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志,十五而立——孫權

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的張大可教授說過,孫權執政長達52年,無論內政、外交,還是軍功、文治,多有建樹。孫權不愧為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孫權,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君主。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後裔,幼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英年早逝,孫權即位為江東之主,他任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了父兄基業。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孫權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孫權說:“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將其比作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的勾踐。

孫權城府深厚的本事

辛棄疾有一闕很出名的詞叫《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其中那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一語便道破了孫權城府深厚之能。

亂世中的隱忍學

縱觀孫權的一生,他15歲便立大志,在父兄的軍隊中名望很高。在父親戰死後,有時還給哥哥出謀劃策,讓哥哥孫策大為驚訝。孫策死於非命後,孫權接管東吳時才18歲。年紀輕輕便接掌了這麼大一片基業,雖然有張昭和周瑜的真心擁護,但孫權的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赤壁之戰之前,孫權面前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向曹操投降,二是與劉備聯盟。這個時候,孫權迫不得已用了縱橫術,與劉備聯盟。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繼續維持,直到孫劉爭奪荊州的局勢越來越嚴重。孫權採納呂蒙的建議偷襲荊州,而後又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低頭向曹操稱臣,間接與曹操聯盟起來。這次俯首稱臣,雖然孫權心有不甘,但是他卻十分識大局,一直都做隱忍狀。成功偷襲並殺死關羽之後,孫權知道與劉備之間的大戰即將來臨了,此刻劉備發動大軍來討閥東吳,結果孫權起用陸遜大敗劉備,後來間接地導致劉備病逝。劉備一死,孫權在隱忍中猛然抬頭,又與蜀漢再次聯合起來反抗曹操。這幾度戰和之中,足以看出其政治家的心胸與謀略。

政治上的利益學

孫權在保持實力地盤的前提下,不僅可左可右,而且曾經信誓旦旦的宣言也可以突然改變。階級社會的政治家有許多是無耐型的,你也可能說他們沒政治原則和立場,可是他們卻認為那是一種變通,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作的讓步。

我們可以看到,孫權其實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魯肅曾給他獻上東吳建國大計,“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雖然孫權不便於公開接受要滅九族的“建帝王之號”的建議,但是從他後面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完全依照這個大計來做的。

在孫權的眼中,誰有利於擴大他的地盤,誰就是朋友;誰如果對他的地盤構成威脅,誰就是敵人。利益所在,敵人所在,這便是孫權的“牆頭草”原則。而且即便此刻為敵,一旦所牽涉的利益問題發生改變,那麼敵人也可以轉而變成盟友,永遠不變的只是利益。

為何兩次放棄稱帝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孫權

在魏、蜀、吳三國領袖當中,孫權的年齡可以說是最小的,當然也是最後稱帝的。也許有人說,這最後稱帝有什麼奇怪的,畢竟這江山要打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想孫權小小年紀,便前有老奸巨猾的曹操,後有紅白雙臉的劉備。然而,最讓人稱奇的是,孫權前半生當中其實是有兩次稱帝的機會的,但是他都放棄了。

難道是孫權自己不想稱帝嗎?似乎有點不可能,畢竟從孫權從小立的志向來看,我們就能一眼看出其目的所在。所以說孫權推辭稱帝不是不想,而是有所顧慮。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稱帝的機會。建安二十五年十月(公元220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也就是半年以後,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這個時候,孫權也是完全有可能榮登寶座的,畢竟大漢已經沒了,而且他的手下都勸他早點稱帝,但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卻沉默了。

易中天曾說:“孫權有可能把黃袍當襯衣穿。但不敢反過來。”是的,當時的孫權之所以隱忍沉默,一來是想著安撫國內士家大族和南方的山越人,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協調好國內矛盾;二來當時的大漢雖然已經四分五裂,但畢竟統治那麼多年,人民的正統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孫權不想過早冒這個風險,遭受世人的非議。

於是,這次的孫權聰明瞭一把,既然自己暫時不能稱帝,那麼就只能稱臣,這個時候劉備是蜀漢的皇帝,曹丕是魏國的皇帝,究竟向誰低頭呢?左右思考一番之後,他毅然像曹丕稱了臣,三個月之後,孫權接受曹丕的封號,封為吳王,這是第一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是在魏文帝曹丕黃初四年的四月(公元223年)。當時孫權的很多手下都力勸他稱帝,可是孫權在經過這麼多的事情之後,已經變得老奸巨猾了,這次他又推辭了,他對群臣說:“我還是不想稱帝。”

原來第一次之所以沒有稱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實力不強,那個時候劉備剛稱帝不久,事隔兩個月,便打了過來,孫權百般忍耐之下,只能忍氣吞聲,向曹丕稱臣。這第二次之所以不稱帝,也是因為不敢。為什麼?原來黃初三年,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這下孫權對曹丕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曹丕一見孫權態度轉變,便也火了,發兵徵吳。

這個時候,魏蜀兩家都與自己有了隔閡,孫權自然是不敢稱帝了。要不然,這江山還沒坐穩,就等著兩面捱打了。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孫權

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

“草船借箭”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是《三國演義》裡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說的是三國時孫權、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趁大霧,把二十隻戰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果,諸葛亮輕易地得到了十萬多支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謀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軍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