動為善,起心動念為惡,王陽明也明確的說過動氣便是惡,也就是被幻境牽扯著相後的妄念是為惡,忘本了…而為善去惡指的是我起心動念了再回到如如不動的狀態是為格物,怎麼會到?很簡單在事上煉致良知也就是達到良知狀態便是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如如不動是為本體狀態,是良知,那麼起心動念我再通過為善去惡迴歸到本來的狀態,也就是我只是觀,我起心動念了我只是觀這個起心動念就會逐漸的迴歸到良知光明的狀態,就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為大光明,大圓滿……


身心靈小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天泉證道,已經是王陽明晚年時期的事情了,這四句話基本上就代表了王陽明的思想精華。

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句應該是在說明心學的本原。王陽明認為本心才是世界的本原,但他並沒有說心是善還是惡,因為無論是意識還是物質,作為世界本原,它是無所謂善惡的,就像《荀子》中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心的本體或者說世界本原是恆常的,無所謂善惡,但也是虛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心的本體雖然是混沌的,但是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就是心的發端了。它是具體的,是對應我們每個人的感受的,人是知道好壞的,什麼對自己好,什麼對自己壞,這都是明白的。“意之動”,就是這樣一個具體而現實的東西。

知善知惡是良知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最高目標。王陽明認為良知與學問無關,它是在每個人的內心的,但是它往往被人們的思想慾望掩蓋著,所以要重新去挖掘它。當人們摒棄了慾望去看待世界時,重新去定義善惡,這是從本心去認識世界,也是以赤子之心去認識世界,這樣的善惡才是不含欺騙的,是真誠的。

為善去惡是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禮記》

在儒學中,“格物”不是去研究某種東西的體積大小結構等屬性,而是去發掘世間萬物的道德涵義,這樣去向世界萬物學習,培養出完美的道德。所以這裡的“格物”就是為善去惡,摒棄了各種慾望,從良知出發,以知行合一為手段,為善去惡。


解儒


一:王陽明的四句教是講求良知的過程,也是求證良知的方法論,不是講的人的本性,不是儒家孟子與荀子辯論的一個自然人性善還是性惡的問題。而是建立在一個儒者,有一定道德與一定學識的、致力於知行合一的求良知、致良知的人身上。

二:“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個致力於求良知的人,心是澄明的,心是空靈的,如同稱、磅之類衡器一樣,稱重以前是懸空的,平衡的,沒有任何重量的,如同空鏡子一樣,照物以前鏡子中什麼都沒有。

三:“有善有惡意之動”。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有善有惡意識必動。

四:知善知惡是良知。

五:為善去惡是格物。什麼叫格物?正心叫格物!誠意叫格物!窮盡物理叫格物。類似於當代的實事求事,沒有實事求是境界高,500年前王陽明不可能達到當代哲學觀念的實事求是,已經難能可貴了!


劉豫州998


無善無惡是一種道的境界,無和空的境界。是人原本的自然狀態!有善有惡是發動處的產物,也是現如今社會百態形成的原因!知善知惡是唯一回歸自然的天理即良知!為善去惡是想回歸良知的方法!可以說這四句教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樣一個道理,即是自然的輪迴,宇宙的大環套小環!本人未致得良知,只是表達一下個人的想法,還請多多指教。


一心致光明


這個太厲害了。無善無惡,是佛的境界。有善有惡菩薩的境界,有善去惡是羅漢的境界。他能夠到這種境界,那是很厲害的。


河洛文化企業號


`心'的本體本質是`空'〈空無是事物中心核心〉;`意'是`力'!有了`意‘,就產生了`力',產生了`波動'和`方向'!順天順時勢是善行,逆`天'逆時勢為惡行;知道了順逆(善惡)就明白了應該遵循的`方向'。`知'是`明白',`道'是事物運行的軌跡;`為善去惡是格物':格'是`拒'是`控制'`疏遠',物為體,心為意,近心性則善,近物體則惡!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荒原牧雲


善惡本都有,只是一念間。

自律取與舍,因果造化仙


末來高手


第一句說的是心本身無善惡之分,心只是一種存在,是後來意識的載體,無意識之心無善惡。

第二句講明善惡來自於意識,人有了意識就有了善惡之分,王陽明所言之“意”,是人臨事之時的自我判斷與抉擇,用現在的話來說,“意”即“三觀"。

第三句說的是“格物”就是能清晰明辨善惡。

第四句說的是所謂“良知"即在明辨善惡的基礎上,行善除惡,讓你的本心處於光明正大的狀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