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13
职称工资是老师工资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老师工资中拉开差距较大的部分。一些网友对职称工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建议缩小差距的,有建议取消职称工资的,也有网友提出老是实行竞聘上岗,众说纷纭。
就目前职称工资的存在,我认为有合理性。但职称工资差距较大也是客观存在的。实行职称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出贡献的老师的一种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老师,努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
就以同年同月参加工作的两位老师为例,一位老师教学业绩突出,工作认真负责,也经常发表教研学术论文,为评职称做准备。而另一位教师,教学业绩平平,也不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每天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工作。当职称指标下来时,教学效果好的老师优先评定职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若干年后,这两位老师的职称工资相差很大,每月可能相差几千。于是教学业绩平平的老师每天发牢骚,我们都是同年同月出来参加工作,为什么他的工资比我高这么多?于是就到处宣扬职称工资不合理。
在评职称过程中,难免有老师靠走关系等方式搞定职称,但这不是普遍现象。绝大部分评上职称的老师,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而得到的。不愿意付出,而想获得回报,这不是实行职称评定的目的。
职称也是一位教师身份的象征,荣誉都垂青于那些刻苦钻研,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的人。
建议:
适当缩小职称工资差距,增加工龄工资或教龄工资,绩效工资应和职称工资脱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
Lance课堂
这问题真不是职称和工龄的问题,应该是职称和工龄减少差别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高职称,应该有一定的褒扬,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几十年任劳任怨的老教师,也应该激励。
这看起来是矛盾,其实也是中庸之道,谁让中国人两千年来崇拜孔夫子呢?
我家庭已经三代有教育工作者,父亲有几十年教育工作经历,中学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也干过,最后职称是小学高级,但是干反了,如果是先当小学校长,后当中学教导主任,那一定可以评中高,这就有点尴尬,我弟媳一直在小学干教师,已经是中学高级。
这就有点不公平,老父亲建国初期的老教师,也在小学中学当领导,但是,当年小学根本就没有高级职称的政策,哪怕是校长也不例外。所以导致老公公一辈子干教育干校长不如儿媳妇退休工资高。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政策调整,就是高职称应该高工资,但是,老教师也应该有所照顾,把两者工资差别适当减少,也许可以鼓励先进,也可以让老教师心理平衡。
防喷老司机
按工龄加工资是最能体现出人与人平等对待的。职称只是体现你在某一行文化水平的高低。又或者你是考试达人,那又能算什么呢?例如:你在小学任教,基本水平就够了,就算你职称再高,也无用处,不论那个行业都一样。除非你人往高处走,找到适合你的岗位。当然啦,国家也可以对职称进行一次性向征性的奖励,以此来激励考试达人们。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家不应该奖励,因为当你职称高了,你认为这个岗位不适合你了,可以上调,又或者跳槽,这样你就能得到你相应的回报。如果你是庸才,只是考试达人,那我劝你还是呆在原地,好好工作,安心拿这一份工资。谢谢!希望大家都来评论一下。
幸福来自平淡的生活
我觉得加工资应该将工龄跟职称这两个同时考虑,然后按照工龄+职称的综合指标加工资最好,也最合理。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来说工龄,按工龄每年加工资是国家对工作人员的一个工资规定,但是按工龄加的工资很少。就按我的工资来说,我在事业单位工作,工作满一年后,工资按照工龄每个月才加30元。工作二十年也就是每月才加600元。这对给国家贡献这么多年的职工来说确实有些少了。如果按照工龄加工资确实有些不合理。
我们再来看职称,现在事业单位初级升到中级大概加500元左右工资,按照正常进度,从初级到中级本科学历最少需要五年,五年还不一定能聘上。从中级到副高级,大概加800元左右,从中级到副高级本科生最少需要五年。
但是职称评选,很多人升个中级职称就基本很难再获得副高级了,因为副高级评选条件很多,很多人很难达到条件。也就是说很多人工作几十年,也就升个中级,而中级职称才加500左右工资。工作几十年按照职称才加500左右工资,顶多升个副高级,也才1300多元。好像按照职称加工资也不太合理。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按照工龄+职称综合评定来对职工加工资,这样加工资最好,也比较合理,避免了按照工龄加工资太少,按照职称加工资,又有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职称上不去,加不了多少工资的尴尬。
那么,你觉得这个工龄+职称综合加工资标准具体怎么定呢,工龄占60%,职称占40%,你觉得合理嘛,欢迎讨论。
马儿啦
中小学教师工资跟教龄挂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合情理的,因此也是最合理的:首先,教师职称评定本身就应该以教师教龄为主要依据。在教师岗位能从事三十年以上,最起码的一点说明他(她)们有一颗热爱教师这一行的执着的心,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其三、能从事教师工作三十年以上,他们就已经“桃李满天下”,年轻的“高级教师”都是通过这些老教师培养成人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老教师就是“师傅”“师爷”,那么,年轻教师能被认定为“高级教师”等等,他们的“师傅”还能不是“高级教师”吗?
再者,学校教育以及课堂教学都要遵循“德育为首”的原则,那么,对教师工作的考评,也要遵循“师德为首”的原则。所谓师德,首先要以教师的教龄为考评依据,教龄是考核一名教师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体温表”。
终上所述,教师工资跟教龄挂钩,教师职称评定跟教龄挂钩是最为合理的,无可厚非的。
吉柳圣人
退休工资应该按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人性化的考虑。按工龄,按职称,按职务等等,都会说出一大堆的理由來。但我想说的是现实是这样的。由于我们的特色原因,在改开以前实行计划经济无论那个行业,无论什么职务,无论企业,事业,政府行政,等等,工资执行的是统一标准,没多少差别,而在那个年代長工资也是有据可察的那么几次,且都是按百分比调正,不是人人有份,而那个年代没有争这个。
同样是在邓先生执政对知识分子涨了一次工资並回复评职称,因评职称同样是有比例的,同学历,同工作不可能同职称。同样那会到什么单位工作,干什么工作都是要服从组织分配的,个人不可能挑选,是和现在不一样的。那么过渡到现在退休,在对退休工资分双轨制,按职务,职称分配退休工资显然有失公允!再说对大部分時间在计划经济工作而在九十年代退休的用现在的政府与企业的不同计发方式所谓的双轨制显然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大家以前都没交养老保险,都做为“视同”交费,也就是说九十年代以前的“视同”交费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那个年代工资基夲没什么差别的,干部是全国统一行政26级,没什么政府企业都一样,因此,退休后的“视同”交费用现在的工资分配对这部分拉开几倍的退休工资差距是十分可笑的,一无法律依据,二无实际收入依据这明显是无端制造了矛盾!像评职称很多六十年代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只有一部评上了,更有一些为了缓和上下关係让指标让了出去自己仍是中级职称,但在对高级职称退休工资倾钭時中级职称分文不名极不合理!而在邓先生对知识分子调资就是按学历普调,那会极大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而退休后工资究竟按什么发合理呢?
退休就应该按我国国情出发,划分工作年代,根据不同年代工作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办法,当然对现在都交养老保险部分可按交费标准发,而“视同”交费则应考虑视同時的工资收入並无多大差距不应纳入“双轨”考虑!关于职称应按学历考虑,当然对高级职称多发你只要不用广大养老金池中的资金由国家另外拨款谁也没说的,但要要养老金池中的资金开支,所有特殊群体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多占,相信谁也没这么大的权力说给谁多发就可以多发。当然另外拨款当另别论!
综上所说,退休金只能按工作年限发,而什么职务,职称,等等你可以多发但资金来源必须说明白是“国家另外加拨资金”,因此,只要在职工交费养老金开支的退休金,另加名目多发都是非法的无理滥用。相信随法制的健全,养老金发放不是随口一说就说加就加的。我们是法制国家,一切应依法行事。
天山客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无论职称工资也好,还是工龄工资也罢。都有其弊端,尤其是职称工资暴露的诸多问题,令广大一线教师很受伤。相对来说,还是工龄工资更公平一些吧!
1986年,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实施了教师职称制度。推行伊始,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时至今日,33年过去了,职称评定标准不一,过程不公,指标有限……这一系列问题,让广大一线教师痛苦不堪,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职称与工资紧密挂钩,拉大教师之间收入差距,同工不同酬,更有个别教师,晋升职称后,积极性缺失。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爱恨交加的不是职称工资制度,而是职称评定的“猫腻”太多。
现如今,基于职称工资的弊端凸显,许多一线教师强烈呼吁取消教师职称,淡化职称工资,推行工龄工资制度。作为一名教师,始终坚守一线的教师,在职称工资制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我赞成引入工龄工资制度。相对于职称工资,工龄工资更为公平一些,广大教师更容易接受,不过一定要辅以教师的实绩,不能好经念歪了。毕竟教师关系教育的振兴大业,更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关键。教师工资制度是为了激励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执行工龄工资制度不是“吃大锅饭”,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副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渴望教师地位和待遇不断提升,希冀国家好的政策尽快落实。2019年,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拓宽通道和路径,绩效,职称,工龄并行是今后一段时期要走的路。我们一线教师期待着,盼望着……
俺油菜
工作讲效果,干活讲效益。无论有没职称能把工作做好,活干好就行。职称只有在选择参与对象时是一个参考依据,有职称不作工或者作不好无意义。为了吸引人才,现在不管是单位公司都喜欢标榜自已,有高级职称多少多少人,本科生多少人,大专生多少人来证明自已的实力只是一种忽悠。这是一种只讲门面,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虚夸风气,,因此可能会出现许多挂羊头卖狗肉骗局。
工龄可以证明员工竟业程度,可以为公司留人才。对于公司稳定有好处。如果按职称论工资就是培养一批好高慕远的人,依老卖老的懒人,各各之间乱挖人才,不得安宁。
加工资以工龄为好,职称稍稍意思点,3比1,工龄加3元,职称只能加1元。这样看是职称贬值实则是提高职称的地位,知识与职称是正比。人们同样会重视知识,并且使有职称的人同样要努力工作,不敢掉以轻心。
流年似水204840998
目前,许多学校的高级教师,工资那么高,但工作的干劲并不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攀登上了人生的一个小高峰,以后进步没有了空间,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不愿再拼搏奋斗了。许多高级教师,宁愿到后勤工作,宁愿到实验室工作,宁愿做教辅工作,宁愿教副科,不愿教毕业班,不愿做班主任,不愿挑大梁,不愿教主课。
因此还是把职称作为一种荣誉,把附着在职称上面的工资待遇剥离开,让许多挑大梁的优秀的年轻教师,工资不要那么低,不要因为职称使工资差距拉得那么大。就象现在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不就是一种荣誉吗?每月只有几百元补贴,待遇不直接与工资挂钩。
其实中小学教学这份工作,最有成效的黄金期,是工作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工作时间,但这个阶段大多数教师评不上高级职称,教学上他们挑大粱、出大力,生活上他们成家立业、生儿肓女、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正是个人缺钱的阶段,由于职称上不去,工资大都比较低。
到了工作三十多年了,评上高级职称了,工资待遇高了,但上进心掉下来了,也不想出大力了。这就是目前出大力的挣钱少,不出力的拿钱多,分配不均,部分人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所以,工资差距不宜拉得太大,工资差别,还是用工龄拉开比较好,这样,可以使教师,尤其是风华正茂、独挡一面的中青年教师,心理平衡一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性。
用户6597689248999
这个问题,是要想说的是全面,而不是工龄代替职称,也不能职称就代替工龄!两者都是从实践中踏过的路径,没有修路工哪有路通行?修了一辈路,该评什么?修了一辈鞋,该评什么职称?一个美甲店的商店里,分美甲士,美甲师,美甲工?是什么水平?不要认为职称高,就高人一,等!国家的主任,是全体人民, 人民是致高无尚的,职称是从何处生?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就是国龄!你说龄没有职高吗?在古代有三朝元老,不也是龄吗?在红军中,炊事班的老班长,都是入伍时间早的人,连长、营长……都倍加尊敬,有的待遇高过他们,因为资格老。好好想想,没有工龄,哪来的职称呢?规定几年才能够格评一次,那不是工龄吗?工龄,是早于职称的。国家是既照顾到无职称的人民勤务员的,也照顾到职位和职称兼顾的勤务员的,一句话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我年年路径中华门,看到中华门里影壁墙写有毛主席字。为人民服。我看到周总理右胸上佩戴一枚五角星胸章,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金光闪闪!再说,国家强,人民富,按工龄,按职称,都是想让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