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歐佩克(OPEC)和BP公司等每年發佈的全球能源長期展望以健全的數據支持和紮實的前景預測為基礎,對一定時期內國際能源形勢、能源生產及消費趨勢等做出最新研判,探討未來影響全球能源市場的關鍵因素,被視為重要的行業報告,在業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隨著電氣化的增長、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天然氣市場的全球化以及石油產量的動盪,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能源的未來尚未定型。國際機構會根據能源形勢的變化逐年對自家的能源展望做相應調整,發佈新的報告。這其中包括2018年7月EIA發佈的《國際能源展望》(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8),2018年10月OPEC發佈的《世界石油展望》(World Oil Outlook 2018),2018年11月IEA發佈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18)和2019年2月BP發佈的《能源展望》(Energy Outlook-2019)。本文對上述機構最新版全球能源展望報告的主要分析情景(即IEA的新政策情景1、BP的漸進轉型情景2、OPEC和EIA的參考情景3)進行綜合分析,以期客觀看待能源行業不同條件下的潛在發展路徑,全面把握未來世界的能源圖景(下文提到的報告除非特殊說明,否則均指上述機構最新版全球能源展望報告)。

各預測中的全球能源未來

(一)一次能源需求

關於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長幅度,各機構主要分析情景的預測值分佈在27%~33%的範圍區間,其中OPEC和BP的預測更加樂觀(32%~33%左右),IEA和EIA的預測相對保守(27%~28%左右)。相比此前版本的能源展望,IEA和EIA上調了未來的能源需求預測數據,BP和OPEC下調了能源需求預測。能源需求增長主要將來自於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貢獻(尤其是中國和印度)。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資料來源:根據IEA、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圖1 各展望報告對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預測

在IEA的新政策情景中,到2040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和17億新增人口(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的增加),將帶動全球能源需求增長超過四分之一(見表1)。如果不是能效持續改善,能源需求增量還會增加一倍左右。所有的增長都來自於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經濟體。低碳技術、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佔到需求增長的80%。

表1 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預測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BP:到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將在2017年基礎上提高32%,印度、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作為主要的推動力量。

BP預計,受高速增長的發展中經濟體日益繁榮的驅動,2017~2040年間全球GDP年均增速為3.2%,到2040年全球GDP將增加一倍以上,經濟的增長推動全球能源需求上漲。在BP的漸進轉型情景中,到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將在2017年基礎上提高32%,2040年前一次能源消費將以1.2%的年均速度增長,略低於其2018年展望報告中預計的1.3%的能源消費增速。印度、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作為主要的推動力量,合計佔到能源需求增量的三分之二。

OPEC:到2040年,一次能源需求將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約33.2%,其中將近95%的增長來自發展中國家。

OPEC認為,人口增長、適齡勞動人口規模、城市化水平和移民規模對未來能源和石油市場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預計全球人口將從2017年的76億左右增加到2040年的92億,其中適齡勞動人口增長約10億。同期,全球GDP將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長。根據OPEC的參考情景,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量將從2015年的2.74億桶油當量/日增加到2040年的3.65億桶油當量/日,年均增速約為1.2%,增速預期與其2017年展望報告持平。到2040年,一次能源需求將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約33.2%,其中將近95%的增長來自發展中國家,其年均增速約為1.9%。

EIA:到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將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約28.5%,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消費量到2040年預計將佔到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

EIA指出,經濟增長推動能源消費的增長,非經合組織部分國家將引領全球經濟增長,亞洲將引領非經合組織區域能源消費增長。根據EIA的參考情景,到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將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約28.5%,達到739千兆英熱單位(quadrillion Btu),略高於其2017年展望報告中的相應預測值(2017年展望報告預計,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為736千兆英熱單位)。其中,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消費量從2007年開始超過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消費量,到2040年預計將佔到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

(二)各種類能源預測

面向2040年的展望中,各機構預測結果顯示,化石能源在能源需求中佔比73%~78%,非化石能源佔比22%~26%,IEA和OPEC對未來能源消費結構的預測幾乎一致,BP對可再生能源的預測更加樂觀,EIA則更加看重化石能源佔比。具體到能源種類,各機構均認為:石油仍是最主要能源;天然氣將超越煤炭佔比;煤炭依舊佔有相當份額,但隨著世界向清潔能源過渡,將失去大量市場份額。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IEA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BP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OPEC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EIA

資料來源:根據IEA、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圖2 各展望報告對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預測

1.石油

化石能源中,作為目前全球第一大能源,石油在展望期內仍將繼續發揮主體能源的作用。綜合各機構的預測,到2040年石油在一次能源中佔比將處在27%~31%的範圍區間。

OPEC認為,2015~2040年間全球石油需求年均增長率約為0.6%,到2040年將增加1500萬桶/日,達到1.01億桶/日。

IEA基於目前的需求增長速度,預計石油需求在2040年將達到1.06億桶/日,其中增長部分全部來自發展中國家。IEA指出,從委內瑞拉石油生產急轉直下可以看出,未來石油供應出現危機的風險仍然存在。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長速度計算,2016~2018年獲准新建的原油項目平均數量僅僅是2025年保障市場平衡所需新項目的一半。然而僅依靠美國頁岩油無法應對石油短缺的危機。

BP表示,石油需求在近10年裡將增加1000萬桶/日,從當前的0.98億桶/日增至1.08億桶/日,並在本世紀30年代達到峰值。石油需求依然由交通領域主導,交通燃料在石油消費中的佔比為55%。相比之下,石油在化工領域的效率提升效果有限。BP所有預測情景都顯示,未來20年內石油領域依然需要數萬億美元的投資。

2.煤炭

作為目前全球第二大能源,展望期內煤炭仍將是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各機構的預測,到204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佔比將處在20%~22%的範圍區間。

OPEC認為,2015~2040年間全球煤炭需求將微幅增長,年均增長率約為0.2%。煤炭需求有望在2030年後達到峰值。

BP表示,煤炭消費增長急劇減緩,煤炭消費大致停滯在當前水平附近,與過去20年形成鮮明對比。

IEA指出,電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善蓬勃發展的態勢會抑制煤炭需求的增長。到2040年,工業煤炭消費略有增加,全球煤炭總消費保持不變,中國、歐洲和北美減少的煤炭消費與印度和東南亞增長的消費相抵。

3.天然氣

作為目前全球第三大能源,天然氣在展望期內將取代煤炭,成為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能源。綜合各機構的預測,到204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佔比將處在25%~26%的範圍區間。

OPEC認為,2015~2040年間全球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長率為1.7%,到2040年將增加3200萬桶油當量/日,是需求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

BP表示,展望期內天然氣需求增長依然強勁,年均增長約1.7%,快於石油和煤炭需求增速。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是電力和工業部門。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天然氣需求都在增長。受液化天然氣供應強勁增長的推動,天然氣貿易在未來也將繼續增長。液化天然氣貿易額將增長一倍以上,從2017年的約4000億立方米增至2040年的近9000億立方米。

IEA指出,如今長輸天然氣貿易正在崛起,到2040年,超過80%的天然氣增量來自液化天然氣。

4.非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中,根據各機構的預測,到2040年核能在一次能源中佔比約為4%~6%,可再生能源佔比約為17%~22%。各機構在其主要分析情景中都調整增大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可再生能源是實現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OPEC認為,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強勁擴張以及日本的需求預期,2015~2040年間全球核能需求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1%。同期,生物質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1.1%和7.4%左右。

BP表示,展望期內能源需求增長結構繼續分化,其中可再生能源滲透到全球能源系統中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燃料都要快,其年均增速將達到7.1%。

(三)各地區能源預測

在各機構的展望報告中,儘管地區分類和關注的重點地區有所不同,但能源消費總體趨勢幾乎一致,即到2040年,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消費約佔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經合組織國家約佔三分之一。同時,能源消費和生產區域變化趨勢導致全球能源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展望期內,美國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以印度、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最大能源進口市場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資料來源:根據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圖3 各展望報告對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地區佔比的預測

IEA:頁岩油革命正在推動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能源消費向亞洲轉移的深刻變革在各類燃料、技術和能源投資方面都有所體現。

IEA預計,截至2025年,美國在全球石油產量增長中的比重將達到近75%,屆時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石油將產自美國。同時,頁岩油革命給經濟結構嚴重依賴原油出口的傳統油氣出口國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按裝機容量計算,到2040年,中國、美國、印度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世界主要地區能源消費佔比情況將完全逆轉(見圖4)。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4 2040年世界主要地區能源消費變化趨勢

BP: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石油產量增量主要來自歐佩克產油國和美國。全球天然氣產量以美國和中東(卡塔爾和伊朗)為首,這兩個地區的天然氣產量增幅加在一起幾乎佔全球天然氣產量增幅的50%。

BP預計,2019~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主要由非歐佩克產油國來滿足。非歐佩克產油國石油產量增量總計600萬桶/日,其中美國產量增量500萬桶/日,巴西200萬桶/日,俄羅斯100萬桶/日,這些增量彌補了部分老油田的產量下滑。從2030年起,石油需求增量主要由歐佩克產油國來滿足,這一時期歐佩克產油國石油產量將增加400萬桶/日。

美國和卡塔爾逐漸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的中心,到2040年,這兩個國家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將佔到全球的40%左右。亞洲仍是液化天然氣進口的主導市場,但亞洲內部的進口格局發生變化,中國、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將取代日本和韓國市場,到2040年,亞洲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將佔到全球的一半左右。

OPEC: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將在2015~2040年間增加近8600萬桶油當量/日,其中印度和中國佔這一時期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增量的50%以上。

OPEC預計,2017~2023年間,非歐佩克國家石油供給將增長860萬桶/日,其中560萬桶/日來自美國。除美國外,巴西、加拿大和哈薩克斯坦也將成為非歐佩克國家中期供給增長的推動力量。非歐佩克產油國供給量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達到略低於6700萬桶/日的峰值,此後石油日產量將緩慢下降,至2040年的平均供給水平為6260萬桶/日,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和巴西的溫和增長不足以抵消非歐佩克供應版圖中其他地區的自然下降。預計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將從2015年的2000萬桶/日增至2040年的近3300萬桶/日。

印度和中國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最重要貢獻者。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包括印度、中國和歐佩克)在預測期間需求將增加2900萬桶油當量/日,這些國家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歐亞大陸的需求增量大致為450萬桶油當量/日。而經合組織國家需求增長量則很小,這表明各國能源需求與市場總需求正趨於飽和。

EIA:亞洲將引領能源消費的增長。

EIA在展望中特別關注了中國、印度和非洲的能源未來,並指出,在非經合組織國家中,亞洲將引領能源消費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儘管EIA預測情景下經濟出現了高增長,但是印度和非洲人均能源消費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在報告的參考情景中,2040年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消費量將達到473千兆英熱單位,經合組織國家將達到266千兆英熱單位,分別佔到全球能源消費量的64%和36%。

(四)電力生產消費

綜合各機構的預測,電力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將進一步增長,提高電氣化水平是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從地區來看,電力增長主要由發展中經濟體來推動,發達經濟體的電力需求增長溫和。從發電來源來看,電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政策支持和技術成本降低使可再生能源發電迅速增長,推動電力行業成為減排先鋒,但為了確保可靠供應,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需要改變。

IEA:在接下來的25年裡,電力消費增長將持續超越整個能源消費增長的速度。

IEA數據顯示,如今電力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19%,作為終端能源消費增長最快的部分,在接下來的25年裡,電力消費增長將持續超越整個能源消費增長的速度。在IEA可持續發展情景下,2040年煤炭和天然氣在發電結構中的佔比將急劇下降。在新政策情景和當前政策情景下,化石燃料仍是發電的主要來源,煤炭仍是最大的電力來源。

根據IEA新政策情景,2017~2040年間全球發電量將增加約60%,到2040年電力將佔到終端能源消費的24%。隨著電力生產的大幅增長,人人享有電力和消除電力貧困的問題將部分得以解決,但與全球電氣化還相去甚遠。如表2所示,煤炭的發電量佔比將從現在的40%左右下降到2040年的25%以下;可再生能源佔比將從25%增加到40%以上;天然氣佔比幾乎穩定地保持在20%左右。水電仍然是低碳電能的最大來源。核電發電量佔比將保持在10%左右,但其地理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目前發達經濟體約三分之二的核電站已運行30年以上,2040年傳統核電大國將迎來一波退役潮,屆時以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核電裝機將大幅增加。

表2 2040年全球不同類型能源發電量預測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同時,太陽能光伏和天然氣正在重構電力行業裝機容量。由於成本下降和政府優惠政策,太陽能光伏競爭力日益增強,其裝機容量將在2025年前超過風電,2030年左右超過水電,2040年前超過煤電。太陽能光伏和風電的崛起,使電力系統的靈活性變得空前重要,以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燃氣裝機容量將在2030年前超過煤炭,因為各國都在探索解決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問題,同時又要滿足電力系統靈活性和充分性的需求(見圖5)。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5 不同類型能源裝機容量變化趨勢

BP:世界繼續向電氣化方向發展,全球電力消費增長強勁。

BP表示,世界繼續向電氣化方向發展,全球電力消費增長強勁。在BP的漸進轉型情景中,一次能源消費增長中有四分之三用於電力生產(見圖6),到2040年,近一半的一次能源將流向電力部門。幾乎全部的電力需求增長都來自於由中國和印度引領的發展中經濟體,而經合組織國家電力需求增長要小很多,這說明較為成熟的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其經濟增長與電力需求的相關性較弱。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6 一次能源和用於發電的一次能源增長趨勢

全球用於發電的燃料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提高,煤電、核電和水電佔比降低,天然氣發電佔比大致維持在20%左右,變化情況相對平緩。可再生能源電力約佔發電量增量的三分之二,其在全球電力部門的份額將增至30%左右。相比之下,煤電份額下降較為明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超越煤炭,成為全球電力部門最主要的發電來源(見圖7)。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7 用於發電的燃料結構變化趨勢

(五)能源強度

根據各機構的數據,到2040年,全球能源強度將以年均2%的速度下降,發展中國家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強度方面取得的進步將更加顯著。毋庸置疑,技術發展和能效政策將在降低未來能源強度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

根據BP的漸進情景,在人口增長更慢和能源強度改善更快的共同作用下,整個展望期內全球能源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將從此前20年間的2%以上降至1.2%,能源需求的總體增長由於能源強度的下降而被部分抵消掉(見圖8)。在此期間,預計全球GDP增長一倍,而能源消費只增長三分之一。同時,預計全球能源強度將從2017年的119噸油當量/百萬美元降至2040年的76噸油當量/百萬美元,年均降低約1.9%。到2040年,能源強度將在2017年基礎上下降約36%。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8 能源強度對減少一次能源需求的貢獻

在OPEC的參考情景中,預計2015~2040年間,中國能源強度年均降幅最大(超過3%),印度其次(降幅接近3%),其他地區能源強度年均降幅基本徘徊在1%~2%的範圍區間,而全球能源強度降幅約為每年2.2%(見圖9)。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9 2015~2040年間全球和各地區能源強度年均降速

展望期內,世界主要地區之間能源強度相對較大的差距將逐漸縮小,各地區能源強度將在全球平均水平範圍內窄幅波動,日益趨同(見圖10)。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0 1990~2040年間全球和各地區能源強度變化趨勢

(六)碳排放

儘管全球能源向可持續方向轉型的特點已經逐漸明晰起來,但綜合各機構對碳排放趨勢的預測,未來可預見的碳排放與實現氣候變化目標所需的發展軌跡相距甚遠,《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依舊很難實現。

OPEC:全球碳排放量將繼續增長,2040年前未達到峰值,增速有所降低。

OPEC認為,儘管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氣候和能源政策,但由於經濟增長和能源需求增加,全球碳排放量將繼續增長,並且2040年前未達到峰值,只是在此期間增長速度有所降低在OPEC的參考情景中,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將從2015年的330億噸左右增加到2040年的390億噸左右(見圖11)。發達國家碳排放量將佔2040年碳排放總量的28.4%,2016年其在全球碳排放量中的佔比約為39.1%。儘管全球煤炭需求增長緩慢,但預測煤炭仍將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在2040年的碳排放量為157億噸,佔當年能源相關碳排放總量的近40%。考慮到展望期內天然氣需求將顯著增加,預測天然氣每年的碳排放量增量最大。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1 OPEC碳排放量趨勢預測

BP:全球碳排放量預計年均增長約0.3%。

根據BP的漸進情景,2017~2040年間,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預計將從334億噸增至360億噸(見圖12),年均增長約0.3%,而在此前的1995~2017年間,碳排放量實際的年均增長率為1.9%。在整個展望期內,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將增長大約7%。碳排放量的繼續上升表明,世界各國需要全面的政策措施來實現碳排放的大幅減少。這也與其2018年展望報告中的說法不謀而合。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2 BP碳排放量趨勢預測

電力行業是目前能源使用最大單一碳排放源,BP認為,針對電力行業的政策對於未來20年實現碳排放的實質性減少至關重要。即使在BP的快速轉型情景下,2040年碳排放量仍然很大。為了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在本世紀下半葉,這些剩餘的排放量需要大大減少並使用負排放來抵消。至於哪些技術和發展可能在2040年以後的減排中發揮核心作用,BP認為,使電力行業接近完全脫碳以及終端應用實現更高程度的電氣化十分關鍵。而對於那些無法電氣化的終端應用,包括氫能、生物能源在內的其他形式的低碳能源和能源載體將非常重要。

IEA:新政策情景中,2040年前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呈緩慢上升趨勢,遠遠跟不上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減排步伐。

IEA的展望報告顯示,在新政策情景中,從現在到2040年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呈緩慢上升趨勢,遠遠跟不上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減排步伐。總體而言,各國已準備履行《巴黎協定》做出的國家減排承諾。但要實現全球排放早日達峰,單靠履行這些承諾還不夠。根據預測顯示的排放趨勢,總體來看全球未能很好地處理能源利用帶來的環境後果。該預測情景中主要空氣汙染物排放的減少,不足以阻止因空氣質量惡劣導致的早亡人數攀升。

在可持續發展情景中,到2040年,天然氣和石油在全球能源需求中仍將佔重要份額。不同源頭的石油和天然氣對環境的影響並不一樣。IEA首次對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間接排放進行了全面估算,結果顯示,這些環節的間接排放總體上佔能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的15%左右。不同來源的排放強度差別很大:用排放最低的石油替代排放最高的石油可減排25%;同法替代下,天然氣的排放可以降低30%。

各預測中的中國能源未來

(一)能源需求

面向2040年的中國能源展望中,BP、OPEC和EIA主要分析情景顯示,展望期內中國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長速度均為1%左右,其中OPEC和BP的預測更加樂觀(1.1%~1.2%),EIA的預測相對保守(0.8%)。綜合以上各機構數據,到2040年,中國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需求總量中的佔比約為22%。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資料來源:根據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圖13 各展望報告對2040年中國一次能源需求的預測

EIA預測:中國能源消費年均增長0.8%。

在EIA的參考情景中,2015~2040年間中國能源消費將以0.8%的年均速度增長,到2040年達到162.2千兆英熱單位,佔全球能源消費的22%。如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更快,能源消費相應也會增加,但能源消費增長規模取決於中國將以怎麼的速度向以服務為導向的個人消費型經濟轉型。

BP預測:中國能源需求增速低於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速。

與此前版本的展望相比,BP在最新展望中將中國能源消費預期下調7%,這也是其展望報告最大的變化之一。BP預計,2040年中國能源需求將達到40.17億噸油當量,佔全球能源需求總量的22%。2017~2040年間中國能源需求增速僅為年均1.1%,明顯低於1995~2017年5.9%的增速,也低於同期全球能源需求1.2%的增速。這反映出中國正在適應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的轉變意味著,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增長市場,在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中佔據四分之一以上份額。即便如此,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場,2040年中國的能源市場規模將是印度的兩倍左右。

OPEC預測:中國能源需求增速僅次於印度。

OPEC預計,2015~2040年間中國能源需求年均增長約1.2%,這一時期能源需求增量約2100萬桶油當量/日,僅次於印度(2200萬桶油當量/日),佔同期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增量(8600萬桶油當量/日)的四分之一,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到2040年,中國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佔比將達到22.5%。

(二)能源結構

隨著經濟調整為更加平衡的可持續增長模式,中國轉向使用更清潔、更低碳的燃料,其非化石能源需求增速將超過能源需求的整體增速。

BP預測:中國非化石能源增速超過能源需求整體增速。

根據BP的漸進轉型情景,在中國,展望期內受到成品油需求增速明顯下滑的影響,石油需求增速將放緩;天然氣需求將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煤炭佔比將大幅降低——從2017年的60%下降到2040年的35%左右;非化石能源(核能、水能和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將超過能源需求的整體增速。到2040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減少的份額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來彌補(見圖14)。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4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變化趨勢

BP預測:中國繼續主導全球煤炭市場 天然氣進口依賴度上升。

同時,BP指出,從全球角度來看,2040年前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煤炭市場(見圖15)。天然氣方面,儘管中國國內天然氣產量大幅增加,但需求增長超過供給,導致進口依賴度在2040年前上升至40%以上。這些增加的進口量中約一半是來自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管道天然氣,其餘是液化天然氣。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5 中國及其他地區煤炭需求變化趨勢

IEA預測: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大幅攀升。

來自IEA的預測數據顯示,中國將大幅增加天然氣的進口量。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主導著長輸天然氣貿易的崛起。到2040年,中國的天然氣進口量將增至目前的3.5倍(見圖16)。屆時,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有望超過歐盟。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6 中國及其他地區天然氣進口量變化趨勢

IEA預測:中國核電裝機大幅增加。

根據IEA的數據,展望期內,中國核電將強勢崛起(見圖17)。未來10年間中國核電裝機將大幅增加,2030年前中國核電發電量將超過美國和歐盟,並帶動全球核電佈局發生重大變化。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7 中國及其他地區核電裝機變化趨勢

(三)能源強度

在改善能源強度方面,隨著經濟結構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變,中國能源強度未來還將繼續穩步下降。

OPEC預測:中國能源強度年均降幅最大。

OPEC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提高能效方面表現得尤為出色。1990~2017年間,中國能源強度年均降速超過4%。在OPEC的參考情景中,2015~2040年間,預計中國能源強度年均降幅最大,將達到3%以上(見圖9)。

EIA預測:中國能源強度下降速度高於經合組織國家。

EIA指出,近年來中國能源強度穩步下降,預計這一趨勢將在未來繼續。1990~2015年間,中國能源強度下降超過55%,而同期美國能源強度下降幅度為36%。在EIA的參考情景中,2015~2040年間,中國能源強度將下降60%,其下降速度將高於經合組織國家。在展望期後半期,中國能源強度將接近而後低於經合組織各國的平均水平,同時中國能源強度下降速度逐年遞減(見圖18)。能源強度的降低主要得益於經濟結構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逐步轉變,而服務行業的能源密集度通常低於製造業。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8 中國與經合組織國家能源強度變化趨勢對比

EIA預測:中國仍將是最大的能源密集型產品生產國。

在EIA的所有預測情景中,2040年中國仍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密集型產品生產國(見圖19)。能源密集型產品具有高度可交易性,將中國與全球大型供應鏈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作用以及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能源消耗的影響都說明,準確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對比與啟示(2019)

圖19 2040年全球能源密集型部門總產出的地區佔比

啟 示

(一)各種不確定性影響能源行業發展

影響未來能源行業長遠發展的因素複雜多樣,且每個因素都存在不確定性。正是基於各種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上述機構在各自的展望報告中設置了多種預測情景,情景設置差異則體現了各大機構不同的分析視角和關注重點。多種不確定因素的綜合效應將對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如IEA認為能源政策不可能長期不變,因此連續多年將政策適度推廣的新政策情景作為主要分析情景,並在展望報告中指出,能源和地緣政治之間的聯繫正在加強並變得更加複雜,這是影響未來能源安全的一個主要因素。

BP從2018年的展望報告開始,將漸進轉型情景設置為主要分析情景,以此考察塑造世界能源轉型的力量,以及圍繞這一轉型的關鍵不確定因素。在2019年的展望報告中,BP認為,2040年前可能影響全球能源市場形態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需要更多的能源來支持全球經濟持續增長和日益繁榮,以及需要更快的速度向低碳未來轉型,此外BP還考慮了貿易爭端升級的可能影響,塑料監管方面政策重大收緊等不確定因素。

EIA的展望報告關注不同的宏觀經濟增長驅動因素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並通過其情景分析顯示,需要進一步探討高經濟增長、服務業與製造業相對規模和能源消費量之間的關係。

(二)政府政策塑造能源世界未來

快速、低成本的能源轉型,需要加速對更清潔、更智慧、更高效的能源技術的投資。隨著能源轉型繼續推進,以往的化石能源供應風險並無緩解跡象,甚至有加劇的可能性。包括電網在內所有能源供應的關鍵要素,都應當保證穩定且大量的資金投入。IEA提出,世界能源供應每年需要投資2萬億美元,其中超過70%的能源投資將由政府驅動。此外,行政當局的政策框架還影響著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技術創新的步伐。政府制定正確的政策和適當的激勵措施對於保障能源供應、減少碳排放、提升非洲及其他地區能源可及性等至關重要。正如IEA所言,未來的能源之路是開放的,各國政府將決定我們的能源命運何去何從。

(三)展望探討可能途徑,而非預測未來

健全的數據支持和紮實的前景預測是本文分析的幾大機構能源展望報告的關鍵基礎。然而,能源展望中各種分析情景並不是對能源世界可能發生事情的預測,而是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研究實現這些可能性的推動力,並探究複雜能源系統中不同要素之間如何互動。換言之,展望報告通過情景分析對未來能源系統的可能性提供了多種版本。分析情景勾勒了一個可能的未來能源圖景,以幫助我們探索不同條件下潛在的發展路徑並把握未來世界的整體能源格局,這也是長期能源展望的要義所在。

1新政策情景指世界各國已制定的政策、承諾和計劃基本得到貫徹情況下的預測方案。

2漸進情景假設政府政策、科技和社會偏好以近期所觀察到的方式和速度繼續發展。

3參考情景是指當前技術進步、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趨勢保持不變的情況。

⁴當前政策情景,即各國能源政策保持現狀不變。

⁵新政策情景,即IEA展望報告中的主要分析情景。

⁶可持續發展情景,即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所需要達到的情景。

參考文獻:

[1]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8 [R]. 2018.

[2]OPEC. World Oil Outlook 2018 [R].2018.

[3]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8 [R]. 2018.

[4]BP. BP Energy Outlook – 2019 edition [R]. 2019.

[5]ERI RAS. Новые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гнозы [EB/OL]. http://ac.gov.ru/files/publication/a/19857.pdf.

[6]楊永明.全球主要能源展望報告綜合分析與啟示[J].能源情報研究,2018年1月.

原文首發於《能源情報研究》2019年3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