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与好莱坞史上诸如《教父》系列电影共争影史第一:在IMDB当中被超过16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在中国的豆瓣网电影评分榜上,《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以9.6分的高位傲视群雄。我就是想以此为切入点,从它受欢迎,受好评的程度和状态上来阐述它所展现给观众的思想精神。正如晦涩的文学作品不会受大多数人喜爱一样,具有复杂思想的电影同样不会为大多数人所欣赏——繁杂莫测的主题会制约艺术作品本身的的受众面,这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有同样的道理。
而《肖申克的救赎》具有旗帜鲜明的主题和既定的思想内容,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深沉;当高尚的情怀,美好的品格,伟大的精神都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被直白透彻的放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无疑的这些感性认识会被他们所接受,当然,这些感性认识的载体即《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也会被观众所喜爱。综上所述,我想指出的就是: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了口碑上的完美,就是因为其直接歌颂了自由,并戏剧化的将这种理想在电影情节中加以实现——这种理想主义的圆满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希冀达到的吗?换句话说,这部电影迎合大多数人对于希望的渴求,所以人们才会喜爱它。
所以,我不想从免费希望的主题
电影中出现的除安迪以外的犯人,都体现出了这种趋势,但具体的表现又有不同:异化的一种,鸡奸犯“三相助”三人,他们代表着的是监狱中自甘堕落的一派。他们本身就是那样的反面,狱中的体制更是助长了他们的人性之恶;同化的一种,是监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布最广泛的一类人,他们已经完全或是不完全的被体制化,对自由的向往已经麻木了,甚至于像布鲁克斯那样,即使给了他自由,但是苟身五十多年的体制已经让他“不自由”,不容于正常的社会氛围而最终自我了结。这就是“体制化”化下的两种人,至于第三种,就是主人公安迪这样的破局者,在压抑的环境中满怀希望并为此奋斗了二十年,最后成功脱逃。
另外的,这部电影迥异于别的电影的一个亮点就是无处不在的与故事内容相关联的细节。一部优秀的电影在细节上必然是有所体现的,但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像《肖申克的救赎》这样把情节和细节糅合得如此恰当。这种糅合精准的把宗教历史和象征与主人公安迪的遭遇相衔接,暗示了他的结局乃至于典狱长的结局。其衔接的手法之巧妙无痕,其产生的结果,甚至于可把观众的思绪引导至加尔文教的“先定论”。我想,这并不是偶然,这应该是导演在执导这部电影时的有意而为之。举一个在电影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影片最后,典狱长从保险柜拿出了被安迪掉包的《圣经》——也是安迪用于藏匿鹤嘴锤的《圣经》,典狱长翻开的那一页,标题正是“Exodus”即“出埃及记”,它所描述的正是古代犹太人领袖摩西带领族人出走埃及追寻自由的故事。
安迪是一个象征的摩西,摩西追求和p
最后,我想谈谈它的结束
总体观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电影,它之所以独一无二,我想是因为其歌颂赞美的理想主义情怀即追求自由的内涵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向往,又因为其结局的美满,所以受世人赞誉。有人称这部电影为完美。这种观点是我向来所驳斥的,因为完美的本身就是一种缺陷。可能这部电影无限接近于完美,但正如科学家永远无法准确衡量和定义“一米”的长度一般,这部电影也永远不会达到完美。但充斥于电影中的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求,铸就了理想主义的精神丰碑;对压制人天性的“体制化”环境的鞭挞,留下了现实主义的无穷思索。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最大最深的意义所在:自由不会折翼,尽管它还在负重以行。
閱讀更多 為馬韶華 的文章