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飞花
安史之乱非常可怕,它使唐朝人口由战前的5300万锐减为战后的1700万!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政权,敢说自己能承受这样一场旷世大战乱。极盛之时的大唐,能平定这场大叛乱并延续近150年,主要是做到了两点:重塑财政秩序,重塑军事平衡。
一、重塑财政秩序
唐朝前期的财政是皇帝牢牢掌控的集权模式,尚书省户部是顶层财政机关,其下由太府寺掌管钱帛、司农寺掌管粮谷,州府县则设有各级司仓、户司负责具体办事,一级压一级丝毫不乱。
但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短时间内,中原、关中等要地失于叛军之手,河北的钱粮不再南下,江南的钱粮也难以北上,唐初以来所建立的财政集权模式快速失灵,财政权在整个战乱期间落到了各路节度使手中。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行政官也因兼治军务而截留税赋,许多刺史因此演变成军政合一的方镇势力,其实力甚至与节度使不相上下。由于财政和军事集权模式的快速瓦解,种种迹象都表明,安史之乱中的唐王朝正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而且在安史之乱艰难平息后,这种局面也并没有得到改观,反倒是残喘的租庸调制被战乱彻底破坏,唐王朝的财政体制再也无法回归原先的集权模式。
《资治通鉴》记载: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相卫节度使薛嵩、卢龙节度使李怀仙,收安史余党,各拥劲卒数万,治兵完城,自署文武将吏,不供贡赋。
成德、魏博、相卫、卢龙都是河北藩镇,他们在安史之乱后在政治、军事、财政已经与李唐的长安朝廷相割裂。
又如《旧唐书》记载: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玉赋所入无几。所以除东南和长安附近之地外,其它地区的税赋全部落在了藩镇之手。而且由于新的赋税制度不可能快速建立起来,各地的财政非常混乱,大致的情况是“纪纲废弛,百事从权,至于率税多少,皆在牧守裁制”,权力全部下沉到了州县长官手中。
对于这种财政局面,经过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适父子两代皇帝十多年的努力,最终以“两税法”,重塑了唐王朝的财政秩序,为唐朝延续奠定了稳健的财政基础。
二、重塑军事平衡
安史之乱在军事上给唐王朝带来的危害,一个藩镇做大,另一个是边防削弱。
对于藩镇,唐肃宗李亨是笼络和利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则主要是姑息和骄纵。而到了唐宪宗李纯之时,唐军先后平定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招降范阳、成德、魏博等藩镇,证明了李唐政权已经能够应对藩镇问题。
对于边防,最棘手的就是长安西北的危局,由于安西、北庭、陇右、河西、朔方等边地总兵内调平乱,致使西域和西北走廊地带失于吐蕃之手。吐蕃军队甚至攻入唐都长安,迫使唐代宗出逃陕州。
因此在安史之乱后,能不能重建和巩固长安西北边防,成为关系到唐王朝能否延续的头等大事。
第一个做这项工作的自然是唐代宗李豫,他重建方镇兵、神策镇兵和关东戍卒三大系列边兵,并创建了为后世汉人王朝所沿用的防秋制度,在陇州、灵州、盐州、银州、夏州、坊州、邠州布置重兵构筑防线,最终是唐蕃对峙维持在邠州、陇州一线。
第二个做这项工作的是唐德宗李适,李适改变其父代宗的军事强硬态度,改行“以和为主,和战相济”的策略应对吐蕃,双方维持了十余年的和平。
在此期间,唐德宗为了避免朔方军做大,而将其一分为三,并加强神策军作为替代。
贞元三年(787年年)平凉劫盟事件发生后,唐德宗采取筑城守地战略,将防线向西北推进到盐州、原州一带,依靠防秋诸军和神策行营军逐步取得与吐蕃作战的主动权,基本解除了唐都长安的战争威胁。
第三个做这项工作的是唐宪宗李纯,李纯虽然表面上与吐蕃通好,但实际上志在收复河徨,进一步将防线向西北推进到灵州、宥州、夏州一带,使长安西北八镇彻底摆脱了吐蕃的侵扰。
第四个做这项工作的是唐穆宗李恒,这时候吐蕃第37任赞普赤松德赞早已去世,吐蕃因长期陷入内乱而衰败,无力与唐朝争锋。于是,双方于长庆元年(821年)在长安西郊会盟,重申了双方历史上 “和同为一家”的甥舅关系。
此次会盟标志着唐朝与吐蕃力量对比的一长一消,唐宪宗收复河徨的志愿在后续几代唐皇手上成为了现实。
例如,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唐军收复原州、石门关、驿藏关、木峡关、制胜关、六盘关、石峡关、长乐州、萧关、秦州。大中五年(公元849年)陷于吐蕃的沙州首领张义潮归唐,入朝献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等十一州图籍。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张义潮收复陷于吐蕃的最后一州凉州,至此失于敌手百余年的河、湟故地全部回归唐朝之手。
读历见闻
这就好比一个亿万富翁,赔了一半的资产,他依然是个千万富翁。只要他不死,他的下一代不至于太败家,那么他这个家族就算不能恢复到亿万富翁的巅峰时期,也会是个千万富翁的富裕家庭。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还存活了150多年,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安史之乱主要集中在河北北方一代,南方地区还在唐朝的掌控之中。打仗就是打钱嘛,唐朝有了坚挺的后勤保障,就有了翻盘的可能性。
2、唐朝的皇帝还活着,那么他《执政合法性》就还存在。如果唐玄宗和崇祯一样是个暴脾气,上吊自杀了,那么唐朝没准就这么结束了。唐玄宗在国破家亡之际选择了退守南方,他的运气又比较好,没有像杨广一样被手下捅死,只要皇帝还活着,那么唐朝还有钱,有地盘,有人口,就能够撑下去。
3、军事上,唐朝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军队不行,后来组建了自己的神策军,枪杆子里出政权,慢慢的就硬气了,那些地方诸侯也不敢搞事了。
4、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代,后来他被架空,成了太上皇,他的后代们干的都很不错。所以唐朝一直延续了150多年。
李亨:干了6年,一直在平叛打仗。
李豫:干了17年,荡平了余孽。
李适:干了26年,励精图治,爱民如子。
李勇:干了1年,打击宦官,革除弊政。
李纯干了15年,削藩成功,重塑中央政府威望,成为元和中兴。
李恒,干了4年,败家子一个。李湛干了2年,18岁被宦官谋杀。李昂,干了14年,一直被宦官欺负,忧郁而死。
李炎:干了6年,知人善用,会昌中兴。
李忱:干了13年,人称小太宗,牛人一个。
李漼:干了14年败家子1个。李儇:干了15年,败家子1个。李晔:干了16年,窝囊废1个。李裕,李柷窝囊废2个。
5、安禄山的叛军不是农民起义,不是为了颠覆唐朝的统治,不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纯粹是一帮雇佣军不满老板的政策,造反捣乱。安史的叛军很多都是仇视汉人的胡人,他们每占领一地,奸淫掠虐,无恶不作,老百姓无不恨之入骨,觉得就是这帮土匪破坏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没得人心的作乱,不被镇压才怪
陈正有话说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朝廷一度遇到很多难题,甚至不得不借兵于回纥,才终于将安史之乱压下去,但是也仅仅是压下去了,朝廷没有能力彻底平定叛乱,而且安史之乱刚结束,吐蕃大军就攻进了长安,唐代宗继唐玄宗出逃四川之后又出逃陕州,可以说,当时的大唐真的是强盛不在,仿佛离灭亡已经很近了。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却还是又坚持了150年的时间才灭亡,即便大唐天子在此期间又数次被迫逃离长安,然而想灭亡大唐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四姑娘就试着总结一下。
755年的冬天,安禄山拥兵近20万发动叛乱,当时的中央军还不到8万,而边镇的兵力调动不够及时,以及唐玄宗的策略出现错误等等原因,错过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最佳机会。但在之后,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这几位著名的将领还是在宦官们的谗言中硬是将安史之乱压了下去。当然压下去的结果就是造成了藩镇问题。
而朝中宦官们的猜忌又逼得李光弼在徐州拥兵不动,仆固怀恩则选择反叛,只有郭子仪始终以大局为重。长安兵力空虚之际,吐蕃军长驱直入,郭子仪在半个月之后故布疑兵赶走了吐蕃军,又平定了仆固怀恩叛乱,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帝国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
当然提到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死守雎阳的张巡,正是张巡的坚守,堵住了安史大军的南下江南之路,不仅保住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更是保证了南方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而帝国也稍微能够喘喘气,因此帝国的将领为帝国的长存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安史之乱之后,帝国出现了三大问题:藩镇、宦官和朋党。这三者,尤其是前两者的共存,同样是帝国国祚绵长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但是正是他们的平衡制约关系给帝国带来了稳定。
首先我们看藩镇问题,安史之乱之后出现了最著名的河朔三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这三镇割据,也就是在治内自治,但这种自治又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半独立状态,他们还要依赖朝廷的威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况且帝国为了压制这三镇还设下了数量极多的藩镇,这些藩镇多数是不割据的,但是拥兵自重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
藩镇之间相互制约,都很享受这种状态,即便是河朔三镇也只是希望在治内自治,不给朝廷交税以及自己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但是他们并没有反叛或者做皇帝等的野心,保持现状是他们想要的。如果有哪个藩镇与朝廷为敌,其他的藩镇就会派兵助朝廷平叛。
而朝廷也需要各个藩镇的强大兵力威慑四夷,因此即便是对外战争中胜算不多,但也不至于失败太多。
藩镇之间有平衡制约关系,藩镇和宦官之间也有这种平衡制约关系。安史之乱之后,尤其是唐宪宗时期,宦官不仅干预朝政,甚至掌管了神策军,这支禁军正是朝廷对付藩镇的最主要兵力。再加上朝中的朋党之争,就形成了最稳定的关系,因此,帝国能够在此基础上长久的存在。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即便是在中晚唐时期,大唐的天子也没有放弃帝国的复兴,出现了好几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即便他们没有将大唐恢复到盛唐时期,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唐的国祚延长。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打击宦官和藩镇,比如开创元和之治的唐宪宗,开创会昌中兴的唐武宗以及开创大中之治的唐宣宗,吐蕃占领的河湟地区正是在唐宣宗时期被收回。
他们为大唐带来了短暂的复兴,但是因为大唐的积弊已经很深,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就能彻底割除的,况且除了这三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之外,还有三位安于享乐的皇帝,比如唐穆宗、唐懿宗和唐僖宗。但即便如此,李唐王室还是能得到普遍的拥护。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大唐在安史之乱后还继续存在了150年,只是黄巢起义的发生,彻底打破了这一切,虽然起义被平定了,但是大唐的气数也尽了,终于在藩镇割据的战火中于907年被朱温所灭。
萧晓四姑娘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因此次叛乱的将领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主,故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才被平定,这场内战席卷半壁江山,多年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经济萧条,唐王朝在此次战争中元气大伤,国势由盛转衰,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状态。
安史之乱的平定历时八年之久,这期间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唐玄宗在位时期,从安史之乱爆发到马嵬兵变,这期间唐军先后在河北和洛阳地区和叛军展开交锋,由于唐玄宗的错误决策和杨国忠等朝廷高层的内部斗争造成了前线唐军连战连败,洛阳、长安相继失陷,大量唐军主力被消灭,唐军主帅哥舒翰被俘,唐玄宗携朝臣撤往蜀中避难,最终在马嵬驿遭遇兵变,宰相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逼自尽,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第二阶段,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先后任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领兵平叛,唐军合兵进攻河北并收复部分失地,与此同时,安史叛军在经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内部矛盾也逐渐激化,叛军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联合宦官李猪儿杀死安禄山,自立为帝,随后,安庆绪为唐军击败,余部归附史思明。在这之后,唐军与安史叛军在河北、河南等地展开交锋,唐军优势逐渐扩大,史思明降而复叛,但不久为其子史朝义所杀,最终,公元763年,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兵败自尽,部将田承嗣献莫州投降,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王朝为安抚归降朝廷的叛军余部,任命田承嗣为魏傅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成为成德节度使,这也就是唐中后期著名的河北三镇,这三镇节度使名义上归属中央,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拥有自置属官、征收赋税、保留军队的权利。这三镇节度使拥有强兵数万,节度使职位由内部家族世代承袭,隐然呈现出国中之国的态势。
与此同时,在安史之乱中崛起了一批手握兵权节度使,这些节度使也逐渐为唐中央王朝所忌惮,而河北三镇的骄横跋扈更是为朝廷所不容,故此出于制约这些新崛起的节度使和防范河北三镇的目的,唐王朝先后在河南、河北三镇的周围设立大大小小十数个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有大有小,力量有强有弱,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中央王朝占据大义名分,通过制衡手段维持平衡,保持中央政府的权威。
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者意识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危害,但也无力改变藩镇割据的状态,只能通过各藩镇的相互制约维持中央的统治,但唐朝统治者也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故此组建了一只直属中央的禁军——神策军,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戍边部队,后进入京师成为中央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这只军队在建立之初,战斗力强悍,东征西讨,是维护唐王朝中后期统治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故此,虽然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元气大伤,对地方各节度使的控制力下降,但是从政治上,李唐皇室依然拥有民心,有天下士族的认可和支持;从经济上,唐王朝控制着富庶的江南地区,有钱粮和赋税支持;从军事上,依靠节度使之间相互制衡减小军事压力,并且大部分节度使依旧忠于李唐皇室,唐中央神策军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武力,为唐王朝提供武力支持;从文化上,盛唐高度发达的文化让唐人对唐王朝具有认同感和向心力,保证了天下民心的归属。综合以上几点,安史之乱尽管让唐朝元气大伤,国力大减,但是唐王朝依旧拥有延续统治的能力和实力,这也就是它能够续命150余年的原因。
小何杂谈
太子李亨灵武即位是唐朝革新天下、一扫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带来的昏庸形象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宠信杨国忠,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发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安禄山起兵是以诛杀杨国忠为清君侧口号的。但唐玄宗不但没有杀杨国忠,反而宣布安禄山是叛军,就激起了唐朝内部原本对杨国忠不满的官员更为不满。
镇守潼关,原本的计划是让太子李亨为主帅率领哥舒翰等大将把守的。结果杨国忠怕太子李亨因此得到兵权,威胁自己,就劝唐玄宗不让李亨出战。结果哥舒翰守潼关失败,导致唐玄宗不得不入蜀,唐朝的官民不得不跟随,对杨国忠甚至唐玄宗的怨怒更甚。
马嵬驿之变,就是唐朝官民对唐玄宗不满的变相发泄。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在唐玄宗到达扶风时,官民的怨言再起,唐玄宗甚至不得不说出“去住任卿”来抚慰人心。
李亨灵武即位不是偶然,这是对唐玄宗不满的唐朝官员的反水。李亨在即位诏书中也说即位是为了刷新天下的目的:
“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知皇灵睠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所归,不获已而当之。在昔帝王,靡不由斯而有天下者也。”李亨定年号为至德,也是刷新天下的目的。
李亨灵武即位的意义就是告诉唐朝臣民:唐朝并没有失去天命;我因应天命即位,重新修德,刷新天下,希望大家支持我;安禄山不是真命天子,我才是天命所在。
为修复因唐玄宗宠信杨国忠带来的昏聩形象 李亨做了哪些努力
1、李亨灵武即位,将唐玄宗推上太上皇,给予唐朝臣民新朝新气象的期待,给了效忠唐朝的人收复江山的信心。
为什么李亨能够给唐朝信心和期待:
A、本来由李亨率军出战的潼关之战,因为杨国忠的阻拦而不能去,给人一种李亨去了哥舒翰不会失守潼关的影响——毕竟李亨是太子,是监国,可以抗衡杨国忠,哥舒翰没有办法抗衡。当然李亨出战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守住潼关,但概率较大;
B、开元18年到20年,李亨以河北道元帅身份率领8总管兵打破奚和契丹。这是李亨的战功,虽然只是调度之功,并非亲临战场。但足以给人李亨率兵作战的印象。
C、李亨曾任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因此得到朔方节度使的大力支持。朔方留后杜鸿渐就是力劝李亨即位的核心人员。
D、李亨即位后,迅速形成新权力中心,拥有朔方、范阳、河西、陇右四节度使的支持,拥有郭子仪、李光弼两位大将;在外援上,更有吐蕃、回纥主动派使者来要求和亲和发兵援助。
河西、朔方、陇右三镇是李亨即位太子时的传统势力范围。这三个地方也因此成为了李亨即位的支持力量。
2、去年号行王号改正朔,和安禄山、史思明等争夺合法性。
760年,李亨改年号为上元,这个年号曾经是唐高宗李治使用过的年号。当时: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758年,史思明在邺城之战击败唐军,之后又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帝;760年,“米价翔贵,人相食,饿死者委骸于路。”
李亨重新使用上元这个唐高宗年号,目的应该是让陷于战乱中的臣民思念往日的和平和繁荣,集拢人心。
761年9月,李亨宣布废年号实行王号,以11月为正朔,表达复古周礼、崇尚俭朴的目的。当年3月,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胜利的曙光已经不远,李亨因此以复古周礼来笼络人心,以崇尚节俭来表达重建繁荣的希望。
综述
唐朝在安史之乱时之所以能够不乱并延续,原因就在于唐肃宗李亨一心刷新天下笼络人心,让天下人没有失去对唐朝的信心,即便是历经了8年的安史之乱。这是天下大局上的原因。
灵武不告而即位、非年号行王号改正朔等都是李亨和安禄山、史思明等反叛势力争夺合法性和民心的手段。
其次是李亨即位后完全清洗了唐玄宗朝朝廷结构,完成了朝廷派系的新平衡,让文官集团得以焕发新的生命。
第三是李亨依靠宦官集团掌握兵权,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共同构成了唐朝延续的两个支柱力量。让唐朝在以军事实力说话的藩镇面前,依然有天下之主的底气。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因为大唐内外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这保证了唐朝能够继续走完它150多年的后半生。
755年,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爆发,远在长安千里之外的胡胖子安禄山拉着史思明举兵叛乱,敲响了大唐盛世的丧钟。
由于中原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多数人不识兵戈,因此对突如其来的叛乱毫无招架之力,很快潼关以东尽陷敌手。
其实本来安禄山起兵初期,唐军地方官员是有提防的,并做了大量准备。其中就有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哥哥颜杲卿和其子颜季明死守常山(正定)并诱杀安史之乱叛将李钦凑。后颜真卿也英勇就义在叛军刀下。可惜,颜氏一门的忠烈没有换来朝廷的有效应对。很快潼关被破,长安沦陷,玄宗逃入蜀地,太子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
安史之乱虽然来势汹汹,但是没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很快安禄山和史思明都被儿子杀害。唐肃宗也随即调动西域军队,并向回纥借兵,用时八年,终于平定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如同一把亢龙锏,打断了唐朝脊梁,盛唐气象一去不返,唐朝进入衰落时期!
不过,有意思的是,实力大不如前的唐朝却没有就此打住,反而继续延续了150多年的国祚,这是为何呢?
“静Ye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唐皇室还在,依然众望所归
虽然安史之乱让唐朝断了腰,但是保全了性命。
由于玄宗一伙人跑得快,因此唐朝的核心,也就是唐朝皇室依然得以保全。这和明朝不一样,如果唐玄宗也来个“君王死社稷”,那唐朝基本就要打住了,因为皇帝一死,民心基本就要涣散,天下必然大乱,比如南明。
唐朝皇室保全的最大效果是继续保持了唐朝在周边政权心中的正统和大哥地位。因此唐朝得以向回纥借兵,最终消灭叛军。
所以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玄宗当上了太上皇,唐肃宗成为大唐皇帝,唐朝又开始了新的篇章。
2、赋税重地一直都在
安史之乱最严重的时候,河北、河南、陕西大部沦陷。但是由于隋唐大运河的作用,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唐朝的赋税重地。这一地区,一直没有被叛军占据,因此唐朝虽然丧城失地,但是经济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连唐玄宗出逃的四川盆地也是千年以来的天府之国,所以一路上唐太宗并没有饿着。
正是因为江南地区税负的巨大支持,加上京杭大运河的不断输送,唐朝得以源源不断地组建军队平定叛乱。
3、藩镇改组,鱼龙混杂
唐朝地方就这么大,能养活的藩镇是有数的。安史之乱前期,唐朝有十几个藩镇。但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不断默许武将拥兵自重,他们成为新的节度使,而且原来属于叛军的武将见无力回天,也反正投降唐朝,唐朝不能得罪,只能就地安置。
所以,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数量翻了好几番。
虽然看起来唐朝的地方威胁更大了,但是藩镇多了,再也不会出现安禄山这样总领三镇的节度使。而且,各藩镇各怀鬼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客观上使中央政府更加安全。
4、中央改革,组建强军
安史之乱后,唐朝痛定思痛,组建了强大的神策军,这是中央震慑地方的重要力量。
为了彻底掌握强大力量,皇帝将军权交给了亲近的宦官,这是唐朝宦官专权的根源。
宦官掌握军队后,争相开始以下犯上,频繁废立皇帝,但是他们始终没有终结唐朝。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能作为独立政治力量,而且如果推倒唐朝,势必天下大乱,利益再分配,节度使们得到的利益只会更少,所以他们不会允许唐朝倒下。
神策军在震慑地方节度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唐朝延续了百年国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强大的两个王朝之一,另一个是汉朝。唐朝的治世有很多,有名的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和唐宣宗的大中之治。这三个治世又恰好对应唐朝三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和晚唐。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而盛唐又是唐朝的巅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等景象也只有在唐朝才能见到。可是安史之乱断送了唐朝的盛世,使得唐朝由盛转衰,除了唐宣宗李忱治理下的大中之治成为晚唐一抹余晖外,其余时间唐朝都在不断衰落,再也没有当初的盛世光景。
虽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唐朝并没有立刻灭亡,反而还苦苦支撑了150年才轰然倒下,整个唐朝才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安史之乱后的衰弱时间就占了一半,为什么大唐能在安史之乱后坚持那么久?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出逃蜀地,封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去镇压叛乱,而太子也不负众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的帮助下将安史之乱镇压了下去。但虽然叛乱被镇压了,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唐朝中后期最为严重的藩镇问题和宦官专权问题。不过这两者共同存在虽有隐患却也有好处,他们互相制约,让大唐的国祚得以继续。
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割据,虽然没有建立政权却也有高度的自治权。朝廷为了镇压这三镇无奈之下又设置了更多的藩镇,这些朝廷设立的藩镇虽然不割据却也多是拥兵自重,对大唐是个威胁。这些藩镇之间会互相制约,就算是割据的河朔三镇也没有反叛的心,毕竟他们还要依靠朝廷,自己独立不如在大唐过得好。
而唐朝作为我国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朝代之一,宦官权力极大,甚至能左右皇帝的决定。直接死在宦官手里的皇帝就有唐敬宗李湛,是被宦官刘克明所杀。间接死在宦官手里的就有唐肃宗李亨,唐宪宗李纯和唐文宗李昂。由于安史之乱后的皇帝多为宦官拥立,所以宦官才能专权,除了装疯卖傻三十六年的唐宣宗李忱被马元贽看走眼外,其余的很多皇帝都能被专权的宦官所掌控。
不过即便是宦官专权,唐朝的皇帝都没有放弃复兴唐朝,晚唐也出现了好几个能力出众的皇帝,最为闪耀的就是唐宣宗李忱,另外唐宪宗李纯、唐武宗李炎等皇帝也是十分不错的。唐宣宗整顿吏治,击败吐蕃,收复失地;唐宪宗对待藩镇态度十分强硬,使得各地节度使重新向中央交税,完成唐朝形式上统一;唐武宗对不听话的泽潞节度使刘稹使用武力大获全胜,让河朔三镇臣服,从而也得到一个武宗的庙号。
中晚唐时期藩镇势力、宦官权力和皇权三者可以说是相互制约,使得国内相对和平,让大唐能在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一百五十年,不过黄巢起义后打破了这种格局,最后盛极一时的大唐也是亡于藩镇之手。
风尘讲历史
因为,中唐以后,唐朝的皇帝并非都是昏庸之君,当中也有不少是有作为的,他们都曾为唐朝的中兴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虽然最后没能让大唐恢复往日的荣光,但至少让江河日下的唐朝得以延续国祚。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出现了断崖式衰退,塞外大片国土沦丧,原本繁华富庶的中原地区变得民生凋敝,大唐从极盛一下子走到了灭亡之边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安史之乱虽然对唐朝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河南河北一带,淮河以南的地区却得到了保全。
因此,唐朝的国力其实还较周边势力要强的。只不过由于安史之乱并非是由官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而是因朝廷和部分藩镇势力的彼此达成妥协而结束,让唐朝留下了藩镇割据的后遗症,再无法有效的压制周边。
但是,此后的唐朝也并非完全是一副藩镇割据、朝政昏暗、积贫积弱的破落景象。在中唐和晚唐时期,也相继出现了几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为衰落的大唐不断带来振兴的曙光。
比如,著名的中兴之主唐宪宗李纯,在位十余年,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主削藩、力图中兴大唐。唐宪宗期间,收复魏博,平定淮西,剿灭李师道,一度让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重塑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史称“元和中兴”。
又如,素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打击皇亲和宦官势力,并让死于甘露之变中的百官得以昭雪。
于此同时,唐宣宗时期,唐朝在对外战争中也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在爱国将领张议潮的努力下,唐军接连击败吐蕃,并一举收复河湟的千里河山,这可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对吐蕃最大的军事胜利。在唐宣宗的努力下,唐朝再次获得了安定和繁荣,史称“大中之治”。
所以,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得以继续延续150年之久,这几代中兴君主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历史要读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号唐,令后人引以为傲的大唐自此建立,;此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升平之况,成为后世追求的典范;但是好景不长,755年,边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长达八年的动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此后唐朝进入藩镇林立、宦官专权的混乱局面,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但是细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唐朝的盛世局面不过一百三七年,而自安史之乱起到亡国却长达一百五十余年。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唐代吸取了东汉分裂而亡的教训而采取的措施起了相当的作用。自安史之乱后,中央一直想要维持安史之乱之前中央控制州县的状态,而藩镇则想控制所属州县以获取本身最大的利益。唐代后期即在这种拉锯争夺的动态均衡过程中维持了一百五十年之久。安史之乱,边境庞大的军团——不论是叛军还是援军——纷纷进入中原,叛乱平定后,这些军队大多留在了驻地。尽管这位后来的藩镇林立奠定了基础,但也恰恰为中央削弱或控制地方提供了契机。中央通过不断分割藩镇、拉拢打压、相互制衡等手段,实现了政权延续一百多年的壮举。
老照片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不仅丢失了西域、安西、北庭等大片领土,还造成关东地区藩镇割据的局面,可以说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但在这种困境下,大唐帝国仍然还能够坚持150多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造成这个奇迹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川蜀和江南这两块最繁华的地区仍然大唐帝国牢牢控制在手中,也就意味着大唐帝国依然拥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战斗力最强、最精锐的西北军,就不敢脱离大唐帝国。
大家知道,唐朝从李世民开始,再到高宗、武周和玄宗时代,一直不断对西北用兵,西域、安西、北庭等大片领土,都是靠着西北军打下来的,这支部队常年和外族交战,不仅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还拥有最精良的装备,比如传说的陌刀和明光铠。
毫不夸张的说,西北军就是大唐帝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精锐部队,而且这支部队也是名将云集,比如大家大家熟知的名家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出自西北军。
对于西北军来说,由于所驻扎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的后勤资源,所以只能靠大唐帝国给他们源源不断的输血,否则他们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西北军与土蕃、回纥相接,他们的主要对手,正是这两个强大的外族,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稳定的大后方给西北军持续供血,西北军随时可能崩盘。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已是摇摇欲坠,但由于它仍然牢牢控制着川蜀和江南,基于西北军区的利益,他们肯定普遍希望继续维持大唐帝国的统治,因为只有如此,他们才可以依靠大唐帝国的经济、政治体系,从西南、江南获取源源不断的稳定的后勤供给。
所以每每在关键时刻,西北军总是愿意站在大唐皇帝这边,并充当皇帝的枪杆子和打手,帮助其平定叛乱。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大唐帝国皇帝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太监。
说起太监,肯定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就是邪恶的化身,皇帝重用太监,就是一种脑残行为。因为按大道理去讲,随便放个初中生坐也知道,不可以重用邪恶的太监。
但问题是,大唐帝国从唐肃宗开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一门心思的重用宦官,虽然期间有好几个皇帝直接被太监给害死,但仍然阻挡不住他们一心重用太监的决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帝国的军人势力已经崛起,但官僚政治还未构建成熟,皇帝除了用宫廷力量巩固自己的权力,一时还找不到更好的力量。
虽然说太监势力大之后,也会反咬皇帝一口,但不管皇帝和太监有多少矛盾,也不论太监权力有多大,他始终是依附于皇权之上的力量,所以太监并没有改朝换代的能力,而且每到关键时候,都是太监最可信。
最经典的就是唐代宗在危难之际,突然发现自己真正可以倚靠的,就是太监鱼朝恩掌握的军事力量。再经典的就是唐德宗一度打压太监势力,最后终于发现,在关键时候还是太监控制的力量最为可靠。
也正因为如此,皇帝通常只是清除几个越来越膨胀的大太监;或是适当压制一下太监的势力,绝不会想着铲除太监的势力。相反,从肃宗开始,就不断扩张太监的权力,而经过肃宗、代宗等几代皇帝的努力,大唐帝国的太监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制度化,并且掌握大唐帝国最庞大、待遇最丰厚、装备最精良的神策军。
在这种背景下,晚唐的政治格局,就变成内廷、朝臣、军人三种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虽然军人集团力量强大,但是被内廷、文职制约着;内廷占据权力中枢,却受朝臣、军人制约着;朝臣上里面有内廷、外面有军人势力制约。总的来说,他们谁想挑战皇权,通常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的晚唐政局看似不稳定,而且皇帝一个比一个看似脑残,但是皇权始终高高在上,一直维持了一百多年。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虽然面临藩镇割据的局面,但藩镇割据的地方,仅限于关东地区而已,而不可一世的河朔三镇,也就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军阀,因为区区一个河北省,就有四五个军区,所谓的河朔三镇,也就是这四五个军区最牛三个军区罢了。
这种军阀实力,之所以能够割据河北一百多年,不过是因为当时军人势力已经崛起,皇帝如果强行削藩,会引得所有的军人都不满,而大唐帝国又无法有效控制地方上的军队,这才让河朔三镇得以长存。
但时,如果他们想靠这点实力来推翻大唐帝国,那绝对是痴心妄想。因为当年安禄山一个人控制整个关东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时,他造反尚且不能成功?现在河朔三镇加起来所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三分之二个河北省,又哪里有能力推翻中央政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