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必不自居——追記胡耀邦掛念的“滑桿游擊隊長”潘豹

真英雄必不自居——追記胡耀邦掛念的“滑桿游擊隊長”潘豹

真英雄必不自居——追记胡耀邦挂念的“滑杆游击队长”潘豹

(英雄潘豹戰鬥過的山區風光)

1932年夏,時任湘贛臨時省委兒童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隨部隊去湘東一帶做擴大紅軍的宣傳工作。

有一天,部隊到達醴陵縣白兔潭鎮,在行軍中,細心的耀邦發現迎面走過來的行人顯得神色緊張,細問之下發現,由於先遣隊員偵察疏忽,沒發現前往圍剿革命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隊正在開往白兔潭。

這白兔潭鎮原本就是個“一條道路兩排房,依山伴水有學堂”的典型的江南小鎮,狹路相逢,必有一戰。

雖然年僅17歲,但有一定戰鬥經驗的耀邦同志馬上通知前衛連長潘豹,潘豹立即指揮部隊撤到小鎮山下,自己帶一小隊士兵跑下河堤,渡河到達對岸開闊地帶。

藉助河堤隱蔽,向對面進鎮的敵人開火,當敵人轉過身來,我方隊伍全從山下衝出,與潘豹率領的小隊一道,對敵人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兩面受擊的敵人以為中了紅軍的埋伏,倉惶逃竄,潘豹和耀邦率隊乘勝追擊,繳獲了大量槍枝彈藥,為擴大紅軍做了一次生動的現場動員。

經此一戰,潘豹這位智勇雙全的老鄉連長給耀邦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英雄必不自居——追记胡耀邦挂念的“滑杆游击队长”潘豹

(“滑桿隊長”潘豹晚年照)

後來,潘豹同志和他的師長哥哥潘虎,在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鬥爭的磨練,成為紅軍井崗山時期富有傳奇色彩的兄弟驍將。

1962年深秋,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帶職下放,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有機會回到闊別30年之久的家鄉瀏陽。碰巧,在井崗山時期的老戰友、時任江西省副省長的鄧洪(原名鄭子卿,鄧洪是其從事地下工作時的化名,解放後一直使用化名)也回到瀏陽,兩人都住在縣委招待所。

老戰友相逢,格外親切,他們在工作之餘促膝長談,一起回憶紅軍時期的崢嶸歲月,一起回想當年那些生龍活虎的戰友們……

“子卿啊,我在《星火燎原》上讀了你的回憶錄,你把潘虎烈士的形象寫活了,不知他弟弟潘豹後來怎麼樣了?”耀邦深情的話語中,既有對鄧洪的讚賞,也有對潘虎的懷念,更有對潘豹的關切!

鄧洪有些心情沉重地說 : “聽說他後來受了傷,留在地方打游擊,解放後一直在家當農民。”

“要不我們去看看他。”在耀邦的提議下,兩人結伴同行,驅車來到潘豹所在的官橋公社。顧不上路途勞頓,他們稍事休息就在公社領導的陪同下步行前往潘家大屋。

進得門來,三位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三十年後故地重逢,三雙飽經風霜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不能鬆開。

落座之後,潘豹手裡拿著長杆子旱菸筒,他抹了抹菸嘴,從菸袋裡挖了些菸絲填進菸斗,想遞給耀邦又有點猶豫,耀邦一把接過煙筒,和鄧洪、潘豹三人輪抽起來。

“子卿同志正在搞革命回憶錄,潘豹你們兄弟都是戰鬥英雄,子卿寫的你哥潘虎的文章收進了《星火燎原》專輯,書名還是毛主席親自題寫的哩。你把你的故事給子卿扯一扯,讓他給你也來一篇。”耀邦先打開了話匣子。

潘豹說 : “我扯什麼呢?你們老首長還記得我們這些留在老區繼續堅持鬥爭的同志,生活上經常關照,今天還專門來看望。我當年參加革命只是為了有口飯吃,是在組織和同志們的幫助下逐步成長的,我到底為革命作了多少貢獻呢?”

“嗯,問得好?每個人都這麼躬身自問,我們的事業會好辦得多。”耀邦深表讚許,鄧洪也頻頻點頭。

“我這條命都是戰友用鮮血換來的哩,要寫就寫寫那些犧牲的戰友吧!”

真英雄必不自居——追记胡耀邦挂念的“滑杆游击队长”潘豹

(潘豹的三女婿付海球向作者講述岳父的傳奇故事)

接下來,在旱菸繚繞的土磚房裡,潘豹向兩位老戰友講述了自己受傷以後的經歷一一

1934年紅軍第二次渡湘江,他被敵人打傷左腿,組織上派兩名年輕戰士抬著他到革命的“根子戶”家裡養傷。兩名戰士要留下來照顧,他認為不必為他浪費革命力量,用槍逼著他們回去找隊伍。結果,他們歸隊途中遇到了敵人的搜索隊,兩名戰士打光了子彈,慘遭殺害,屍體擺在鎮上當街示眾。

傷情好轉後,他遵照湘贛邊蘇維埃省政府主席譚餘保的指示成立了遊擊支隊,共有84人。隊員都是慕潘豹之名聚集而來的貧苦農民,大多沒有作戰經驗。況且,紅軍主力走後,國民黨反動勢力的氣焰十分囂張,支隊不能輕意深入白區開展武裝鬥爭。

“唉,可惜我這條腿還不能走路,要不然,我帶支短火領著你們下山還是可以的。”

“潘隊長,山上有的是茅竹,我們做一副滑桿,抬著你下山,你指揮我們打土豪,打團防局,搞槍枝,搞軍糧!”

隊員們早就想試試身手,只是苦於沒有富有作戰經驗的人現場指揮。此後,他們抬著潘豹四處奔襲。神出鬼沒的“滑桿隊長”讓當地土豪聞風喪膽。

遊擊支隊逐步發展壯大,名震湘贛邊區,直到後來潘豹能拄著柺杖行軍打仗。一些團防局被襲後,他們的上司還問,是不是那個“滑桿隊長”乾的。

在蘇區革命處於低潮,國民黨還鄉團橫行霸道的歲月裡,“滑桿隊長”和遊擊支隊,猶如黑雲籠罩下的電閃雷鳴,令革命群眾歡欣鼓舞,也嚇得反動勢力膽顫心驚。

“老首長,老話說一俊遮三醜,我出名後,你們只聽到我過五關、斬六將的風光的一面,沒聽到我也有走麥城的時候。跟著我的同志,先後犧牲了好幾個呀,這裡面也有過我指揮失誤的過錯!你們說我對革命有功,我也有愧,我對不起那些犧牲的同志!”

耀邦和鄧洪一邊抽菸一邊聽著潘豹的講述,同時也覺察到潘家的生活並不寬裕。耀邦提出,給潘豹在縣裡安排一個工作,拿份穩當的工資。潘豹堅決不同意,說,自己50多歲了,身體殘疾,又沒有文化,你們安排我出去工作,只會給單位和同志們增加負擔。

天色漸晚,耀邦和鄧洪依依不捨地起身告辭。潘豹拄著柺杖送別戰友。臨別時耀邦同志深情地握著他的手說:“你還是出來工作吧,哪怕是到學校給共青團員、少先隊員講講你們潘家兄弟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鬥爭的故事,講講我們工農紅軍的光榮傳統也好啊!”

潘豹始終沒有答應。此後,潘豹同志一直在農村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直到1986年在女兒女婿的悉心照料下安祥地離開這個世界。

一個曾在革命戰爭中屢建奇功、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傳奇英雄,在幾十年未見的老戰友面前講述戰鬥經歷,沒有爭功,沒有諉過;而當老戰友真心實意要給他安排工作的時候,他想到的是不能給老戰友添麻煩,不能給單位和同志們增加負擔!這樣的故事,乍聽起來真有點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不居功自傲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不願給對方添麻煩的戰友才是真心相待的戰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