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去藥店買藥的經歷,可也有不少人領教過藥店的“忽悠”。從藥店的“忽悠套路”來看,大致以這三種為居多:
一是否定購藥者指定的藥品。當購藥者向售藥人員提出購買某種藥品時,某些心懷叵測的售藥人員會直截了當地說,這個藥沒有xx藥療效好,我給你說的這個藥副作用小,你不如買這個。二是向購藥者推薦不熟悉或是剛剛上市的藥品。這種情況大多是購藥者對買什麼藥心中無數,盲目聽從於藥店的推薦或介紹。遇到這樣的購藥者,藥店一般都會推薦那些價格偏高、有較高利潤的藥品;三是向購藥者推薦高檔的保健品。不少藥店裡都有推銷人員,大多進藥店的購藥者,都會遇到某些推銷人員苦口婆心地推薦保健品的經歷。譬如,維生素、卵磷脂、大豆異黃酮、深海魚油等。這些保健品一般是價格昂貴,動輒就是數百甚至上千元。
其實,藥店的“忽悠”一般都比較直白,不像社會上那些騙子們的“忽悠”那樣高明,人們甚至還能輕易的辨別出來。但是,常常有不少的購藥者會輕易落入藥店的“圈套”,尤其是這四種人最容易中招。
第一,意志不堅定的人。這類購藥者在進藥店之前,雖然明明知道自己要買什麼藥,但經過藥店人員的“指點”與“規勸”,思想就會產生動搖,就會改變主意,就會按照藥店指定的藥品來購買。
第二,輕信藥店的人。到藥店購藥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不知道該買什麼藥,這些人往往會聽信於藥店的推薦,讓藥店幫忙選藥。這類購藥者,往往因缺乏基本的醫療知識,不瞭解對症選藥,因而最容易被藥店忽悠。
第三,不計較藥價的人。到藥店買藥,藥店一般會給購藥者推薦比較貴的藥,或者推薦多品類的藥來試探購藥者,一旦購藥者不拒絕,那麼藥店就很容易達到“騙購”的目的。
第四,刷醫保卡的人。由於醫保卡的錢不能變現,一些好單位參保人員的醫保卡上積累了不少的錢,這些人到藥店購藥刷卡,一般都不太斤斤計較,因此這些人往往會成為藥店瞄準的“獵物”。
人們常說,黃金有價藥無價。到藥店買藥,很少有人討價還價,藥店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售藥人員正是摸準了人們的這種心理,便漸漸滋生了“忽悠”行為。另外,藥品零售獲取的利潤較高,這種高額回報也助長了這種行為的多發。
藥店“忽悠”購藥者,是目前較為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不少購藥者對此滿腹怨言。看來,治理整頓藥品零售業的亂象,已經刻不容緩,該下一劑“猛藥”了。
閱讀更多 九味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