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哲3
德國毛瑟98K步槍和日本三八式步槍都是很優秀的步槍,兩者很多的共同點,比如二者都是旋轉後拉式槍機,都可以容納五發子彈。
有答主說,我國對德國軍工過多的吹捧,過分高估了德國的軍事武器,就98K步槍和三八大蓋來說,其實差不多,甚至用三八大蓋的精準度來說事,認為三八大蓋更優於98K,真不知道這些人在說別人不懂槍械的同時,自己是否真的懂槍械呢?
(98K步槍)
98K步槍成為制式武器的時候是在1935年,而三八大蓋是1905年服役的,期間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兩款步槍的代差相差三十年,飛機、坦克、航母相繼投入到戰爭中,然後你說1935年生產和1905年生產的步槍差不多,那不是開國際玩笑嘛!
別說98K,就是國民政府仿製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而成的中正式步槍性能上都吊打三八大蓋,更別提1924年式毛瑟步槍十年後的改進版98K步槍了。
三八大蓋是一款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步槍,在二戰時期可以說是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最垃圾的制式步槍,之所以口碑好,那是因為它打的敵人是整體槍械還不如它的中國,中國雖然將中正式作為制式步槍,但是抗戰期間並未生產多少,中國軍隊拿的槍,大部分都是萬國造。
(中正式步槍)
三八大蓋因為槍身長,口徑細,因此換來彈道穩定、準確性高的優點,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造成貫穿傷,如果不是打在致命的部位,往往會造成貫穿傷後並不致命,林老總曾經就被三八大蓋擊中過,經過療養後解放戰爭期間就重返戰場,然而很多人因此認為三八大蓋打不死人,這又是偏激的觀點,打到致命的部位一樣死人,尤其是在中國戰場上,即使不是致命部位,沒有及時治療照樣死人,在當時中國藥物十分緊缺,非致命傷最後致命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除此之外,三八大蓋另一個優點就是善於白刃戰,在亞洲戰場因為我國軍隊彈藥缺乏,在彈藥結束後,往往會向日軍陣地衝鋒,所以,中國戰場是白刃戰次數最多的戰場,這也是三八大蓋在抗戰初期非常適合中國戰場的重要原因。
(日本三八式步槍,又稱三八大蓋,略顯單薄)
但是相比98K而言,在性能上還是相差太多。
儘管98K和三八大蓋都是旋轉後拉式槍機,但是發射原理並不一樣,98K毛瑟步槍相對來說,安全、簡單、堅固可靠,在後世出現的旋轉後拉式槍機都參考毛瑟步槍的原理。
毛瑟98K步槍的子彈口徑為7.92mm,在這樣的口徑下,有效射程可達800米,相對於三八大蓋的460米就引以為豪的精準度來說,優秀的已經不能再優秀了。
98K比三八大蓋質量更輕,槍身更短,口徑更粗的情況下,射擊距離更遠,威力更大,這不是槍械性能優秀是什麼?林老總當年要是中的98K,估計早就挖坑埋了。
(毛瑟98K)
亞洲戰場在二戰中畢竟是初級戰場,不能代表世界水平,隨著戰爭的推進,以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已經嚴重意識到三八大蓋在性能上的不足,1939日本以三八大蓋6.5mm子彈為基礎改進發展出新一代7.7mm口徑的九九式制式步槍,就是為了改進三八大蓋在威力上的不足。
三八大蓋從生產到停止一共生產三百多萬支,而九九式步槍日本從1939年到投降生產了超過二百六十萬支,日本在大量生產九九式的同時就停止生產三八式步槍了。
在總產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我國竟然對九九式步槍的認知卻遠遠不如三八大蓋,而且在印象中,日本只有一款三八大蓋作為制式步槍,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就是因為九九式步槍生產後主要裝備給日本在東南亞及太平洋戰場上的部隊。
(日本九九式步槍)
由此可見,面對強敵的時候才能有更先進的武器。
拿九九式步槍和德國的98K對比,才是同時代的槍械,才有可比性,如果說三八大蓋比98K還優秀,那完全可以說日本的槍械水平已經領先歐洲三十年。
史論縱橫
同樣是栓動式步槍,同樣是5發彈容,都有著差不多一樣高的彈頭初速,各項性能也差不了多了。所以它們都是半斤八兩,說不上誰更厲害。它們的性能區別主要還是在子彈的口徑和槍管的長度,所以在射程、精度、後坐力、穿深、彈頭停止作用有部分區別,如果非要選擇一把上戰場個人更傾向於是日製三八式步槍。因為它更符合亞洲人的體型和作戰需求。
日本三八式步槍採用的是6.5×50毫米的全威力步槍彈,德制98K步槍採用的是7.92×57毫米全威力步槍彈,雖然在穿深上使用7.92毫米的98k更勝一籌,但是它的後坐力也更大,所以在精度方面也略遜一籌。而使用6.5毫米的三八式步槍後座力更低,在精度方面更高。而三八式的槍管長度比98K的更長,這也就更保證了在精度上比98K更好。
至於彈頭停止作用帶來的殺傷力兩者區別不大,只要命中人體的重要部位基本上都能一擊斃敵,至於網上說三八式步槍的穿透力大威力小那都是瞎扯淡,對於這些高出的火藥槍有著人體不能承受的動能傷害,而且在200米距離內三八式步槍的彈頭停止作用不弱於其他槍械,而且在400米到600米的距離內三八式的彈道穩定性比98k的更好。
7.62毫米和5.45毫米彈頭造成的空腔效應,可以看出並不是說彈頭的口徑越大威力越大,彈頭口徑越小威力越小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98K吊打三八大蓋是一點問題沒有。
很多人其實都只知道三八大蓋,自從吃雞出來了,98K就被推上了神壇。以至於,很多吃雞玩瘋了的,見到栓動步槍,就開始喊98K,蘇聯的莫辛納甘、英國的李恩菲爾德,甚至是美國的加蘭德,都沒能倖免,都被稱作98K。
98K其實在當時還是比較不錯的一把步槍,而日軍的三八大蓋思想就停滯了很多了,其實就是一個一戰時期的步槍。三八大蓋,給人的感覺,就是打不死人。不是說真打不死,是打中人之後,傷害沒那麼高,相比較於其他步槍,威力過小。
KAR.98K,卡爾比勒毛瑟98K,全長1.1M,7.92*57mm子彈,子彈初速755米/秒,有效射程800米。
三八大蓋,全長1.28M,使用6.5*50mm子彈,子彈初速度765米/秒,有效射程460米。
三八大蓋,作為步槍,他的優點其實就是精度高。三八大蓋的操作性和精準度都是非常好的。日本兵槍法好,訓練是一方面,而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二戰中,日軍的射擊拼刺水平非常高,這都和他們的槍有很大關係。三八大蓋有效射程460,實際上子彈飛出去一千米,彈道還是比較穩的。
三八大蓋最致命的一點是,威力小,6.5mm的子彈在當時是比較奇葩的一種存在了。就當時的栓動步槍而言,強調射程和威力,小口徑根本就不行。以至於後來日本人又推出了7.7mm口徑的九九步槍,其實都是被三八大蓋坑的。
子彈殺傷人體,打進去是一方面,主要傷害靠的是彈頭在人體內的翻轉,產生的空腔。而三八大蓋,穿透力超級強,一千米外的穿透力也是非常強。那麼,兩三百米甚至幾十米,基本上子彈打中人體就直接穿過去了,沒空腔,就一個洞。後期日本人改進了子彈,才提升了三八大蓋的威力,前期的三八大蓋,基本上就是一個坑。之所以在中國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其實是因為窮,中正步槍和三八大蓋比並不差,但是,兵工廠限制太大,子彈質量並不過關,導致子彈飛一半就扎進土裡了。
而98K不一樣,中正步槍其實和98K親緣度非常大。98K的威力射程其實都是高於三八大蓋的。98K是真正做到了前邊一個小洞後面一個大洞,不像三八大蓋,兩個差不多的洞。
三八大蓋和98K,兩個時代的槍了。三八大蓋是1907年服役的,而98K是1935年,中間將近30年的差距。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工藝,都天差地別。三八大蓋一味強調精準射擊,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
軍武文齋
二戰時期的步槍無所謂誰更厲害,只有合不合適的區別。毛瑟98K是根據德國人的作戰需要設計的,而三八式則是跟據日本人的作戰需要而設計的。也就是說,三八大蓋適合日軍的實際需要,而毛瑟98K也適合德軍的實際需要。
德國毛瑟Kar.98K步槍,是二戰德國軍隊的制式步槍。這款步槍的前身,是德國在一戰期間中使用的毛瑟Gew.98步槍。
Gew.98步槍屬於傳統的長步槍,槍管的長度為740mm,全槍長1250mm,全重4.2kg,彈容量5發。
由於全槍長度太長,Gew.98步槍的攜行很不方便。一戰之後,當時又正好趕上一戰到二戰爆發前西方國家短步槍的潮流,德國於是也就順勢推出了Gew.98步槍的短步槍型。
縮短型的Gew.98,槍管長度從740mm縮短到了600mm,全槍長度縮短到1100mm,重量減輕到3.9kg。
這個尺寸的步槍,當時叫“標準型步槍”。
後來,德國人又在一些細節上對Gew.98的縮短型進行了改進,於是Gew.98就變成了後來的98K。
98K即Kar.98K步槍的簡稱。這支槍現在能火到人盡皆知的程度。完全是因為《絕地求生》 遊戲的帶動。
PS:所謂“短步槍潮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國家發現長步槍在塹壕戰中的弊端很大。因為士兵在塹壕中快速運動,槍太長了不方便。並且由於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出現,近代戰爭幾乎不存在士兵拼刺刀的機會了。另外就是坦克出現後,歐洲各國都注意到了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的最佳射擊距離為四百米內,而非傳統的六百至八百米。
所以在一戰之後,歐美各國都將制式步槍進行改造並將步槍縮短,成為短步槍,使其縮短射程,適應新時代的戰爭需要。
三八大蓋是日本三八式步槍的俗稱,這支槍成型於1905年,由於當年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所以叫三八式。它與98K一樣,也有一個前身型步槍,叫三十年式步槍。
三十年式步槍有個特徵,它的擊針尾部是個鉤子形(見下圖),所以在中國也被俗稱為金鉤步槍。
日軍在使用三十年式幾年後,在使用中發現出了一些缺點。於是,日本的軍工部門就重新設計的一種步槍,這支槍就是三八式。它與外觀特徵見下圖:
38式步槍的規格參數如下:
重量3,730g(加上刺刀重4,100g)
全長127.6cm(上刺刀可達166.3cm)
槍管長度797毫米(98K為600毫米)
從槍身數據可以看出,三八式步槍還是傳統的長步槍,不是Kar.98K那樣的短步槍。外觀顯得又細又直。
那麼,為什麼歐美各國都在縮短步槍,就連受德國影響較大的民國政府也將漢陽造從原來的1.25米改為1米。而日本對此趨勢卻一點都不感興趣呢?
原因大致有兩點:
首先是一戰勝利後,日本學法國,把法國陸軍軍事作為自己學習的對象,加以模仿。儘管法國也將步槍改短以適應配合坦克進行攻擊,但法國軍界不認為坦克這機械化車輛是能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真正決定戰場進攻勝負的是馬奇諾防線這種要塞塹壕火力支撐體系。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大量建造炮樓碉堡,就是法軍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在這種強調要塞作戰體系的思想指導下,三八式這種長步槍的長射程更具優勢。
其次,日軍的機械化水平不高,不需要更適應機械化坦克集群推進的短步槍。如果剪短步槍的長度,反而會影響肉搏白刃戰。
基於以上兩點,所以日本的三八式就沒有縮短槍身的長度,以至於三八式是二戰當中最長的步槍。
三八式是長步槍,98K是短步槍,這一長一短就說明了這兩支槍的應用場景根本就不一樣,應用思路也不一樣。既然不一樣,也就無所謂誰更厲害了。
如果一定要在參數上分高下,只能說德國人的毛瑟98K,射程更遠一些、威力也大,並且名聲也比三八大蓋要響;而日本人三八大蓋則具有重量較輕、利於白刃戰、點射較好的優勢。
簡單點說,毛瑟98K更適合於步兵配合機械化作戰,而三八大蓋則更有利於要塞塹壕作戰。
不過,日軍到了太平洋戰場後,也發現長步槍在叢林灌木叢當中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在熱帶灌木叢也沒有那麼遠的視野,遠程射擊的距離需求就大大的下降了。於是日軍也開始大規模的裝備99式短步槍,子彈也變成了7.7毫米。而三八大蓋就不常用了。
總的來說,兩槍各有長處,也都有不足。厲不厲害就看在誰手中使用,如何在戰場上恰到好處地運用其長處。能發揮出威力才是王道,懂得運用槍的長處,才能打勝仗。
Mer86
近年來,德軍與德械,被吹得神乎其神,以至於網上德國防軍軍紀都秋毫不犯了,成了一支非常神聖的軍隊,事實上並非如此,戰爭期間,只有紀律相對嚴厲的軍隊,沒有不犯紀律的軍隊,同樣德軍也一樣。
近年來,吃雞遊戲成就了毛瑟98K,不明就裡的人,看到拉大栓的,以為都是98K,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說明真正的軍迷其實並不多,一知半解或偽軍迷卻成群結隊,如過江之鯽。
作為軍迷個人的觀點是,毛瑟98K適合西方人,而38式步槍更適合東方人使用,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首先,毛瑟98K口徑為7.92毫米,由於發射大威力步槍彈,導致後坐力非常大,並不適合身材矮小的東方人使用,儘管其有效射程高達800米,遠超38式的460米有效射程。
而38式步槍的前身是30式步槍,也即日俄戰爭時期使用的金鉤步槍,原本仿製德國毛瑟88式步槍,由於7.92毫米彈丸後坐力大,日本人就將其改成了6.5毫米的口徑,既減輕了槍械的後坐力,同時又節省了寶貴的銅材,6.5毫米的子彈,殺人已經足夠了。
網上關於38式步槍穿透力強,進去一個小洞,出來還是一個小洞,似乎38式步槍殺不了人,都是不真實的以訛傳訛。
其次,毛瑟98K事實上是槍管縮短的卡賓槍,而38式步槍卻反其道而行之,卻將槍身加長了10釐米,加上加長的30式軍刺,特別適合射材矮小的日本軍人拼刺刀,且由於步槍的瞄準基線長,因此射擊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38式步槍標誌著日軍步兵槍械走向成熟,此槍獲得了日軍部和基層士兵的較高評介,防塵蓋的採用,使得此槍的防塵和在嚴寒酷暑條件下,都能夠運用自如,滿足了日軍步兵在東南亞戰場上的需求,在沒有遇到裝備性能更好的美軍之前。
綜上,二戰時期,毛瑟98K和38式步槍,都是兩把著名的栓動步槍,一把在歐洲戰場伴隨德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另外一把跟著日軍在東南亞戰場縱橫馳騁鮮有敵手,一直遭遇裝備比其更先進的美軍才徹底吃癟。毛瑟98K適合德國人,同樣38式跟符合日本人的身材特徵,兩槍各有長處,但也都有弊端,看在誰手中使用,如何在戰場上恰到好處地運用,才是王道。
說毛瑟98K如何領先,38式如何落後,那些都是扯淡,兩者同樣都是5發栓動步槍,同等級別的槍械,何來領先30年,也太會扯了。
國平軍史
大家好,我是再忙也要說歷史的程錦。
98k和38大蓋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的大容量都是五發,並且都是栓動式步槍。相信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知道38大蓋,隨著近幾年吃雞遊戲的火爆是98k,神乎其神。
其實他們都差不多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戰場上38大蓋出場率是很高的,設計程度比較好,但是威力比較小,打上了以後殺傷力很小,它的優點在於精準度蠻高的。而98k不一樣,98k殺傷力比38大蓋提高了很多檔次。 其實他們也是各有優缺點,但小編認為近距離38大蓋比98k殺傷力要大而遠距離98k的殺傷率比38大蓋要大僅僅小編的單方面認為,不考慮其他因素,我更喜歡38大蓋,因為後坐力比較小精準度還很高,儘管威力不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38大蓋已經可以解決很多事情。程錦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程錦點個贊哦~關注程錦,私信回覆句子,程錦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程錦在路上
Kar.98k,是二戰納粹德國的主要制式武器,是Gew.98的升級版。主要升級內容有,換裝重型短槍管,縮短槍身長度。另外改槍栓拉柄為下彎式,讓整個拉栓動作更加可靠到位。
三八大蓋,有坂三八式步槍,是有坂三零式步槍的升級版,改裝6.5mm口徑子彈,調整表尺射程,增加防塵蓋。
就二者在各自戰區的表現來看,98k與三八式都是非常出色的武器。98k勝在理念新穎,以至於後來的栓動式步槍基本都是遵循它的結構原理而設計,同門師弟例如美國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連保險機構等都與98k並無二致。三八式的優點在於精度極高,這也是為何二戰中日軍優秀射手那麼多的原因。
單純從武器角度出發,98k是更勝一籌的,因為在二戰,基本告別了塹壕戰,接敵距離縮短導致精度變得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而火力更主要。也不是說98k的精度不好,只是根據實際戰場需要做出了調整。三八式則是日本根據老一套的戰術規則,並且日本軍隊並沒有足夠強大的裝甲部隊與步兵協同作戰。而且,日本軍隊在當時自動武器數量極其有限,所以日本大本營需要的是一支精度極高且利於白刃戰的步槍,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八式那麼老長的原因了。
98k在戰後已經成為世界收藏愛好者的最主要收藏對象,因為它在戰爭中的表現令人敬畏,德國國防軍不是納粹黨衛軍,他們只是執行作戰司令部的命令,沒有犯下滔天罪行。而三八式作為日軍的制式武器,日軍的形象就是殘忍,沒有人性,為了所謂的勝利不惜殺害戰場俘虜和醫護人員。還有在遠東戰場犯下的累累罪行,他們的步槍,真的沒有人會喜歡。
就單純的說性能,三八式也比不了98k,從彈藥類型、製作精良程度等三八式遠不如98k。以前看過一個採訪二戰中國士兵的新聞,他們口中最好的步槍不是三八式,也不是中正式,而是原裝進口的捷克造7.92mm步槍,其實就是捷克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98k,曾經有一部分行銷到中國戰場。他們眼中,那把槍的精度非常好,它的照門是三角形的,要知道三角形照門一直就是德國槍的專利技術。它永遠都不會抽不出彈殼,說明它的可靠性極佳。
而三八式在太平洋戰場面對98k的師弟斯普林菲爾德步槍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投入最大的是海軍用以對抗日本聯合艦隊,奪島戰鬥基本都是海軍陸戰隊完成的,而在初期海軍陸戰隊的制式武器真的就是一戰時期那些小夥子父輩用過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作為98k的師弟,它很好的把三八式按在泥裡使勁摩擦。二戰中槍身短小、火力兇猛的步槍才是最好用的,一米二五還要多的三八式簡直就是累贅。隨著戰爭後期換裝有坂九七式和有坂九九式也依舊沒能轉變戰局,而且日本那時的國力連槍管防腐都做不到,怎麼打贏太平洋戰爭呢?
卡拉什尼科夫說過這樣一句話,槍是無罪的,有罪的只是扣動扳機的人。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武器,並不是我們多好戰,只是不想在戰爭來臨時,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代號鐮刀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
毫無疑問是98K厲害
98K與38大蓋性能參數比較
Kar98k步槍:
類型:手動步槍 手動,單發
口徑:7.92毫米
彈藥:7.92×57mm
彈倉容量:5發
初速:755 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全長:1107 毫米
38式步槍:
類別: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供彈
口徑:6.5 毫米
彈藥:6.5×50 mm 步槍彈
彈倉容量:5 發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全長:1,280 毫米
98K與38大蓋性能分析
從上面的性能參數就能看出,98K無論是在,射程、口徑、槍彈威力等方面全面的壓過了38大蓋。38大蓋與98K相比,唯一的優勢就在於,槍長更長,這有利於白刃格鬥。白刃戰講究,一寸長一寸強。
此外,98K步槍還繼承了很多德國武器都有的一個光榮傳統——做工精細,這就導致98K成本較高。而38大蓋製造簡單,成本遠遠低於98K。
實戰交鋒
這兩種槍其實有過交鋒,就是在我國的抗日戰爭中。根據參加過抗戰的老兵講述。
98K步槍的傷口進去的眼小,但是出來能帶出一塊肉。這是由於子彈進入肉體以後,會發生變形和翻轉,造成肉體內部巨大的空洞,中彈者非死就是重傷。
“三八大蓋”;6.5 毫米口徑不僅小,穿透力強。子彈很快穿透肉體,穿透處非常光滑,如果不是射中要害,一般只能造成中彈者的輕傷。當時人們戲稱:“用三八槍打中鬼子,過幾天鬼子又回來了”;“三八槍打中抗日戰士,養幾天傷繼續抗日”。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打個廣告,喜馬拉雅APP搜索“王存旺”,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聽一下。
東斯坦因
外貌協會的選毛瑟98,實用性選38大蓋 ,小時候我們這幾乎每家都有槍(國家發的)2000年初才禁槍的,小時候就看過武裝部拿著老槍出來玩,有79步槍有39大蓋,臉盆粗的加利樹38大蓋一槍穿透,79就不行,據說38大蓋在精準度,後坐力,穿透性都比79好一點
北風如舊
二戰期間的栓動式步槍性能穩定的應該屬蘇制莫辛納甘,它比98k和38大蓋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