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彝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豪爽大方的民族,與石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一起名傳四海,吸引著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遠到而來的客人來到石林,除了賞石林奇觀,不可錯過的便是彝族人家特有的飲食——彝家“八大碗”。彝家“八大碗”是彝族獨具特色的民族飲食,是彝族地方飲食的統稱,也是彝族與朋友感情交流的特殊紐帶。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八大碗

彝家“八大碗”味道調製合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有菜餚的原材料就地取材,新鮮無公害,綠色無汙染,環保無添加,做出的菜餚色澤亮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謂色香味俱全,男女老少皆宜。

下面帶大家走進彝家“八大碗”,體會其中令人留戀的滋味......

彝家“八大碗”之一“清湯羊肉”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清湯羊肉是火把節上必不可或缺的美食和祭品,它又稱一鍋香,撒尼語稱“柒號餞”。這道美味佳餚選用被譽為雲南省“六大名羊”之首的石林圭山黑山羊為食材。圭山黑山羊多生活在海拔1800-2400米的高山地帶,善於攀登懸巖陡壁,採食灌木嫩芽枝葉, 能吃到其它家畜吃不到的飼草。山羊吃百草,食其有百昧,全羊一鍋熬,鮮美味齊全,肉質細嫩,香而不羶,其獨特風味就在於此。宰殺的羊洗淨後,將羊全身可以食用的部分一起在大鍋中用柴火慢燉至七八分熟後撈出冷卻,連皮切成大塊加入原湯煮開即可盛上待客。在桌上擺上一碗柴火燒製的糊辣椒粉、花椒粉、蔥花、芫荽、薄荷等佐料調製的沾水,那清湯羊肉嫩皮脆,味鮮質優的口感會讓你從此愛上山羊。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彝家“八大碗”之二“黃燜土雞”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土雞多用於彝族的祭祀活動,其寓意為祭奠神靈,祈求人民幸福安康、風調雨順。黃燜土雞採用自然放養的土雞為食材,加入幹辣椒、花椒、草果、八角、臘肉等大火暴炒後柴火慢燉而成。彝家土雞個體較小,行動靈便,常年棲息在高樹枝上,肉香而不易煮爛,嚼勁十足,唇齒生香。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黃燜雞

彝家“八大碗”之三“原味土雞蛋”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彝家土雞蛋產自自然放養的土雞,品質純正,色澤金黃,口感醇厚,只需一勺豬油和一點食鹽,無需再加其它佐料,大火炒制,便是一道佐餐佳品。在彝族撒尼人家節慶或待客都要吃土雞蛋,寓意為祝願家人、親朋好友身體健康、一帆風順、平平安安。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土雞蛋

彝家“八大碗”之四“臘肉燉紅豆”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石林彝族有過年殺年豬的傳統習俗,山區氣候涼爽,適宜臘肉的醃製,豬肉用鹽醃製,掛在房樑上,常年不壞。這樣製成的臘肉沒有煙燻味,清香可口,油而不膩,切片佐以辣椒、蔥段、薑絲,大火炒制,肥肉黃,廋肉紅,色香味俱全。但最傳統的吃法還是將臘肉切成厚片與當地自產的老紅豆一起用柴火慢燉至熟透,一碗臘肉燉紅豆就成了,臘肉中有紅豆的清香,紅豆中帶著臘肉的香醇,是極好的待客佳餚。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臘肉燉紅豆

彝家“八大碗”之五“椒香乳餅”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石林乳餅以圭山黑山羊奶為原料精製而成,把剛擠出的新鮮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酸漿),使其凝固後用紗布包好壓制成塊,晾乾即成乳餅。一般5公斤羊奶可製成1公斤乳餅。優質乳餅乳白中帶黃,質地純淨,餅肉細膩,滋潤光滑,氣味清香,表面有油質感,是雲南省名特食品之一。民間將乳餅放入罐內密封,可存放半年不變質。乳餅做法多樣,可煎、蒸、煮、烤、炒。常見菜品有乳餅炒肉、清蒸火腿夾乳餅、鍋貼乳餅、雞燴乳餅、青豆繪乳餅等,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椒香乳餅,將乳餅切成片,一勺自榨菜籽油即可激發乳餅的醇香,上桌前撒上食鹽和花椒粉,那種香味令人陶醉。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炕乳餅

彝家“八大碗”之六“酸菜洋芋湯”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石林多為山區、半山區,這裡種不出水稻,山區彝族人早年多以洋芋(馬鈴薯)為主食,於是智慧的彝家阿詩瑪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洋芋烹飪方法,且老少皆宜,百吃不厭。為了一年四季有蔬菜可吃,撒尼人每家每戶都有將時鮮蔬菜醃製成酸菜的習慣,於是酸菜洋芋湯便成為每家每戶隨時備有的家常菜,可隨到隨吃。濃郁的酸菜與醇厚的洋芋從此成就了一道美食——酸菜洋芋湯。在每年的七月至次年三月,還可以在酸菜洋芋湯中加入從山上挖回來的新鮮的小野蒜,味道更是鮮美無比。如果運氣好,挖小野蒜的同時撿到幾朵谷黃菌加進去一起煮,那味道更叫一絕。也不枉石林人稱它為“天下第一湯”,可見石林人對酸菜洋芋湯的鐘愛。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酸菜洋芋湯

彝家“八大碗”之七“清煮老南瓜”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在石林,有彝族居住的山區、半山區,隨處可見樹上、架子上、包穀杆上、房前屋後爬滿了南瓜的藤蔓,到了收穫的季節,一個個金黃色的老南瓜悠閒地躺在田間地頭,勤勞的彝家人用牛車滿滿的拉回一車,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但凡有客人來到家中,彝家人便會端出一大碗金燦燦的清水煮老南瓜,這是在告訴來的客人,今年我們大豐收了,並把這豐收的喜悅也傳給客人。清煮老南瓜不但製作簡單,而且味道香甜不膩,營養豐富,深受大家喜愛。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清煮老南瓜

彝家“八大碗”之八 “水煮嫩豆腐”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石林特有的甘甜水質鑄就了名揚天下的“路南滷腐”,而彝家人更鐘情於滷腐的最初形態——嫩豆腐。將剛收穫的黃豆經太陽暴曬後用水泡發,一勺勺舀入石磨,隨著水牛推動石磨的嘰喳聲,乳白色的豆漿從石磨周圍滴下,彙集到石缸裡。勤勞的彝家阿黑哥從山上搬回枯柴,阿詩瑪便開始了製作豆腐的神奇旅程。磨好的豆漿經過熬煮、過濾、點石膏、壓榨幾個過程後,潔白鮮嫩的豆腐便呈現在人們面前。一碗水煮嫩豆腐無需調料,其原味就足以捕獲愛它的食客的味蕾。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水煮嫩豆腐

彝家“八大碗”之特色小吃“蕎粑粑沾蜂蜜”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蕎粑粑沾蜂蜜”是石林特有的彝家特色小吃,它是採用本地蕎麥為食材製作的一道麵點小吃。蕎麥是石林山區常見的農作物,其纖維含量高,口感粗礪而味微苦,營養豐富。將蕎麥磨成粉,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小火煎成餅,即為蕎粑粑。聰明的彝家人在食用時蘸上一些野生蜂蜜,又香、又甜,完全中和了蕎麥的苦味,讓人食之難忘。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蕎粑粑蘸蜂蜜

彝家“八大碗”之主食“彝家手抓飯”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將彝家自制的包穀疙瘩飯、蕎麥疙瘩飯、大麥疙瘩飯、大米飯混在一起,加入自己醃製的鹹菜“骨頭參”、“滷腐”、“酸菜”、“豆鼓”、“小野蒜”等,多寡隨意,拌均勻後用手抓著吃,其吃的樂趣大於食物味道本身,體驗過一次後就欲罷不能。

石林“八大碗”,雲南特色彝族美食盛宴

彝家手抓飯

彝家“八大碗”還配有“包穀酒”“苦蕎酒”,幾碗過後讓人口齒留香,回味悠長!飯後美麗的阿詩瑪會應時節擺上“阿著底蘋果”“雪蓮果”“甜柿”“雞素子果”等水果,體會不一樣的山野味道!

“來到彝家的寨子,就是彝家的兄弟,走進彝家的大門,就是彝家的親戚。”熱情的酒歌已唱響,美味的佳餚已上桌,大家便一起圍坐下來,彝族人的熱情好客、豪爽大方在這個時候也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熱情的彝家阿詩瑪、阿黑哥抬著滿滿一大碗包穀酒,高唱酒歌,用歌聲來下酒,用酒水來傳情。正是這獨具特色的彝家“八大碗”,讓遠方的客人“走是要走了,舍是捨不得”,多年之後還難以忘懷;也是這意味悠長的歌聲,演繹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