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区的西南郊、敬亭山脚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子,古时名字叫韩家庄。原先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当地村民说他们的祖先姓韩,但至于韩愈与韩家庄究竟有何关联知之甚少。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和考证,认为韩家庄正是韩愈当年来到宣城之后的定居之地。
从14岁到19岁,韩愈把人生中最值留恋的六年多年少时光留在了这里,在其诗作里,韩愈称宣城为“里闾”,即“故乡”,足可见他与宣城的情感。韩愈在宣城期间不仅受宣城文风的薰陶,而且始受唐代古文运动先驱影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造就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为其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食”宣城,结束动荡流离的生活
韩愈的前半生坎坎坷坷,不足3岁父亲韩仲卿就去世,由长兄韩会抚养。韩会年长韩愈31岁,大历九年(774)以“文学才望”为宰相元载所青睐,任起居舍人,官居六品,韩愈随兄嫂居住在京城长安。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因“元载案”牵连被贬到韶州(今广东韶关)任刺使。韩愈随兄嫂移居韶州。大历十四年(779),韩会病死韶州。韩愈随兄嫂郑氏将韩会归葬老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建中二年(781)正月,藩镇李惟岳、田悦、李正己等发动叛乱,韩愈和侄儿韩老成不得不随嫂子郑氏携百口之家离开老家避乱宣城。
韩愈与其嫂郑氏、侄儿韩老成避乱宣城,主要原因有二,1. 韩氏家族与宣城有较深的渊源,且留有深厚的人脉资源,2. 韩家在宣城有家业。
从史料记载及韩愈诗文中,可知韩愈避乱宣城之前,主要生活在河阳、长安、韶州等地,生活极其艰辛且动荡不定。韩愈在《祭十二郎文》《祭郑夫人文》《复志赋》《上兵部李侍郎书》等文中多有自述。
如韩愈在《复志赋》中回忆道: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纪之连山。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
用韩愈自己的话讲,“就食”宣城之后,才结束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勤练讲习,探求先贤圣经的深奥道理。
为学宣城期间,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韩愈来宣城之前,虽然7岁时有从学于长兄韩会的经历,但是,从韩愈避乱宣城之前13年的经历来看,除了生活在京城长安3年左右的时间相对安稳外,其余的时间,韩愈要么年幼无知、要么在动荡流离中度过,极尽坎坷和磨难,不大可能有良好的条件进行系统的学习。
韩愈在《上兵部李侍郎书》、《答崔立之书》、《欧阳生哀辞》等文中称,自己十五、六岁时还“于时事都不通晓”“未知人事”“未接人事”。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考证:韩愈的系统学习始于宣城,“公之为学,正在就食江南时也”。
韩愈“就食”宣城在“安史之乱”后,宣城为宣歙道、宣州(宣城郡)治所所在地。《新唐书地理志》载:天宝十一载(752),宣州人口88.5万,仅次于京城长安和陪都洛阳,位于全国第三。宣城相对安定的社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对北方文士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周边州县的文人也都向宣城集中,与宣城结上渊源的名家、大家辈出,他们或仕宦、或漫游、或避乱于宣城,在宣城优美的山水间,追慕宣城文化传统高雅脱俗之风,仿效兰亭宴集的风流雅韵,频繁开展诗酒文会,对宣城的文风兴盛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整个社会又起到了一种倡导与示范作用。
韩愈18岁时在宣城所作的《芍药歌》,也是韩愈所作的第一首诗歌可能是作于诗酒文会。唐代的学生不似今天主要依赖于老师授业,主要自学为主,且环境影响至关重要,“诗文习业,所赖于师承者少,所赖于环境之陶冶者则甚大”。
如有一人,生长于缺乏教育机会之穷乡僻壤中,虽为天才,亦难免湮没无闻。反之,如有一人,生长于文化之中心,并得继续享受完美之教育,虽属中资,亦可成为出类之人。因此,可以讲如果说齐鲁文化土壤培育了“万世之师”孔夫子,宣城深厚的文化土壤哺育韩愈这颗文化大树。
拜师宣城,为其振兴古文打下了坚实的学缘基础
韩愈“就食”宣城期间的拜师,从社会层面来讲:得益于安史之乱后,大批文学巨匠会聚宣城及周边地区提供的便利;从个人层面来讲,一是得益于宣州剌史孙会、皇甫政等地方官员的赏识、荐举。长庆三年(823),孙会的儿子孙公乂任京兆尹户曹时,与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结交,并深得韩愈信任。可能是源于兴元元年(784)左右,孙公乂的父亲孙会任宣州刺史,对“就食”宣城少年韩愈的关照。二是得益于韩愈的父辈及长兄韩会人脉关系。
韩愈受萧颖士、李华的影响源自韩愈的叔叔韩云卿和兄长韩会的关系;韩愈师爷独孤及对韩愈的影响源自另一位古文运动先驱者梁肃。梁肃不仅与韩愈长兄韩会是多年的好朋友,而且梁肃本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先驱,韩愈的文章和文学观念同梁肃一致。
贞元八年(792) 进士科考试,梁肃任副考官,礼部侍郎陆贽任主考官,由于梁肃的举荐,韩愈第四次参考进士科考试终于及第。韩愈恩师萧存,与韩愈兄长韩会友善。因韩会的关系,韩愈少年时代即为萧存所知,并深受萧存的影响。元和十五年(820),萧存的几个儿子已先死,只有一个女儿尚在,韩愈还在经济上接济过他的家。
交友宣城,为其倡导古文运动并成为领袖奠定了人缘基础
韩愈一生中与江南籍或有“就食”江南经历的文士关系密切。贞元十八年(802),韩愈给同年进士、宣州判官崔群《与崔群书》自述中,为我们今天研究韩愈“就食”宣城期间的交友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韩愈和柳宗元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韩愈为主将,柳宗元是副将,人称韩柳。据史料深入分析,韩愈与柳宗元第一次见过面可能始于韩愈长兄韩会任起居舍人、柳宗元父亲任长安主簿时,只不过韩愈此时最多9岁,柳宗元最多4岁,两人真正交往应为韩愈“就食”宣城期间。韩愈与柳宗元的交往源于韩愈兄长韩会与柳宗元父亲柳镇间的关系,进而韩愈与柳宗元相识。柳宗元的家和韩愈家一样,与宣城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柳宗元的伯父柳颐曾任宣州宁国丞,从叔李氏子曾任宣州旌德尉,柳宗元堂兄柳元方曾以门荫调补宣州溧水尉,柳宗元父亲柳镇曾任宣州宣城县令。柳宗元父亲柳镇生前友人中就有韩会和韩愈。正是因为这层关系,韩愈虽然只比柳宗元大五岁,柳宗元每次给韩愈写信时,总是很谦虚地称呼韩愈为“丈”,就是前辈、长辈的意思。
韩愈与曾“就食”江南的著名诗人窦牟的交往始于建中四年(783),韩愈时年17岁时,窦牟已36岁。韩愈《祭窦司业文》自称:“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自视雏般,望君飞鸿;四十余年,事如梦中。”生动说明了韩愈与窦牟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
韩愈对湖州籍诗人孟郊极为仰慕,与郡望苏州的张籍则为亦师亦友关系。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经孟郊介绍,韩愈与张籍相识,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亲密关系,终且一生交情都不曾改变。
官员赏识,获荐开启人生新征途
韩愈就食“宣城”期间,并不非今人想像中的“孤苦伶仃”,用今天的财富标准,至少是个“中产”以上的家庭,否则,韩家难以供养百口之家,韩愈也没有替心求学、拜师求学、结识友人的经济条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宣州地方官赏识“就食”宣城韩愈的原因。
韩愈一生对宣城哺育之恩终身怀念,视宣城为其第二故乡。长庆三年(823),距离韩愈最后一次离开宣城33年,也即韩愈去世前一年,他的侄孙韩湘(小名爽,亦有诗存世)进士及第回宣城,临别时,家人为他设宴饯行,韩愈动情地写下《示爽》一诗,诗中充满对宣城的思念。“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并说自己还打算“有路即归田”,诗中还特别自注:“宣城在江之南,愈有别业在焉。”
韩愈离开宣城后,宣城人民将韩家韩氏祖业称之为“昌黎别业”。明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林有孚、摄宁国府知府魏浚改敬亭山翠云庵为韩公别业,以祀韩愈。嘉靖十八年(1539),宁国府通判何其高、知府曹迈于敬亭山下重建昌黎别业。翰林院编修邹守益撰《韩公别业记》。官府和民间先后设五贤祠、七贤祠和十贤词祭祀韩愈。
说到宣城,自然会想到皆是闻名的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宣笔、徽墨、宣纸、歙砚 ,
其中宣笔、宣纸皆产自于宣城。
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
不易变色。宣纸具有韧而能润、
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
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
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
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
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
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宣笔柔韧相宜,笔匀基固,书写流畅,
收发自如,既能蓄墨又不肥滞。
长锋软毫质软丰腴而不肥厚,转锋灵活,
能收能放,刚柔相济;
紫毫则锋利挺劲且不失柔转
,既易着力又便掌握;
狼毫笔发墨均匀流畅,硬中破软,
笔道挺劲;兼毫笔更是宜书宜画,
软硬兼宜。
“尖、齐、圆、健”也被称为毛笔“四德”,
尖是指笔锋要尖如锥状,
功用为利于书写钩、
捺等笔画;
齐是指笔毛铺开后,
锋毛平齐,功用为利于吐墨均匀;
圆是指笔根为圆柱体,
圆润饱满,覆盖之毛均匀,
功用为书写时流利而不开叉;
健是指笔锋在书写绘画时有弹性,
能显现笔力。
閱讀更多 徽品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