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為何坎坷一生?

楊淵濱


李白的一生62 歲,狂放不羈的性格,樂善好施的品行,行俠仗義的……註定他要坎坷一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好任俠, 喜縱橫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 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 好任俠, 且喜縱橫. 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 自漢末以來, 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 李白從少年時起, 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 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 潛心學習, 多年不進城市. 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裡, 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 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 由於飼養慣了, 定時飛來求食, 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 一聲呼喚, 便從四處飛落階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 一點都不害怕. 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 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 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 認定他們有道術, 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 那時李白才十六歲. 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 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 喜談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二、 仗劍遠遊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劍去國, 辭親遠遊". 他乘舟沿江出峽, 漸行漸遠, 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 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 推送著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 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台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 而且寫得一手好篆, 詩也飄逸如仙. 玄宗對其非常尊敬, 曾將他召至內殿, 請教經法, 還為他造了陽臺觀, 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 自然十分開心, 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 李白器宇軒昂, 資質不凡, 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 及至看了他的詩文, 更是驚歎不已, 稱讚其“有仙風道骨, 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 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讚美他. 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後來賀知章讚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 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興奮之餘, 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 以大鵬自喻, 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 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 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經岳陽,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 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萬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邊, 號陶大哭, "泣盡繼之以血". 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 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 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 真是無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 自己繼續東遊, 決心在東南之遊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 在此寫下了燴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性, 虎踞龍盤, 六朝宮閱歷歷在目. 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 他認為往日之都, 己呈一片衰頹之氣, 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 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 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當李白告別金陵時, 吳姬壓酒, 金陵子弟殷勤相送, 頻頻舉杯勸飲, 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 流過了人們的心頭, 使人難以忘卻.

李白告別金陵後, 從江上前往揚州.

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 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 與同遊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 到了盛夏, 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 《繫馬垂楊下, 銜杯大道邊. 天邊看綠水, 海上見青山》, 好不愜意. 到了秋天, 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 臥病他鄉, 思緒很多, 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 又深深地思念家鄉, 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 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準南病好之後, 又到了姑蘇. 這裡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 李白懷古有感, 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 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讚賞, 稱其 "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來, 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 卻多別出新意.

姑蘇的歷史遺蹟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 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讚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

李白由越西歸, 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 雖然思鄉心切, 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 他自覺難於迴轉家園. 最後, 他決定再度漫遊.

首先, 他來到洞庭湖, 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 又從他那裡瞭解到孟浩然的為人, 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 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 《贈孟浩然》

不久, 李白到了安陸, 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 然而, 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 他仍然想尋找機會, 以求仕進. 在隱居壽山時, 李白以干謁遊說的方式結交官吏, 提高自己的聲譽.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 便將其招為女婿. 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巖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 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 又幾次出遊, 結識了 一些官吏和貴公子, 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 玄宗即位後, 己有過多次狩獵, 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 耀武揚威, 以此震懾鄰國.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玄宗又有一次獰獵, 正好李白也在西遊, 因上《大獵賦》, 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 "大道匡君, 示物周博\

西部參考


你讀讀李白的詩,為什麼會覺得李白這個人坎坷呢?

坎坷是你也許根據歷史的史料,或者從側面瞭解的,但是你從這個詩人的詩來揣度李白的內心情感的話,你哪裡能夠看得出他的坎坷?

哪一句不是豪放飄逸如天馬行空。所以這個問題問杜甫為什麼坎坷,也許從來一句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可以深深的體會到,但是李白的話說他坎坷的話,其實對他是一種貶低。也許他作為仙人的時候被貶做凡間是一段很坎坷的經歷,但是他瀟灑遊歷人間絕對不坎坷,畢竟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畢竟,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畢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因此,李白的一生作為旁人,我們也許覺得她很坎坷,但對於他而言,那永遠都是瀟灑的一生。


樂風道一


隋唐時已經施行了科舉制。但李白的祖上因罪被流放到西域,又是商人之子,所以他沒有資格參加科舉。不得已,只能靠自己的才氣,去結交權貴,以此換來官職。為了能做官,他不惜吹捧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最終還是靠著玉真公主的推薦,得到玄宗賞識,入翰林。

唐玄宗對他什麼態度呢?沒給什麼實際的職位,只是附庸風雅,和楊貴妃遊玩的時候,讓大詩人寫詩賦來助助興而已。在皇帝眼裡,他跟那些在皇宮裡吹拉彈唱的泠人一個級別。就這樣,還遭人記恨呢,老是有人進讒言。而他自己也覺得這樣下去沒意思,於是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最後辭官而去。

其實李白雖然沒資格參加科舉,但之前還是有機會做官的。比如27歲時,朝廷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32歲時,唐玄宗到洛陽以北地區出巡,詔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員可將本地區賢才直接向朝廷推薦。李白有文采眾所周知,其實李白還是個劍術高手,據說劍術天下第二。這兩次機會,不知道為什麼李白都不要。

他當然不甘心就此離開仕途。

第二次機會終於來了,安史之亂爆發,天下大亂,永王三次遣使聘請,他出山做了永王的幕僚。當時肅宗已經繼位,玄宗被稱為太上皇。永王實際上是想和肅宗爭皇位。但永王沒多大才能,很快就兵敗被殺,李白因此獲罪被流放夜郎。





冷先生講


李白一生坎坷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性格和世俗的矛盾造成的。不可否認,李白是非常有才華的,他的詩歌浪漫灑脫,飄逸不羈,可謂至有蒼生以來所無。他是個很棒的詩人,安安靜靜地寫詩就可以了,但是他一直認為自己帶有幾分仙氣,是個政治上的天才,有平天下的理想。被玄宗皇帝召奉翰林後,李白認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快實現了,可是玄宗只是把他當成伶優般的寵物,李白的傲氣最終被賜金放還。至於後來參加永王幕府,更是政治上的幼稚。所以李白坎坷的一生是因為追求無法實現的理想,人生定錯了位。


釋心齋


李白的一生用“灑脫”概括可能比“坎坷”更準確!

這條回答我昨天晚上寫了半個小時,快一千字,給兒子查了一個問題,再回來,沒了😂

等我忙完再寫吧😂


好風讀詩書也


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有展現抱負,為國為民的情懷。而封建制度下的王朝循規蹈矩,權力勾結,與李白的放浪形骸格格不入,被迫離開皇宮,寄情于山水之間。從李白詩人角度看,李白的一生足夠偉大,足夠輝煌,被譽為詩仙。但從李白的政治抱負來看,他是失敗的,沒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勳隨律動


很簡單:喝酒誤事,太狂!


神楠匠庫


仕途遇阻,才華橫溢


玄陽先生


不是坎坷一生,是放蕩不羈的一生,活的灑脫


天下第二有錢人


坎坷的一生造就了詩仙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