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互聯網,為什麼詩詞中不會出現一句重複的?

荼蘼未盡


古詩詞重複(相似、相同)現象一瞥

看題主問詢,立刻想到兩首詩。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青年李白離蜀地赴江漢,開始壯遊全國。乘船經巴渝,過三峽,入荊門,群山盡,平野現,豁然開朗,逸興壯思飛,作詩贈別家鄉。

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晚年,辭官回成都,不久他的接濟者嚴武去世,只得另謀出路,舉家乘舟東下,漂泊岷江長江上。此詩作於渝州至忠州途中。

二詩成詩時間相隔幾十年,頸聯高度相似。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不可能沒看過李詩,所以相似處不是暗合,是杜詩借鑑了李詩。李詩呈現平遠日景,杜詩營造高遠夜景,意境雄闊,但意指不同;李白意氣風發,好望前程,昂揚情緒與壯闊物象共振;杜甫潦倒多病,顛沛苦旅,落寞情緒與壯闊物象悖反。

杜詩還有化用他人詩句的其他例子。

何遜《行孫氏陵》:“山鶯空樹響,壟月自秋暉。”

杜甫《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庾信《入西塞示南府同僚》:“白雲岩際出,清月波中上。”

杜甫《宿江邊閣》:“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化用庾信詩句的還有王勃。

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與春旗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是局部相似,還有整體相似的。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遊斯樓,詩興大發,猛見牆上崔顥題詩,頓時躊躇滿志變英雄氣短。後人添油加醋形容李白懊惱:“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又驚又羨,心中老大不服,後來終於逮著機會同崔詩打擂臺: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兩首詩架構完全相同,寫法高度相似,都是傑作。若要分個高下,有論者懾於詩仙大名,認為李詩強,微見還是崔詩勝一籌。首聯和頸聯,崔詩慕虛思遠,有一種時空縹緲感,李詩懷古思幽,一般性朝代更迭之嘆;頷聯,倒是難分軒輊;尾聯,崔詩懷鄉,古人常見的旅愁情思,李詩懷國,貌似高端,實際並非憂國憂民,憂的是自家官路被遮斷。

李杜王的做法,可稱為正向借鑑。與此相反,就是反向借鑑。

高蟾《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霞,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韋莊卻認為情緒可以畫影圖形,作《金陵圖》:“所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佛教禪宗有一樁著名公案,禪宗五祖弘忍欲傳位,出題考察門人。上首弟子神秀獻《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不置可否。有個雜役文盲和尚惠能,反其意口占《本來偈》,請人錄寫呈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喜,授之衣缽,惠能遂成禪宗六祖。或判案,《無相偈》執物著相,迷覺不悟,《本來偈》無執無相,圓覺開悟,所以後者勝出。

以上是古詩詞形神相似的事例,形神相同的情況,是完全借用、小改借用。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蓑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名句垂世,後人激賞。

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好問《蝶戀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是無情好。”

毛澤東《解放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詞神品,蘇軾、黃庭堅、朱敦儒等人眼見嘴饞,抓來囫圇全吞。舉其一:

蘇軾《浣溪沙.漁父》:“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歸。”

(這種寫法叫“隱括體”,把現成詩詞擴寫,原句不改動或小改動,分散嵌入新作裡。如此處理,夠巧妙,然而終究是文字遊戲,生來怪胎,即使有蘇軾等大仙加持,也長不成美人。)

晏幾道《臨江仙》上闋:“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末句採自五代翁宏《春殘》:“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林逋《山園小梅》中出彩的一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人傳頌,它的真身是五代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詩改了兩字,人言青出於藍勝於藍。

借用的例子還有許多。歐陽修、元好問、毛澤東、蘇軾等人的借用沒問題,晏幾道、林逋的借用卻有抄襲之嫌。原作和原作者名頭大,廣為人知,讀者明白出處,自然無詬;原作和原作者寡聞少見,借用者不加說明,就是暗度陳倉了。

古今作者面對相同、相近、相似的寫作對象,有可能產生相同、相近、相似的意趣,但字句完全相同的概率極小,萬一巧合,有操守者敬奉先到為王,自覺抹掉重複,與有沒有互聯網毫無關係。

如上述,正大光明借鑑、借用不是病,偷偷據為己有是虧德。




樊虛


事實是,有重複的!

如果您經常使用詩詞查詢網站以查詢資料的話,會發現這一個事實。

小可看到這個問題也想了一下,感覺大體上的重複分為五種。

第一種,因為喜歡某個前人的句子,所以直接借用,並且特意做出標明。比如

李清照《臨江仙》有“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之句,並且特意註明了“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第二種,前人的句子太過出名,世人皆知,所以無須標明,直接借用。

如賈島詩《憶江上吳處士》有一句“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呂洞賓有一首《促拍滿路花》起句就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楊果有一首《太常引》起句就是“一杯聊為送徵鞍,落葉滿長安。”宋朝有一個叫釋雲賁的僧人還寫進了自己的偈詩之中“秋風吹渭水,已落雲門三句裡。落葉滿長安,幾個而今被眼瞞”。

第三種,前人的某個句太過出名,以致於形成了典故,當成典故用。比如李白《塞下曲》中有一句“直為斬樓蘭”,戴復古有一句“終待斬樓蘭”,李曾伯有一句“不待斬樓蘭”,和準有一句“直欲斬樓蘭”,卓田有一句“劍未斬樓蘭”,張玉孃有一句“遊馬斬樓蘭”,單單“斬樓蘭”三字,劉過有“斬樓蘭,擒頡利,志須酬。”王庭珪有“未用漢軍頻出塞,徒生事,斬樓蘭”,曹冠有“擒頡利,斬樓蘭,混一車書道”。

第四種,前人的某一組詞形成了定式或公式,後人直接借用,比如“斜風細雨”,最初用的應當是張志和《漁歌子》“斜風細雨不須歸”,後來韋莊嵌入到自己的詞裡“斜風細雨江亭上,盡日憑欄憶楚鄉。”

蘇東坡更是瀟灑,直接化做自己的《浣溪沙》“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黃庭堅更不示弱,直接將張志和的漁歌子變成了《鷓鴣天》“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朱敦儒一看,嘿!這有意思!也學著弄了一首《浣溪沙》,全詞如下:“西塞山邊白鷺飛。吳興江上綠楊低。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將風裡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風細雨不須歸。”

徐俯不願意了,怎麼可以少了得我,於是來了一首《鷓鴣天》,全詞如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浮雲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然後覺得不過癮,又來一首《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波才動萬波隨。黃帽豈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胡銓一看這幫人玩太狠,心想也來湊個熱鬧吧。於是也秀了一首《鷓鴣天》全詞如下“夢繞松江屬玉飛。秋風蓴美更鱸肥。不因入海求詩句,萬里投荒亦豈宜。青箬笠,綠荷衣。斜風細雨也須歸。崖州險似風波海,海里風波有定時。”

這還不算那些只用“斜風細雨”四個字的詩人,如李清照,劉克莊,韓淲,葉夢得,陸游,汪元量,朱淑真,王實甫,劉辰翁,司馬光,元好問,楊萬里,范成大。(不知道那些喜歡洗稿的頭條作者看小可到這篇回覆,會不會再生出一篇文章來,汗顏)。

第五種是巧合,前提是原作並不出名,直到自己寫出來才出了名,世人一查,哎呀,這一句李白寫過。但是沒有用的,以這一句佳品為準。例子我忘了,在某個詩話裡。

第五點五種,也是巧合,前提是原作也不出名,原句也不出名,不過只要有人點出來,您這詩句前人寫過。那麼不論這個詩人是不是借鑑或是原創,只要不是精彩到讓人讚歎,他一定會將此句刪除,刪除。這是一種詩人之間的尊重與驕傲。

你先寫的,以你為尊。

我要麼不用,要麼標明。

創作,以不重複自己,不重複別人為原則。

我經常查詢詩詞,可以這樣說,詩經,離騷,樂府,李杜,他們的詩歌中的非經典句子,很少原封不動地被借用或原創。反而是那些不出名的詩人,不出名的詩作會出現重複的例子。

古代文人是必須讀詩的,詩經,樂府,楚辭,李杜是必讀。所以除了用典以外不會產生重複,因為如果發現作者一定會自己提前刪除。

小可當年在沒讀李清照《念奴嬌(蕭條庭院)》時曾經寫過一個打油,裡面有一句“萬千心事難寄”,甚是喜歡。後來發現,李清照一千多年前就用了。

好吧!

反正我寫的是打油!

唉,在李清照面前,我連標註的資格都沒有!

刪之!


亦有所思


問題:古代沒有互聯網,為什麼詩詞中不會出現一句重複的?


前言

古人詩詞中是有很多重複現象的,這種重複也分兩種,有意的重複和無意的重複。

一、有意的重複 借用和化用

1、借用

李賀有首詩,《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舝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被無數後來人使用。

憶秦娥 別情(宋·万俟詠) 
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河滿子 秋怨(宋·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淒涼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
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2、化用

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經過自己的藝術改造,叫做化用。

1)蘇軾的化用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 蘇軾寫了一首送別詞贈給好友錢穆父。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蘇軾用來誇讚錢穆父的這兩句化用了白居易的詩句:“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這種化用可以稱作水中著鹽,知道是典故和不知道是典故,都不影響理解詩意。

2)杜甫的化用

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說杜甫的化用:

張燕公“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即杜之“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所本 也;“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即“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所本也。

張燕公是初唐著名的宰相張說 ,“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出自他的《和魏僕射還鄉》

富貴還鄉國,光華滿舊林。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故老空懸劍,鄰交日散金。眾芳搖落盡,獨有歲寒心。

杜甫的這首“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是他懷念李白的一首詩中第一聯。

《天末懷李白》 :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翁方綱說杜甫的“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化用了張悅“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這兩句詩意相似,不過杜甫的“涼風起天末“意境更加高遠,是”點鐵成金“的化用。張、杜這兩首詩都是寫給別人的,抒發了對朋友的關懷心情。

二、無意的偶似

宋朝楊萬里《誠齋詩話》中,關於杜甫化用前人作品的現象有這種評價: ”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廟》詩云:「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此何遜《行孫氏陵》雲「山鶯空樹響,壟月自秋暉」也。杜雲:「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雲岩際出,清月波中上」也。」作者不及述者。“

詩人作詩有偶然像古人的情況,例如宋朝的王禹偁作桃花詩《春居雜興》: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王禹偁的兒子告訴父親說:

父親,你這首詩很像杜甫的作品啊。

王禹偁趕緊找出杜甫的《絕句漫興》: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這兩詩的用韻和立意幾乎一樣,但是王禹偁很開心,認為自己的詩和杜甫相似是莫大的榮幸。這就是”句有偶似古人者“。

結束語

作文作詩,不論有意借用化用,還是無意間的偶然相似,是常有的事情。正如黃庭堅所說: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

黃庭堅的意思 :杜甫和韓愈作詩作文,常常引用或者化用前人,只不過後人讀書少,不知道而已,誤以為是韓愈杜甫自己的語言。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怒我直言,不知道提問者何以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實際情況跟你說的恰恰相反,詩詞中存在大量重複的東西。字、詞、句、意、情、景、格、境,無一不存在大量重複。重複之多之廣,從來都是詩詞最大的弊病。

如果是認真讀過詩詞的,讀個上百篇,你就會有重複的感覺,即便記憶不好,隱隱約約總能覺得在重複。不是這方面,就是那方面。

詩詞2000多年,有很多固定意像固定習語固定表達,這些被一用再用,已經成機械式。尤其用典之說,實則抄襲成災,造成歷史事件、人物的無數次重複。一個擊楫中流,一個風吹破帽,一個五斗米,等等等等,看看用了多少年。

陸游作詩9000多,很多詩評人表示,看了直接無好感,,就是因為太多跟自己跟別人的重,不單單是句子的重複。

一個乾隆就作詩5萬,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詞,然而大詩人卻掰著指頭都能數出來,為何?詩人們總是在寫重複的東西,寫別人已經寫了幾千幾百年東西,寫不出創新的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毛澤東詩詞不多,但他寫出了屬於時代屬於自己的東西,且捍衛了詩詞詩意盎然的尊嚴,看看詩詞史你就知道,這種創新型詩人非常少。

宋詞為一代文學之盛,又有多少抄襲唐詩,很多直接拿來就用,只不過有一些確實抄出新感覺,後人也不好說什麼,用“化用”之類說法予以美化,本質還是抄的。而這種美化說法,又反過來促使一些人肆無忌憚抄,所以中國版權意識為什麼那麼弱呢?

正是因為詩詞創作總是陷入重複,所以只有唐詩宋詞能看。


詩詞桃花源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這個問題是一個典型的不思考的表現。

你現在能看到的,都是流傳下來的,刪減查重後的。

《詩三百》《唐詩大全》等等等等,都是合編集。

所選用的詩歌本身就是經過流傳後,有名的人、有名的詩,從幾萬幾十萬甚至更多詩作中殺出一條血路留下來的。

再經過蒐集、整合、編排。

可以說基本上是【查重】後的結果。

重複的是你沒看見麼?

卻不說宋之問《有所思》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這樣【殺人奪詩】的經典案例的。

就那些風花雪月,就那些花鳥魚蟲,寫來寫去,重複的多的是。

所有的重複原因,和現在沒什麼區別。

引用致敬的、英雄所見略同的、洗稿的、強行抄襲提前發表的。

給大家幾個例子看看這些重複你覺得算哪種?

明月青天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

月黃昏

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江為有”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離懷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万俟詠《憶秦娥》“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齊飛一色

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庾信《射馬賦》“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文開石


以上題目在本人看來,在我國古代的時候,詩詞不會出現重複的原因是,在古代人口相對稀少,那個時候有文化的人數量佔極少數的,能夠讀得起書且成材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能夠流傳至今的詩詞作品,也是數量相對是少的。所以那個時候的詩詞作品,的重複率的幾率是極低的。在古代,詩詞作品的傳播率是相當低的,人們借鑑作品機會也是非常低的。

幾乎是每位文人的佳作都是原創。總而言之,本人認為在古代,詩詞沒有重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名文人稀少,作品稀少,況且還沒有發達的傳播途徑,而造成的。

反觀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各種現代文化工具,比比皆是,網絡時代給人們查閱各種信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使人們借鑑別人的作品的機會,大大增加。同樣一個信息,大家都去網上查閱,所以造成了一些,詩詞等文學作品,出現大量重複的現象。而造成大量文學作品的抄襲,的不良文化現象的產生。

而這種現象是我們每一個文化創作的參與者,都應該一致去抵制的!


知足常樂140903438


我覺得要精確地回答這個問題有點難,但還是願意參入探討一下。

現在有網絡了,假若有重複的詩句,網絡上能查到誰先發表,所以一首同樣的作品就不會出現兩個作者。而古代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卻未出現一首重複的作品,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詩詞是古代文人用來表達和敘發感情主要方式,也是顯示文人水平高低一種標準。文人之間的作品交流和傳播很迅速和廣泛。尤其是名人之作,寫出之後很快就被同僚和學者知道繼而傳播。名人之間的詩句恐怕都相互記得很深,那些名家初學時也必須先學先人的詩詞,就像現在小學生要背湧唐詩三百首一樣。我們現在讀到的詩詞都是幾千年來遺留下來的名人詩句。都是嚴格按詩詞的格律選出來的精品。所以就不會出現重複。其實中國詩詞文化幾千年何止幾千首。民間詩詞應無計其數。這裡面有沒有重複的就不得而知了。

個人拙見。勿噴!謝謝


40後17


國為沒有互聯網所以不會互相影響啊!你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的答案


宣宏宇


看到這個問題,只能證明你讀書太少,當然有。你之所以這樣覺得,是你讀到的可能是後人借用的但是名氣比原創大,所以你就忽略了原創(比如晏幾道的那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本來就是借用的五代詩人翁宏的《春殘》,這句固清美,無奈原詩平平,可一經晏幾道點石成金,便流傳千古。

所以啊,多讀書吧。


書童閱讀


不會出現一句重複的原因是因為你沒有文化,出現重複或類似的詩句多的去了,是你自己不認真學習,而且連網絡搜索一下都懶得去做,不然就不會問出這種傻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