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八——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穷途末路

说起二战德国海军,必定绕不过“俾斯麦”级战列舰这个梗。这一级战列舰承载着“第三帝国”重振“公海舰队”雄风的夙愿,浓缩着德国精工制造的全部精华,留下“秒杀胡德号”、“只身对抗600战机”等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在德国海军历史上确实名气甚大。“俾斯麦”级战列舰德国只建造了两艘,分别是“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首舰“俾斯麦”号于二战爆发不久建成入役,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战列舰,之后才被日本“大和”级、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超越,最终成为世界第三大战列舰。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厉害是厉害,可惜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面前,一出海即招来英国皇家海军大半个舰队的围攻群殴,偏偏这姊妹舰又皮实得像关汉卿笔下的“铜豌豆”,英国佬使出洪荒之力才将这俩硬货怼沉,在役分别只有9个月和3年9个月,成为二战中最早沉没的5万吨级大型战列舰,从而也撞响了“巨舰大炮”时代的丧钟。

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八——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穷途末路

“俾斯麦”级战列舰基本参数:舰长250.5米,舰宽36米,最大吃水9.99米,标准排水量41700—42300吨,满载排水量49400—52900吨,动力为3台涡轮蒸汽轮机,最大功率150170马力,三轴三桨推进,最高航速30.12节,最大续航力9280海里/16节,武备为4座双联装381毫米主炮8门,6座双联装150毫米副炮12门,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16门,8座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16门,单管20毫米高射炮6—12门,2—18座四联装20毫米高射炮8—72门,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架水上飞机,舰员编制2092—2608人。

现代意义上的战列舰始于1906年建成入役的英国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满载排水量21840吨),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蒸汽轮机,首次采用统一型号主炮(305毫米10门),成倍提升了战斗力,一时成为世界各海军强国跟进仿制的标杆,引发一波建造新型战列舰的热潮。根据一战前后的舰种划分,战列舰偏重火力和装甲防护,航速较慢,按排水量吨位大小有大型(主力)战列舰与袖珍战列舰之分;巡洋舰是突出航速和航程,吨位相对战列舰要小,造价也低得多,又有重巡洋舰、轻巡洋舰、辅助巡洋舰之分;战列巡洋舰则是集成了战列舰的火力与巡洋舰的速度,吨位上与战列舰相当,但装甲防护不及战列舰。到二战之前随着舰用发动机、变速传动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型战列舰也能飙出30节以上的高速,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界线已不明显。

一战之前,各帝国列强奉行以“巨舰大炮”为中心的海权思想,将战列舰视为战舰中的“王冠”。一战中,战列舰仍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只是潜艇悄然崛起并发起挑战。一战之后,随着航空母舰的出现和发展,战列舰的王者地位动摇,只是一些抱残守缺者还认识不到海战样式将发生根本转变,仍沉绵热衷于大型战列舰,德国人正是如此。二战中,主宰海洋的是掌握制空权的航空母舰,战列舰沦为了配角,在战列舰与航母的正面对决中,只要航母不发昏不被战列舰“近身”,战列舰只有被航母吊打的份,“巨舰大炮”主义从此走到尽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拥有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海军舰队(约130万吨),日德兰大海战曾将英国皇家海军打得灰头土脸,可战争历经4年德国最终战败。德国海军公海舰队虽已投降却极不服气,在英国斯卡帕湾玩了一把“彩虹行动”,52艘战舰(包括10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5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同时打开通海阀自沉,把一脸懵圈的英国佬鼻子都气歪了。一战之后,耿耿于怀的汉斯们总想着重建强大的公海舰队,再与英法重新争夺欧洲霸主。可有《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以及战争赔款的压力,德国的军事实力与军工生产受到极大的制约。直到德国右翼上台,扩张野心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德国的军备发展也进入撒丫子猛跑的模式,德国军工业又迎来一个如火如荼的时期。

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八——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穷途末路

在此背景下的1935年,德国立项建造这款大型战列舰并开始图纸设计,目标是超越当时世界吨位最大的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满载排水量48000吨)。首舰以19世纪德国著名“铁血首相”奥拓·冯·俾斯麦命名,1936年7月1日在德国汉堡布隆·福斯造船厂铺设龙骨,1939年2月14日舰体完工下水,经过18个月的舾装,“俾斯麦”号战列舰于1940年8月24日正式加入德国海军;同级2号舰以“德国海军之父”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元帅命名,1936年11月2日开工,1939年4月1日下水,1941年2月25日服役。建造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要耗费约2亿马克(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足可以造80艘U-Ⅶ中型潜艇),德国本来银子就不多,这开战后狗揽八泡尿铺得摊子太大,这银子更加紧缺,“俾斯麦”级战列舰仅建了两艘就戛然而止,后续计划建造更大的“兴登堡”级战列舰也变成纸上画饼,“俾斯麦”级战列舰也就成了德国海军历史上最后一级大型战列舰。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在大中型战舰建造方面一直处在世界前列,德制战舰再配上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十分了得,在世界军火市场上是英制战舰强有力的竞争者。当年中国清政府曾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济远”号防护巡洋舰,构是北洋水师“八大远”主力舰的大头。德国海军在一战时拥有全部德国制造的15级43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最大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达到32200吨,这在1910年代已是超级庞然大物了。德国海军大型战舰的阵容直追英国皇家海军(比二战时神气多了),让美、法、日、俄、意等国难望其项背。德国大型战舰在主炮精度、装甲强度(有克虏伯硬化钢)、水密舱结构、炮塔防护、防殉爆损管等方面的设计有独到之处,一度是世界最好的。德军“赛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曾在日德兰海战中被22发大口径穿甲弹、1枚鱼雷命中,5座主炮塔全部被摧毁,却没有出现类似英军战舰的弹药殉爆,船舱进水5300多吨不仅没沉,还自行开回德国基地,赢得“不沉战舰”之名。可一战之后受战败国限制,德国不得生产装备大型战列舰,这就造成近20年的技术断层,德国在大型战列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等方面逐步与英美法日等国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德国启动“俾斯麦”级战列舰计划后,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面对英美等先进国家的技术封锁,生性严谨的德国人为降低技术风险和保证建造进度,采取了保守的设计路线,大量采用成熟可靠但已落后的一战时设计。这使“俾斯麦”级战列舰整体钢甲厚重,设有大量抗沉水密舱,但装甲带分布不尽合理,主炮口径、门数显得不足,防空火力更加薄弱,为日后海战中被击沉埋下隐患。一战之后各国新设计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不断增大、门数逐渐增多,而“俾斯麦”级战列舰主炮为4座双联装381毫米8门,完全使用的是一战时期“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主炮设计,仅在射速、准确性方面还有优势,可相对弹药投送量不足。同期英国“纳尔逊”级、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主炮都是3座三联装406毫米9门,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炮更是创世界记录的3座三联装460毫米9门,连猪队友意大利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主炮也是3座三联装381毫米9门,虽口径同“俾斯麦”级但比其多出1门。德国设计师明显对来自空中的威胁估计不足,防空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时期,在“俾斯麦”号战列舰仅装备了105毫米高射炮16门、37毫米机关炮16门、20毫米机关炮20门,而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上有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0门、40毫米机关炮80门、20毫米机关炮60门,在防空火力尤其是速射机关炮上差了足有三条马路。

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八——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穷途末路

二战前英德海军舰船总吨位比是130万吨:35万吨,大型战列舰是12艘:2艘,航空母舰是8艘:0艘……实力上德国海军根本无法与英国皇家海军正面相抗衡。按照以英国为假想敌的德国海军“Z计划”,大规模舰艇建造最早也将在1944年完成,但希特勒等不得还是提前发动了战争,才造成德国海军被英国皇家海军追着打的别动局面。德国海军还有一个致命弱点是既没有舰载航空兵(无航空母舰),也没有陆基航空兵,这在二战主要参战国中是独一份。霸道的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曾宣称:“在德国天上一切飞的都要归我管”,卡得德国海军成了不会飞的“企鹅”,海军大型战舰搭载有限的水上飞机也隶属于德国空军196船基航空大队。而德国空军在海空方向的战机主要用于轰炸同盟国运输船、反潜等易获战果的行动,较少参加海战支援及攻击敌方战舰,这不仅有戈林的强势以及军种间矛盾的制约,还与德军较快丧失制空权优势有关,在远海上空因没有航母更是突出。因此,庞然大物般的德军大型水面战舰竟像畏首畏尾的耗子,出远海总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英国皇家海军盯上踏上不归路,“俾斯麦”号战列舰正是在这种憋屈的环境下入役,除了在近海训练基本窝在港内,第一次出战亮相竟成为最后一次出战。

1941年5月18日,“俾斯麦”号战列舰离开母港格丁尼亚(位于现波兰北部),与“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一起前出大西洋执行针对盟国运输船队的破交战任务,还有数艘扫雷艇、驱逐舰伴航。两天后的20日,“俾斯麦”号战列舰一行的行踪被瑞典巡逻机发现并通报了英军,英国皇家海军赶紧出动多路战舰实施围追堵截,最终调集战舰达到42艘。23日傍晚两艘英军重型巡洋舰“萨福克”号、“诺福克”号在丹麦海峡与德军“俾斯麦”号、“欧根亲王”号相遇,在发生短暂交火后自知不是对手的英舰撤到德军战舰主炮射程之外,以雷达跟踪德军舰队并呼唤同伴前来增援。5月24日凌晨,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为首的英军舰队闻讯赶来,英舰率先开火,德舰立马还击,仅7分钟“俾斯麦”号战列舰经五次齐射将“胡德”号打得燃起大火,引发弹药库殉爆舰身炸成两截,英军舰队指挥官霍兰中将及1418名官兵随“胡德”号沉入海底。英舰“威尔士亲王”号随后遭到德舰“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的联手攻击,身受重创后机灵地撤出战斗。混战中“俾斯麦”号也中弹多发,一座燃油锅炉被毁,发电机舱进水,舰体左倾直接影响到航速,迷瞪的德军舰队指挥官吕特晏斯上将命“欧根亲王”号单独离去继续破交,自己欲率“俾斯麦”号驶往法国修理。5月25日晚至26日晨,英军两艘航空母舰“胜利”号、“皇家方舟”号上的舰载“剑鱼”攻击机对“俾斯麦”号发动了轮番轰炸,“俾斯麦”号防空火力太弱无法抵御,英军机载鱼雷命中“俾斯麦”号的方向舵使其失去有效操控,不幸的光环罩住了“俾斯麦”号庞大笨拙的身躯。

5月27日晨“俾斯麦”号战列舰歪歪斜斜驶入大西洋,大批英舰包抄而来,团团围住“俾斯麦”号一通猛打暴揍,正是猛虎难敌群狼,“俾斯麦”号虽奋力一搏击伤几艘英舰,但已无力回天,在乱拳围殴中“俾斯麦”号已累计身中4800多发炮弹、炸弹和鱼雷,上层建筑几乎被抹平,船舱大量进水,最终在10时39分沉没于法国西部布里斯特以西400海里处,舰上吕特晏斯上将及官兵2200人阵亡。这艘德军最大的战舰短命到距出航仅9天,经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末路狂奔,孤身奋战最终葬身大海,英军大动干戈也总算没白忙活一场,除去了大西洋航线上的心头之患。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吨位略大,服役稍晚,可谓充分汲取了“俾斯麦”号倾覆的教训:一是加装大量小口径机关炮用于防空;二是更加窝在港内不动弹以延长“寿命”。可一根筋的德国人还是念念不忘用大型战舰去打破交战,是一条道走到黑也要做这笔得不偿失的买卖。1942年1月,服役近一年的“提尔皮茨”号被派往占领下的挪威,主要作战目标是北极航线上同盟国援苏的运输船队。在这之前“提尔皮茨”号仅执行过一次炮击苏联列宁格勒喀朗施塔得港的任务,欺负一下更弱鸡的苏联海军。但在挪威近三年的时间里,“提尔皮茨”号也仅出航执行三次任务,均是有惊无险的“快闪”模式,其中的第三次也是其服役生涯的最后一次出航是炮击英军设在北极圈斯皮尔根岛的气象站。“提尔皮茨”号的存在毕竟有很大的威慑作用,总让英国佬感到不安和忌惮,并牵制了英军的大量兵力。

二战海战十大明星兵器之八——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穷途末路

在英军的虎视眈眈之下,“提尔皮茨”号绝大部分时间转辗蜗居在挪威特隆赫姆港、阿尔塔峡湾和林根峡湾等处,被人们称为“北方孤独女王”。德国花巨资打造的最大战舰几乎成了摆设,到后期德军让受损的“提尔皮茨”号充当移动炮台,用于阻击盟军登陆挪威。挪威漫长的海岸线密布地形复杂的峡湾,易于战舰隐蔽,可峡湾不是保险柜,已将“提尔皮茨”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英军持续派出600多架次轰炸机和数艘潜艇来“问候”,坚固的“提尔皮茨”号经受了无数次小伤和数次重创仍屹立不倒,急了眼的英国佬只得祭出最后的撒手锏——绰号“高脚杯”重5.5吨的超级炸弹(见上图),它几乎是为干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量身定制的,英军还特意调来战绩赫赫的轰炸机617中队。1944年11月12日上午9时许,英军29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飞临“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上空一通狂轰滥炸,其中4枚“高脚杯”炸弹将其彻底炸沉于林根峡湾哈依岛南侧海域,舰上德军官兵982人丧生。“提尔皮茨”号在躲猫猫中比“俾斯麦号”号多存活了3年,可没有正儿八经打过一场海战,对舰战绩为零,这“一生”也够窝囊的。

“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姊妹俩丧命前恐怕都发出同一个疑问:我方的战斗机去哪儿了?这德国元首都极为看重的国之重器在被围殴时,哪怕有几架德军战机贴身护卫,至少这姊妹舰死相不会如此难堪。如果说“俾斯麦”号身处大洋深处,航程有限的德军陆基航空兵难有作为,可“提尔皮茨”号就停泊在海岸边,附近的巴杜佛斯德国空军基地有30余架战斗机,重点任务就是护卫“提尔皮茨”号。“提尔皮茨”号沉没后,当地空军指挥官海因里希·艾勒少校被送到德国军事法院,指控其对“提尔皮茨”号沉没应负主要责任,最后被判处解除其联队长职务。可这是个冤案,真相是德军雷达发现英军轰炸机群太晚,艾勒少校亲自驾机率基地所有战斗机飞临战区时,“提尔皮茨”号正在下沉,英军轰炸机早没了踪影。

其实德军从战术角度去避免“俾斯麦”级战列舰被击沉基本意义不大,因为在战略上德国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注定是战争的大输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怎么折腾“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结局也好不了。在战役层面德军作战指导思想也出现偏差,仅将破交战作为德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没有把歼灭或削弱同盟国海军战舰有生力量也当成作战的重点目标。如果德国海军不是一味避战,而是充分发挥“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优势,以U型潜艇、巡洋舰等舰种相配合,将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守,积极谋划打几场局部占优且有陆基航空兵支援的海上战役,至少使“俾斯麦”级战列舰可以取得更多的战绩,换句话说就是死也要死得漂亮些。可惜德国海军缺乏美国海军尼米兹、日本海军山本五十六之类敢想敢干的帅才,唯有的名将邓尼茨还是玩潜艇偷袭出身的,并不擅长指挥舰队决战。与美日海军太平洋的数次大决战不同,德国海军与盟军之间大规模的海上决战始终没能上演,德军大型战舰除了破交战只在配合陆战时出动一下,比如占领挪威、丹麦的“威瑟堡行动”,打得还不咋地,德国海军的风头基本被邓尼茨的U型潜艇抢去,潜艇官兵们拿铁十字勋章拿到手软。

德国用“俾斯麦”命名其世界顶尖战舰,无非是想重现19世纪后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辉煌。那时的德国在俾斯麦首相的领导下,可是欧洲一哥,经济总量、领土面积等均超过英国、法国。可雄才大略的俾斯麦受排挤黯然下台,德国走上一条野心膨胀的军国主义道路,自不量力接连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事与愿违又两次战败,德国只得两次割地赔钱,版图面积从54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5.7万平方公里,连本民族发源地东普鲁士都丢了。所以德国痛定思痛才有远比日本深刻的战争反省,才有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的“惊世一跪”。

二战结束后,任何国家都没有再设计建造新的战列舰,战列舰作为一个舰种在各国海军中逐步寿终正寝。由于二战的战列舰吨位比专用航母普遍要大得多,一家小型炼钢厂的年产量也就能建造几艘战列舰,二战后退役、战损的战列舰就成为回收废钢铁的最佳对象。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就沉没在挪威近浅海,被挪威一家废钢铁贸易公司向挪威政府买到所有权后就地拆解,由于该舰太过庞大和坚固,从1948年一直拆到1957年才完工,拆下的舰上发电机修复后成为当地一家小型发电厂,为附近的企业、居民供电,这不请自来的“德国货”也算是给挪威政府、企业、居民的战争赔偿。而“俾斯麦”号战列舰一直沉睡在大西洋深处,直到1989年6月才被一支美国探险队发现,在4763米深海底的“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相同,舰身都相当完整,并没有像日本的“大和”号、英国的“胡德”号、美国的“亚利桑那”号等战列舰那样发生殉爆炸成几截,这姊妹舰的下沉都经历了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以致熬不下去的德军水兵主动打开“俾斯麦”号的通海阀以加快其沉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