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尬男聊情感


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无”是世界的起源。中医认为人的一切本源起于心,西方医学认为,人的智慧来自于大脑。但是在经过现代换心手术之后。人们才发现换过新的人会回到以前那个心脏的记忆。也就是说心脏存在一个原始内存,这个内存启动之后才能启动大脑的智慧,因此中医才是最高级的。心脏才是人的本原和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无善和无恶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当你用大脑去思考万物的时候,就会分辨出善恶,但这些是你的异动。你的心也会跟你对世界的逐步认识发生转变。

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什么是善和知道什么是恶以后,就会有所谓的良知出现。趋向于善而避开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只做善的事情,和不作恶的事情?就是开始改变这个世界,当然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前人经验的一个总结,是心学的代表。但是这些和他之前的老子《道德经》比较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感悟而已。并没有多少新的发明和发现。


雪灵儿教育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表现了王阳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句表明了人心不像孟子说的那样是“性本善”,也不像荀子说的那样“性本恶”,人心本体上是无善无恶的,无善无恶就是本心的自然状态,它是心之本。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之本当然就是无善无恶的;而当人有了念头,便会有善恶观念,那就失去本体,其实这即是良知被遮蔽,而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就需要为善去恶,如果不为善去恶,就会失去“良知”,因为,便需要从内心扬善去恶,便是在“格物”了。所以,王阳明所说的“格物”,不是朱熹所说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是致良知。不管学习什么事物、知识,其根本的“格物”原则是“致良知”,是内心进行的事。


在朱熹看来,“天理”就是脱离于人的主观意思而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理,所以,需要“格物致理”,而王阳明则认为

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而如果心不接触万物,万物便与心同归于寂,便没有所谓的“理”,因而,人的认识的所谓的“格物”,其实就是“致良知”。

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有相似之处,悟在自觉,佛在心中。禅宗六祖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是”心即佛,顿悟便成佛。而王阳明是主张于内心去“致良知”。


文城观点


无善无恶心之体

是本源是道,是佛,是造物主本身

…并没有所谓我们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对错,也就是浑然一体不做评判全然的允许,就像太阳的光芒不加区分的照耀万物一样……

有善有恶意之动

有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就有了评判心,对什么都开始加以区分,心意动了…这就是创造万物万法的根本念,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个善指的是本体,也就是心之体,是如如不动为善,起心动念为恶,王阳明也明确的说过动气便是恶,也就是被幻境牵扯着相后的妄念是为恶,忘本了…而为善去恶指的是我起心动念了再回到如如不动的状态是为格物,怎么会到?很简单在事上炼致良知也就是达到良知状态便是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如如不动是为本体状态,是良知,那么起心动念我再通过为善去恶回归到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我只是观,我起心动念了我只是观这个起心动念就会逐渐的回归到良知光明的状态,就像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为大光明,大圆满……


身心灵小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已经是王阳明晚年时期的事情了,这四句话基本上就代表了王阳明的思想精华。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应该是在说明心学的本原。王阳明认为本心才是世界的本原,但他并没有说心是善还是恶,因为无论是意识还是物质,作为世界本原,它是无所谓善恶的,就像《荀子》中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心的本体或者说世界本原是恒常的,无所谓善恶,但也是虚无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的本体虽然是混沌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就是心的发端了。它是具体的,是对应我们每个人的感受的,人是知道好坏的,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坏,这都是明白的。“意之动”,就是这样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东西。

知善知恶是良知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高目标。王阳明认为良知与学问无关,它是在每个人的内心的,但是它往往被人们的思想欲望掩盖着,所以要重新去挖掘它。当人们摒弃了欲望去看待世界时,重新去定义善恶,这是从本心去认识世界,也是以赤子之心去认识世界,这样的善恶才是不含欺骗的,是真诚的。

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

在儒学中,“格物”不是去研究某种东西的体积大小结构等属性,而是去发掘世间万物的道德涵义,这样去向世界万物学习,培养出完美的道德。所以这里的“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摒弃了各种欲望,从良知出发,以知行合一为手段,为善去恶。


解儒


一:王阳明的四句教是讲求良知的过程,也是求证良知的方法论,不是讲的人的本性,不是儒家孟子与荀子辩论的一个自然人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而是建立在一个儒者,有一定道德与一定学识的、致力于知行合一的求良知、致良知的人身上。

二:“无善无恶心之体”。一个致力于求良知的人,心是澄明的,心是空灵的,如同称、磅之类衡器一样,称重以前是悬空的,平衡的,没有任何重量的,如同空镜子一样,照物以前镜子中什么都没有。

三:“有善有恶意之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有善有恶意识必动。

四:知善知恶是良知。

五:为善去恶是格物。什么叫格物?正心叫格物!诚意叫格物!穷尽物理叫格物。类似于当代的实事求事,没有实事求是境界高,500年前王阳明不可能达到当代哲学观念的实事求是,已经难能可贵了!


刘豫州998


无善无恶是一种道的境界,无和空的境界。是人原本的自然状态!有善有恶是发动处的产物,也是现如今社会百态形成的原因!知善知恶是唯一回归自然的天理即良知!为善去恶是想回归良知的方法!可以说这四句教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样一个道理,即是自然的轮回,宇宙的大环套小环!本人未致得良知,只是表达一下个人的想法,还请多多指教。


一心致光明


这个太厉害了。无善无恶,是佛的境界。有善有恶菩萨的境界,有善去惡是罗汉的境界。他能够到这种境界,那是很厉害的。


河洛文化企业号


`心'的本体本质是`空'〈空无是事物中心核心〉;`意'是`力'!有了`意‘,就产生了`力',产生了`波动'和`方向'!顺天顺时势是善行,逆`天'逆时势为恶行;知道了顺逆(善恶)就明白了应该遵循的`方向'。`知'是`明白',`道'是事物运行的轨迹;`为善去恶是格物':格'是`拒'是`控制'`疏远',物为体,心为意,近心性则善,近物体则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荒原牧云


善恶本都有,只是一念间。

自律取与舍,因果造化仙


末来高手


第一句说的是心本身无善恶之分,心只是一种存在,是后来意识的载体,无意识之心无善恶。

第二句讲明善恶来自于意识,人有了意识就有了善恶之分,王阳明所言之“意”,是人临事之时的自我判断与抉择,用现在的话来说,“意”即“三观"。

第三句说的是“格物”就是能清晰明辨善恶。

第四句说的是所谓“良知"即在明辨善恶的基础上,行善除恶,让你的本心处于光明正大的状态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